[2021] CMD Bridge Feb.

Page 1


2021 FEB

06

10

14

BRIDGE 02

登橋者言

03

Cover Story

04

Articles

09

Article Series

11

聖堂 360

13

從前,有個x 教宗

15

修會掠影

16

Allocutio

17

Comments on the Annual Report

18

Free of Doubts

20

Prayer Intention

23

Reflection Corner

Inquiry Email: curiamaterdeibridge1920@gmail.com


登橋者言 02

致各位登橋者:

疫情於港已有一年多了,我們的生活都受到不少的改變。記得疫 情初期,有不少人都以為疫情很快就會完結,日子會逐漸回覆正常,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日彷彿變得遙不可及。肺炎一日未受控,各種 社交措施和限制都繼續存在,而各種的活動都被迫停下來: 我們的工作, 我們的招募, 我們的計劃 都好像不能在現實中執行。精密的計劃跟着反覆的疫情而被迫取消, 生活的忙碌像只剩下混沌般。一陣唏噓過後,讓人不禁疑問: 「我的天主,祢希望我在這段日子做些甚麼呢?」

這條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正如我們的聖召一樣,天主願意我 們以各種的方法親近祂、愛慕祂,不過毋庸置疑的是我們的使命從來 沒有停止過,也不應停下來,我們依然是那道天人之間的橋樑,陪伴 更多人走向天主。

當然面對誘惑時,我們都是脆弱的,不堪一擊的,不過幸好,我 們永遠也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不只是我們在天之父,我們也有一羣抱 有相同目標的同伴。 願大家在閱讀《橋》的時候,都能感受和得到一份來自各位兄弟姊妹 的力量,繼續我們的使命。主佑各位!

Sr. Kathleen (Bridge Committee)

登 橋 者 言 :


Cover Story

Cover Story 03

1+1>2 ?!

那時,有兩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也在拖着對方的 手,互相扶持;他們各有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任務。在 挑戰和不明中,也許他們會感到辛苦而放棄,但為什麼 他們能夠勇往直前呢?那正是因為無論在甚麼地方下, 他們也不只是自己一個。所謂 1 + 1 > 2,兩個人在一 起,總比獨自一個更好,更有力量!

身處現在這個新冠肺炎的逆境下,如果你有留意身 邊的人,其實有不少人也獨自在水深火熱的困境中戰 鬥,有些人更加會想放棄,感到頹喪和無助。這些人很 多時候也需要你的幫助。讓我們主動伸出雙手和他一起 渡過這個難關吧 ! 他有可能因為你,而能夠勇敢踏出新 的一步,放下困擾,慢慢走到終點。

在這個世界裏,每個人的路也是崎嶇難行的,但總要 記得:兩個人在一起的力量永遠大過獨自一個!

Sr. Elizabeth (Bridge Committee)


Articles 04

《 網上彌撒?離散? 》 在疫情反覆不定的日子,很多我們曾經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如今也成了奢 侈品,其中包括去聖堂望彌撒。生於公教家庭,每個星期天早上都會一家人浩 浩蕩蕩出發到離家不遠的教堂。從小在聖詠的薰陶下成長,使我不知不覺間也 成了一位熱心教友。

十六年的習慣看似風雨難改、堅定不移,卻被武漢肺炎病毒的洪流淹沒。 沒想到只需要三個月時間,它已沖淡了我對天主的依賴,使我發現自己原來是 多麼的脆弱。

首次接觸網上直播彌撒覺得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弟妹興致勃勃地模仿左 下角的手語動作,短短一小時過得特別快。不過,隨着時間流逝,我漸漸變得 懶散。起初還能勉強維持早起的習慣,但望彌撒時總是心不在焉,或是發呆打 盹,又或是期待著神父口中的「彌撒禮成」。

再過一段時間就更遲起床了,我索性放棄了直播彌撒,隨便在「面書」搜 尋昨晚的提前彌撒。不知怎樣的,彌撒半途我總會瀏覽其他影片。真的太累 時,我甚至會躺在床上把手提電話隨手一扔。可憐的電話在被窩裏播着講道, 其主人卻在旁呼呼大睡,正在與「周公」相會呢!

即使前陣子短暫恢復了實體主日彌撒,我仍可找到千萬個藉口不去教堂, 就連我姐姐也耐不住嘲諷我道:「又不見你找到十萬個理由不看 IG?」好不容 易收拾好心情,終於準備好自己,再次踏入耶穌神聖的聖殿後不久,卻再次傳 來第四波疫情的來臨。眼看所有事物又要回復不正常的「常態」時,大家又能 否借前車之鑒,在今次居家生活時好好與天主聯繫呢?

Admirable


Articles 05

相信世上應該沒有人喜愛孤獨。孤獨和獨處不一樣,孤獨是人們處於缺乏 和他人溝通或聯繫的狀態,往往帶有負面的意思,但「獨處」卻有選擇和天主 在一起,把我們平時過度使用的手機和通訊媒體都忘卻,使專注力轉向天主, 聆聽祂的話語。

此時此刻,並非只有你孤獨一人,須知道天主一直和你在一起,但每天忙 碌的行程和外界各式各樣的聲音,都在打擾你和天主單獨相處的時間。只有在 靜默下來的時間,方能感受到從孤獨的個體,成為與天主在一起約會的時間, 從而去和天主有更深的連結。

天主的話語來自但不限於祈禱,也來自身邊的同伴,因為人們都是以祂的 肖像而造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朋友,除了是因為懼怕孤獨,能和身邊人 同行的路上能夠互相扶持亦是一大原因:「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 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又可以成為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 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 當你在信仰路上遇到絆腳石而跌倒 的時候,作為扶持者的第二人便會關心你,願意付出去幫助你,共同跨過這個 難關,回到正軌。

這「第二人」不是非得某人來當,每個人都可以去當別人的「第二人」。 這「別人」也不一定是身邊的人,可能是患病的人、被排斥的人,也能是社會 上的弱勢社群。我們應以耶穌作榜樣,作為「第二人」去把天主的聖言和愛帶 給他們。

Charity


Articles 06

Sometimes, when we are not with our friends or families, we feel lonely. Although we could do something we want in our alone ti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feel unaccompanied.

That is why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bond with people, socially interact with people, in order to feel included as well as being accompanied.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hat we could do in duo, share our thoughts, our feelings, hang out and communicate in general. And all of this is given to us by God.

However, when we feel lonely, it doesn’t really mean we are alone, by ourselves. We often forget that God is always with us. No matter what. In a bible verse, Matthew said “Teaching them to observe all that I have commanded you. And behold, I am with you always, to the end of the age.” This shows how God is always by our side and He will never leave us, not until the end of our lives. God is always there to guide us through our lives, leading us to the right decision and be a good sense of humanity. Another biblical verse says “Be strong and courageous. Do not fear or be in dread of them, for it is the Lord your God who goes with you. He will not leave you or forsake you.” This is inspiring as God teaches us to be brave and fight our own battles, as no matter how many times failure falls upon us, God will be by our side, looking after us.

God is omni-benevolent, which means all loving. He knows that we need companies in our lives so we could enjoy life more and feel pleasant. Therefore, He created Eve to accompany Adam.

However, this shows that sometimes humans in duo do not always make a good team. As told in the Book of Genesis, after God created Eve, she was tempted by the snake and ate the forbidden apple, not only so, but also told Adam to do the same. This highlights that sometimes, duos will cause harm to each other too. Since both Adam and Eve ate the forbidden apple, they were banned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as a punishment from God.

Succour


Articles 07

《 聖女小德蘭 》 在天主教會內,聖女小德蘭是一位極受人喜愛的年輕聖女。雖然她的一生不曾 遠赴傳教、 從未建立過一個修會,也沒成就過什麼大事業,但她對信仰的執着, 以及對天主無限的愛,卻使人感動,及後並被封為聖人。

聖女小德蘭 (St. Teresa of Lisieux) 於 1873 年 1 月 2 日出生在法國西北部諾曼第 省亞冷松市的一個虔誠天主教家庭。小德蘭的父母共生了九個孩子,其中兩個兒子 和兩個女兒早早夭折,只剩下五個女兒。這五個女兒全部奉獻給了教會,其中一個 加入了聖母往見會,其餘四個加入了聖衣會。

小德蘭的父母總是樂於積極行善,他們每年都會從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來資助教 會事業,並經常幫助窮苦人。他們共同創造了一個虔誠的,充滿着愛和美善的家 庭,而在這個充滿仁愛、奉獻精神及深刻信仰的家庭的薰陶下,小德蘭從小便培養 出愛德的精神。

好景不常,在小德蘭四歲半的時候,母親因乳腺癌去世。後來,在小德蘭十歲 時,她的後母寶琳又加入聖衣會,做了修女。在這個雙重打擊下,小德蘭的心靈受 到了嚴重的傷害,使她變得衰弱,得了重病。小德蘭的重病持續了許久,看遍醫生 仍未好轉。直到有一天,小德蘭向聖母像祈禱,忽然小德蘭發現雕像活起來;聖母 變得非常美麗,一種只有天上才有的慈愛、溫柔、親切地向她微笑。小德蘭的心充 滿歡樂,幸福的熱淚奪眶而出,她的一切病痛恍然間煙消雲散,她完全康復了。大 病神奇地痊癒,在小德蘭的心中留下了一顆神聖的種子。

不久,隨着聖體和堅振的恩寵在小德蘭生命中發酵,她的使命亦變得清晰起 來,她對生活和信仰的領悟更加敏銳和深刻。聖女小德蘭在平常生活,並且面對疾 病痛苦,這兩方面所表現的信德及愛德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在 1890 年 9 月 8 日,小德蘭正式把自己完全地交給天主。小德蘭從小的志願 就是成為聖人,完整的聖人。小德蘭的成聖之路上並沒有甚麼轟轟轟烈烈的事業, 她所做的只是一直地愛着天主和世人,而這愛德能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裏。


有一次,一個小罐被人摔破,並扔在窗邊。院長看見,以為是德蘭所做,便責 備了她,她一言不發,跪在地上吻地請罪,保證以後不再扔;她大方地接受因別人 的錯誤,而給自己帶來的誤解。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她亦經常主動地幫助別 人,例如幫助忘記收衣服的姐妹把衣服疊好,悄悄將沒有打掃乾淨的衛生間打掃乾 淨等等。這位「微小的聖人」 在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中,效法基督的精神。

不久,小德蘭再次患重病,在面對死亡時,她仍展現對耶穌基督深深的信賴。 就在聖女小德蘭實行自己的使命時,她患了肺結核,不停地咳血。這讓她意識到自 己將真的要面對死亡,但她相信自己所受的這痛苦是為使自己更愛耶穌。在越困難 的時候,她越感謝天主對自己愛的無限。她忍受黑暗、痛苦和絕望,向天主祈禱 說: 「 我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說,我只愛您。」 愛可以摧毀一切阻礙,徹底的愛和信賴幫助她走向光明。即使可能長期卧病在床, 又或面對死亡,只要天主認為有益,她完全的、快樂地服從天主的安排。小德蘭就 是這樣身體力行地在生活中為信仰作見證,直到去世。

1897 年 9 月 30 日的黎明,她結束了在地上的生命,但是她的善行並沒有消 失,她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給世人留下無限的愛,並把上主的愛傳達給世人。

我們應向聖女小德蘭學習,縱使我們的力量不大,但在一切微小的事物上,也 默默愛和幫助身邊的人,願意完全地奉獻自己的精神。在遇到困難時,仍然選擇愛 及相信天主。

Immaculate


Article Series 09

《 當一個真正的耶穌兵 》

大家可曾聽過一套電影叫《沉默》?

《沉默》是一套關於政治逼害宗教的電影,故事時間設在十六世紀的日本長崎,當時的 當權者反對天主教,大肆逼害無數基督徒;如果大家有所印象,當權者曾逼使他們把唾沫吐 在聖母聖相,並辱罵聖母。若果不服從命令,人會遭到殺害,被釘十字架上。故事中,有兩 位傳教士從西班牙奉命到長崎傳教,並找回另一位傳教士。途中,他們受到不同類型的威 脅,甚被威逼離教。在結尾,其中一位選擇了順從,在長崎度過了晚年,當一位來自西班牙 的日本人。

日本政府在十六世紀對天主教的逼害,並不只是故事裡的情節,也是真實地在現實世界 中發生過。二月六日,正是聖保祿三木及他的同伴的殉道日,他們正是當時被日本所逼害的 傳教士。聖保祿三木是一位耶穌會會士,生於日本。他在日本宣講傳道,曾激勵不少人信從 福音,在他一生中,致力廣傳福音,哪怕面對極刑,他亦堅持傳教。最後,他被帶到長崎接 受酷刑,死在十字架上。 聖人的信德值得我們拜服,容我引用他的幾句說話: 「我傳授基督的信仰,我感謝天主讓我為此而犧牲生命。我堅信我死前所說的都是主的真 理…我願追隨主基督,不記恨迫害我的人,而是寬恕他們。求主垂憐世人...... 」

聖保祿三木值得我們學習的事,除了他的堅毅,還有他對殺害他的人予以寬恕。他原諒 那些逼害他的人,原諒恨他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往往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包容 體諒別人,隨之而來的爭吵更帶來撕裂,我們會對於那些曾對我們不利,曾批評我們的人予 以仇恨。讓我們學習聖保祿三木吧!有多少人能像聖三木一樣無私奉獻?有多少人能像聖三 木一樣原諒自己的仇人?有多少人能像聖三木一樣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呢?


聖人畢生積極傳道,為我們立下一個榜樣,好讓我們跟從。同時提醒了我們,我們常聽 到的《我是教友》中,提及過教友就是耶穌兵。那麼,身為一個耶穌兵,傳福音的工作是必 須,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我們更加需要努力去把福音傳給身邊的人。若現在不努力,不願意 花時間福傳,那麼我們有如何跟天主交代呢?世界的大環境正在急速轉變,很多人認為宗教 是一種迷信,甚至是不可靠的。我們除了要堅定自己,亦要以言行來表現愛德,宣揚真道。

宣揚福音的工作從來不是容易,而且是愈來愈困難,雖然如此,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放 棄傳教。或許我們會害怕傳教,但請記住,手冊曾提及做工作時應該有同伴,彼此的督促才 能有所成果,同樣亦能應用在福傳上。若果我們是兩個兩個地福傳,那麼我們就能夠彼此幫 助,從而令福傳工作有所得益。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下盡力救助更多的靈魂,我深信,在 救靈的過程中,只要努力,定必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大地回春之日,祝大家身體健康。

Bridge Committee


聖堂 360 西貢鹽田仔聖若瑟小堂

西貢鹽田仔聖若瑟小堂大約建於 1866-1867 年間,相信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聖堂。據香港教 區檔案,西貢汀角是當年新安傳教區域的中心,估計西貢一帶應是香港最早的傳教區,亦是傳 教士到中國大陸工作的必經之路。

1840 年,傳教士來到香港傳教,並於 1864 年抵西貢鹽田梓宣講天主教教義。在和神父(Fr. S. Volonteri)及柯神父(Fr. G. Origo)的努力下,在短短 11 年間,島上的村民全部都受了洗, 信奉天主教,鹽田仔於是有「教友村」的稱號。這條不足二千人,遠離煩囂的村落,亦被喻為 天主教在香港的發源地之一。1875 年,鹽田梓全島村民捐出村中的一大塊土地予天主教會建築 聖堂及學校,奉聖若瑟為鹽田梓主保。 已故的陳丹書神父及現在的陳志明神父就是來自這個 「教友村」,且有五位修女,分別加入了耶穌寶血女修會和聖保祿女修會。

建築風格 聖若瑟堂長 24 米,闊 9 米,是一座外型簡單的羅馬式教堂建築。長方形的大廳,兩旁是木 櫈,大廳盡頭為彌撒用的祭台,祭台中心有聖若瑟的聖像。聖若瑟堂亦充滿中國色彩,大廳中 有不少紅色裝飾。

提到聖堂,不得不提彩色玻璃窗和玫瑰窗。聖堂兩邊牆身原有彩色玻璃窗在重修中被拆 除,但後於 2004 年修復後,回復色彩繽紛的玻璃窗。代表聖堂的玫瑰窗,則建於聖堂的東牆高 處,用作取光照明,然而聖堂在重修之後,改用射燈照明,玫瑰窗則被封密,於 2005 年起,才 重見天日。 聖若瑟堂在 1990 年,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然而,隨著時代的步伐,鹽田 仔的居民遷離小村,走到市區。1990 年代,鹽田仔已成空城,沒有居民,島上亦再沒有信眾, 聖堂的活動當然愈來愈少。後來,香港教區提出停止鹽田仔的瞻禮,此舉引起激烈回響,聖若 瑟堂再次走入大眾眼中。


居民反對後不久,香港教區得到 L&T 慈善基金的十五萬美元支持,而作重修聖若瑟堂。重 修工作於 2004 年年初開始,工程以「不加不減」為原則,只為復原聖堂,保留聖堂的特色。即 使有改動,都只是基本需要,也不用尖端文物保存技巧,在有限經費之下,盡量保持簡樸。 重修後的聖若瑟堂再次採用彩色玻璃窗,為保護信眾免受蚊蟲滋擾,窗口加裝防蚊網。防 蚊網經特別設計,窗口能水平轉動,使空氣流通。聖堂大門有百年歷史的粗石地台,為盡量保 持原狀,只是改用人造鋪地石。聖堂內部地台因長年累月的磨損,需要修葺,重修後的綠色地 台塗上三層還氧漆,波紋式頂蓋則使用磚紅色,綠色的地台和紅色的屋頂互相輝映。只是,工 人於修復時,在屋頂發現了紅磁頂蓋用料,所以教區認為最初的聖堂並非波紋式頂蓋,而是磁 頂蓋,亦打算有朝一日,當資金充裕時,回復磁頂蓋。最特別的當數聖堂外的矮擋牆,矮擋牆 只是就地取材,從岸邊拾取石塊做材料,有些石塊更附有貝殼珊瑚;這做法既在資金不足的情 況下,節省了材料費和運輸成本,更使這座偏遠聖堂保有原有的鄉郊味。 聖若瑟堂的重修工程不但為聖堂重新注入生命,更推動鹽田仔發展成為文化和生態旅遊 點。2005 年,聖若瑟堂作為社區帶動重修的成功例子,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 產優良獎,以表揚香港天主教教區和鹽田仔原居民保護和傳承歷史的成果。2011 年,香港古物 諮詢委員會再將小堂提升為二級歷史建築。

Pure

(圖片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從前,有個 x 教宗 身為天主教徒,相信大家都知道誰是伯多祿。他是我們的榜樣、我們的領導、天主教教會 裏的第一個教宗。聖伯多祿原名為西滿,是耶穌召叫的首批宗徒之一,曾蒙我們在天之父的啟 示,率先宣認耶穌是基督、天主子。 耶穌曾立他為磐石,建立教會。

福音中記載,耶穌基督告訴西滿: 「你是伯多祿,在這塊磐石我要上建立我的教會,我要將天國門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束 縛的,在天上也要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瑪 16:18 - 19)

我記得小學時,宗教科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幅有伯多祿像的相片,他手裡拿著一把鑰匙。老 師告訴我們,那是天堂大門的鑰匙。以前我常想:到底伯多祿拿到的鑰匙是怎麼樣的?假如我 也有一把這樣的鑰匙,那該多好呢? 為什麼耶穌基督會選擇他為「磐石」來建立祂的教會呢? 為什麼耶穌基督會把天堂門的鑰匙給伯多祿呢?

在瑪竇福音 16 章的開首,耶穌基督問門徒們:「人們說我是誰?」在宗徒們報告了各種各 樣的答案後,他又問:「你們說我是誰?」西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在 西滿回答後,耶穌基督立即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伯多祿 ─ 意即「磐石」,並把天國的鑰匙給 他,更給他赦罪的權柄。到這裡,我們明白,西滿成為伯多祿,是因為他認識並宣信了耶穌基 督的真實身份,而耶穌基督即是「天國的鑰匙」,是真正的磐石。

---------

不知大家想不想要一條天國的鑰匙?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個願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 有 一把天國的鑰匙,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教會的磐石。當我們宣認耶穌基督至聖的身份 ─ 「祢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時,我們就有了這把鑰匙,我們就成為磐石,而且是「活 石」。


伯多祿給我們其中一個最大的啟示就是天主的恩寵可使人成為奇蹟。伯多祿像我們每一個 人一樣,曾犯下很多大罪,看似不像一個偉大的宗徒,但天主的恩寵卻使他超越自己,做出無 法想像的工作。他本來是一位漁夫,生活中常常有煩惱和失敗,但是在被耶穌基督召選後,他 開始一點一點地轉變。他認識到與自己生活在一起的耶穌,不僅是猶太人等待的默西亞,甚至 是天主子。雖然在困難面前他多次跌倒,也多次否認自己和耶穌基督有關係,但他願意勺悔 改。耶穌基督將天國的鑰匙給了他,並在他 ─ 磐石 — 的信德上建立教會,成為教會的第一位教 宗。耶穌基督把傳福音和照顧其他弟兄的責任給了他,通過他這個軟弱的人,成就了偉大的 事。

通過伯多祿和其他宗徒們的宣講,我們知道天主對人深深的愛情,知道我們每個人在天主 眼中都是可愛的,知道天主對人的愛有多深,甚至甘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來救贖我們。天主給我 們指出了一條通往幸福、平安、喜樂的道路 ,耶穌基督曾說過:「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只要我們願意懷着伯多祿的信德,有天我們都能真正享受耶穌基督給我們預備了在天堂的福 樂。

伯多祿,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也能肩負如此重要和崇高的使命。天主的恩寵不僅使他聽 到和見到了福音,還讓伯多祿成為福音的傳播者。他和其他宗徒們一起,奉耶穌基督的命令, 到處去傳揚福音。從他開始,人類歷史撥開烏雲,開始走上新的道路,看到了新的希望,生活 在新的時代……

但願我們都能如同伯多祿般,活出充滿信德、愛和基督精神的生命!

Child


修會掠影 Carmelite 加爾默羅聖衣會 加爾默羅會,又譯迦密會,俗稱聖衣會,是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十二世紀中葉,由意大 利人貝托爾德(Bertold )創建於巴勒斯坦的加爾默羅山(又譯「迦密山」)。會規嚴格,包括 守齋、苦行、緘默不語,與世隔絕。公元 1251 年,在英國的隱修院院長聖西滿思鐸神父和各會 士一直熱切祈禱,因此聖母特別顯現給聖西滿思鐸神父,頒授棕色的聖母聖衣,並許諾:「凡 佩戴而考愛聖母的人,能得到善終,死後在煉獄,聖母要迅速救他升天堂」。因此,加爾默羅 會也譯聖衣會。

聖衣原名由拉丁語 Scapulae 而來,意即「肩膀」,藉同一的名詞,聖衣實際上是縮小了的 隱修士服裝。這種服裝原本的模樣是無袖的,穿在衣服外邊,由兩肩垂落到兩膝。

據加爾默羅會歷史記載,許多人現在所佩帶的加爾默羅會棕色聖衣,是聖母瑪利亞親自授 予加爾默羅會聖西滿‧斯道克神父(Simon Stock)的。聖西滿是加爾默羅修會的總會長,受天 主揀選,在修會內完成偉大的工作。1251 年,聖西滿遇上一些看來是無法克服的困難,於是他 便向他所熱愛的聖母祈求。同年 7 月 16 日,聖母向聖西滿顯現。聖母願意加爾默羅聖衣成為她 的特別寵愛和護佑的標記。聖母當時許諾說: 「你和所有加爾默羅成員都獲得這個特恩,即無論誰在臨終時虔誠地穿著聖衣,將不會墜入永 火之中。在離世的時候佩帶聖衣者,將會得救。這聖衣將成為得救的標誌,危險中的護祐。它 是和平的承諾和永恆的盟約。」

許多天主教的神學家和權威人士,例如是教宗本篤十五世,都解釋說,聖母的許諾是指凡 是在聖母瑪利亞的大家庭內(加爾默羅修會或聖衣善會)去世的人,在臨終的時候,她都會賜 予聖寵,使他們持守在恩寵的狀態中,或為自己的罪,作最後的痛悔。 「聖衣會是引領我走入回應天主聖召關鍵的修會,一直以來,我以為自己是喜歡熱鬧與團體生 活的,後來卻發覺那是一個騙人的假象。當我成為天主教徒,開始祈禱生活的時候,發現祈禱 寧靜才是我潛在心靈的渴望;當我開始祈禱生活、接觸避靜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我的喜悅是來 自我跟天主之間的交流,靜靜地坐在那邊,和祂分享生命、融合在一起,那才是我最大的喜 悅!」(取至陳新偉神父聖召分享) China


Allocutio

聖誕期的慶祝已經到了尾聲,還有差不多一個月,便是四旬期的開始,亦即是說我 們已經有一年的時間,過這樣一個不正常的生活。若果一個「不正常」的環境持續了一 年,哪麼這些東西算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在天主的眼中,事情的正常與否,並不在於我 們起居飲食上的變化,而是在於我們能否繼續按照天主的誡命生活。在天主眼中的不正 常,是人按著自己的慾望來生活,完全不理會天主。我們要明白和接受這些困難和限制 已經是我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隨之,我們的思想也要作出改變。打個比方:在戰爭的 時候,我們的生活會因便得麻煩,不能上班上學,而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屆時,我們 該做的,就是去思考我們該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我們該如何維持自己的生活?維持自己 的生活,並不是指我們如何盡自己的能力去過活,而是在這個大環境之下,我們該如何 繼續按照天主的誡命去生活。當世界出現變化而產生混亂時,這些混亂亦會引致更多的 混亂。再用戰爭作例,當人的心態和想法開始改變,有很多人亦漸漸不會再理會倫理的 規則,變得自暴自棄,認為他們已為世界所唾棄,進而有可能作姦犯科。

在這個環境轉變的時候,我們都面臨著一個大考驗:我們的心會跟著轉變嗎?如果 我們的心態因著大環境而轉變,我們很可能會埋怨天主,質疑天主的慈愛,這樣我們亦 把自己置身於危險當中。

大環境的轉變,人也會跟著轉變,我們也可以由此看清他人的為人,而不論是世 界、社會,甚至教會,都會發生這情況。有時候,我們會在新聞中,看見教會內的人立 了一個壞榜樣。但是,我們不需要擔心,不需要因為這些事情,而覺得教會昏庸無能, 教會內的道理是騙人的。正正在這個混亂的時候,天主很清晰的邀請我們,再一次學習 我們的信仰:究竟我們在信甚麼?我們是否隨波逐流地相信這個信仰?我們有否認真學 習自己在信甚麼?我們跟耶穌的結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都身處在這「壞年代」,而天 主則再一次邀請我們去學習我們的信仰。大家都會感到辛苦,但請不要因為這些麻煩, 而打亂心裡的平安,反而我們應在自己的生活中訂立一個時間表,有祈禱的時間、讀書 的時間、學習信仰的時間、跟家人一起相處的時間。不要被這個大環境的改變而打亂你 生活的節奏,問問自己,我們該如何在不安中堅信天主,堅信這個道理。

Br. Jonathan (Bridge Committee)


Fatima commented by Mediatrix

Fatima never stops doing pastoral work or other various assignments. Instead, Fatima encourages us to do more various assignments like studying spiritual books and mobile library under this Covid-19 pandemic.

Although Fatima faced difficulties this year, they never give up maintaining their spiritu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ers, spiritual directors and teacher advisors.

The attendance of members was high and members are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the weekly meetings proactively.

January, 2021

Overall, Fatima gives Mediatrix a good example to refer to, we learnt many from them!Comments on the

Annual Report

Mercy commented by Charity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annual report. The evaluation is diligently done in numerous aspects and the future planning is in detail. I believe that although Mercy is experiencing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at the moment, with the faithfulness in God and perseverance of being active as a member of the Legion of Mary, there will always be hope and guidance from God.

December, 2020


Free of Doubts 1. 在彌撒中,我們經常聽到天主是仁慈的,但為甚麼在聖經的舊約, 天主會殘忍地消滅某些種族呢?

天主是仁慈的,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可是,不但在舊約中,即使在今天,仍有 很多人受著殘酷的痛苦:不少民族被另一民族壓迫,甚至滅族;大量的人生活在戰爭、飢 荒、瘟疫中,死者不計其數。那麼,天主又如何是仁慈的呢?

先談舊約,天主要以色列人攻打另一民族時(其實天主容許戰爭,本身已經耐人尋 味),完全地消滅對方所有生命,包括人和牲畜。主要的目的是避免祂自己的選民受外族 的文化,特別是宗教的影響,而失去了對唯一天主的忠貞。以色列人本身已容易對天主失 去信心,一遇到困難,便會立刻埋怨;即使沒有一起生活,他們亦不斷沾染上周邊民族的 惡習。如果再加上與其他民族雜居,他們肯定信仰難保。因此,天主命令他們完全消滅對 方。

同時,我們要學習在天主的眼中,並沒有「無辜」這回事。無辜意謂無罪而受害。如 果真的有無辜,那麼我們豈非指責天主沒有好好照顧每一個人嗎?那麼,是在指凡被殺者 皆「死有餘辜」嗎?

再者,我們應明白死亡的方式和時間,與人的聖德毫無關連。一個人長壽與否,死時 安詳與否,並不會顯示他是否得救。不少聖人的死狀亦很恐怖,斬首、炮烙、亂棍,很多 聖人死時也不過廿歲。可是,沒有人能說他們無辜受害。同時,不少人享盡榮華富貴、生 前無情地剝削他人而自肥者,得享高壽,百歲而終。可是,他們大概不會在天堂。

如此,我們可以明白,如果個別的人準備充足,即使遭遇滅族,或因交通意外猝然而 逝,都非因天主殘忍,只是為那個人而言,生命到了終結而已。天主是一切生命的主宰。


2. 如何在家中有效地抗拒誘惑,更進一步接近天主?

家中能遇到的誘惑大概都是懶惰、浪費時間、荒廢學業、不停打機、上網成癮等,諸 如此類。

你需要的,是一個 時間表。

起床睡覺定時,祈禱定時,上網課做功課定時,食飯定時,做家務定時,打機定時, 讀聖書定時,事事夠鐘即做,不論分心、無心機、疲倦等任何原因都要照做。被困家中的 日子,不是無可奈何,而是對天主的奉獻,是天主願意你在這段日子為祂和其他靈魂所作 的奉獻。同時,鍛鍊你的恆心、耐性、毅力、忠信和愛心。這些日子下,能學到的其實很 多。

然後,你需要祈禱,求天主幫助你遵守時間表生活。再者,努力嘗試在一日當中,多 次、很多次用短的祈禱,使你的心常留在天主內。那麼,你會找到規律生活的力量。

Credited to Father Cheung


Homeless People

Prayer Intention

The Passed-away

Dear Lord, There are a lot of homeless people in the world. May God grant them care and love to those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from homeless, hunger and helpless. We ask this in Jesus name. Amen. Charity

Dear God, Let us pray for those who have passed away, hoping they can hear our prayer for them. Please grant them peace, freedom and keep them in high spirits as I trust You to accept and look after them in heaven. I wish them eternal joy as they reunite with You, for You to forgive their sins and for them to receive Your humble blessings. May I ask You to heal, protect and listen to the prayers of those who are mourning and weeping for their loss and to guide them to the right path of healing and self-acceptance.

DSE Candidates Dear Heavenly Father, We are thankful for granting us a healthy body and soul. Currently the date of the public examination is getting closer. The DSE candidates have less time to prepare during this hard time. May you please grant them to have courage to face what they fear of during the pandemic. May the Lord be with them. We ask this through Christ our lord. Amen

Admirable

China The Poor

Doctors Dear Heavenly Father,

Dear Heavenly Father,

In the midst of this atrocious pandemic, please bless all doctors around the globe. Doctors are under severe pressure, stress and risk upon frequent exposure to the virus; please grant them hope, determination and health to overcome such adversity. Moreover, may their hardwork be acknowledged, their patients be free from illnesses, and may You alleviate the heavy medical burden from their shoulders. Amen.

We thank you for the strength you give us each day. May you bless the poor who may not be able to afford basic living conditions, please meet their needs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Do not let them lose hope of life. Please grant them perseverance and wisdom to make a living by their own hands. For this we pray, Amen.

Child

Mediatrix


Countries lack of vaccines and medical resources

For all those suffering from COVID, the poor, and the sick and the deceased.

Dear Heavenly Father,

Almighty God Our Father,

May You bless the affected countries so that less patients would suffer from serious illnesses and reduce the pain of their families. May the wealthier countries lend a hand to these poor countries, donate mor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end healthcare workers to assist clinics or hospitals in these countries. May all the countries receive vaccines for Covid-19 as soon as possible, so less people will suffer from the disease and the pain of losing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For this, we pray to the Lord.

Although we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Your plan, please give us wisdom to understand that Your plan is to prosper us and not to harm us, and that You will give us hope and a future. Please also give us the means to care for and help those who are in need in this pandemic, new ways to help the needy even though we may not be able to connect with them face-to-face. Telephone calls, online face-time, writing letters and cards are all means to get in touch with people that we care about. Prayers and sacrifices are always the best ways to bring us closer to You and all the needy. Help us God, to carry out Your will in both easy and difficult times. Amen.

Counsel

COVID-19

Fatima

Dear God, During this pandemic, many are tempted to fear, anxiety and perhaps even despair. Some have lost their precious lives, some have lost those whom they love, some have suffered through the debilitating effects of this illness, some have lost their jobs, their income, and most have encountered much disruption to the normal flow of their daily lives. Please grant them strength to 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bless all of us with good health. We ask this through Christ Our Lord, Amen Succour

Elderly

We give thanks our Almighty God for granting us all our needs. During the pandemic, the seed of sorrow has sowed in many people’s heart especially for the elderlies. Since they are easily to have complication when they injected COVID19, most of them are scared to go outside the street. Therefore, some of them have been suffering from mental illness. May the Lord bless them peace and power to overcome this uncertainty. Immaculate


Hong Kong Society

Family Dear Heavenly Father,

Dear Heavenly Father,

We thank you for our families that you have given us, which are the most precious things in our lives. May you always protect us and grant us strength to get through difficulties together, to support one another. May we treasure the time we spend together and get along well, never to further apart. With love and care, we hope to have an enormous family as the Holy Family.

Thank you for giving us a beautiful world. In recent years, Hong Kong is facing many new challenges, no matter the social movement, or the pandemic last year. May you bless every Hong Kong person with courage, and bless the government with wisdom, so that Hong Kong can resume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new future. We ask this through Christ, Our Lord, Amen.

Joy

Medal

The Unemployed Due to the pandemic, many people have lost their jobs and can barely sustain the living for themselves and families. May God bless them to remain faithful in Your will and grant them courage to face the challenges. It is a time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unite and support each other in going through the economic hardship. Pure Student Dear Heavenly Father, It has been a tough year for us students,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are facing the DSE public exam. Thank you Father for giving us the technologies which can help us learn during the pandemic. Do not let us indulge into the Internet. Please grant us wisdom to manage our time well and persistence to study hard so as to do our utmost in exams. Lord, we pray that our school lives could be restor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have a fruitful year. Amen. SOIL

Parish community Let us pray for parish community. May God grant them strength to love, to pray and to sacrifice joyfully during Lent. For this we pray. Amen. Star

“Go throughout the whole world and preach the gospel to the whole human race. Whoever believes and is baptized will be saved; whoever does not believe will be condemned.” (Mark 16:15-16)


有天,小明搭船到英國,途中遇到暴風,全船的人都驚慌失措,但卻有一位老太 太,仍非常平靜地在禱告,神情十分慈詳。

等到風浪過去,脫離了險境,小明很好奇地問這老太太,為什麼一點都不害怕,老 太太回答:「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被主接走,回到天家了,二女兒現在則住 在英國。我向主禱告,如果主接我回天家,我就去看大女兒;如果主留我性命,我 就去看二女兒,不管去哪裡我都一樣,所以怎麼會害怕呢?」

*****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路加福音中耶穌平息風浪的事件。船上的門徒也與故事中的 人一樣徬徨失措,但耶穌問他們說:: 「你們的信心在哪裏呢?」 這一句話也是在問我們。在困苦中,我們能否堅守自己的信仰,信賴天主?無論是 生是死,我們都是主的人。因此,遭遇何事,我們都不必害怕,主必與我們同在; 把心中的恐懼和憂慮交給祂,祂必賜下平安,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慰。

Sr. Helen (Bridge Committee)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