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China no. 33

Page 1


华都设计 诚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结构工程、设备工程等各专业设计师加盟我公司 欢迎各设计专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到我公司工作实习 we seek urban plan designer, architecture designer, landscape designer, structure designer and equipment designer to join our company, meanwhile also welcome college interns of bachelor's or Master's degree. 联系人:徐波 Please contact Miss. XU Bo TEL: 021-65975399-1030 Email: hr@hdad.net.cn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HDAD)成立于2004年,是一 家综合型设计公司,公司设立有建筑、规划、景观、结构、设备等 五大专业部门,由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 校,并长期从事设计实践的建筑师、工程师领衔组成。目前拥有员 工一百二十多位,其中包括三十多位博士及硕士,三十多位高级建 筑师、高级工程师及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包括 十数位博士及硕士,并有来自于德国的外藉建筑师。来自于中国各 个地方的年青建筑师、工程师以及来自于境外的建筑师,使“华都 设计”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华都设计”崇尚原创设计, 营造轻松自由、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同时,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 规划。公司的管理层十分专注于实践与研究并重,研究领域涉及城 市研究、建筑研究及社会研究。 HDAD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设计服务,在工程设计 领域,HDAD的业务涉及城市设计、公共建筑设计、文化建筑设 计、教育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以及景观设计。HDAD也与来自 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境外设计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 关系,参与了诸多境外工程的设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There are five departments including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structure and MEP. in Shanghai Huadu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Co. Ltd.Currently, the company has about 100 employees including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graduated from well known universities such as Tongji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Southeast China University, etc and with years of practicing experience, more than 20 PhD and Master Degree holders and several foreign architects mainly from Germany. In the company, there are about 30 staffs with senior architect or senior engineer title and State First Class license of architect or engineer. With our staff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and overseas, the 'Huadu Design' becomes varieties of enterprise culture. At Huadu, we advocate creative design, provide pleas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freedom and tolerance. In addition, we are also focused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Huadu's staffs.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devotes to construct a studying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excellent career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every employee. Huadu Design's projects include hotels, office buildings, stadiums, hospitals, school buildings, financial buildings, large-scale commercial buildings and various mid and high class residential districts. The company also ha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grams and developed very good relations with foreign design companies from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Serve clients, Reward Society' is the slogan of Huadu Design.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Shanghai HuaDu Architecture & Urban Design CO.LTD.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1121号同济科技大厦16楼 1121 Second North ZhongShan Road 16F Tong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Shanghai 200092,China Tel:021-65975399/65985008 Fax:021-65975766/65989008 Web Site:www.hdad.net.cn


盎录[Contents]

⹎㔿㯚

⟪ăŽ?

ä‡ƒâş›

â­Łâş›

➎�

âž?âąœăŽ?

ă‹Źă””㌜

ăŒžâĄ’ă‹Ź 㲚㕆䄢

㠜㕆ä„?㏓⭺ â¤?㎜䄢㎎ â¤?ゴ㎜㯚㲚 㧙⡒㎜â¤?

ⳉ⺛

âĄ•âąœăš°

âż”㲚㠜ăŽ”âą˜ăŻš

㚋㯚ă°&#x;

⥒�㔸㧑㋏

ă—Ąâş›

ă …âžŁă??ä ¨

㗽⥊� ㎎㯚�ゴ㯚

ä…ƒâŤ”ă?œ

䄢ⰺ䎓

㯚㋧㠜ă?? ⥊㾹㎎

ăš˜â&#x; ä Ą

䇂Ⰺ

㕆�啗

ä ¨ă?›ăŠžâŤ” 㞣⭣ă??

㞞㯚Ⱊ

âą˜ă§œăšŞâŤ?

ăšŒăš˜âˇˆ MEXICO

âĄ’ăˆŠ

➃â¤?âŤ?⥊

㗪㲚㎸

㌜âĄ&#x;

ä?ąâş›

âş„ä?žä?ąăśœă’›㲝㋧ă‚?âłƒä?šä‡ąăťżâšŒăŻ&#x;

âş„ä?ž

㛂㌜㜀

㋏㎸ă°&#x;㔿 ă‹ŹăŽŽă‹Źâł§âąœâ­¤ C.de ăšŒăš˜âˇˆ

➓⭺⤉㔿

âŞŒăĄ‡

㕎㛂㎎ ㋇ă°&#x;

ゴ㎎ゴ㯚

ăŹ–ă‚Ťă¸œä?¤Ä?ŕ°˘ŕˇ?ྎಾÄ?

ăśƒâ&#x;?â´&#x;ăš’ă°–ăž• ' ' ăŞ‰ă‚§äˆŒâłƒä?š 5 9 亡ăŚ&#x;䈌㏴㉖âż? 01 âš˝ă?Ž *'3 â­šă?Žă­žăˆžâއă?Ž (1* âš…⧭ '(7 㝙ㅝ㪉ェ

ă­‚â&#x;?䊺䄓

㋏㎸ă°&#x;㔿

& & ェ㰄〛✉䑛㪉ェ�ェ㰄〛✉䑛��

る㔂㠣

P14

âź„â­¸âşƒăŽŁăť–ăľ” ⍔㚝â&#x;?⟎ăśƒâ&#x;?â´&#x;ăš’ă°šä??⺛㚝㪛⼛䓽ä?–⭼➺ⳡ⥊

çź–ćŒ‰ďźš中ĺ›˝ĺˆ›é€ â€”â€” 大国产业ĺ?‡级çš„ç“śé˘ˆä¸Žç ´ĺą€

㎎➎㯚 âş&#x;⤊㔿㚝

ä‘˜ä„‹ăśƒâ&#x;?â´&#x;ăš’

ä‘˜ä„‹ăśƒâ&#x;?â´&#x;ăš’

㊭ăš’â´&#x;ăš’

ェ㰄〛⟎㞌ăťƒâ´&#x;ăš’

ä‘˜ä„‹ăśƒâ&#x;?â´&#x;ăš’ ㊭ăš’â´&#x;ăš’

⡗ä”?⍔⭼䇖䇹㊭㚒〓䎀ェ㰄〛⟎㞌ăťƒă’?äˆ“â­Ľăśƒâ&#x;?⟎ ăšťâ&#x;?â´&#x;㚒⺛コ

⤯ă‹?

㯿㚎㏹

㋧㔸㠣

㕔⭣㑡

âş›ă‚łâŤ›ă•Œáˇ›âšŒăŻ&#x; â´&#x;ăš’

ĺŒĄć™“ć˜Ž+ĺ§œç?ş

ä‘˜ä„‹ăśƒâ&#x;?â´&#x;ăš’ ェ㰄〛⟎㞌ăťƒâ´&#x;ăš’

Prologue: Created in China

㏆⳧

ă‹§âąœâą ăś€

â¤?ä„Źă?–㯚âž?ă?œăŻš ă—Şâ­¤ă¸?â­Ľä ¨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of a Great Country in Industrial Transition KUANG Xiaoming and JIANG Jun

P22 8

33

ćľ?č§ˆč?ˇĺ…°ĺˆ›ć„?片掾ďźš ä¸–ç•Œć˜Żĺšłçš„ďźŒä˝ ĺ?ŻäťĽé€‰ć‹Šä¸?ä¸€ć ˇ

ĺˆ›ć„?产业嚴襨

Creative Industries Timeline

ä˝ ć‰“é€ ĺž—ĺ‡şĺˆ›ć„?集瞤ĺ?—ďź&#x;

业尟¡塴牚

Can You Manufacture a Creative Cluster?

HAN Yan

34 36

丝é˘˜ UC33ćœ&#x;ă€Šĺˆ›ć„?中ĺ›˝ă€‹ĺˆ›ć„?ç˝‘çťœ

37

UC#33 Creative China Network

24

ĺĽˆ垡¡ç˝—斯牚 Ned ROSSITER

ĺ&#x;Žĺ¸‚ĺ†…çš„ĺ…ąč°‹ĺ’Œ碰ć’ž

4

28

38

ĺˆ›ć„?ĺžƒĺœžçš„ç˝‘çŠśç”&#x;ć€ Network Ecologies of Creative Waste

楑科¡ć‰Žĺ“ˆć‹‰ Soenke ZEHLE

42

ç?†ć&#x;ĽĺžˇÂˇéŠŹĺ…‹ć–Żé&#x;Śĺ°”+ć‰˜ćŻ”¡繳ĺ‹’ Richard MAXWELL and Toby MILLER

ç˝‘çťœç”&#x;ć€ çłťçť&#x;ďźš莰录ć?&#x;耗〠过庌ć›?ĺ…‰

32 33

äżĄć Żĺž‹ĺœ°ç?†ĺˆ†ĺ¸ƒä¸Žĺˆ›ć„?集瞤

45

劳动力〠秝ć°‘ă€ ĺˆ›ć„?产业与风陊

ĺ¸ƒčŽąç‰šÂˇĺ°źĺ°”棎

Labour, Migration, Creative Industries, Risk

外ć?Ľć°‘塼〠ĺ?ˆä˝œç ”犜与犺间压力 ć–‡ĺŒ–ç ”犜孌者ĺ­&#x;ć‚ŚčŽżč°ˆ Migrant Worker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Spatial Pressures:An Interview with MENG Yue

倪äź&#x;ĺł° NI Weifeng

48

Carla NAYTON/CHP

ćž„坺中国当䝣č‰şćœŻçš„çœ&#x;现犜与ä¸?动产 ĺ&#x;şäşŽ2004嚴寚798çš„ć€?č€ƒ 湤äź&#x;ĺł° Constructing The Real (E)stat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omas J. BERGHUIS Reflections on 798, in 2004

56

坺筑与ĺ&#x;Žĺ¸‚莞莥中çš„čż›ĺ?Łć–‡ĺŒ–/出ĺ?Łĺˆ›ć–° 䟯垡ĺ­&#x;

Import Cultures/Export Innov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Bert de MUYNCK

56 58

ĺ¸ƒčŽąç‰šÂˇĺ°źĺ°”棎

Interview/Ned ROSSITER

ĺĽˆ垡¡ç˝—斯牚 Ned ROSSITER

清晨与旜旼

54

ĺŒ—亏çš„ć–‡ĺŒ–é —产ĺœ°ĺ›ž 那凯拉/ĺŒ—亏ć–‡ĺŒ–é —产äż?ćŠ¤ä¸­ĺżƒ Cultural Heritage Map of Beijing

ĺ…¨ç?ƒĺťşç­‘与塼程ćœ?ĺŠĄĺ¤–ĺŒ…ćľ é‡?回 續ç‘&#x;ĺ¤ŤÂˇć źé‡ŒçŽ› Global Outsourcing Flows of Architectural and Joseph GRIMA Construction Services

äťŽĺ›˝ĺ¤–ĺťşç­‘ĺ¸ˆĺˆ°ĺ›˝é™…ĺťşç­‘ĺ¸ˆçš„čż›ĺŒ–äš‹衯 䟯垡ĺ­&#x;

外ć?Ľć°‘塼ĺ’Œćœ?劥业者

Migrant Networks and Service Labour Brett NEILSON

采莿/ĺĽˆ垡¡ç˝—斯牚

Soenke ZEHLE

Information Geographies vs. Creative Clusters

Every Morning and One Day

Fridaäş”ĺ?ˇĺœ¨ĺŒ—亏与OpenStreetMapçš„ ĺŒ—亏大čˇƒčż›

Brett NEILSON

楑科¡ć‰Žĺ“ˆć‹‰

Network Ecologies: Documenting Depletion,Exhausting Exposure

䝝雪飞

Luka FRELIH

42

ĺˆ›ć„?产ä¸ščż˜ć˜Żĺžƒĺœžäş§ä¸šďź&#x;

网中çź?éš™ďź&#x;国厜ć?ƒĺŠ›çš„尺庌ĺŒ–ä¸Žĺˆ›é€ ć€§çť&#x;沝

Frida V. in Beijing and OpenStreetMap's First Leaps in Beijing

Creative Industries or Wasteful Ones?

30

彟ĺž—¡ç“Ść‹‰ć–‡

53

ĺ?˘ĺ?ĄÂˇçŚ?ç‘žĺˆŠ

施睴奔¡č?¨čžž

Collusion and Collision of Cities within Cities

Shveta SARDA

28

äşşĺ?Łă€ č§„ĺˆ’ĺ’Œčż?č?Ľć¨Ąĺź?ďźš 中ĺ›˝ç˝‘çťœäź ä¸šć–°ć€?衯

ĺĽˆ垡¡ç˝—斯牚 Ned ROSSITER

Holes in the Net? State Rescaling, Creative Control and the Dispersion of Power Xuefei REN

ĺź•č¨€ďźšçť˜ĺˆśĺŒ—亏ĺˆ›ć„?产业的ĺ??ĺ?‘ĺœ°ĺ›ž Introduction:Counter-Mapping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26

麌ĺ…‹¡ĺ&#x;şć Š Creative Clusters: Out of Nowhere? Michael KEANE

Demographics, Scale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Chinese Piet WALRAVEN Internet Companies

MAIN TOPIC

20

ĺˆ›ć„?集瞤ďźšć— 中ç”&#x;ćœ‰ďź&#x;

䝼ćˆżĺœ°äş§ĺź€ĺ?‘为中ĺżƒçš„ĺˆ›ć„?çť?澎 Centrality of Real-Estate Speculation for Creative Economies

Danny BUTT

é&#x;Šĺ˝Ś

Browsing Dutch Creative Segments The World Is Flat, You Have Alternative Choice

52

ĺ??轏ć–‡ĺŒ–ĺœ°ĺ›žďźšĺŒ—亏ĺˆ›ć„?ç”&#x;产çš„ĺ¤–ĺ›´ĺœ°ç?† č‰žĺžˇé‡ŒĺŽ‰¡ĺ¸ƒčŽąĺ…‹çť´ĺ°”

Inverting the Cultural Map: Peripheral Geographies of Adrian BLACKWELL Beijing’s Creative Production

How Foreign Architects becam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60 62

Bert de MUYNCK

č°ƒĺ’Œĺťşç­‘

大ĺ?ŤÂˇĺ¸ƒćœ— David BROWN

An Architecture of Mediation

ĺŒ—亏坺ç­‘ä¸šć€ 解ćž?

č‘Łç ?+č“?冰ĺ?Ż

Mapping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Beijing

Hao DONG and Binke LENHARDT

63 64 65

čżˆĺ?‘ĺˆ›ć„?礞äźš Moving Towards a Creative Society

č‰şćœŻĺŽść?‘č?˝ä¸Žĺ¸‚ĺœşĺˇĽç¨‹ Artist Villages & Market Engineering

ĺź ĺŤą Shaun CHANG 䟯垡ĺ­&#x; Bert de MUYNCK

é’ĽĺŒ™çš„č‰şćœŻďźšč‰şćœŻć?‘产业的垗与夹 é˜żĺžˇé‡ŒĺŽ‰¡éœ?ć Šć–ŻćŻ”+何新ĺ&#x;Ž

The Art of Keys: Profit and Loss in the Art Village Industry

Adrian HORNSBY and Neville MARS


读编往来[City Contact] 《城市中国》杂志以“城市智慧,与中国俱进”为指引,立足本土, 致力于中国城市的当代问题与策略研究,从“移民”、 “家庭”、“教 育”等社会主题到宏大的“中国热”、 “集体运动”、 “灾后重建”等问题 一一涵盖。自030期起,我们新设《读编往来》栏目,欢迎读者朋友们 向我们提出问题,有问必答。也希望大家通过回答我们的调查提问, 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城市中国》办得更精彩。 1.请摘录你在032期《能源战略》中难忘的一段文字,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2.你最近读的一期《城市中国》的主题是?其中最感兴趣的选题或文章是? 3.从第024期《深圳再生》开始,课题部分之后设置了一批新栏目并采用不同的纸张,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也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我认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并不是一种关于“安全”的思

那些本偏离于航线之外、被认为是无法居住的海

维,我国太强调能源进口的可持续性,但这是一种悖

岛,的的确确被逐渐纳入于资本无法阻挡的洪流之

论,因为进口的能源本身其实是不可再生的,对于不

▲ 032期更正并致歉

中。无人居住、没有淡水供应、没有交通线路,这

可再生的能源在长期就谈不了什么进口的可持续性。

1、p37 右列第三段第十行,“却还会报 怨”应为“却还会抱怨” 2、p45 第六段第四行,“信号反映比较灵 敏”应为“信号反应比较灵敏”

些本应处于世界版图之外的“幽灵岛”终于在私人 飞机、双体快艇、水蒸馏系统、卫星网络以及巨额 资金的摧枯拉朽之下成为了地球版面上最后一块有 待开发的奢侈乐土。

这只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思维。在此可以比较一下 美国联邦政府的思维,布什在今年发表年度国情咨文 时称:未来十年内,将继续支持一项耗资20亿美元的 项目,用于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从而将汽 油消耗量压缩20%。

本刊编辑部向读者表示诚挚歉意,并欢迎大 家协助纠错。

——选自032期《能源战略》之《寻找亚特兰蒂 斯》,文/徐展雄

我们常常谈到一个词叫做“开源节流”。我觉得这里 的“源”更重要的是替代性资源,而不是从新的石油

世界已经太过拥挤了,不仅穷人不再有空间能容 纳,富人也纷纷积极向外太空、深海、地下等未知 空间发展。海岛是散落的陆地,如果政府的管理政 策松动,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岛,不啻成为“新地 主”。岛屿意味着想象之外的空间,一张供产权所

进口国买来的不可再生能源。至于“节流”,我想民 众的节能环保意识还需加强。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中 国的两厢车总是没有三厢车销路好,中国人的审美观 还是倾向于三厢车,觉得更为气派。还有一个次要的 原因是,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使得财 政为这种“气派”买了单。我们的能源安全问题应该

有者肆意分割、涂改、勾画的白纸。富翁们的玩乐

先从国民思维的转变开始,从对新能源的重视开始。

与普通人不同,但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整体发展,

自己掌握了主动权的时候,才能有安全感。

普通人迟早会达到现今的富人的生活水平。也就是

——nicole 武汉

说,旅行活动内容的豪华性在未来必定会增强,海 岛的封闭性使它更像一个无墙的大游乐场,只要它 的设施够先进够全面,环境也足够有吸引力,严格 的管理将无趣的人、无关的人全部挡在岛屿之外, 海岛旅游开发就真的是在缔造天堂。平且乱的世界

这一期专题非常好,很开眼界,既了解到我们在发展 过程中面临的能源短缺、能源合作问题,也看到了很 多新形式替代能源推广发展的创意。但我想,如果能 够加强这些替代能源的实际建设应用更好。特别希望 《城市中国》能够在某个议题上在政府、社会、创意

终把人的注意力和资源都“挤”向海岛,这就是岛

精英之间建立一个大家可以看得见的交流平台,希望

屿开发精细化的必然原因。

看到那么多好的创意(比如都市型农业)能够切实实 ——zhudi 武汉

现,或者让我们看到实现的努力。谢谢。 ——G109 北京

海岛一定会变成新乐土,因为城市已经十分拥 挤,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太大,人们都想走出去。没

无论是引导人们购买更节能的汽车,还是推进都

有自己的岛不要紧,可以去海岛旅游区,获得别开生

市型农业的试点,都是为了促使人们改变使用能源的

面的野外度假体验。在城市里做普通人,在海岛上就

思维和意识。只有一种上下齐心的合力才能超越全球

可以惬意地找找富翁的感觉。

能源最终必然耗竭的结局。

购买及订阅方式: 1.订阅中心付款 定价:20元/期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中山北二路1121号同 济科技大厦309室 邮编:200092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8621-65989799 电子邮件:hdcm@vip.sina.com 2.邮局汇款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中山北二路1121号同 济科技大厦309室 收款人:李雪岚 请在备注一栏里注明您购买杂志的名称和数量。 3.银行转账 开户银行名称: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四平支行 开户单位名称:上海华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账号:096767-41822598001 4.支付支票 支票抬头:上海华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请 开具即期支票)

编读互动请登陆: 编辑部邮箱:reader@urbanchina.com.cn 《城市中国》豆瓣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urbanchina/ 《城市中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rbanchina/ 城市规划网杂志频道:http://www.upla.cn/mag/cszg/

5


目录[Contents]

地下城 位移城市生活姿彩 P90 ——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Underground City: Displacing the Colorful Urban Lif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Underground Space

P92

“深度”探寻 放眼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 访同济大学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束昱教授

Exploration with “Depth”: Prospe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Shu Yu, Vice director of Shanghai Underground Space Research Center of Tongji University

66

另外的抱负:从艺术家村到艺术区

Alexander PASTERNACK

68

边界线:动态影像2007

城市简报

逛街学

CITY BRIEFING

STREET ROAMING

潘雅礼

Other Kinds of Ambitions: From Artist Villages to Art Districts

毕月/BAO 工作室

城市眼

BORDERLINE: MOVING IMAGES 2007

Beatrice LEANZA /BAO Atelier

70

家作坊系列一号:08奥运会结束了

何颖雅/家作坊

HomeShop Series Number One: Games 2008 Off the Map

CITY EYE

88

玛瑙

Beijing’s Art Districts: From Creative Hubs to Entertainment Centres

Manuela LIETTI

73

北京音乐圈,曲折中前行

Detours and Developments in Beijing’s Music Scene

Leo de BOISGISSON

74

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非确定性审美 保罗·格拉斯顿

The Uncertain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Paul GLADSTON

6

75

真的有创意空间吗?

洛塔·斯伯利 +乐大豆

Is there Really Space for Creativity?

Lothar SPREE and Davide QUADRIO

76

创意中国、管理革新与全球品牌: 国际创意经济专家约翰•霍金斯访谈 Creative China, Managerial Innovation, Global Brand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John HOWKINS

77

有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学者张京成访谈 Creative Indust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ANG Jingcheng

78

中国创意十二人像:你有何想法? Creatives of China: What's on Your Minds?

IN CITY

96 98

专栏

青浦 新桥之恋

未来生活进行时

北京的艺术区:从创意中心到娱乐中心

地铁空间之历史漫游 Roving on the History of Subway Space

人民广场地下空间 未来 地下百米立体网络与生态之城 Underground Space of People’s Square Future: Solid Network and Eco-city 100 Meters Under the Ground

100 徐家汇地下空间

徐汇副中心的一把金钥匙

Underground Space of Xujiahui A Golden Key for the Sub Center of Xujiahui

102 五角场地下空间

十里新杨浦 地下又一城

Underground Space of Wujiaochang New Yangpu; New Underground City

104 地下花木

公共空间的多维延伸

Underground Huamu Multidimensional Extension of Public Space

105 世界地下城私游记

Private Travel Notes on the Underground City in the World

南外滩城市视线

The Cool Docks Urban Sight of South Bund

COLUMN

Qingpu: Love on the Bridge

Elaine Wing-ah HO / HomeShop

72

106 十六铺老码头

110 地下幻梦

徐展雄 XU Zhanxiong

Fantasy of Underground

112 水下社区,风暴美学与虚拟世界再实践

张安定

Underwater Community, Re-practice of Storm Aesthetics and Virtual World

ZHANG Anding

114 搜神

邹波

Anecdotes about Spirits and Immortals

想想城市 CITY THINKER

城市报道 CITY REPORT

黄页 YELLOW PAGE

121 英文版《城市中国》(部分)

English Version of Urban China (Partly)

ZOU Bo



浏览荷兰创意片段 Browsing Dutch Creative Segments

世界是平的,你可以选择不一样 The World Is Flat, You Have Alternative Choice 文/图 韩彦[北京]

Text/Photo Han Yan[Beijing] 近 年 来,在 中 国 政 府 将 创 意 产 业 纳 入 国

熟 和 多元 化,而且 多尺 度 多层面,想 象 力

个国家。不论是国家层面的宏大 叙事还 是

家 重 点 扶 持 政 策 的 范 围,意 图 改 变 中 国

和行动力并举。虽然本文所 介绍的仅仅是

微 观的个人 经验,创意可以使 现 实世界改

制造在全 球 产业 分工中的版图的同时,荷

“荷 兰创造”中的 某 些 断 面,并不能 概 括

观并且可以载入 历史。值得 我们共同期待

兰政府也已经深谋远虑地 将“荷兰创造”

荷 兰 复 杂 的 创 意 生 态 群 落 的 全 貌,但 通

的是,已 经存 在 和即 将发 生 的 创意,能 够

作为国家品牌在 全 球 范围内推 广。相比于

过浏览荷兰的创意行业,我们可以获得的

为 不 同 国 家 、民 族、职 业 、年 龄 的 普 通 人

中国雄心勃勃蓄势待发的创意产业,荷兰

经 验 是:创意可以 无 处不 在,而且创意不

提供积极的价值观和实际的生活质量。

以 及欧 洲大陆的创意 产业已然 进 入“全民

单是设 计师的事情。创意改 变的不只 是个

创 意 ”的“后工 业 时 代 ”—— 不 仅 更 为成

人 的日常生 活,更 可以 改 变 一 个城 市、一

8 跨越时空的展览“NL28奥运之火”于2008年5月21日到9月21日 在鹿特丹的NAI展出,之后将在阿姆斯特丹巡展至2008年12月 6日。展览的主题是探寻20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再次举办奥运会 的愿景,而表达此愿景的方式却是提出一系列尖锐直接问题:荷 兰体育设施的现状是怎样的?怎样保证体育馆在奥运会后仍然能 有合适的用途?怎样在奥运期间组织基础设施和机动车交通?是 将所有的设施尽量集中,还是尽量分散?奥运会应该有怎样的规 划,下一步怎么办?


创意=规划

Creative=Urban Planning

“2028奥运之火”

荷 兰 建 筑 师协 会 [ N A I ] / M V R D V/ 贝 尔 拉 格 建 筑 学 院 [ B e r l a g e I n s t i t u t e ]

“NL28奥运之火” 策展人 Saskia van Stein

NAI馆长 Ole Bouman

MVRDV事务所合伙人 Winny Maas,Jacob van Rijs和Nathalie de Vries

“NL28奥运之火”展厅

贝尔拉格建筑学院

NAI荷兰建筑师协会

MVRDV事务所

“奥运气候” 为什么是体育?

合作研究计划 奥运会的历史以及城市的未来

作 为 一 个 超 越 个 体 艺 术 观 念 的 展 览,“ N L 2 8 奥 运 之 火 ”

贝尔拉格学院和 MVRDV 建筑事务所共同执行了长

是 荷 兰 建 筑 师 协 会(N A I)与 荷 兰 奥 林 匹 克 委 员 会 及 运 动

达两年的研究项目,调查荷兰境内的城市空间举行奥

联 盟(N O C * N S F)、贝尔 拉 格 建 筑 学 院(B e r l a g e)以 及

“水资源管理”、 运会的可行性。他们将“气候变化”、

M V R DV 建 筑 事 务 所共 同 协 作 的 成 果 。发 起 这一 展 览 的 最

“多样化的能源生产”等主题与体育场、基础设施以

初 创 意 要 追 述 到 2 0 0 5 年,N O C * N S F 启 动 了一 项 创 造 性

及运动员公寓等项目建设联系在一起,以城市设计

的 社 会 计 划,采 取 广泛 涉及荷 兰 境 内 各 行业 的 多方合 作 模

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研究课题的最终结果是一系

式,使 体 育、政 府、工 商 和 学 院 各界人 士 共 同 介入一 个工作

列假想发生在2028年的未来城市空间图景。预测式

组 织。这一 组 织 的目标是 为荷兰申办2028 年 的奥 运 会 创造

的城市设计通过图像、电影和大比例的模型呈现在

“奥 运 气 候 ”,将 组 织 运 动 会 作 为 城 市 公 众事 件,引 发 社

展览空间里。同时呈现在展厅里的还有长达一百米的

会 各方 面 的 广 泛 关 注 和 共 同 思考。参 与 者 们 意 识 到,奥 运

“奥运历史墙”,对于过往奥运会历史事件和影响的

会对于 体育、经济、城 市 营 销、都 市发 展以 及 地区和国家 发

回顾,具体内容包括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运动场

展 等 诸 多方 面 前景 的 影 响 力是 不 可估 量 的。它 能 够 强 化一

馆、奥运村、宣传海报、奖牌和相关物品。1928年,阿

个 国 家 的自我 定 位,将 面向 未 来 的 规 划 问 题 纳 入 当下 的 议

姆斯特丹曾经举办过第9届奥运会。对于这个昔日的

事日程 。举 办20 28 年 的奥 运 会,也 将 是 荷 兰 以积 极 的 姿 态

欧洲老城和今天的文化大都会,经历一个世纪以后

影响和改 变 现有城 市空间的机 遇。

重新办奥运会,无疑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9


创意=环保

Creative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再使用

2012建筑事务所[2012 Architects]/再使用工作室[Re-use Studio]

2012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Jan Jongert, Cesare Peeren, Jeroen Bergsma

再使用工作室负责人 Jan de Haas

2012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咖啡亭

Re-use Studio室内

2012建筑事务所

2012建筑事务所一层餐厅

2012建筑事务所将“再使用”视为主

在 持 续 的 创造与再创造 的过 程中生

亲自做饭招待客人。

要的设计策略,环境的考虑并不是唯

生不息。

位于 同 一 座 建 筑 中 的“ 再 使 用 工作

一的动机,同样重要的是从回收物中

自1997年创建以来,2012建筑事务所

室”,兼 备商店 和美术馆的功能,同

获取的灵感。旧物中的所蕴含的潜在

的设计项目从装置到都市集合住宅,

样 致 力于“再使 用”目标,并引申为

质量,在重新组合之后,将会产生附

尺度不等功能各异,但是一直坚持他

“再思考”、 “再创造”、 “再设计”、

加价值。这种艺术观念可以应用到建

们激进和专注的观念。他们在鹿特丹

“再建造”、 “再写作”等等。这里鼓

筑中,也可以 应 用到材料世界,比如

的工作室更像一个未来俱乐部,二层

励人们自己 动 手 做 回收旧 物品 的 设

能源、人力资源和水资源。2012建筑

是工作室,一层是以旧物利用为主题

计,为爱好者提供工作间以及代售他

事务所试图推动一种新的建筑实践,

的餐厅,虽然不如大多数餐厅光鲜,

们的产品。

即“过 程中的建 筑”,建 筑设 计不是

但是却传递出乐观积极的理想主义氛

在建筑建成的那一刻就结束了,而是

围,每周末开张一天,事务所合伙人

创意=信念

Creative = Faith

“DO” ,做一个品牌 凯瑟克莱默[KesselsKramer]

KesselsKramer合伙人 Eric Kessels

10

KesselsKramer位于教堂里的工作室

KesselsKramer

“ DO ”是 一 个品牌,可以 治疗 那 些

中心的名为“神圣上帝”的教堂内,

缺乏激动人心的智慧力量、仅仅局限

许 多不同背景的人们 都曾经在 这 里

于 服 务 性 的 品 牌 。它 要求 设 计 者 和

给出或者受到启示,创造对于这个世

使 用者共同协 作来 完 成它作为一 个

界 持 久 的 印 象 。凯 瑟 克 莱 默 是 多 样

卓 越 的品 牌 的 功 能 。这 是 一 个 永 远

化、非正 统的“成 功生活 课程”的源

处于变化之中的品牌,它完全取决于

泉,比 如发 起“怎样拯 救你自己”这

“你”怎样做。品牌的开创者——凯

样永恒的话题,比如提醒人们“在自

瑟克 莱 默,是 一 个 创建于199 6 年的

然还存在的时候去热爱它”。在这个

独立广告沟通公司,他们的自我介绍

简陋的教区里,没有比传播上述想法

中所 阐 述 的 生命信念与生 活 智慧 成

更大的欢乐了。凯瑟克莱默将它各种

功地灌注于品牌之内:

信念 的组合以概 念 性 思考的方 式 变

请将凯瑟克莱默看作一个庄严的、精

成沟通方案、产品设计和讨论会,融

神性的场所,它坐落于阿姆斯特丹市

入进人们的生活。


创意=诗意

Creative = Poetry

陈旧物品的哲学 马金和贝工作室[Studio Makkink & bey]

马金和贝工作室合伙人 尤根•贝

“重新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选 择现成的物品,将它们转变为新的 1、破损的家庭:从跳蚤市场和街角的小商店里购 置的陶瓷茶具,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破碎了一些局 部,但是终究逃过了被扔进垃圾箱的命运。给它们 镀银,重新成为一家人,每一件茶具又独具个性。

1

2 4

3 5

6

物品” 。 马金 和贝的 的世界是 当代 社 会中的 童话王国,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2、树干椅:将树干和不同的椅子杂交,在自然产 物和文化产品之间形成对话。

他们选 择用物品来 表 达他们对于 生

3、Light Shade Shade:这组灯具为不再时尚 的旧灯具罩上一层新的表皮,使它们依旧发出旧 的光线,同时也能够适应新的场合。表皮材料是 单面镜,反射环境同时也朦胧地包裹了里面过时 的灯具。

活的思考和感受,选择用他们自己的

4、圣彼得堡椅:在为圣彼得堡所做的展览中,不 同历史风格的座椅覆盖了聚酯和玻璃钢的表面, 就像是被现代生活穿上了“糖衣”,满足人们对于 “新”的欲望。 5、Kokon:现成品家具被弹性合成纤维包裹起 来以后,就会形成一个围绕原有骨骼的“光滑弹 性表皮”,赋予旧家具完全不同的外观。 6、灰尘箱:灰尘研究者尤根•贝的工作间,他白天 在案台前工作制造灰尘,晚上用吸尘器将灰尘收 集到袋子里成为睡觉时候用的枕头。

与定居在市中心的设计师们不同,马金 和贝工作室在郊区租用临时闲置的厂房

生 活方 式 对 约定俗成 的现代 生 活规 则进行反思。与定居在市中心的设计 师们不同,他们在郊区租用临时闲置 的厂房,在下一个定居者进驻的空档 中临时居住和工作,不停搬迁的波西 米 亚 式 生 活 给予他们对各种场所的

马金和贝工作室

直接体验,也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

创意=艺术

Creative = Art

骇客宜家

21号平台 [Platform 21]

21号平台艺术总监 Joanna van der Zanden

21号平台,骇客宜家展览海报

21号平台座落于阿姆斯特丹南部的一 个旧的圆形的小教堂里

21号平台,二层展厅空间

骇客宜家展览,混搭装置

作 为近 年来 最 为成 功 的 跨 国 公司,

变 了人 类 的 生 存 状 态 一 样,宜 家 正

消费模板的反叛。

宜 家(IKE A)毫 无 疑 问 拥 有大 量 的

在改变我们生存的现实世界的景

21号平台坐 落于阿姆斯 特 丹南部的

爱 好者 和使 用者。以“快餐 家居”的

观;正 如 计 算 机 骇 客企 图 去 打 破 计

一个旧的圆形的小教堂里,是一个为

名 义,宜 家(I K E A)的 连 锁 店 正 在

算 机 系 统 的 隐 形 统 治 规 则 一 样,骇

那些对未来感到好奇的人们而建的平

迅 速 席 卷 全 球 。宜 家 的 生 产消 费 链

客 艺 术 家 们 —— 21号 平台,也 正 企

台。他们认为设计是一辆梦想未来的

条,不 仅 将 印 有“ I K E A ”标 志 的 大

图改 变 跨国公司宜 家 所 建 立的软性

公共汽车,可能性的边界、不断变化

众 产品 输 送 进 千 万 家 庭,占 据 他 们

物品 统 治:通 过 对 宜 家 现 有 物品 体

中的现实、激动人心的创新挑战在这

的私人空间, 同时输送的是廉价、

系 的 重 新 组 合,在 大 量 生 产 的 无 个

里得以

快 速 生 产、快 速 抛 弃 的 消 费 逻 辑 和

性的日常物品的基础上,注入个人思

企 业 文化 。正 如 计 算 机 和 互 联 网改

考,以 此 作 为 对 宜 家 所 建 立 的 大 众

呈现。

11


创意=娱乐

Creative = Entertainment

“裸体狮子狗” 菲布里卡[Fabrique]

“ 裸 体 狮 子狗 ”,混 搭版 的真 人 现 场 游戏,包含了“头脑风暴”、 “速配”、 “即时 象棋”“自由搏击”等流行 游 戏的元素。游戏规则:三个回合内, 来 自十二个 团 队 的 二十 四 名创 意 选 Fabrique首席创意官 Jeroen van Erp

手 将分别挑 战 和征 服一 个当代的社 会 问 题,通 过 激 烈 角 逐 使 最 佳 创 意 胜出。参赛者的职业包括作家、设计 师、建 筑师、广告 创意 人等 等。游 戏 现 场 模 仿 擂 台 设 置,并 有 摄 像 机 全 程记录比赛实况,制造白热化的竞争

Fabrique办公室

气氛。每一回合比赛持续30分钟,满

“ Fabrique ”,跨 领域的广告沟通公

头大汗、高度紧张的创意工作者倾尽

司,创建于1992年。大多数客户来自

全力,胜者入围,负者淘汰。

欧 洲 的政 府、公司、消费品牌、教育

“ 裸 体 狮 子 狗 ”的 游 戏 规 则 由

行业、娱乐行业以及文化机构。虽然

“ Fabrique ”原创,结合了速度、创

他们 的办公室位于 代 尔夫 特小 城 安

意、挑战、即时对抗性游戏,首次出现

静 的 河 边 老 宅,但 是 由 于 善 于 利 用

于2007年阿姆斯特丹的 Picnic 07会

网 络 整 合 智 慧 资 源,依 然 分 外活 跃

议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Fabrique”

于 荷 兰 的 创 意 行 业 。近 年来 他 们 搭

视 其 为2 . 0 时代 产 生 的 Event 2 . 0 和

乘 互 联 网 的 资 讯快车,开 始 以 网 络

Knowledge2.0的产品。

远程工作的模式迈向亚洲市场。

naked poodle现场

创意=政治

Creative = Politics

图形政治 托尼克[Thonic]

托尼克合伙人 Thomas Widdershoven 由著名装置艺术家Joep van Lieshout设计的造型奇异的移动厨房

12

从一 开 始,托 尼 克 就 身 处 新 一 代 平

番 茄,因 为 番 茄 既 是 温 暖 可 亲 的 蔬

计 的 造 型奇异 的 移动厨房负 责在 街

面设计师的前沿。除了设计师的身份

菜,又是象征抗议和拒绝的“炮弹”。

道上运送番茄汤,唤起人们对卖冰淇

外,他们还乐意担当导演、观念艺术

在番茄标志内植入白色五角星,呼应

淋的小推车的集体回忆。托尼克颠覆

家、战略家、媒体专家和顽固的好事

了社会党与“毛主义”在思想上的渊

了政党领袖的普遍姿态,取而代之的

者等所有这些角色,并且还都做得卓

源。尽管在政治纲领和宣传风格上有

是 一 个幽 默 的餐厅侍 者 和百货公司

有成效。自1993年托尼克工作室成立

所改变,社会党竞选宣传活动的基本

推销员的形象。对托尼克为竞选活动

以来,他们的作品大多数是致力于为

理 念一直 是与 草根阶层的选民 保 持

所做的一系列设计,荷兰平面设计评

公共文化事业的客户创作。

密切的互动,托尼克根据这一点策划

论家休 格斯 • 伯克 拉德 总 结 道:“大

2006年到2007年间,托尼克接受委

了一项街头活动:社会党的领袖和他

众文化的修辞手法,如滑稽表演、嘉

托,为荷兰社会党—— 一 个具有直

的同事为民众递上一碗碗的番茄汤。

年华式的狂欢和戏仿,与视觉观念的

接民 主与 社 会 公平诉 求 的 激 进 政 党

番茄汤的配方由烹饪专家精心配制,

极简字体相结合,非常精彩。”

的三 次 选举 活 动进行 形 象设 计 和整

汤碗是社会党标志的立体版本。由著

体策划。他们保留了社会党标志中的

名装置艺术家Joep van Lieshout 设



中国创造 Created in China 大国产业升级的瓶颈与破局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of a Great Country in Industrial Transition

p 香港发行的中国“四大发明”邮票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stamps published in Hong Kong]

14

p 19世纪欧洲画家绘制的北京古观象台天文仪器之一的铜版画。该仪器为耶稣会 教士制造,通过传教活动,西方教士将西学带进中国,却不被中国皇帝所重视。 庚子事变期间,仪器被法、德两军拆分运走[The etching, created by European artists in the 19th century, shows the chronometer on the ancient observatory of Beijing, which was made by Jesuit cassock and brought to China by missionaries. However, it didn't get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Chinese emperor, and was dismantled by French and German military forces during the Boxer Incident in 1900]

文化与科技 [Culture & Science]

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浓墨重彩地依次再现了火药、造纸、活字印刷和指南针这 四大发明,并藉此向世界重申古代中国作为创意大国对全球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性。然 而在这一舞台化的吊古思幽背后,四大发明之间的一个基本差异却被世人长期忽略:火 药和指南针面向科技,而造纸术和印刷术则面向文化;前者与陆权和海权有关,后者与 教化和归化有关;作为同样影响东西方世界的重大发明,中国并未因为前者而走向军国 主义或殖民主义的“武功”道路,而是选择了造纸和印刷术的“文治”方向,而西方却 以火药粉碎了中世纪的骑士阶层,以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以外扩型的殖民地模式 开启了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时代。四大文明在文治武功上的分野,对于东西方的文明模式 和创意形态起到了分化作用。 崇文还是尚武,早在古代中国大一统之前就以两种对立的创意形态而存在:一种是 孔子的儒家所倡导的面向文化的“大一统创意”,另一种则是墨子的墨家所践行的面向 科技的“战国创意”。在注重试验与器械技术方面,墨家几乎是早期实验科学和古代工 业文明的典范;在战国时期金戈铁马的军事对抗中,墨家不但以军工业为框架发展出了 相关的几何学与逻辑学知识,并且广泛地将这些技术革新与创意发明应用于民间生产; 这种对“军转民”的实践,开辟了创意产业链从“高新科技”向“民用技术”延展的先 河。然而,与后来被尊为土木创意巨匠的对手鲁班相比,墨子重守而不主攻,由此造成 “冷战”局面无助于解决战国间的内耗。与之相对,儒家力主通过“以文教化”的“文 治”方式,从内部降低“武功”所依赖的科技创新可能为社会带来的风险,以科举通道 将地方人才向“文治”方向引导,以大一统的文官政治和等级分明的伦常秩序来规范社 会。儒家成功地建立了一种长治久安的大一统方式,但它的文治模式却同时也将科技冒 险作为“奇淫技巧”排斥到了三教九流和草根庶民的边缘。它对道德文章的倚重,令量 化分析在中国式的理论推导中长期缺场;它注重平衡甚于突破的本性,埋没了曾在墨 家实践中昙花一现的实验主义;而即使是基于经验记录而成的《农政全书》、《天工开 物》、《营造法式》,也无法达到与四书五经相提并论的高度。这种对文化与科技在治 理上的不对称治理结构,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古代中国,却 没有成为科技革命发源地的“李约瑟之谜”。 耐人寻味的是,儒家的千年文治,却始于中国历史上最具冒险精神的汉武帝。这位 “尚武”的君王一定是看到了“崇文”的可持续性,才在他如日中天的“武功”中植入了 “文治”内核。此后的大一统朝代也都间或地因为开国的各种政策突破,而受益于文化与 科技的柔刚相济和辩证统一,然而最终都以“文治”的矫枉过正而陷入僵化。这对于今天 过于注重意识形态的文化产业、过于注重实效回报的科技产业在定义“创意产业”上的厚 此薄彼无疑是一个借鉴。事实上,创意产业的跨界属性需要的正是这种“文武双全”式的 学科交叉;而在当下中国部门条块分割的治理结构下,如何与时俱进地设计出一个整合部 门利益、实现跨界沟通和互补合作的合作平台,将成为“中国创造”破局的首要难题。

n责任编辑+选图/翻译/姜珺 排版/下划线工作室

p《城市中国》第7期“中国制造”是本期“创 意中国”的前传,以有关“农村-农民-制造-产品市场”的一手材料展开中国沿海农村的“世界工 厂”奇观 [The prelude of this issue, Creative China, is Made in China (Vol.07), which unravels the 'world factory' spectacle in the coastline villages of China with first hand materials on 'village-peasant-manufactureproduct-market']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适时地与全球性的产业转移相结合,将中国 造就成为一个全球品牌的“世界工厂”。2006年年初,《城市中国》以《中国制造》 为题,展现了这一原始积累过程中生猛鲜活的社会现实与呼之欲出的产业理想,并且为 之发布了《中国创造》的课题预告。时至今日,这一课题酝酿已近三年,而从“中国制 造”到“中国创造”的艰难历程,不仅跨过了作为大国崛起和经济拐点双重象征的北京 奥运,也随着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而进入经济寒冬;中国的发展模式创新和产业 结构升级,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而立之际所面临的转型而成为当务之急。然而, 与危机伴生的也有机遇,不仅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在恶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需要更为自主 地转向内在,中国沿海与腹地之间的经济势差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决心,也将构成国内产 业转移和沿海产业升级的积极条件。无论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国策、还是作为文化复 兴的趋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都正在成为后奥运中国最令人瞩目的转型。


p 20世纪初法国学校教科书使用的关于庚子事变 的彩色石印画,描绘法国与联军联手攻占天津。尚 在使用冷兵器的清军与拳民在更先进的西洋科技 面前溃不成军 [Color lithograph from a French textbook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showing the French army and allied forces who assaulted Tianjin during the Boxer Incident in which the Qing army and boxers, armed with cold steel, were defeated utterly in front of the more advanced western sci-tech]

n责任编辑+选图/翻译/姜珺 排版/下划线工作室

t 这张印制于1987年的“宝宝识字图”描绘了军 事科技在当时中国学龄前教育中的普及性 ['Little Treasure Learns to Read', a painting published in 1987, show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ilitary sci-tech 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of China at the time] q 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后来以其名字命名的 “李约瑟之谜”:古代中国科技有史以来一向领先 于全世界,但为何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却最终发 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Joseph T. M. Needham, the British scholar, raised The Needham Question that was 15 later nominated with his name: since the sci-tech level of ancient China had been leading the world, how come the Sci-Tech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ok place in Britain instead of China?]

这种对文化与科技在治理上的不对称结构,一定程度了 解释了为什么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古代中国、却没有成为 科技革命发源地的“李约瑟之谜”。 The asymmetric structure of the management on culture and sci-tech, to a certain extent, explains The Needham Question and why ancient China couldn’t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Sci-Tech Revolution with so many domestic advances in sci-tech inventions.


计划与市场

[Planned Economy & Market Economy]

中国在近代东西方文明对抗中的斯文扫地,令文化与科技的千年轨迹在“德先生”和 “赛先生”的诉求下转向现代化,这也间接导致了新中国在战后的国际敌对环境中,继续以 工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方式进行的反弹。文化与科技的创意形态在集权政治和计划经济的框 架下,被定位为“红”与“专”:对于文化,社会主义改造和文革将之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 态化;而对于科技,尽管中国处于一个缺乏国际视野的封闭环境之中,苏联援建时期的技术 引进和学科建设、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革命却多少为其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了条件。 二者都为今天的创意产业留下了遗产:红色中国元素和文革题材已成为文革后出生的一代设 计师无穷想像力的来源;以苏联“科学城”为模板的科技国家化道路,则为今天的创新型国 家奠定了完整的学科布局和科技体系。

p 1970年代末,中国结束了其“文化革命”并重新走向了“科技革命”的道 路['Mobilise all Party members to strive towards the goal of moderni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hina ended up its 'Culture Revolution' and resumed its way towards 'SciTech Revolution' in the end of 1970s]

p 上海“飞跃”曾是中国最知名的国产体育用品品牌之一,在被欧洲厂家收 购之后以“中国创造”形象重新复活并走俏欧洲 [Feiyue (Overfly) used to be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brand of sportswear, revived as Created-in-China brand after being purchased by European manufacturers and became fashionable in Europe]

然而计划经济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遗留下了体制性障碍。计划和市场对其经 济主体有着截然相反的驱动机制:前者由国家这一中央电脑驱动并集中控制,事先必须预见 到要执行的所有任务,适于完成大规模的重复工作;后者则由外界环境驱动并分散控制,经 济主体必须有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两种体制对其创意成果也有着不同的激励机制:前者通 过星火计划的扶持或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鼓励,后者则通过市场本身的激励,甚至完全依 赖创意个体自身的乐趣和满足度。计划经济在战乱和灾变以及短缺经济等非常时期具有集中 配置的规模效应;然而在自主创新方面却因为对“创意权”的集中垄断,而抑制了个体的能 动力;同时,国家指定的专业分工堵塞了跨界流动,部门隔离抑制了业态混合,尾大难掉的 产业结构则阻碍了与时俱进的灵活转型,这些都与创意的流动性、跨界性和不确定性相悖。 而另一方面,尽管创意有着面向环境的应变性,市场却未必是创意的理想温床。大部分产业 链的中下游都因为直接面向用户而集聚了大量的创意产品、创意广告、创意行销、创意服 务,市场在竞争机制中的过度细分令这些创意大都平庸而琐碎,而市场的汰旧机制却要求这 些创意不断地在毫无实质变化的内容上进行形式化的“创新”。这种创意无疑对市场的活性 具有刺激作用,然而市场的趋利性对于创意本身却具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副作用。 一个有全局观的创意将有可能将其违章行为变成“制度创新”,而一个局部思维作用下产生 的小聪明,对于整个产业却可能构成意想不到的“创意性破坏”。 计划与市场在创意产业上不仅是规模化和个体化之间的矛盾,也是创意不足和创意过 剩之间的矛盾。如果将“创意产业”从字面上理解为“创意”+“产业”的话,计划与市场 的瓶颈正在于“产业创意化”和“创意产业化”的两极。在产业内为创意个体设计流动通道 和发挥空间,同时为创意个体的品牌化和产业化给予指导和扶持,这一双向连接的体制创新 过程将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孵化期的主要工作。

计划与市场在创意产业上不仅是规模化和个体化之间的矛盾,也 是创意不足和创意过剩之间的矛盾。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lanning and market is not only that of massive-scaliza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but also that of the deficiency of creativity and sufficiency of creativity.

n责任编辑+选图/翻译/姜珺 排版/下划线工作室

16


外向与自主

[Foreign-Oriented & Self-Renovation]

p 模仿著名国产品牌“中华”香烟的山寨手机 [The cottage mobile phone that imitates the famous Chinese cigarette brand Chunghwa(China)] q [The uprising cottage mobiles are sweeping the market]

在全球产业转移“本地创造-异地制造”的脑体分离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低 成本贴牌代工模式,事实上只是农耕中国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延续。由于土地的驻守权 和生产力在中国的家族理念中更多地与人口而不是科技联系在一起,这使得农业生产在几 千年中一直停留在低技的体力竞争层面上。“世界工厂”中蔚为壮观的打工潮景观,只不 过是那些在地方集体主义环境中长大、习惯于出卖体力的农民们在世界品牌的生产线边辛 勤耕耘的另一种形态;他们的廉价劳动固然为“中国制造”赢得了举世无双的价格竞争 力,但他们在价值生产中的创意短缺,却令他们在由“创意权”主导的产业链中处于利益 分配的被动地位;而当产业链的两头在外时,这种被动也就成为整个中国的被动。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国两制、经济特区等“政治创新”的产物,力 图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有限度地下放“创意权”,以借市场经济的自发能量激活僵化的计 划体制。短缺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遭遇全球产业转移,事实上就是将积累了几十年的需求 快速淹没在洪水猛兽般汹涌的外来机遇中,“八仙过海”式的创业冒险受到鼓励,“自谋 生路”成为当时的“自主创新”。从这个角度看来,改革开放30年在外向型经济中成长起 来的“中国制造”尽管在产品本身的创新上乏善可陈,却在产业的规模、多样性和灵活程 度上令人眼花缭乱,成为原始积累时期的“中国创造”形态。对于那些既没有受过创意教 育、又看不到创意产品消费需求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建立一个自主品牌的成本要远高于 模仿或盗用某个大品牌的成本时,它就会本能地选择后者,并且能够以其非正规的利益分 配规则得到从生产、物流、广告到销售的整个自发产业链的支持,从而将大品牌的高附加 价值和自身高性价比共同组合成低端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那些在“世界工厂”周边滋生 起来的本土山寨企业,以“无知者无畏”的勇气生产着世界品牌的寄生品——A/B货、盗 版货、傍牌货等——事实上正是这一特殊时期的国民素质与知识产权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n责任编辑+选图/翻译/姜珺 排版/下划线工作室

大部分代工型“中国制造”都不约而同地建立起自己的山寨型“中国制造”,正是在 于他们看到了外向型经济的不确定性。今天,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珠三角上万家代 工企业集体倒闭,而山寨企业却有条件更为灵活地转向广阔的国内市场,由此呈现出它作 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中间形态,在不远的未来成功转型为自主品牌的可能。 这些在“礼失而求诸野”的现代化过程中野蛮生产起来的企业建立自主Copyright的方式竟 然是Copyleft,这几乎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讽刺。在Copyright尊重创意、注重回报的另 一面,是其对知识的条框化和先进技术的壁垒化;“中国制造”的潜在创造性,则在于它 以Copyleft的“创意共享”和“活学活用”完成了它在既有的社会土壤中无法完成的自我教 育;而对于创意的内在理解,才是推动中国企业从外向走向自主的内生机制。

p [Premier WEN Jiabao is going to Guandong for 3 times to examine the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of Guangdong enterprises]

p 一幅树立在浙江温州“中国鞋城”边的宣传牌['Accelerating the upgrade of industry through the progress of sci-tech', slogan on a billboard by the side of China Shoes City of Wenzhou, Zhejiang Province]

17


产业与空间 [Industry & Space]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也是从物质资本积累到知识资本积累的 转变过程;在“中国制造”中积累的血汗财富,将为“中国创造”所需的更为立体和内生 的文化上层建筑提供经济基础;前者在同质竞争中“同而不和”的低端创意,将逐渐进化成 为“和而不同”的高端创意;而创意固有的差异化属性,也将催化其强调个性与价值取向的 自主品牌。显然,这一转型的动力并非都来自“中国制造”自身的主动选择。随着原始积累 后期的各种要素成本上涨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中国制造”一度以价格竞争力独步天下 的盈利模式正在丧失,转向“中国创造”,事实上只是在这种日益恶化的生存空间中鱼死网 破、背水一战的一个更为体面的提法。“创意立国”之所以成为国策,正在于“中国制造” 这一曾为中国崛起提供动力的主引擎已经老化,而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型之路又如此 风险四伏,以至于关乎国家兴衰。国际创意产业舞台上以各种专利和版权为制高点的创意强 国已然山头林立,而刚刚从工业向后工业起步的中国在创意产业上的重重瓶颈,更加大了这 一战略转型在列强环伺的国际创意竞技场上的不确定性。如何在水涨船高的环境中以“创 造”的高附加值应对不断攀升的“制造”成本,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当务之急。

p [China is marching towards an innovative country]

“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在“外资投入+内政支持”下形成的要素结构,是中国过去 30年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其成就主要体现为产业上的工业化和空间上的城市化。然而,当 “廉价”因素在转型中被逐渐淡化后,产业要么通过空间转移继续寻求“廉价”,要么在原 有的空间中实现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从投资驱动到创意驱动的转型。无论是产业转移之 后留下的“后工业空间”,还是产业升级之后所需的“新工业空间”,都是蕴涵着大量想像 空间的城市改造。前者通常被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化”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意产业园区, 后者则被改造成“产业创意化”的、面向大中型企业的学习型与创新型企业园区。这两种 “创意空间”是一个“创意城市”的必备内容,而针对它们的城市改造,则成为当下“后工 业城市”和“新工业城市”的主导性城市化方向。 创意产业涉及多行业的跨界整合和同步升级,掌握终极“创意权”的集权政府必须有 所作为;而与激励性财税支持、法律制度环境营建等同步的“创意空间”规划,也因其区 别于政策、制度等隐性因素的实体性和直观性,本身也成为展现“政府创意”的首要标杆。 然而,计划思维和旧有规范在中国式城市规划中的惯性,使得“创意空间”在产业上被一元 化为单纯的、能够自行获得短期回报的生产型或消费型空间,在空间上则被扁平化为华而不 实的“硬件空间”。这种对创意产业的简化,不仅难以吸引创意或孵化产业,反而成为某些 以创意为名、行投机之实的开发商的钻营空间。事实上,由于创意产业通过“创意”和“产 业”重新定义了微观个人与宏观体制的关系,个体的知识结构、社会身份结构与城市空间结 构的映射关系,与以往权本和资本的空间结构势必有着本质差异。 对于“创意产业化空间”,城市的作用在于为创意空间的个体自主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提供产业化的社会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而“创意个 体户”们之所以会选择抱团聚居,在于他们希望通过这种UGC自发性的规模效应,在自身能 够支付的空间成本基础上实现SNS的最大化。UGC集聚群的原创性、规模效应或明星效应越 强,SNS向之倾斜的程度也就越强,该创意空间对区位价值的提升也就越高。一个城市可能 产生的UGC强度、可以为UGC提供空间的可达性和可支付性,以及相关配套的产业化程度, 是其能否产生“创意空间”的基础。而政府的作为,则必须超越于规划的空间结构之上,着 眼于引进和留住创意人才、架构相关职业结构、提供持续性的优惠政策和产业支持、构建知 识交流平台和加强公共服务等方面,并在创意产业提升区位价值的同时,为之提供产权保 护,以防止UGC被其带动起来的趋利性SNS驱逐及其导致的人才流失。

由于创意产业通过“创意”和“产业”重新定义了微观个人与宏 观体制的关系,个体的知识结构、社会身份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映 射关系,与以往权本和资本的空间结构势必有着本质差异。 As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redef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cale of individuals and macro-scale of systems through ‘creativity’ and ‘industry’, the mapping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social identity structure of individuals and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must have essential difference with that of a power-oriented and capital-oriented city in the past.

n责任编辑+选图/翻译/姜珺 排版/下划线工作室

18

p 展示在广东中山某建筑物上的标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本地自主品牌 [Towards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ization, slogan with all the logos of local independent innovative brands exhibited on a building's facade in Zhongshan, Guangdong Province]


p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ality in progress]

对于“产业创意化空间”,则更多偏向于对已有SNS的优化,建立更通畅的UGC引进渠 道,从而建立和保持自主品牌。在企业方面,前现代中国曾普遍以“祖传秘方”作为知识产 权、以家族姓氏或堂口名号作为自主品牌,在一个重农抑工商的半契约型社会中建立起庞大 的“前创意产业”。然而,这种家族本位的创意产业在超越父传师授的门庭界限、广纳外来 创意方面却有着先天的障碍。某种程度上,这种障碍同样也存在于遗传了计划经济基因的国 有与后国有企业、以及在“中国制造”中俯拾皆是的家族企业之中。它使得企业更多是在经 验性地反刍过去而不是试错性地开发未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在内部设立研发部 门向“学习/开发型组织”转变,但在企业间建立一个共享性的智库型SNS,促进企业更开放 而有效地与院校、科研机构等外部UGC资源对接,激励创新型企业的实验性“试错”,协助 推广企业的创意成果,则同样需要政府部门结合城市空间规划的积极介入。 而在产业方面,创意的灵活性和跨界性事实上为“创意产业”提供了一种更为广义的 语境。它渗透到各种既有行业中,成为创意农业、创意金融、创意地产、创意教育、创意管 理、创意媒介、创意旅游…… “全方位创意”这一概念,提出了对跨专业、跨本位的智囊 职业的需求。它能够统筹整合各领域的知识对产业进行诊断和策划,并提供针对性的工作模 式设计和创意开发机制。这种角色曾零星地在规划师、建筑师的方案中作为空间的附加内容 出现,而未来则将有可能演变为独立的顾问、咨询、策划、游说等独立而面向课题的职业。 如果说此前的脑体分工发生在行业内部,这种分工则发生在创造本身,将跨界的脑力劳动从 行业内的脑力劳动中分离出来。这将更有利于产业之间的对接与整合,以及对创意成果的综 合性评估。创意本身成为产业,或许就是创意产业的终极业态。

p《城市中国》第22期“中国教育”展现了教育在中国 现代化和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性;第24期“深圳再生” 则展现了深圳特区作为最早开始“中国制造”的沿海 城市如何因制造成本上涨而向“中国创造”转型[Chinese Education(Vol.22) present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hile Regenerating Shenzhen(Vol.24) shows how Shenzhen the SEZ, as the first coastline city that started Made-in-China, transits to Created-inChina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manufacturing]

回到空间,什么是创意城市?创意的个体空间与城市的集体空间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怎 样的映射关系?以产学研合作为主体的小范围硅谷式“院校-园区”空间更多地适用于科技 产业,艺术家村或创意园区等标志性空间更适用于精英式的文化产业,围绕在新城广场周边 的博物馆和音乐厅只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空间而缺乏启蒙。物质上具备了以上所有的空间 类型,依然不足以成就一个真正的创意城市。创意本身的自反性质注定它不可能诞生在一个 约定俗成的模式中,只有城市的整体文化语境对于更低技、更具自反色彩的创意具有真正的 孵化作用。文化在这里显示出比科技更不可量化的复杂性。一个创意城市将之前处于经济发 展的边缘的文化重新推向城市价值的核心,而创意的自反性能够将“越地方越全球”、“越 过去越未来”的辩证法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映射到一个更具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城市空间之 中,并且反过来以更具吸引力和活力的文化资本,转化为更可持续和内生性的经济资本。这 种以文化为媒介的资本,将附着在方言、行为、活动、话题上,进入餐馆、店铺、街道、社 区等日常空间,以思维的弹性化解在现代化中伴生的机械性,以创造性的“慢生活”充实碌 碌无为的“快生活”。现代城市曾被权力与资本的名利之网所俘获,而面向人本的创意将有 可能令之重获自由。

n责任编辑+选图/翻译/姜珺 排版/下划线工作室

19

2008年12月,上海

2008年12月,广州-新加坡


UC33期《创意中国》创意网络

Ned Rossiter 奈德·罗斯特 上海 /宁波 Shanghai / Ningbo

UC#33 CREATIVE CHINA NETWORK

Shveta Sarda 施维塔·萨达 德里 Delhi

2007年5-6月,奈德·罗斯特、伯德孟与莫妮卡·卡瑞苏协作组织了“北京地区创意产业跨学科 研究-移动研究实验室”(详见www.orgnets.net)。本期的客座编辑工作从2008年年初启 动,并邀请亨德里克-扬·格里芬克为此设计一套独特视觉语言。 From May-July 2007 Ned Rossiter, Bert de Muynck and Mónica Carriço coordinated the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 Mobile Research Laboratory’ (www.orgnets.net). Production of this guest-edited issue got underway in early 2008, and Hendrik-Jan Grievink was invited on board to provide a critical grammar of design.

匡晓明,《城市中国》杂志总编 ★上海

KUANG Xiaoming, General Editor of UC ★ Shanghai

绘制北京创意产业的反向地图 Counter-Mapping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姜珺,《城市中国》杂志主编 ★北京 /广州 JIANG Jun, Chief Editor of UC ★ Beijing/Guangzhou

倪伟峰 Ni Wei-feng 北京/ 上海 Beijing/Shanghai

奈德·罗斯特,概念开发者,网络文化理论家 ★ 上海 /宁波

Ned Rossiter, concept developer and theorist of network cultures ★ Shanghai/Ningbo

Danny Butt 丹尼·巴特

伯德孟,建筑师、作家,MovingCities总监 ★ 北京

奥克兰(新西兰)Auckland (NZ)

Bert de Muynck, architect, writer and co-director of MovingCities ★ Beijing

莫妮卡·卡瑞苏,建筑师-城市学者,MovingCities总监★ 北京 Mónica Carriço, architect-urbanist and co-director of MovingCities ★ Beijing

亨德里克-扬·格里芬克,设计师,视觉概念创造者★ 阿姆斯特丹 Hendrik-Jan Grievink, designer and inventor of visual-concepts ★ Amsterdam

朱菲,《城市中国》翻译总监+课题编辑 ★ 北京

ZHU Fei, translation director and project editor of UC ★ Beijing

张哲瑞,从事过多种不同传媒行业,《城市中国》编务主管 ★ 北京 Sean ZHANG, works across media platforms, editorial director of UC ★ Beijing

吴鸿,文化研究硕士,《城市中国》课题主管 ★ 北京

Jasmine WU, MA in Cultural Studies, project director and editor at UC ★ Beijing

任雪飞 Xuefei Ren 密歇根 Michigan

信息型地理分布与创意集群 Information Geographies vs. Creative Clusters

Michael Keane 麦克·基恩 布里斯本 Brisbane

罗媛,传媒管理硕士,《城市中国》主编助理 ★ 广州

LUO Yuan, MA in Public Media Management, Chief-Editor Assistant of UC ★ Guangzhou

王祥东,摄影师,《城市中国》图片总监★ 广州/重庆

Piet Walraven 彼得·瓦拉文 阿姆斯特丹/ 北京 Amsterdam / Beijing

WANG Xiangdong, photographer, Image Director of UC ★ Guangzhou/Chongqing

李萌,景观规划学士,《城市中国》资讯编辑 ★北京

Pike LI, BA in Landscape Planning, information editor of UC ★ Beijing

高岩,建筑师,《城市中国》特约观察员,NoDE创始人 ★伦敦

GAO Yan, architect, UC Observer, Co-founder of Network of Design Emergence ★ London

尹晟,翻译理论硕士,大学英语教员,诗人 ★北京

Thomas YIN, MA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college faculty and a poet ★ Beijing

苏如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大学英语教员★ 北京

Brett Neilson 布莱特·尼尔森

SU Rufeng, MA in Linguistics & Applied Linguistics, college faculty ★ Beijing

悉尼 Sydney

官力斯,专业翻译者,现任公职 ★ 北京

GUAN Lisi, senior translator and now works as a civil servant ★ Beijing

孟悦 MENG Yue

+

龚知鹏,英美文学硕士,现从事语言教学 ★ 北京

GONG Zhipeng, MA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now a senior language trainer ★ Beijing

多伦多/北京Toronto / Beijing

王行坤,现攻读比较诗学与文化研究硕士学位 ★ 北京

WANG Xingkun, graduate student in Comparative Poetry and Cultural Studies ★ Beijing

外来民工和服务业者

王华玲,现攻读英美文学硕士学位 ★ 北京

WANG Hualing, graduate student in English Literature ★ Beijing

图例

LEGEND:

设计团队

Production Team

特邀编辑

Invited Editor

Migrant Networks and Service Labour

供稿人

Contributor

OrgNets北京CI小组成员

OrgNets Bei-CI Participant

国籍

Nationality

Adrian Blackwell 艾德里安·布莱克威尔 多伦多 Toronto

编辑

Editor

学者

Academic

批评家

Critic

决策者

Policy-maker

n责任编辑/朱菲 翻译/朱菲

20


Carla Nayton / CHP 那凯拉/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北京 Beijing

Thomas J. Berghuis 汤伟峰 悉尼 Sydney

Soenke Zehle 桑科·扎哈拉 萨尔布吕肯 Saarbrücken

Richard Maxwell 理查德·马克斯韦尔 纽约 New York

+

以房地产开发为中心的创意经济

Toby Miller 托比·米勒

Centrality of Real-Estate Speculation for Creative Economies

洛杉矶 Los Angeles

创意垃圾的网状生态 Network Ecologies of Creative Waste

Bert de Muynck 伯德孟 北京 Beijing

Luka Frelih 卢卡·福瑞利

Joseph Grima 约瑟夫·格里玛

卢布尔雅那 Ljubljana

纽约 New York

由宓 Umi

David Brown 大卫·布朗

北京 Beijing

北京 Beijing

董灏 Hao Dong 北京 Beijing

张京成 ZHANG Jingcheng

+

北京 Beijing

+

张嫱 Shaun Chang

北京 Beijing

Binke Lenhardt 蓝冰可 北京 Beijing

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进口文化/出口创新 John Howkins 约翰·霍金斯 伦敦 London

+

创意产业政策

Import Cultures/Export Innov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Manuela Lietti 玛瑙

北京 Beijing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Lothar Spree 洛塔·斯伯利

Leo de Boisgisson 六

上海 Shanghai

+

北京 Beijing

Davide Quadrio 乐大豆 曼谷 Bangkok

Alex Pasternack 潘雅礼 北京 Beijing

21

Paul Gladston 保罗·格拉斯顿 宁波/上海 Ningbo / Shanghai

Beatrice Leanza 毕月

n责任编辑/朱菲 翻译/朱菲

艺术家村落与市场工程 Adrian HORNSBY 阿德里安·霍恩斯比 北京 Beijing

+

北京 Beijing

Artist Villages and Market Engineering

何颖雅 Elaine Wing-ah Ho

北京 Beijing

Neville MARS 何新城 北京 Beijing

建筑师

Architect

城市规划师

Urban Planner

设计师

Designer

活动家

Activist

民众

Grassroots

翻译

Translator

艺术家

Artist

策展人

Curator

摄影师

Photographer

导演

Film-maker

DJ


CREATIVE INDUSTRIES TIMELINE 1900 得益于美、英、德、法等 国公司结成了专利共享产业同盟, 美国、德国和英国使用大型蓄电池 技术 [U.S., Germany, and Britain using large

storage battery technology as a result of a patent sharing cartel of U.S., British, German and French companies ]

1920s 电子管作为无线电收音机 的主要配件,成为人类遭受辐射的新 污染源 [Vacuum tube as basi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roduced new sources of radiation exposure unique to human evolution]

1920 电池制造业成为英国铅行 业中危险性最高的行业[Battery manu-

facturing becomes the most dangerous lead industry in Britain]

1924 到1925年,法国电池工厂 铅中毒的工人达到32%,英国则达 到23%,类似的状况出现在澳大利 亚、印度和美国 [Lead poisoning among

battery factory workers in France reached 32% and 23% of British battery workers by 1925, with similar indices for Australia, India, and the U.S..]

1930 造纸业因向环境大量倾倒

1956 新中国第一个科技规划 制订(1月) [First Scientific technology

planning printed out in newly founded China (Jan)]

1958  一汽自主开发的中国第一 辆轿车“东风”牌小轿车诞生(5月)

1932  全球80%天然樟脑用于生

产胶片和其它赛璐珞产品。当时,几 乎所有樟脑都产自台湾[80 per cent of

the world supply of natural camphor went into the manufacture of film stock and other celluloid products. At that time, virtually all camphor came from Taiwan]

1937  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格 伦·托马斯·特里瓦撒创造出术语 “温室效应”[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ofessor Glen Thomas TREWAR tha coins the term ‘green house effect’]

1940  s  留声机唱片开始由聚氯

乙烯压制而成[Phonographic recordings began being pressed into polyvinyl chloride (PVC)]

1944    西奥多· 阿多诺与麦克 斯·霍克海默所著的《文化工业:作 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出版。作者在书 中表明“文化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商 品”[Publication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by Theodore ADORNO and Max HOEKHEIMER. Authors note that: ‘Culture is a paradoxical 22 commodity’]

1950 s  广播业、军事、石油与

矿产业对塑胶磁带的需求快速增长 (用于数据采集与存储)[Demand

for plastic magnetic recording tape grows rapidly in the radio industry, the military, oil and mining industries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storage)]

1955   作为1963年《清洁空气法 案》的先驱,美国国会的《空气污染 控制法案》出台 [ U.S. Congress Air Pollution Control Act, a forerunner of the Clean Air Act of 1963]

publishes Gaia: 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

198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麦 克布莱德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 界》,报告阐释了传播权和“新的信 息秩序” [UNESCO McBride Report Many Voices, One World on communication rights and the ‘new information order’]

1960s    成堆的聚氯乙烯和氯乙

vinyl chloride monomer (VCM), was found to cause cancer among workers in vinyl factories]

1962  精炼电子级硅以供半导体

生产。硅尘可能成为肺疾、肺结核 与肺气肿的病原[Electronic grade silicon production re­fined for production of semi -conductors . Sili con dust is a pathogen that can cause lung diseases, tuberculosis and emphysema]

蕾切尔·卡森出版《寂静的春天》 ,该书被认为是环保主义历史上的 转折之作,书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做出了思考 [Rachel CARSON publishes

包含亚硫酸盐、二氧化硫、苛性钠、 Silent Spring, considered a turning point 硫酸钠和漂白剂等废弃物,而成为水 in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ism and 污染最大的污染源 [Papermaking a major thinking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eople polluter of water by dumping large quantities of sulfite salts, sulfur dioxide, caustic soda, sodium sulfate, & bleaching chemicals]

1979   詹姆士·勒弗洛克出版《 盖亚:大地之母》 [James LOVELOCK

[  First Automoblie Factory of China produced 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9月) Chinese first sedan car ‘Dongfeng’ (May)  ] [WANG Xuan invented Chinese character laser phototype setting (Sep)  ]

烯材料被发现是使聚乙烯工厂的工 人致癌的原因[The building block of PVC,

and nature.]

1964    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

专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Marshall McLuhan publishes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0 月)[China succeed in i ts first nuclear experi-ment . (Oct)  ]

1968   美国出台《控制辐射、确

保健康安全法案》。该法的迅速出台 部分得益于公众对于通用电气公司 召回具有辐射危险的彩色电视机事件 的关注(10月)[U.S. Radiation Control for Health and Safety Act. The Act was prompted in part by publicity over Genera l Electric’s recall of color TV sets that emitted dangerous levels of radiation. (Oct)]

日本《空气污染控制法》出台

[Japan Air Pollution Control Law]

1969    赫伯特·席勒出版《大众

媒介与美利坚帝国》[Herbert I. SCHILLER publishes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

1970    美国《清洁空气法案(1963 年修正案)》出台 [US Clean Air Act (1963 Act amended)]

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 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 部成立(10月) [Foundation of the first private scientific enterprise in Zhongguancun—R&D Department of Beijing plasma Institute. (Oct)  ]

1982    硅谷有毒物联盟成立,起 于数以百计的工人和居民患上癌症、 生殖疾病以及其它病症 [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forms after hundreds of workers and residents developed cancer, reproductive problems, & other illnesses (http://www. etoxics.org)]

瓦内达·希娃创立印度科技生态研 究基金会(新德里) [Vandana SHIVA

Protection Agency created]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发射成功 [Successful launch of China’s first satellite Dongfanghong-1 (Apr.)]

1971    绿色和平组织成立 [Green-

Peace founded ]

德国环境计划开始实施 [German

of Lenovo Group (Nov) ]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5th Central Committee announced the ‘enhancing 1990    用友公司中国首个通用财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statement appeared in the CPC’s public 务报表管理系统问世(11月)[Yong documen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party You Company invented Chinese first finanhistory. The government officially recogcial report software system (Nov) ] n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cultural 1992    地球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industries in shifting China to a knowledge economy ] 召开(6月) [Earth Summit is held in Rio de Janiero, Brazil (Jun)]

1993    张永和在北京创建了中国

第一家私人建筑事务所——非常建筑 [Yung Ho-Chang establishes China’s first private architectural firm, Atelier FCJZ (‘Fei Chang Jian Zhu’) in Beijing]

浪潮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服务器(3 月) [Lang Chao Company Invented Chinese first Server (Mar.) ]

1994    大部分的工业国家加入了

巴塞尔协议,该协议旨在禁止发达 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运输有害垃圾。

[Most industrial nations approve the Basel Convention , a treaty for the complete ban on shipments of hazardous waste from industrial world to developing nations.]

1995    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   在反对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沃伦 权协议开始生效(1月) [WTO TRIPS 郡兴建多氯联苯处理厂的过程中,本 Agreement becomes effective (Jan)] 雅明·芝华士博士创造了术语“环境 种族主义”[Dr. Benjamin CHAVIS coins the 中国第一家万门程控交换机产业化 term ‘environ­mental racism’ during protest against dumping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的巨龙公司成立  [Chinese first Industri(PCB) into a landfill in Warren County, North Carolina]

1983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

机“银河Ⅰ型”研制成功(12月) [Creation of China’ s first super­computer Galaxy-1 (Dec)]

1985    我国第一台PC机长城 0520CH诞生(4月)[First Chinese PC CHANG CHENG 0520CH created in China (Apr.) ]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的决定》发布(5月) [The Central Com-

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Decis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issued (Mar)]

1986    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即“863计划”)实施(5月)[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863” Plan) actualized (Mar)]

1987   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 (9月) [The first email sent abroad from 1988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 验区诞生(5月)[Foundation of Beijing

New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Experiment Zone (May)]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10 月)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Project Built (Oct) ]

1989    贝尔纳·米耶热出版《文

化生产的资本化》 [Publication of the Capitaliz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 by

柯达公司满足全球80%的胶片需 求,每天使用3.5-5.3千万加仑淡水, 并成为往纽约州环境中排放致癌物 二恶英的最大污染源 [Eastman Kodak

supplied 80% of the world’s film stock, using 35 to 53 million gallons of fresh water a day, becoming the primary source of dioxin, a carcinogen, released into New York State’s environment]

一些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进驻北京 798工厂,798艺术区由此开始形成 (12月) [Some art organizations and artists began to move in 798 factory, and the factory began to take the name as Beijing 798 Art Zone(Dec)]

2001 纳斯达克股指崩盘与90年 代互联网泡沫破裂,影响迁移至创意 澳大利亚保罗·基廷(工党)政府 产业 [Crash of the NASDAQ and bursting of the 90s dot-com bubble ... the bubble 出版《创意立国报告》 [Publication of

Creative Nation Report by the Paul Keating found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Science, (Labor) Government in Australia] Technology and Ecology in New Delhi, India]

China (Sep)]

美国环保局成立 [U.S.Environmental

产业”这一概念。政府意识到发展 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快中国知识经济 联想集团成立(11月) [Foundation 的发展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Bernard MIEGE]

alization Company of 10000 IDD telephone exchange – JU LONG Company founded]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5月) [’Strategy of i nvigor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was advanced by the Sate Council of China (May)]

1997  美国各州和其它121个国家

联合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京都议定书》(制定于1995 年),该议定书遭到美国国会的反 对 [Kyoto Protocol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enacted in 2005) adopted by US and 121 other nations, but not ratified by U.S. Congress]

migrates to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英国文化传媒与体育部发布更新版 的《创意产业纲领文件》 [Update of

DCMS Mapping Document]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ccession of China into WTO]

香港设计中心成立,中心旨在提 升香港设计的品质与知名度,并将香 港打造成区域设计的中心 [Hong Kong

Design Centr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Hong Kong design excellence and awareness; it aims to position Hong Kong as a prime regional-design hub]

文化产业的发展被中国政府写入第 十个十一五计划纲要(2001-2005) ,并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20062010)得到进一步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s officially included in the outline of the 10th Five year Plan, 2001-2005. Further reforms in 11th Five year plan, 2006-2010]

中国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法》(10月) [China revised Copyright

1998    布莱尔政府之下的英国文化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t)] 传媒与体育部发布《创意产业纲领文 件》 [Publication of Mapping Document of 2002 理查德·佛罗里达出版《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by DCMS under the 创意阶层的兴起:看他们如何改变 Blair Government ] 工作、娱乐和每日生活》 [Publication

张朝阳创立搜狐网站(2月)

[ZHANG Chaoyang Created Sohu.com (Feb)]

of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and Everyday Life by Richard FLORIDA]

1999 邵亦波创立易趣网(www. 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 eachnet.com),开中国C2C网站先河(8 城保护规划》(9月) [Beijing municipal 月) [SHAO Yibo created www.eachnet. government adopted ‘The conservation com which is the first web site of C2C mode in China (Aug) ]

2000  s  创意产业政策在欧洲、巴 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呈蔓 延之势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spread

across Europe, Brazil, Australia, Singapore, Hong Kong ]

2000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 提出“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 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文化

plan for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of Beijing (Sep)]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决定与瑞士 建筑公司赫尔佐格&德梅隆合作参与 2008北京奥运主场馆——国家体育场 概念设计的国际竞标(11月)[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decided to cooperate with Swiss architecture firm Herzog & de Meur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National Stadium, the main venue for the 2008

n责任编辑/吴鸿 选图/姜珺 翻译/吴鸿+朱菲 资讯编辑/吴鸿+李萌

创意产业年表

Environmental Programme]


Beijing Olympic Games .(Nov)  ]

in China. ]

to dangerous toxins.. ]

可持续发展全球首脑高级会议在 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 [World Summit on

社会运动开始遍及欧洲,旨在反对 后福特工业时代的非固定性劳工状态

国务院出台《国家”十一五”时期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创意 产业的概念 [ The 11th Five-year Pla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io + 10) held in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雷姆·库哈斯的大都会建筑事 务所成为央视大楼建设的主要承建 方(12月) [Rem Koolhaas’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OMA) awarded contract for CCTV-2 headquarters in Beijing (Dec)]

塞尔行动网络与硅谷有毒物联 巴 盟发表报告《出口危害:流向亚洲 的高科技废物》 [Basel Action Network

and 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publish Exporting Harm: The High-Tech Trashing of Asia. www.ban.org/E-waste/technotrashfinalcomp.pdf]

2003-2005    联合国的信息社会 世界峰会分别于日内瓦与突尼斯召开 [UN 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SIS, Geneva and Tunis)]

2003    欧盟关于限制使用电气电 子有害物的指令(指令2002/95/ EC) [The European Union Directive on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2002/95/ EC)]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 成功 (10月)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space­ ship ‘Shenzhou V’ (Oct)]

2004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

关于创意产业的发展报告中指出,职 业保障的缺乏是与低附加值和有限 的出口收入相关 [UNCTAD report on Cre-

[Social movements across Europe protest over ‘precarious’ labour conditions that characterise post-Fordist labour]

米勒等作者联合出版《全球好 莱坞2》,中文版与西班牙文版同 时发行 [Publication of Global Hollywood 2 by MILLER et al. Appears in Chinese and Spanish ]

“创意产业与创意中国——2005首 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7月)

Terminal 3 of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design by Lord Norman Foster (Aug 7 - exactly 4 years before the Olympics)]

首届北京建筑双年展举行(9月20 日-10月6日) [First Architectural Biennial Beijing (Sep 20-Oct 6)]

n责任编辑/吴鸿 选图/姜珺 翻译/吴鸿+朱菲 资讯编辑/吴鸿+李萌

超过20位中国专家聚集北京,商 讨圆明园的重建问题。圆明园是一座 建于清朝的皇家园林,后被1860年 的英法联军焚毁 (10月) [More than

20 Chinese experts gathered in Beijing to discuss the reconstruction of Yuanmingyuan - a royal garden built in Ching Dynasty and burned down by French and British colonial army in 1860 (Oct)]

2005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挂牌运 行。上海市政府宣布首批建设的18 个创意集群。首届上海国际创意产 业周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首个国际 创意产业展 (1月) [Shanghai Creative

Industry Centre SCIC opens. Shanghai city government officially launch the first 18 creative clusters. The firs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reative Industry week was hosted in Shanghai,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Jan) ]

“朝阳区文化与创意产业国际论 坛”在北京召开,“文化与创意产 业”一词首次被中国官方所采用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aoyang District’was hosted in Beijing, the first time the term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Wenhua Chuangyi Chanye) was officially adopted

2007    巴塞尔行动网络出版《日

2006    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 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报 告中提出将北京打造成“创意之都” (1月) [Beijing ‘11th Five-Year’ Plan was released by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which proposed to build Beijing into a ‘Creative Capital’.(Jan)]

中国大陆版知识共享协议于北京正 式发布(3月) [Creative Commons China

was launched in Beijing. (Mar.)]

as a Step in Japan’s Greater Plan to Liberalize Hazardous Waste Trade in Asia]

to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HU Jintao stresses developing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as a means to en­­hance culture as part of the soft power of China]

伊丽莎白·格罗斯曼出版《高科技 垃圾:电子设备、隐藏的毒物和人 类健康》 [Publication of High Tech Trash:

Digital Devices, Hidden Toxics, and Human Health by Elizabeth Grossman]

由北京政府提供支持的国际 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成立 [The Beijing

由吉尔特·拉芬克与奈德·罗斯特 government-backed International Creative 组织的“我的创意:国际创意产业研 Industries Alliance, ICIA is launched] 讨会”在阿姆斯特丹举行 [MyCreativity: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reative Indus- 麦克·基恩出版《中国创造:新的 tries Research held in Amsterdam, organized 大跃进》 [Publication of Created in China: by Geert LOVINK and Ned ROSSITER, www. networkcultures.org/mycreativity]

The Great New Leap Forward by Michael KEANE]

安德鲁·罗斯出版《开往中国的 快船:公司斗争和自由贸易的结果》

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的排碳量占全 球排碳量的2%,这大约相当于整个 [Publication of Fast Boat to China: Corporate 航空业的排碳量 [The global information

产业博览会”开幕。北京政府宣布首 批10个文化与创意产业集群与相关 政策,以促进北京文化与创意产业的 发展 [The first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Expo’ opens. Beijing Government announces the first 10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s and policies to promot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MAD  建筑事务所是中国第一家 在海外获得国际奖项的事务所,获奖 项目为建于加拿大安大略湖区米西索 加的 “玛丽莲·梦露大厦”(3月) [MAD is the first Chinese office to win an international prize outside of China, with its Absolute Towers dubbed ‘Marilyn Monroe Building’ in Mississauga, Ontario, Canada (Mar.) ]

“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和视觉文 化”展在荷兰鹿特丹开幕(6月)

[Opening of ‘China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xhibition in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Jun)]

一家中国私人基金会宣称将在浙 江横店建立一座复制园林,以复制北 京圆明园皇家园林的胜景 [A Chinese

private foundation announced it would construct a replica of the famous royal gardens of Beijing’s Yuanmingyuan (Old Summer Palace) at Hengidan in Zhejiang Province. ]

每年大约会生产出2-5千万吨的电 子垃圾,它们中的75%因回收利用不 足而“消失”,这导致我们身处有害 物的世界中 [ Between twenty and fifty million tons of electronic waste is generated each year, 75% of which ‘disappears’ via inadequate recycling that exposes the world

一名中国政府高层规划者说,下 个十年末,超过一半的人口将会成为 中产阶级(12月27日) [More than half

of the population will be middle class by the 本和菲律宾经济伙伴协议作为日本 自由化亚洲有害垃圾贸易的进一步计 end of the next decade, a top Communist 划》 [Basel Action Network publishes JPEPA Party planner said (Dec 27) ]

[First China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 De- 胡锦涛在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 velopment International Forum, whose topic 表讲话指出,以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来 is Creative Industry and Creative China (Jul) ] 促进中国的软实力建设 [In his address

ative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 mention Flight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Free Trade by the ‘precarious form of job security, with low Andrew Ross] value added and limited export earnings’]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与创意

由罗德·诺曼·福斯特建筑公司 所设计的北京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开工建设(8月7日,正好是北京08奥 运开幕前的4年) [  Construction start on

Na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was released by State Council (China), put Creative Industry into formal agenda in China]

of Urban Planning and the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jointly released their list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designated for protection. The list covers 188 architectural sites in Beijing, including the 798 Factory (Dec 19) ]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ontributes an estimated two percent of the world’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 about the same as aviation]

吉尔特·拉芬克与奈德·罗斯 特编辑出版《我的创意:创意产业 评论集》 [Publication of MyCreativity:

A Critique of Creative Industries, edited by Geert LOVINK and Ned ROSSITER, http:// networkcultures.org/wpmu/portal/publications/inc-readers/mycreativity/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5 月) [China Inter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Forum (May)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 制品条约》在中国生效(6月)[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Copyright Treaty and WIPO Performances and Phonograms Treaty came into effect in China. (Jun) ]

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

同法》实施(1月1日)[Implementation of New Labour Contract Law in China, huge wave of unemployment stroke Chinese enterprises (Jan 1)]

首都钢铁厂宣布在搬迁之后,公 司将独立发展之前的工业园区。计 划是将此处发展为未来北京西部多 功能服务中心与后工业、文化和创 意产业园区(1月8日) [Capital Iron and

Steel Company announced that after the relocation the company will independently develop the remains of former industrial areas. There are plans to make them future western Beijing multi-service centers and post-industri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zones (Jan 8)]

北京政府宣布了新增的11个文化 与创意产业集群 [Beijing Government

根据组织者的要求,第二届中 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 会推出“人文奥运”的主题(11月 7-11日) [The Second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Expo high­lights the idea of ‘humanistic Olympic’, according to the organizer (Nov 7-11)]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与北京市文物局 联合发布《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 名录(第一批)》。名单覆盖北京188 处建筑遗址,其中包括798工厂(12月 19日)[The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n the Chinese Internet. Social networks, virtual worlds and other web services start making use of open social and open source technologies]

庞大的“金币农民”组织活跃在大 型在线多人角色扮演游戏上 [Extraordinary organization of ‘gold farmers’ working on MMORPG’s]

011   用新维多利亚时代的立柱架 2 来为北京央视大楼提供悬臂支持

[Addition of neo-Victorian column to support main cantilever of CCTV-2 headquarters in Beijing]

012   当纽约现代艺术馆收集齐 2 全20世纪来自中国的油画复制品时, 广州的仿造品博物馆正在开张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New York has its entire collection of 20th-century painters copied in China as The Guangzhou Counter feit Museum opens its doors]

2018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宣布中国 成为世界上“首个仿制品自由大陆”

[China is declared the ‘First Counterfeit Free Continent’ in the world (by WIPO)]

2020    苹果公司将设计部门外 包给上海,将生产部门迁移至加州

[Apple outsources its design department to Shanghai and shifts pro­duction to California ]

announces 11 mo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s]

印度政府发布《电子垃圾环保管 理的指导建议》 [Indian government publishes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ly Sound Management Of E-Waste]

为建成香港首个创意产业园区,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小组委 员会成立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WKCD) Authority is set up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Hong Kong’s first creative industries cluster.]

硅谷有毒物联盟出版《纳米技术报 告:平衡硅谷及其之外出现的技术》 [The 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publishes the Nanotech Report: Regulat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Silicon Valley and Beyond.]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出版创意经 济报告:《评估创意经济的挑战——面 向可信决策》[UNCTAD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 The Challenge of Assessing the Creative Economy: Towards Informed Policy-Making]

“创意中国展”在伦敦V&A博物馆 开幕[Opening of China Design Now Exhibition at the V&A Museum in London]

CC中国大陆项目组与撒把芥末/ 据官方的统计,北京登记在案的 观音唱片合作制作的音乐节合辑 根 《Noise Is Free》正式发布,这是中 博物馆数达到了140座,平均10万个 人就能享有一座(8月)[Beijing has reg- 国大陆第一张采用CC协议正式出版的 实验音乐唱片(6月)[First music record istered 140 museums, with approximately every 100,000 residents sharing one, official statistics show (Aug)]

系和开放的技术资源 [More openness

formally produced following the Creative Commons in mainland China—Noise is Free—by FM.3 company(Jun)]

全球经济危机大规模出现(9-10 月) [Massive intensification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ep-Oct)]

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波及,珠 江三角洲的部分工厂关闭 [Closure of

factor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due to global f inancial crisis]

010   中国互联网的开放性增强。 2 社会性的工作网络、虚拟世界和其 它网络服务开始利用开放的社会关

图例LEGEND 经济&商业/ECONOMY&BUSINESS 技术&创新/TECHNIQUE&INNOVATION 出版/PUBLICATION 政府/GOVERNMENT 政策/POLICY 批评/CRITIQUE 想法/IDEA 事件/EVENT 此年表由以下成员共同编撰: 张嫱/亨德里克-扬·格里芬克/理 查德·马克斯韦尔/托比·米勒/伯 德孟/奈德·罗斯特/何颖雅/由宓/彼 得·瓦拉文/莫妮卡·卡瑞苏/《城 市中国》编辑部 TIMELINE COMPILED BY: Shaun CHANG / Hendrik-Jan GRIEVINK / Richard MAXWELL / Toby MILLER / Bert de MUYNCK / Ned ROSSITER / Elaine Wing-Ah HO / Mi YOU / Piet WALRAVEN / Mónica CARRIÇO / Urban China Editorial

23


1944   西奥多·阿多诺与麦克斯·霍克海默所著

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出版。 作者在书中表明“文化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商 品”[Publication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by Theodore Adorno and Max Horkheimer. Authors note that: ‘Culture is a paradoxical commodity’]

# #

49 70

30

45

15

1,8

Pehr Gyllenhammar fondateur de la table ronde des industriels européens avec Etienne Davignon (impliqué dans l'assassinat de Lumumba), membre du conseil international de la Chase Manhattan Bank et, par ailleurs, ami personnel d'Henry Kissinger et David Rockefeller.

10

ASPEN Institute USA GB FR GERM. IT.

▲ 北京创意产业会议(议题2),北京当代艺术馆,宋庄艺术村,2007年6月19日(摄影/伯德孟) [Bei-ci meeting, (Topic 2), MOCA Beijing, Songzhuang Art Village, June 19th, 2007(Photo/Bert de MUYNCK)]

neo-liberal

100

引言:绘制北京创意产业的反向地图 INTRODUCTION: COUNTER-MAPPING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68

奈德·罗斯特 Ned ROSSITER

在布莱尔政府执政初期将创意产业正式纳入英国国家政策话 语之前,90年代初创意产业已在澳大利亚创造了一段前史,即 保罗·基廷(Paul KEATING)领导的工党政府出台《创意立国报 告》的政策议题。2001-2005年世界各地政府都跃跃欲试,希 望创意产业能解决后工业时代失业问题,尤以澳大利亚、新西 兰、东亚、西欧和巴西为代表。美国则有其自身的政策变体, 但基本要素仍得以保留,比如“创意阶层”、集群式发展、城 市的中产阶级化,以及以服务业与“自由劳动”为典型的知识 产权一代。2005年的“十一五规划”初步勾勒了中国创意产业 的发展模式,创意产业由此在中国确立了它的正式地位。 政府管理思维由外围转向内核,随后又为全球消费而重新修 正、包装,这一过程与殖民时代绘制资源开采和转化的地图异 曲同工。资源损耗的经济逻辑背后是对物质资源的掠夺,与此 不同的是,创意产业政策是诞生于网络经济狂热、社会关系信 息化的时代。而直至今日,创意产业政策整体上仍严重脱离物 质条件,也就是远离现实。

某些地图有利可图,却不造福大众

Some Maps Make Money, But Not for the Masses 创意产业常被理解为文化与相关劳动力成本的经济化所激发的 “价值提升”过程,因此政府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图绘”创 意产业之上。为捕捉飘忽无形的“创意”,国际“学界顾问” 30 与政府部门和智囊团一道,成为此图绘工作的主力。通常,这 些地图与“视觉化标识地理位置关系”的理念(这一行为本身 就是一种地缘政治和帝国技术)并无甚多关联。然而,统治与 遏制的帝国逻辑却主要被体现为统计数据表这一更为通晓的形 式,其计量经济学理论成为了政府、潜在投资人和不固定人群 的游说工具。 本期《城市中国》的框架建构于2007年夏天搭建的一个实验性 研究平台,它的目的是绘制北京创意产业的反向地图。基于 2005至2006年间在北京进行的初期田野调查,以及2006年阿姆 斯特丹“我的创意”国际创意产业研讨会上的后续讨论,本课 ? 题最终以移动研究实验室的模式作为合作研究北京创意产业的 框架。 本课题从大量图绘实验和组织形式中获得了灵感。如 Makrolab——最知名的短期可持续性实验室,在世界各地皆有 活动——将不同科学家、艺术家小组聚集起来,进行为期120 天的关于当地环境的美学、科技层面的实验。另一个重要参考 和启发来自位于德里的传媒实验室Sarai的研究成果,他们长期 关注城市变迁、社会审美经验、跨文化教学与研究平台和媒 10

80

89 n责任编辑/朱菲 n校译/姜珺

USA

过去数年间,中国加入了席卷全球的创意产业风潮。尽管中国 的创意产业政策话语和东亚、澳大利亚-太平洋地区与欧洲等 国情况非常类似,但就此断定中国创意产业仅仅为一例衍生现 象,仍有待商榷。不论如何,仅凭政策话语很难窥知中国创意 18 产业的特质,因为它通常都只是重复那些关于数码信息通信技 术与“新经济”惊人增长率的全球通用的老生常谈。像传媒、 文化产业、广告、音乐和城市开发等(中国创意产业的几个关 键部门)所处的制度与管理环境,都与90年代末为英美带来产 业奇迹的情况有所不同。


q “网状管理”,制图:Bureau d’études,法国,2003

‘Governing by Networks’, map produced by Bureau d’études, France, 2003 (Source: www.universite-tangente.fr.st)

? (2002)

2006  国务院出台《国家“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 创意产业的概念 [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Nikkei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gram was released by Group (Japan) State Council (China), put Creative Industry into formal agenda in China]

47

United Kingdom USA

3,6 7,8

体文化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参考了以细节设计著称的法国 Bureau d-Études制作的协作式地图,它对全球战争机器政治经 济学实质的反向图绘可谓精彩绝伦。 #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Bureau (IBB)

#

反向制图与协作式组织

FCC -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gouv. am éricain)

Counter-Cartographies & Collaborative Constitution 本期《城市中国》批评与重新界定的对象正是“图绘创意产 业”的理念与实践。以协作式组织方式的实验过程为展现形 式,我们的研究兴趣是那些枯燥政策话语之外的、真实反映创 意产业原貌的各种民间话语。来自欧洲、巴西和印度的实践型 研究者、艺术家和作家,都很擅长创造性地借助传媒工具将协 作式生产技巧与社会政治批判结合起来。我们将这些工作视为 一种背景和全球对话,它们最终围绕的是如何创造新空间和跨 学科知识,并以此协商与调和文化经济化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成 分和权力之争。

Middle East Media Research Institute MEMRI-USA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gouv. am éricain)

在引入绘制北京创意产业的反向地图(即“反规划式图绘”) 这一理念的过程中,翻译的问题与困难迅速浮出水面。因为我 们是将此作为社会实践,而非寻找语言学上的对应称谓,翻译 过程自然充满了不同知识与社会体系的矛盾交锋。但我们并不 接受失败主义的逻辑思维,而坚持认为翻译导致的矛盾冲突同 样也是新社会系统和知识系统形成过程的必要组成。

n责任编辑/朱菲 n校译/姜珺

?

作为协作式研究的方法,翻译将不可避免地质疑“集群”模 式,它在创意产业中被用来界定政府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本 期《城市中国》并未将焦点放在创意部门聚集的区域(如高科 技园区、文化区、电影与新媒体制作中心等),也没有关注它 们为房地产开发商带来的附加利润,而是考察那些不被看作是 北京创意产业组成部分的东西。我们总结出六大关键专题或研 究方向,并在思维层面呈现那些已变得与创意话语无关的东 西,并重新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比如,创意劳动者的经验、 51 18 。与普通的 服务业从业人员、开源网络的信息地理分布等等) 100 创意产业地图不同的是——通常它们在该部门经济增长统计数 25 据汇编的基础上绘制而出,而我们则希望提供另外一种北京创 意产业的地图。

跨学科城市传媒研究与组织化网络 Transdisciplinary Urban-Media Research & Organized Networks

23 (2002)

Dow Jones & Co.

7,8

因此,本课题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创意产业的人类学研究,还采 纳了创意工作者和那些城市开发中的迁徙者的视角。通过新形 式的协作式人类学调查研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组织化网 络”——这一课题发现了北京创意产业的跨学科维度。因其穿 越了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可将“跨学科”视为在网络化组织逻 50 辑中产生的实验性研究方法论与教学法。可见,“跨学科”实 50 际上关注的是网络化组织文化的教育能力。因此,本课题是在 更广泛的层面上探讨组织化网络的形式将如何凸显北京乃至全 国创意产业的现实特质与问题。 《城市中国》的办刊旨趣在于检视中国政府的政策行为与其对 城市状况与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这两者间的关系。它认为,要 为开启创造性政策视角提出新建议,从而应对中国当下经济、 城市、社会三者同时转型的复杂现实,前者所述的张力是至关 重要的。绘制创意产业的反向地图将如何影响我们对城市的认 识和体验呢?显而易见,房地产开发商从创意产业的文化基因 中获取了利益,而资本投资无疑也大力影响了北京及中国其 它城市的社会-城市转型。区域重组、人口流动,各种项目在 特殊划定的区域内启动。这貌似隐形的城市变革路径与更不稳 定、无形又转瞬即逝的创意形式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矛盾? 这种“城市意识”如何在图绘层面上体现,而其内部的矛盾 组成又将如何影响对中国创意产业的认识?在本期《城市中 国》,这些问题都将一一展开。 (译/朱菲) [感谢] 由衷感谢本期所有参与者:作者、图形制作者、设计师、《城市中国》编辑团 队,以及翻译人士;另外,特别感谢《城市中国》杂志为本期提供出版契机,并源源不 断给予灵感支持。

奈德·罗斯特

Ned Rossiter

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部网络文化专业副教授, Institut 西悉尼大学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有《组织 Euro 92 化网络:传媒理论、创意劳动与新机制》(NAi出 FR 版社,2006年;Manifestolibri出版社,2008年), neo-liberal 合作编著(与吉尔特·拉芬克)《我的创意读本:创意产业批判》(网 CSA 络文化研究协会,2007年)。 Conseil sup érieur de l'audiovisuel Network Cultures,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Ned Rossiter is Associate Professor (gouv. franof çais) Research Etat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and an Adjunct Senior ? ? Français Fellow, Centre for Cultur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He is author of Organized Networks: Media Theory, Creative Labour, New Institutions (NAi, 2006; Manifestolibri, 2008) and recently co-edited (with Geert Lovink) My ? Creativity Reader: A Critique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of Network Cultures, 2007) http://orgnets.net Telefonica

40 70

7,5

25

21,77

▲ 布莱恩·霍尔姆斯在 北京实验室上的开幕讲 座,2007年5月28日 [Brian Holmes opening lecture bei-ci beiLAB. Beijing, May 28th, 2007.]


n.

One City. Dream On.

One City. Drea

1937 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格伦·托马 斯·特里瓦撒创造出术语“温室效应”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ofessor Glen Thomas Trewartha coins the term ‘greenhouse effect’]

城市内的共谋和碰撞 COLLUSION AND COLLISION OF CITIES WITHIN CITIES 施维塔·萨达 Shveta SARDA

26

有人说“孟买做着上海梦”。彻底改头换面,却又避免了畸形 怪状。孟买的纺织工业拥有八十年的历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晚期陷入低潮,如今却再度跻身娱乐及创造产业的全球经济 圈,并生动地描绘出文化制造和休闲制造的全新方式。沿着马 路笔直往前漫步,三十分钟才勉强能到达纺织厂区的尽头。一 座大型商贸中心已经巍然耸立,每天顾客如织。废弃的旧式烟 囱上面挂满了红色的招牌,竞相为新开的餐厅、购物中心、迪 斯科舞厅和画廊招揽生意。有些地方仍在施工,禁止入内。其 它地方,石砌的古老建筑正被拆毁。你可以看见一大片空地, 局促角落里高高的烟囱可能早已用作仓库,而一面孤零零的墙 壁兴许不再支配任何空间。这个城市的未来仿如阴影笼罩在这 块厂区之上。随走随见,新的城市景观纷至沓来。新的城市和 旧的厂区残迹之间的战争持续着。 现在,城市收割着官方称之为PAP的新鲜稻谷。 PAP中的两个P分别代表项目(project)和人(persons)。 “A”指示它们的关系。“A”关系只是泛称,我们的字典里 有好几个词可对其进行解释。PAP中的连字符A尽由你指定—— PAPs可以表示项目相关人员,项目牵涉人员,项目安排人员和 项目增设人员。我们身边,老实说,存在一个由各种PAP组成 的世界。城市就是PAP们竞逐的诡异图景。

请别忘记一种叫做“PAP血涂片”的测试,可以用来勘查癌 症。机体和细胞对抗的时候,这种测试能够确认机体到底无 甚大碍还是受损严重。因此,我们又拥有了另外两种PAP—— 项目侵犯人员和项目对抗人员。不管怎样,PAP在这座城市中 有其特定的完整形式——代表受项目影响人员。居民——劳动 阶层的居民——为了城市的发展不得不搬迁,定居,再搬迁。 政府为他们提供住房津贴,或者修建新家(孟买宣称已经盖 好8304户新居)。事实是,当前的形势更为关注这些PAP的创 造、革新和失败。 让我们回到北京,我在那里呆过一周。一条中轴线贯穿整座城 市,形成了某种组织原则。运动城(奥运会的产物)、紫禁城 (作为遗产保存下来)和来势迅猛的媒体或电影城(创新产业 的经济空间)就沿着中轴线分布。不难察觉,一座城市之内有 很多座“城市”正扳着手腕。它们都有自己的形态、节律、要 素、空间和未来。 是否存在一个发展中的开发性城市兼顾这些要素?空无一人的 建筑物,为了来年看涨的行情待价而沽的空置公寓。期待财富 的幽灵建筑。建筑物的点金术——混凝土也可“点土成金”。 德里下属的古尔冈市与之类似。古尔冈市是一座卫星城,专为 工厂、呼叫中心、购物中心和封闭式居住区而修建。某种程度 上来说,它算得上“治安城”。这里,城市在百万居民面前战 战兢兢。一次,祖母病得很重,我去探望时曾经徘徊到她所住 公寓的楼顶(古尔冈市一座十五层的高楼)。俯览全城,映入 眼帘的无外乎大片混凝土架构,那里是不断增值的日常城市和 来势汹汹的愿景城市的战场。

n责任编辑/周溪 n校译/姜珺

我们都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对其未来的期许自然也各不相同。 城市步伐的加快、科技元素的介入以及发展规模的改变,都迫 使我们去不断重塑心目中城市生活的坐标。


am On.

One City. Dream On.

One Cit

有很多途径供我们与各种城市相遇。我们想象中的城市只是一个轮廓,由各 种城市的线条勾勒而成――但我们无法确知它们何时会以何种方式交错。 There are multiple ways in which we encounter our various cities. Our imagined city is a contour drawn from various interfering lines of many cities, not knowing when they will override the other.

p 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内网络(摄影/施维塔·萨达) [Beijing Crab Island Natural Resort, 2007(Photo/Shveta Sarda)]

在我们的城市中,“格调城”的建设也正在进行。它通过压缩 和散布营造出不同的效果。在德里,一块三十年间为百万人提 供住所的河岸区四年之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再隔三年就面 目全非了。旧日那些缓慢建成的住宅被夷为平地的记忆会逐渐 消隐,几年之内,有着更佳“安全环境”的高档住宅将迅速取 而代之。 将原住民驱逐到城市边缘开创了城市的边界。所有膨胀中的城 市都能出产“边界城”。这里行政模糊,迁徙频繁,分崩离 析。这里的空间不断重塑,在未来取向上模棱两可。这种模棱 两可为行政手段所规制,振振有词地动之以理(城建法律), 巧言令色地诱之以利(福利),冠冕堂皇地感之以情(未来规 划)。

n责任编辑/周溪 n校译/姜珺

城市的边界并不仅限于边缘,还有其他很多:模糊边界不得不 屈从于明文规定的生活指令。 古老的德里内城在回收经济和基于传统手工业的经济之上建立 了一种新生活。这里,老旧与回收相遇。印度独立伊始,旧城 便因人口稠密和环境混杂而被官方指认为“贫民窟”。城内外 到处是买卖二手硬件、低端电子产品、翻录音乐和盗版软件的 市场。这些东西流散到更远的地方,渗透在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中。比如,常有的夜间音乐演奏和表演,说不定就在此间,属 于这有形却无声的城市的吟游诗人将会诞生。这个活跃的“盗 版城市”,此刻虽暂且淡出视野,但却是强大而扩散极快的盗 版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通过革新与反叛既定的游戏规则实现对 技术的获取。这座城市――盗版城――非常开放,同时又极不

稳定。它借鉴传统,然后在与新兴技术空间的交锋中完成传统 的转型与传承。它真正要协商抗衡的是充满法律惩戒与威胁性 警告的严苛现实。 重要的是,我们须记住当下时刻很多事情正在混杂发生,既有 重新聚合也有丢弃遗忘,有时通过外在的强力,但更多是源于 内部发展的加速。当零散、贫穷而脆弱的场所干扰到了高速发 展的新经济所构想的工业与规划蓝图,将会发生什么?这些场 所在制造属于未来的频率与声音时,又竭力与它们保持一致; 与底气十足的新生经济时而并肩而行,时而鼎足而立,但有时 又直接挑衅。 有很多途径供我们与各种城市相遇。我们想象中的城市只是一 个轮廓,由各种城市的线条勾勒而成――但我们无法确知它们 何时会以何种方式交错。每一座多重构成的城市都包容了多样 的生活,它们分散各处,同时又都深深扎根在这个城市之中。 (译/尹晟)

施维塔·萨达 Shveta SARDA

常居新德里,作家、翻译者。目前担任印度德里发 展中社会研究中心之Sarai 研究计划Cybermohalla部分 的内容编辑。 Shveta Sarda is a writer and translator based in Delhi. She works at Sarai, as content editor in Cybermohalla. www.sarai.net/practices/cybermohalla

27


你的笔记本有第二人生吗 ?

Does your laptop have a second life?

1

创意垃圾的网状生态

Network Ecologies of Creative Waste “网状生态”的概念是用来探讨有关创意和文化经济的争论是以哪些方式 与生态政治观点产生共鸣并与之形成联系的——尤其是那些在全球电子产 品生产网络中、围绕环境及社会公义等问题所形成的方式。“可持续性” 是个充满矛盾张力的词语,它将催生更多的替代性能动形式,此处重新沿 用它也意味着一个新开端。基于早期研究成果(视环境公义为标志新型组 织方式兴起的少数派社会活动),我们力求采取多种途径(环境债务、环 境权/资源权、社会生态学、资源冲突、职业健康与安全、“正当转型”途 径,等等),以便融汇通常是参与者和政治议程各自考虑的观点,并针对 性解除将可能在在组织层面促成合力的各种可能情形。——桑科·扎哈拉 Soenke ZEHLE

创意产业还是垃圾产业? CREATIVE INDUSTRIES OR WASTEFUL ONES? 理查德·马克斯韦尔 + 托比·米勒 Richard MAXWELL and Toby MILLER

28

电子垃圾再循环威胁着健康和安全,酿成骨病﹑脑科疾病﹑ 头疼﹑眩晕﹑恶心﹑出生缺陷﹑胃肺及其他主要内脏器官疾 病,并扰乱儿童的正常发育。污染来源如下:重金属污染 (特别是铅、镉、汞),燃烧用聚氯乙烯绝缘的电线所释放 出的二恶英,包含多氯化联(二)苯或者新近溴化复合物的电 路板和塑料壳中存在的阻燃剂,熔化电子产品部件以提炼贵 金属(铜和金)时排放的有毒烟尘。(Leung et al., 2008) 中国是整个电子技术生命周期循环中的重要角色。其中一条 典型的轨迹如下:把中国境内生产的电脑运抵澳大利亚出 售﹑使用和废弃;接下来在菲律宾境内拆装;然后送回中国 进行部分重装;最后返还给澳大利亚以提炼贵金属。(Tong and Wang, 2004) 中国自1996年起严禁进口电子垃圾,因此至今也找不到非 法走私入境并投入“民间”再循环的电子垃圾的相关官方 数据。估计每年在一百万吨至一千五百万吨之间,且呈稳

定增长趋势。(Human Rights Advocate 2008: 5; Manhart 2007:18) 电子垃圾再循环的从业人数也很难估量。中国境 内大概有超过70万人从事电子垃圾的收集和拆装工作,估 计98%服务于“民间”部门。中国两个最主要的再循环中心 是浙江省的路桥区和广东省的贵屿,它们也是我们关注的焦 点。贵屿(2003年人口达到155,000)曾经是一个农业小镇。 随着20世纪90年代西方创意产业所排放电子垃圾的到来,一 切都发生了改变。现在,当地超过80%的家庭和大量外来农 民工(2003年达到100,000)都供业于电子垃圾再循环。后者 承担一些风险最大的工作,也无家庭小买卖作为生活保障。 (Manhart 2007: 19-20, 22) 电子垃圾从三个方面改变了贵屿:当地80%的家庭“弃农从 业”;再循环过程中排放的土壤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渗透进当 地居民的食物链之中;对水和土壤的污染以及顽固的有机 污染物使后辈也难以重享安全的农田。(Manhart 2007: 20; Wong et al., 2007) 我们发现,这里的二恶英含量高于世界健 康组织拟定的标准56倍之多。(Human Rights Advocate 2008: 5) 估计20%的从业人员没有任何基本的防护措施,就暴露在 有毒金属的辐射之下——据报道,超出“铅安全”标准的50 倍——而很多人还将沾上有毒残留物的衣物带回家中。焚化 和掩埋残存垃圾而产生的污染物浸入当地的浮尘、土壤、河

n责任编辑/朱菲 翻译/苏如峰

按理来说,广为宣扬的创意产业应该等同于绿色环保的“后制 造”乌托邦。副产品是电子源码而非滚滚浓烟。听起来挺不 错,不是吗?然而,电子垃圾又作何处置呢?电视﹑电脑﹑手 机以及其他电器排放的电子垃圾已经成为“第一世界”社区垃 圾群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一类。想来,创意产业也难辞其咎吧。


2006   每年大约会生产出2-5千万吨的电子垃圾,它

们中的75%因回收利用不足而“消失”,这导致我们 身处有害物的世界中。[Between twenty and fifty million tons of electronic waste is generated each year, 75% of which ‘disappears’ via inadequate recycling that exposes the world to dangerous toxins]

1997   美国各州和其它121个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制定于1995年) ,该议定书遭到美国议会的反对。[Kyoto Protocol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enacted in 2005) adopted by US and 121 other nations, but not ratified by U.S. Congress]

流沉积层﹑地下水﹑表层水以及大气之中,并随之扩散至周 边乡村,且难以根除。(Leung et al. 2008; Manhart 2007: 16, 19)

n责任编辑/朱菲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因此,如果下次再碰上哪位上帝论者大谈特谈什么“非凡的 后工业世界”的价值理念,请他们在考虑现实状况之前别忙 着下结论。如果你想当一位理论家,没什么比得上一点点竞 争了吧。唇枪舌战之际,你不妨问问身边那群为民请命的急 先锋们,看看贵屿的普通居民在其理论和实践的图景中占据 一个什么位置。如果你想当一位理论家,没什么比得上一点 点跨阶级合作了吧。 (译/尹晟) 参考文献 : 1、Leung, Anna O. W., Nurdan S. Duzgoren-Aydin, K.C. Cheung, and Ming H. Wong(2008) “中国东南部电子垃圾再循环过程中的重金属表层浮灰富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环境科学学报42年度第7期:2674-2680页 2、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递交的人权倡议报告(2008)“论非法转运和倾销有毒垃圾和 危险物品(电子垃圾)对人权的损害及对其采取有效管治的迫切性” <www.humanrightsadvocates.org/UN%20interventions%20list1.htm>. 3、曼哈特•安塔芮丝(2007) “中国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再循环的重大社会影响”, 弗 莱堡:实用生态学研究所(Öko-Institut e.V.) 4、Tong, Xin and Jici Wang. (2004) “电子垃圾的跨国界流动及其在中国再循环的空间模 式” )《欧亚地理学与经济学》学刊45年度第8期:608-621页 5、Wong, Coby S. C., S. C. Wu, Nurdan S. Duzgoren-Aydin, Adnan Aydin, and Ming H. Wong. (2007) “跟踪调查一个中国电子垃圾处理村中的重金属沉积污染”“环境污染”杂志 145期434-442页

理查德·马克斯韦尔 Richard MAXWELL

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传媒研究系教授,著有《赫伯 特·许勒》﹑《民主景观:西班牙电视业、民族主义 和政治转向》,合著有《全球好莱坞2》;编著有《 文化工作:文化政治经济学》。 Richard MAXWELL, Department of Media Studies, Queens College-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ofessor Maxwell is author of Herbert Schiller (2003), The Spectacle of Democracy: Spanish Television, Nationalism,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1995), the co-author of Global Hollywood 2 (2001/2005), as well as the editor of Culture Work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2001).

托比·米勒

Toby MILLER

托比·米勒教授现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传媒及文化研 究系主任,著述颇丰,并主持专刊《社会身份与电 视 & 新媒体》。 Professor Toby MILLER is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Media & Cultur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the author and editor of several books and edits the journals Social Identities and Television & New Media.

29


六个简易步骤再循环利用电子垃圾 THE LIFE, DEATH AND AFTERLIFE OF E-WASTE IN 6 EASY STEPS

拆卸电脑 uCrashing Computers

电脑碎片再分类 vRedistributing the Rubble

元件分类 wCategorize the Components

你的电子垃圾是二手资源

Your E-Waste is a Secondary-Resource

网络生态系统:记录消耗,过度曝光 NETWORK ECOLOGIES: DOCUMENTING DEPLETION, EXHAUSTING EXPOSURE 桑科·扎哈拉 Soenke ZEHLE 或者重新运作,如今这个概念在这里更多是指一个主体的断裂 点,至少在欧美的文化分析用语中是这样。在中国,这种崇高似 乎奇异地存活在当代对集体自我塑造的活动中,其中对创意产业 框架的采用,以及对“创意”这一新工业观点的施行本身,就足 以划定最新的发展进程。

因此,网络生态系统的目标不是成为一种自然政治学,以“奠 定”一个表面上受到后工业主义牌子魅力所限定的创意产业话 语。网络生态系统也不需要推进公司问责制、资源效率、零废 物,或是取消危险废物的出口。网络生态系统远远超出这些举 措(特别受到像BAN、SACOM和TEAN高度网络化的参与者的追 捧)之上,在创意产业部门及其政策分析的对应话语的发展中, 对涉及其中的(但常常受到忽视的)调停和翻译措施(美学、经 济、环境方面)进行重新定位。

中国是最晚被西方理想所吸引的参与者——通过物质收入而对满 足和快乐做出虚假承诺。根据我个人在发达国家生活的亲身经 历,我对这种潮流的堕落本质深恶痛绝。我们对这些理想所激发 的大众消费主义以及因此所导致的生产产品的过程造成的环境恶 化应该深刻反省。我不再把这个世界看作是由国家边界和不同语 言所构成的国家版图的集合,而是65亿生活在这个没有保障的平 衡、有限星体之上的芸芸众生。

理解该用语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中国的发展议程的审美尺度来设 想一个网络生态系统。相应地,中国的巨大能量和城市更新计划 就被崇高的政治动员所强化——一个源于欧洲并且表面上被移植 到东方的主要审美手段,这种崇高的浪漫传统在欧洲被重新定义

为了准备有关创意产业的新工业主义这一话题的讨论(可能成为 创意产业研究和生态政治学的汇合点),摄影师爱德华 · 伯汀斯基 (Edward BURTYNSKY)的形式主义工作(www.edwardburtynsky.com) 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其在介绍自己的工作对全球对话在环保方面 的贡献时,把崇高作为了一个出发点和参照物。伯汀斯基有关中 国的展品目录以一名艺术家的声明而开场,在其声明中伯汀斯基 用个人及政治术语来构建其成果:

这个艺术家的声明对参展的人们来说是一颗定心丸,因为不必偏 离(或质疑)他们的西方观点: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快速产业化过 程是我们所熟知的大众消费主义的结果。伯汀斯基在其评论中弱 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时,对全球逻辑的普遍性进行了重申。如 果消耗区域没有边际的话,那么环境恶化标准最新发布于什么地

n责任编辑/朱菲 翻译/苏如峰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n校译/朱菲

30

作为弹性集聚模式的一部分,创意产业不能简单地以一种非物质 化的网络经济来界定。这些产业确实仰仗资源的不断涌入而发 展,同时也在涉及资源权限和分布的旧南北矛盾及新东西矛盾格 局中留下自己的发展轨迹。那些散落在北京周边的回收站便是证 明这种相互依赖的节点之一;那些由大规模城市更新计划所触发 的跨地域消耗也是。但用以维持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同样也包括 那些忧心忡忡的对外政策交易,它们考量着各种价值,包括全球 资源流动证券化、依赖资源未来而滋长波动的金融市场、中国在 原材料开采上跨越南半球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等。当然,离开铜 就谈不上创意产业,但仅仅回归到自然政治学则既不能明确发展 所需要的生态社会花销,也不能促进相应形式的政治动员。相 反,“网络生态系统”却拟在伦理审美学的大框架下提出一些有 关生态政治学的问题。


千万别在自家做这个尝试! DON’T TRY THIS AT HOME!

清洁元件 xClean the Components

用酸性物质加快处理过程 yAccelerate process by using Acid

碾碎、压缩、再分类 zGrind, shrink and redistribute

2007 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的排碳量占全球排碳量的 2%,这大约相当于整个航空业的排碳量 [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ontributes an estimated two percent of the world’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 about the same as aviation]

方则无关紧要了。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被污染所影响。 因此,伯汀斯基并没有从超越边境的难度来界定自己的任务,而 是从一个被环保意识转化为世界公民的艺术家角度来描绘。那么 采用这种世界政治的眼光来透视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环保 主义者们不也在这样做吗:把对大众消费主义的普通论调转移到 中国?而伯汀斯基不也是在向他们提供一种耸人听闻之后再抚慰 人心的、有挪用之嫌的观点吗?

杂性的习语,崇高无法被用来为当前的发展进程正名的建议也会 引发一场政治对话。重要媒体经常把社会和环境变化形象的可能 影响归纳为解释性逻辑的歪曲,而把它本身归纳为代表政治的 核心概念,而且根据危机的范围,将其归纳为突发政治的核心 概念。但生态危机并非完全是(或不仅)是对生态恶化(“发展限 制”、“最大覆盖”等)的客观评估结果,而是对自然的霸权概念 的挑战,对特殊的集聚、占用政体中的行政-技术体制化的挑战。

伯汀斯基认为我们一方面见证危机(而经他证明的社会生态转化 的标准似乎使得该认定无法避免),而这种行为却无法找到自己 清晰的政治声音。这点颇为恼人,虽然有人说这条策略会导致一 种无法引发任何政治反应的清净的形式主义,但人们同时也可以 看到退缩行为,这种行为也相应地使人们看到一些与某种机构形 式不一致的论证余地。鉴于他的工作在崇高的传统中实施的频 度,而同时又因其一型应万法的审美标准而备受责难,人们不禁 要问崇高能否被应用到政治方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何 种政治(或说政治意义)会涉及到。

不管该交换的伦理-审美赌注是什么,伯汀斯基所运用的策略并 没有彰显出运用艺术和辨术的上一代证明主义者在救世信仰上的 回归。这种由对启蒙公共圈子交流机制的信仰所支撑的手法并没 有逃过在环境危机的宣传状态中过度曝光的劫难。记录消耗已经 不能再靠激发相应生态政治的动员(可能从来都不能这样,但同 时失去的还有所拥有的希望——很明显,伯汀斯基所期待也无非 是一个对话)。因为公司与国家限制了一贯与独立媒体有关(及 对它们的期待)的干预范畴,所以媒体受众也无法确定视觉艺术 家们是否会主动突破这一禁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影像不过就 是存在于此,流通于艺术市场中,除了标榜审美自律性外无法确 知还能做些什么。这就是画廊式生态媒体的寂静主义,它被轻而 易举地整合在文化经济中,而这种经济周期性地重拾其对自然的 品好,并创造性地再利用过去的再现方式。

n责任编辑/朱菲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n校译/朱菲

伯汀斯基在他的中国系列中孤立反映的发展项目并非我们所熟知 的工业主义的一部分,而是已经包含各种艺术形式的网络化新工 业主义的成分,这样就将其牵扯到一种混合模式的生产当中,这 种模式无法以工业主义或后工业主义之别来进行划分。伯汀斯基 并没有颠覆欧美的风景摄影传统,而是唤起人们对崇高与中国风 景历史联系的注意——这种魅力曾经促成了崇高与西方的结合。 在其强调环境破坏的程度时,伯汀斯基的工作同时也提出了一个 问题:崇高这个词汇能否继续给中国的工业化模式提供合理依据。 从王国维到李泽厚、张玉能(此处沿用了王班的观点),建设性 崇高的浪漫观念(现在被译为崇高“超脱而杰出”)在这样一种 集体项目的审美表达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作为一个因“出生 晚一百年而无法探寻崇高本质”而把崇高(巨大、宏伟)的规范 概念发展成为一种工业崇高的摄影师,伯汀斯基似乎至少提供了 一种机会来从事这种崇高和新工业主义之间的历史联系,其中新 工业主义(在有争议的逐渐发展的创意产业部分的帮助下)被定 义为一种审美体验,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与当代哲学和历史唯物 主义庄严叙述进行对话时表达了一种“审美感性”。 即时伯汀斯基的审美标准最终没有提供可以用来参与文化差异复

除了大量重新采用非虚构的形式,视觉艺术亦不拒绝图绘和对 抗式地理学理论的新手法,以之纪录新的角色、新的干预场域 和新的组织形式。可能正是在这种语境下,“网络生态”的 概念才能被最效地调动起来,开启生态政治的问题――和创意 产业的生态政治视野――这既超越了自然主义的反思,同时也 超越了对创意产业话语和政策的主流批评中存在的经济还原主 义。 (译/苏如峰)

桑科·扎哈拉 Soenke ZEHLE

桑科 · 扎哈拉在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及萨尔艺术学 院教授跨文化文学与传媒研究。 Soenke ZEHLE teaches transcultural literary and media studies at Saarland University and the Academy of Fine Arts Saar, Germany.

31


YourSpace

MySpace

Y

为何无线上网与咖啡可以激发创意、而不是激发集群? How do Wi-Fi and coffee power creativity, not clusters?

2

信息型地理分布与创意集群

Informational Geographies vs. Creative Clusters 与世界各地的情况一样,以集群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在中国各个城市也普遍 流行起来。原则上说,这一模式应令商业贸易与专业人士互相激荡创意、 分享技术。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十多个创意集群以计划性的方式 将创意孤立出来:中关村高科技园、798艺术区、宋庄艺术与动画产业集 群、中国(怀柔)影视基地(CMTIZ)、北京DRC(设计资源协作)工业设 计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新传媒产业基地等等。这种对创意的重视本应出现 在与知识产权(著作权、商标和专利)相关的商业活动中,但它们似乎更 胜任拉动当地房地产价格的角色。事实上,创意产业集群里鲜少迸发出创 意。为此,需要寻找的是真正定下了大都市生活日常基调的非正式关系。 信息地理学的成果提供了一项方法,可用来纪录开放的信息流与合作过程 之间的互动往来。啜饮咖啡的同时享受免费的无线网络,或许这才更有可 能发现某些真的创意正在萌芽。——奈德 · 罗斯特 Ned ROSSITER

▲ 北京创意产业会议,OpenStreetMap 工作室,左右间咖啡馆,2007年7月26日(摄影/MovingCities) [Bei-ci meeting, OpenStreetMap workshop, MIMA Café, July 26th, 2007. (Photo/MovingCities)]

1、 那有家具 They have furniture

2.他们不是你的房子 They’re not your house

3.可以上网 They have internet

4.有美妙的咖啡 They have coffee

5.提供新潮饮品 They serve hip drinks

p 你能找到工作的地方

p 你可以在那会客

p 你可以和别人聊天

p 你可以思考

p 你有个好印象

You can invite clients

You can talk with others

You can think

You make a good impression

咖啡馆比集群更为重要的五个理由

FIVE REASONS WHY CAFE’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CLUSTERS

ce

You can work somewhere

n责任编辑/罗媛 翻译/朱菲

32

YourSpace

MySpa


YourSpace

MySpace 清晨与时日

Yo

Every Morning and One Day

倪伟峰 NI Weifeng

无数清晨,我从玻璃屋里醒来。 直到夜色的沉沉掩盖,我才能让喃喃思绪自由飘飞; 无数时日,我在充满好事者的街道中漫游。 直到他们统统闭上双眼,我才能记录所见的一切。 也许某天清晨,我一如既往地醒来, 玻璃屋外的人却自持着走过。 到那时,我将自由而书; 也许某个时日,我漫游的街道里, 人们的眼神如天空般明澈。 到那时,我要宣告我思。 倪伟峰 NI Wei-feng

80年代生人,博客写手,新媒体自由研究者,兼任国内与国际广播节目的策划人、协调人与舞台监督。 NI Weifeng, born in the 1980s, is a blogger and freelance new media researcher. Meanwhile, he works for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broadcasters as a planner, fixer and field producer.

你打造得出创意集群吗? CAN YOU MANUFACTURE A CREATIVE CLUSTER?

丹尼·巴特 Danny BUTT

创意产业和创意集群的发展是一个政策性问题。政府知道创意产业 活动集中在什么地方,但是对于怎么帮助他们去生存发展却知之甚 少,至于如何让创意集群在没有集群发展经验的地方出现就更是知 之甚微。比起等待集群、产业或政府干预,创意从业者更倾向于因 地制宜、就地取材。

这之后就像对好莱坞电影的评价那样,“没人能预料什么样的会成 功”。时尚制造者既是艺术家们的伯乐,又可以获得资产支持,为连 接年轻的创意产业和商业提供界面,比如画廊。只有这样的关系逐渐 确立后,创意经济才会形成。然而,为一直活跃在最前缘的顶级时尚 制造者们营造适宜的环境不是那么简单的。

在历史上,“创意集群”的发展道路都是非正式的:艺术家们开始 社区中产化的改造过程,是从搬进租金低廉的区域、设立工作室开 始的。在二十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西方,艺术家们主要的活动地区 是在内城,而这个时期的中产阶级却从城市里面转移到了郊区。艺 术家们擦亮地板,把闲置的仓库变成了公寓,使之安全宜居并吸引 了其他职业的人士搬来享受这个新式中产阶级“创意环境”,房价也 涨到年轻的贫穷艺术家们无可负荷……于是他们继续去寻找新的区 域,这种循环周而复始。

除了北京房地产开发的特定文化形态,另一个鲜明的差异在于中国 迅猛的城市经济增长与西方缓慢(甚至衰退)的经济形势。经济迅 速发展时,总有很多机会制定新的经济发展计划,即使不能保证一 定成功。仅仅出于这个原因,北京大量的原创单位还会继续繁荣, 这很可能为西方的决策者提供一个有趣的新模型。毕竟,在西方世 界地产市场每况愈下的今天,创意产业如何操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 决的问题。 (译/高岩)

北京艺术家村的历史同样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国家和市场的认可,而地 产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汤伟峰(Thomas Berghuis)曾说过:在新建 的高层建筑中举办几次艺术展览,就可以把它提升成为“当代艺术” 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场所。然而这样的公寓对于艺术家而言总是 过于昂贵,因而让创意经济的艺术发动机限于难堪的境地。 阿斯 · 凯特 · 奥克里(Aas Kate OAKLEY)断言,试图打造全新的创意中心 往往不能像重整巩固现存的艺术活动那样获得成功。从无到有地打造 出一个成功的创意区几乎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创意不是突然生成 的,而是逐渐浮现的。创意部门的经济模型中,产出价值不在于投入 的时间和人力,而取决于观众眼中的价值。价值在生产投入后产生,

1920

电子管作为无线电的主要配件,成 为人类遭受辐射的新污染源(20年代) [Vacuum tube as basis of wireless com­ munication introduced new sources of radiation ex­posure unique to human evolution. (1920s)]

33

丹尼·巴特 Danny BUTT

任教于奥克兰大学国立创意艺术与产业学院的埃尔 姆艺术学校,讲授批判研究理论,同时具有管理咨 询职称。新近合作编辑了《场所:地域知识和新媒 体实践》(剑桥学者出版社,2008年)。 Danny BUTT lectures in Critical Studies at Elam School of Fine Arts, National Institute of Creative Arts and Industries, University of Auckland. He is a certified management consultant, and recently co-edited the book PLACE: Local Knowledge and New Media Practic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08). http://www.dannybutt.net

ce

YourSpace

n责任编辑/罗媛 翻译吴鸿 n校译/姜珺

虽令人不悦,但事实却是艺术家的创作工作总是最初落户于自发性 的房地产项目,尽管艺术家本身并不总能获利。毋庸置疑,艺术家 的进入往往带动该区地产的价值,并刺激经济发展,这就赢来了政 府和一些大公司的支持。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是英国的艺术家达明 安 · 赫斯特(Damien Hirst)。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从地产商那里募 集了上千英镑的赞助,用来筹划“冻结”展览。该展览其后发展成 为英国年轻艺术家运动。

MySp


p 全球文化消费空间:8号桥时尚创意园区,上海(来源/HMA建筑设计);世贸天街,北京(摄影/亨德里克-扬·格里芬克);798创意广场,北京(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Spaces of global cultural consumption: Bridge 8, Shanghai(Source/HMA); The Place Shopping Street, Beijing(Photo/Hendrik-Jan GRIEVINK); 798 Originality Square, Beijing(Photo/Underline Office)]

创意集群:无中生有? CREATIVE CLUSTERS: OUT OF NOWHERE? 麦克·基恩 Michael KEANE

34

城市空间的升值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最近兴起的对创意集群的 迷恋则最为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其目的是成为兼具全球化和精英 消费特征的空间。至20世纪90年代末,产业集群已超越科技园区而 成为区域发展默认的经济环境。“营建集群”被渴望兴建新企业、 创造财富的经济发展委员会和各级政府当成了灵丹妙药。集群的一 大优势在于维持竞争与合作间的均衡。公司为了劳动力、知识和思 想资源的优势进驻某个区域或中心。当他们同时进驻,公司、研究 机构和企业将带来此地服务和知识的膨胀;前者被用来创建更专业 的服务(比如,企业的扩充),而知识则被工作在周遭环境中的人 们不断传播、获取。这就是理想化的集群情况。 这些日子以来,集群的经济逻辑演变出了创意园、基地、孵化器、 工业区、创意城市和创意地区等等。与其他地方一样,“创意” 和“创新”两个术语在中国也常被交替使用,这反过来又影响了人 们对创意集群的想象。创意和创新都发生在集群里。但必须指出的 是,与创意直接相关的是新颖性与人力资本,而与创新相关的却是 利用、开发或使用他人创意的能力,例如改进一项设计等。 集群是面向创造性企业的地方:在这个地理界线清晰的区域上,创 意产业、商业(主要指中小型企业)或文化活动互相连接成组。这 种类型的集群过去曾倾向于囊括教育及研发机构、政府或公共机 关、公共及私人资助的艺术文化场所和设施、娱乐休闲和购物设施

以及为社交活动和事件开放的公共空间。如此多的维度意味着创意 产业集群也应有种类繁多的形态。大部分创意集群希望成为知识型 集群,即只要出现创意火花就会有新想法涌动的地方。从这个角度 出发,创意集群更倾向于高科技的中小型企业(SMEs),他们更倚 赖于街头文化风潮,而不是从学院获取知识。 在现实中,一些自成一格的创意集群更称得上是文化街区,这里的 活动大部分为非营利性的,如博物馆、画廊和图书馆;也有零散 的生产或消费,如艺术家的阁楼与市场。虽然这些活动的集聚可能 跟街头文化有关,但通常他们沆瀣一气,不过是为了贩卖批量生产 的、拙劣的旅游纪念品,而这些纪念品的创意投入少之又少。在那 些文化与艺术政策在国家话语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地方,尤其是加 拿大、法国、中国,某种程度上也包括澳大利亚,保护传统的态度 十分强硬,其背后的信仰是“艺术与文化”独立于市场范畴之外。 因为内部市场运作的失败,所以支持与通过最佳政策的义务就被加 到政府头上,同时强势的精英阶层力量又造成高雅文化形式压制通 俗文化的倾向。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文化街区是与创新相关,不 如说是和旅游业及传统的再生产挂钩。

中国的创意集群:真地产还是真创意? Clusters in China: Real Estate or Real Creativity? 什么造就了创意集群,这个问题对中国的创造性未来至关重要,正 如政府在这个五年计划(2006至2010年)中所提出的,要大力发展 创意产业和以创意集群为主导的复兴。事实上,“创意集群”这个 词2006年才被提出。在当下振兴中国软实力的大气候中,具体问题 即要寻找出是什么让集群充满创意?中国需要接纳的第一个关键概 念是“跨界”:来自圈外的人——来自不同学科、致力于不同领域 的人——都应兼容于此。跨界同样还意味着需将国际化理念和人才

n责任编辑/罗媛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亨德里克-扬

中国的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大量城市用地,尤以城市边 缘为甚,在过去十年间被重新划分。三种空间开发形式占据主导地 位:全球化的空间(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会展中心等),精英阶层 的消费空间(购物商场、超级市场、五星级酒店和高尔夫球场)及 分化与边缘化的空间(封闭式社区、城中村和城市移民飞地)。多 种力量同时加速城市化进程,但其中最主要力量来自拥有官方背景 的地方企业家,他们被纳入“发展联合体”之中,并与政府官员、 开发商、投资者和其他“大腕们” 建立了密切关系。


1970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

红1号”发射成功[Successful launch of China’s first satellite-Dongfanghong-1]

19 8 0   中 关 村 第 一 个 民 营 科 技 企

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 发展服务部成立 [Founding of the first private scientific enterprise in Zhongguancun – R&D Department of Beijing plasma Institute]

2003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

成功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chinese spaceship ‘Shenzhou V’]

整合到项目之中。

n责任编辑/罗媛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亨德里克-扬

这里的跨界和建立“知识社区”、广纳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开发人 员或研发人员的行为不同。突破知识社区的重要性突显在沟通上。 处在被边界隔离出的个体群组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彼此在技能、观 点、教育背景、及与之相关的规范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这导 致了效率和原创性之间的张力。比如在动画产业中,我们可以区分 通过销售获得利润(最低要求的效率)和推出具有出口市场潜力的 新原创内容等两种模式。正如我之前已经强调的,这是当前中国动 画产业的一大问题,在内容市场方面缺少价值,它直接将商业拉回 到制造业阶段。 规划是创意集群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规划制定的最终依据仍是集 群的模式、配置的产业和发展的创新类型。有时政府干预将催化新 的开发(比如建设新区域);其他时候政府则是在集群已得到有机 开发之后才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废弃的工厂常被艺术家入驻;工 业空间变成嘻哈音乐会的首选场地。政府的协助就是保证这些地方 处在“责任管理”之下,尽管这也许会带来创意精神流失的危险, 后者在北京798艺术区已经发生。某些模式中,政府会与企业管理 方合作,以保证集群参与者搭配均衡,反过来这也造就了一个学习 型、合作型的环境。政策导向的“自上而下”式创意集群开发模式 同样很重要,而“规划”与“创意”也并非必然对立或不可兼容。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模式,让规划有效地与创意兼容。 在“学习型区域”中知识得以轻松吸纳、转化,这一理念常被政府 当成推进集群开发的首选理由。然而在这种政策环境中,知识转移 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城市爆发的创意集群 热中。许多较贫困的地区现在也走集群发展的路径,但相关知识累 积却相当薄弱,尤其与硅谷这种在探索(研究)、检测(实验与试 行)和开发(商品化)等方面实力强劲,具有国际水准的区域比起 来更是如此。正是对落后的恐惧推动了集群的形成。如克隆一样,

它们无法产生“生产型增长”——这种增长模式是与外在环境或与 社交、创意、协作、竞争等力量组成的生态系统互动而形成的。新 的集群模式应好好检讨“软性基础设施”,从而能有效利用他们在 信息和通讯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特别是互联网的交互式创意平 台。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弥补知识的不足。要实现生产型增长,知识 就需在现有的知识上运作:换言之,发现新的即代表“遗忘旧的” ;它意味着必须超越已成文的知识。因此,不论是创意区或是创意 集群,都要避免多余的重复并“跟着领导”的策略走。此外,他们 还需在知识积累和创意思考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力量和核心的成 功要素。这点需按地区资产和需求来量身定制。这么想的话,就可 拭目以待看集群如何给予报酬;但如果将集群理解为房地产开发, 长远看来也不可能产生任何创意“附加价值”。这一情况又令“创 意经济”的概念成为了严重的问题。 (译/朱菲)

35

麦克·基恩 Michael KEANE

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副教授,ARC创意产业研究 中心高级研究员。著有《中国创造:新的大跃进》 (Routledge出版社,2007年)。 Associate Professor Michael KEANE is a Principal Research Fellow at the ARC Centre for Creative Innovation (CCI) at the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Australia. He is author of Created in China: the Great New Leap Forward (Routledge, 2007).


人口、规模和运营模式:中国网络企业新思路 DEMOGRAPHICS, SCALE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CHINESE INTERNET COMPANIES 彼得·瓦拉文 Piet WALRAVEN 近乎70%的中国网民在三十岁以下,20% 还不满十八岁。39%在念中学(惊人的数 字),而另外30%也是学生。以上统计数据 和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使得网络经营 对广告商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中国网民 中超过30%月收入低于500人民币,因此寄 希望于他们大笔花销并不现实(即使其父母 拥有相当的消费能力)。 因此,大多数中国网络公司并不效仿西方同 行(经营门户网站或者搜索引擎),而是另 辟蹊径。Facebook, MySpace 和 MSN主要依靠 广告收入,大多数中国网站却只能想其他办 法以求盈利。和美国以及欧洲的网民不同,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还不够“份量”。 另一种从互联网获取商业价值的方式是“数 字商品”运营模式。“数字商品”模式也被 称作“虚拟商品”模式,主要靠“微交易” 获利。韩国社交网络(SNS)“赛我网” (Cyworld)成功使用了这一模式,这里的 微交易包括个人虚拟形象的美化、礼品、提 升的游戏战斗力、虚拟币等等。但“赛我 网”针对的是韩国的网络文化与商业。它如 何才能转化适应中国的市场文化呢? 结合中国网络市场特点调整的虚拟商品模 式,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1)规模经济:中国现在拥有2.53亿互 联网用户,全世界首屈一指,且还在不断 增加。这为规模经济开启了新的维度; “数字商品”模式已经在韩国取得成功 (三千五百万网民),而中国市场的潜力毋 庸置疑。 (2)低收入:允许用户进行小数额的“微 交易”,这为大多数人放低了门槛。中国最 流行的社交网络51.Com就曾这样解释其“微 商务”系统:“劝说广告商投放广告实在太 难,因为用户的消费能力有限。为了解决这 个难题,我们向顾客提供免费服务,而从他 们之间的交易中获利。” 对中国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MMORPG)产业来说,“数字商品”模式 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盗版猖獗,像西方大 部分游戏公司那样靠出售成品游戏盈利几乎 不可能。鉴于此,再加上已经讨论过的中国 网络市场两大特质,使许多中国游戏公司从 当年最普遍的记时或成品游戏模式,转化为 基于数字商品的免费游戏运营模式。

模式也无法弥补亏损。公司决定做出改变, 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游戏运营模式:即经营 电子商品的免费网游模式。起初看来是一个 糟糕的决定,用户数量甚至一度减少,但 在2007年迎来了转机:新的运营结构逐步成 熟,玩家也逐渐适应了新的交易模式,业绩 终于大幅度提升。50%的盈利使盛大一跃成 为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 中国的市场特点和用户的人口统计状况,使 数字商品运营模式广泛适用于中国的网络企 业。腾讯就是其中之一。这家集即时通讯﹑ 社交网络和游戏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巨人在经 营电子商品领域算得上战功彪炳。作为广受 欢迎的QQ的运营商,腾讯公司光是2008年 上半年就盈利44.2亿。广告收入只占其中12 个百分点,绝大部分直接来自于用户。换句 话说,在发展中的低收入市场,一家网络公 司凭借经营电子商品就从用户那里赚取了高 达88%的收益,这兴许是西方同行们应该加 以学习的地方。 (译/尹晟)

这个举措现在看来似乎符合逻辑,但回到 2005年情况却并非如此。当时盛大互动娱 乐——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大型多人在线角 色扮演游戏运营商——股价下跌,记时游戏

彼得·瓦拉文 Piet WALRAVEN 来自荷兰的新媒体硕士研究生。为调研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化以便完成相关论文,他走访了中国境内的大量互联网公司,并三十余次采访专 家﹑政府官员﹑博客和创业投资方。此前,他在香港学习半年,并遍游亚太地区,不过重点仍是中国内地。 A Dutch New Media Master student. For his thesis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Internet companies he has visited numerous Chinese Internet companies and performed over 30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government officials, bloggers, VCs, etc. Previously Piet has studied in Hong Kong for six months and has traveled extensively through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Mainland China. http://pietchinathesis.wordpress.com

n责任编辑/朱菲

36


1983   中国第一台亿次巨

型计算机“银河Ⅰ型”研 制成功 [Creation of China’s first supercomputer Galaxy-1]

1998   张朝阳创立搜狐网

站 [ZHANG Chaoyang Created Sohu.com]

p 城市规划设计师游戏(来源/北京规划中心) The City Planner Designer Game (Source/Beijing Planning Center)

网中缝隙?国家权力的尺度化与创造性统治 HOLES IN THE NET? STATE RESCALING, CREATIVE CONTROL AND THE DISPERSION OF POWER 任雪飞 Xuefei REN

北京奥运再一次展现了运用重大事件来进行 空间再造的效率。这次全球性的壮观场面把 北京往国际都市网络的中心向前推进了一大 步。在研究中国都市的社群中,有许多讨论 关注于中央与边陲之间权力关系的变迁;有 些人认为地方政府日渐崛起、国家的权力已 经由中央向都市政府转移。然而,民族国家 显然仍是最高度发展的政治结构,当面临外 来挑战时展现出极大的弹性与适应力。中国 政府的重组并非是权力由中央向地方政府单 向下放的简单过程,而是不同地缘政治尺度 之间权力重组的过程,也是国家尺度化的过 程。北京奥运这个重大事件让我们能一窥国 家尺度化在中国发展的复杂过程。

n责任编辑/吴鸿

如果国家权力仍然被限制于中央政府、或是 北京市政府之内,那么奥运的地缘政治影响 就不可能出现。甚者,这种“成功”的奥运 只有将国家权力、权威以及资源同时导向全 球都会尺度时才有可能产生。国家尺度缺乏 任雪飞 Xufei REN

面对市场与全球化这些不受控制的力量时所 需要的弹性;只有次于国家一级、特别是国 际大都会这样的尺度,能赋予政府与政策决 定者引入全球投资与媒体注意的中介角色。 都市与都会区因此是因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 争中、国家权力重组下的关键尺度。 然而,国家权力的尺度化有其牺牲者;北京 的艺术及文化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2005年 几个数亿元拍卖出的中国艺术家作品标示了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来临。当理解到文化产 业的发展潜力时,北京市政府迅速地藉由指 定创意产业特区来取得控制权。在仅仅三年 间,由798到宋庄,艺术特区经历了快速的 质变,由原先的草根艺术创作转向了大众旅 游的市场。同时,“创意产业”也成为都会 政策制订论述中新的流行语。人们多少相信 这个概念拥有超能力、能治愈经济转型中的 各种沈疴。藉由重新尺度化后的地方政府的 高度介入,北京的艺术特区展示了包含横向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于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都市理论与社会学。 Receiving her PhD in Soc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2007, REN is now teaching Urban Theory and Sociology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网络、新阶序以及官方管理的一个奇特组合 例子。重新尺度化的中国政府在创意产业中 注入了一个新的逻辑,使其成为“具有中国 特色的创意产业”,就像中国境内其它所有 事情一样。 不过,身为一个都会乐观主义者,我不认同 国家控制必然与创意产生冲突这样一种普遍 性的看法。我认为像北京与上海这样的国际 化都市,能成为孕育创意与崭新可能性的摇 篮,提供新行动者表现的策略性空间。真正 的创造力能在今日充满张力、矛盾、与困境 的中国创意产业中找寻灵感。他们能自由地 行动,去克服重新尺度化后的中国政府对于 创意的控制。

37

简而言之,在缜密的网中仍然有缝隙存 留。

小规模? Small-scale?


Frida五号在北京与OpenStreetMap的北京大跃进 FRIDA V. IN BEIJING AND OPENSTREETMAP'S FIRST LEAPS IN BEIJING 卢卡·福瑞利 Luka FRELIH

关于Frida五号 | About Frida V. 对于渴望得到有效、安全且愉悦的城市探险家和想了解城市公 共空间的人来说,Frida五号自行车无疑是一款坚固耐用且十分舒 适的探索工具。这款专为自行车优化设计的界面通过互联网的 服务器,结合场所定位、开放无线网络的自动制图与机会同步 三种功能。 这一版Frida五号的系统基于用户可以使用的无线路由器,采用 Linux及Arduino微控系统。所有硬件依此两套系统定制,将其整合 入无缝集成的互动装置中。技术要求:需外接电源及开放的(无

需密码)的无线网络;需置于自行车可自由以出入的地方。 该项目于2004年由卢布尔雅那市与V2社团合作启动,作为开放 源码的硬件解决方案得以开发,提供了两个版本的系统。我们 在鹿特丹、卢布尔雅那、纽约市、马里博尔、慕尼黑、萨格勒 布、卑尔根、旧金山、曼彻斯特以及北京等地对其进行了试 验。除了作为个人旅行以及对景点进行数码图绘的工具之外, 这种装置也可用于普通人对城市进行的图绘实践,如社区扩展 型项目OpenStreetMap。 q 骑车游北京,2007(剧照/由宓)[Beijing Bicycle Tour, 2007 (Movie Stills/UMI)]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QuickTime™ and a Photo - JPEG decompressor are needed to see this picture.

2007年夏,一份图绘北京的影像纪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记录装置,另置摄像机与之同 步,更有WI-FI设备随时进行数据上传……所有一切,使用的却是最传统的交通工具:自行 车。 来自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Open Street Map网站的卢卡,来自Orgnets/MovingCities的伯 德孟,以及志愿者倪伟峰和由宓一拍即合,热闹开场。——由宓,《骑车游北京》 A Video documentation of mapping Beijing in summer 2007, adapting the latest technology (GPS logging device) synced with installed camera, and wi-fi devices for instant data uploading … All this, using the most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means: the bicycle. Luka from Ljudmila/Open Street Map, Bert from Orgnets/ MovingCities and volunteers Vincent and Umi had a blast. - Umi, Beijing Bicycle Tour

n责任编辑/朱菲 n校译/朱菲

38


2006   中国大陆版知识共 享协议于北京正式发布 [Creative Commons China was launched in Bei­jing]

p 一辆自行车视角中的北京(摄影/Frida五号)[Beijing from a bicycle point of view, Summer 2007(Photos/Frida V.)]

Frida五号在北京 | Frida V. in Beijing 2007年,Frida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创意产业“反规划”式研究 OrgNets项目。基于USB路由器的新系统已投入使用。除了电池报 废以及照相机感光过度之外,一切进展顺利。 这次经历让人难以忘怀,“九百万辆”自行车奔驰于北京街道 上,而你是其中一员,不光对我来说大开眼界,对于所有沿着街 骑行的中国合作者和北京居民也是如此。我们探索大城市网络, 发现它各单元结构中存在的诸多差异。坐在自行车的皮革垫上, 我们在出租车的海洋中自由穿梭,尝试各种不为人知的路线和偶 然发现的捷径。

与城市的亲密接触让我们几乎没有精力去关心沿途偶尔发现的可 用无线网络。集体骑行,每个人都带上摄像机(之后经由宓小姐 编辑为短片),这种方式我们以后无疑会继续采用。看着照片、 录像以及图绘的路径地图,我能感到北京形形色色景物再次来到 我的眼前。希望这些影像也可以让你身临其境。 我很庆幸在路途中,没有因GPS登陆或操作我权宜制作的电子设 备而遭到骚扰或拘捕,因为最近有些人不幸有此遭遇。我甚至在 丢包处失而复得自行车锁,还算幸运。

OpenStreetMap的北京大跃进 | OpenStreetMap’s First Leaps in Beijing OpenStreetMap(简称OSM)是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式地图绘制 项目。撰稿人所提供的数据与图像都会在“知识共享协议”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Share Alike license)保护下得以分享。 这意味着只要使用权处于开放状态,且版权所属得以注明,任何 人都可在无偿式原创绘图时免费使用和打印这些数据和地图。 当我上次来访的时候,OSM几乎连北京的轮廓都还没有绘制出来。 我希望我们两周的努力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并在圈内扩大知名 度。不管怎样,现在看起来让人非常满意。地图在逐步丰富,完 全免费,版权开放。这个大城市需要众多人员的努力,因此本文 旨在记录下你们将来会遇到的相似问题。

n责任编辑/朱菲 n校译/朱菲

项目注册: 在网上申请账号:http://www.openstreetmap.org/ 设定好自己方位:如纬度: 39.9 经度: 116.4 同时申请你在维基上的账号(可选择) 卢卡·福瑞利 Luka FRELIH

Potlatch 这种动画编辑器很容易操作,只需点击地图上方的编辑键即可随 时从OSM主页进入。但你需要先登录网址,然后才可以开始使用。 类似于街道、马路、铁路这样的线性区域,或者像湖区等的特色 区域,只需根据提供的卫星图像即可轻松绘制。但对那些已改名 的街道和岔路,则需具备关于该区域的地理知识,才可以准确地 确定它们的名字。不过,这些初步的描绘,会在后来者那里得到 完善,因此即便你还不知道名字,也可以随意勾勒形状。 JOSM JOSM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编辑器。是可安装到个人电脑上的Java程 序,并适用于任何操作平台。除了为GPS跟踪器描绘线路,一旦需 要标记地标或者连接到地理定位媒介,JOSM也可以帮助添加及标 记单点(节点)。不要被它的外形吓到,这实际上是一款非常强 大且用途广泛的图绘工具,为全世界的OSM地图绘制者发展优化 而成。很可惜,在中国还并不流行。这是它在英国的有效镜像: Larted JOSM mirror,可在此下载。 (译/王行坤)

以计算机与网络为创作平台的艺术家,电脑程序员,自由软件黑客和网站设计师。卢布尔雅那数码实验室核心成员,该实验室成立于1994年。 Luka FRELIH is an artist working with computers and networks, a computer programmer, free software hacker and web designer. He is a core member of Ljudmila – Ljubljana Digital Media Lab since its founding in 1994. http://www.ljudmila.org/dat/Frida_V/ http://twiki.ljudmila.org/bin/view/Luka/FridaV

39


p Frida五号的控制屏,2006年(图/卢卡·福瑞利) [Frida V.’s control panel, 2006 (Photo/Luka FRELIH)]

p 自由骑数据获取自行车(插画/西里尔·霍加克) [Free Ride Data Acquisition Vehicle, 2004 (Illustration/Ciril HORJAK)]

p 除了作为个人探险和图绘电子信息景观的工具之外,Frida五号在草根城市图绘项目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如OpenStreetMap的社区发展项目。专为自行车优化设计的界面通过互 联网的服务器,结合场所定位、开放无线网络的自动制图与机会同步三种功能。图为OpenStreetmap项目绘制的地图, 北京(来源:www.openstreetmap.org) [Besides being a tool for individual exploration and mapping of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Frida V. has also been well received for grass-roots mapping of cities like the communitydeveloped OpenStreetMap project. The optimized-for-bike interface enables easy creation of location-tagged media, automated mapping of open wireless networks and opportunistic synchronisation with a server on the Internet. OpenStreetMap, Beijing (Source: www.openstreetmap.org)]

n责任编辑/朱菲

40


n责任编辑/朱菲

41

p 谷歌地球上由Frida五号拍摄的地理参照照片,2008年(来源:卢 卡·福瑞利、Frida五号与OpenStreetMap供稿人,谷歌公司) [Georeferenced images from Frida V. viewed in Google Earth, 2008 (Credits: Luka FRELIH, Frida V. and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and (c) Google et al.)]


Enjoy

Enjoy

Enjoy

没有外来民工的汗水,哪里会有中国的城市景象? Without the sweat of migrant labour, where are China’s urban spectacles?

3

外来民工和服务业者

Migrant Networks and Service Labour 在中国,外来民工及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与创意经济有三个层面上的交叉和 联系。首先,随着创意产业的集聚,城市地区的原住居民被遣散,保留于 其间的文化也面临湮灭的危险。其次,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为创意产业不可 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随之而生的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再次,成批欧洲和北美年轻人的到来(挣钱、创业或仅仅因为好玩)使创 意产业越来越国际化。要理解创意产业的政治和经济构成,就必须研究经 常被割裂开来的上述三种移民趋势如何互相关联和相互塑造。——布莱特· 尼尔森 Brett NEILSON

劳动力、移民、创意产业与风险 LABOUR, MIGRATION, CREATIVE INDUSTRIES, RISK 布莱特·尼尔森 Brett NEILSON

对文化地理学者来说,现代化﹑拆迁重建和城市中产化引发的 城市人口流动一直以来都至关重要。不过,各奔东西的原住居 民到底后来境遇如何,这一点很难查证。换句话说,他们苦苦

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年轻人掀起的“旅华”热潮不断升 温,这种趋势也关乎创意产业劳动力的构成。这些建筑师、作 家﹑管理者和网页制作者正在中国树立威信,而其所谓专家身 份在本国尚未得到承认。事实上,其中很多人的初衷是为了逃 离西方城市中风险四伏的创意产业工作圈。在中国,机会(宝 贵的专业知识在中国的资本主义旋风中备受推崇)和压榨(相 较西方国家而言,同等才能的个体在这里的工作时间更长,薪

n责任编辑/吴鸿 n翻译/尹晟 校译/姜珺

举中国为例,劳动成本经常被当作推动文化创业的一个关键要 素。就移民活动而言,有三大重要发展趋势。首先,随着创意产 业的集聚,城市地区的原住居民被遣散,保留于其间的文化也面 临湮灭的危险。其次,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为创意产业不可或缺 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随之而生的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 力。再次,成批欧洲和北美年轻人的到来(挣钱,创业或者仅仅 为了好玩)使创意产业越发国际化。这三大趋势之间有什么关 联?它们又能说明创意产业中怎样的政治和经济构成?

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如影随形的房地产开 发,而农民工的迁居浪潮正好解决了廉价劳动力这一难题。利 用户口制度对这些外来移民进行管理的做法向来被广泛研究和 探讨。说他们已经形成中国一个新的劳工阶层并不为过,因为 要求“创建个性释放﹑技术专业、机会均等﹑市场开放的和谐 社会”的呼声中也容纳了他们的一席之地。此外,对未来移民 潮消退和劳动力紧缺的估测和担忧还增强了必须经济重组的意 识。如此一来,创意产业自然就成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 国创造”转变的核心要素和希望所在。

Enjoy

Enjoy

42

维持的群落文化很可能遭遇解体的窘境,中国境内尤其如此。 创意产业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北 京,争议最大的莫过于胡同的拆毁和四合院文化的消失。将废 弃工厂改造成艺术展览馆也是一桩典型事例,这种做法对城市 景观和工种变化都产生了清晰可见的影响。

Enjoy

关于移民问题的争论大多聚焦于文化和身份认同,现在有必要 补充一种全新的视角:关注变化中的劳动体制和控制劳工流动 的政治含义。深入调研创意产业,有助于拓展这方面的考察。 毫无疑问,这一部门(创意产业)的生产程序要求调动所有创 造和交际资源以求谋利,同时也标志着工作组织层面的若干重 大变迁:智力或者非物质劳动机制得到发展,对服务行业劳动 力的依赖日盛,从业风险不断升高,自主创业,友谊,社交网 络,等等。关注劳工状况,就切入了围绕创意产业话语的大多 数脉络之中,因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工 状况。


Enjoy

Enjoy

Enjoy q 2005年12月,北京(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December, 2005, Beijing (Photo/ Underline Office)]

引入全新议题的一种方式是从财政化和风险管理(两者规塑了 已在中国扎根的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形式,并将其纳入遭遇信用 危机的全球体系)这两种更为普遍的趋势出发来解读上述因果 叙事。中国各大城市出现的争相购置商务地产、却成年累月搁 置不用的投机现象是一种明文宣言。同样,很多公司蜂拥而 至,趋之若鹜地收购尚待开发的城市或郊区地段,以实施“土 地储备”战略也是财政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创意产业也被卷入 这些“未来投资”之中,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中国在财 政压力(比如,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增值;中国不再是世界工 厂)之下的经济重组需要它们来重塑城市结构和开辟出路。 从财政化的角度看待创意产业,也就是将城市转变视作似乎

Enjoy

Enjoy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校译/姜珺

当然会有人认为,应该对上述三种趋势进行简单的因果关系梳 理和分析。廉价农民工使房地产开发成为可能,而后者又为创 意产业倾注资金。创意产业为外国移民和中国创业者提供大展 拳脚的舞台。反过来,城市中大量原住居民不得不搬迁。这一 套逻辑看起来再自然﹑精确不过了。不过,我们还想问一问: 故事平缓的外表下隐藏了些什么?

毫无根由的通过开发创造价值的风险操控。也许,要理解财 政创意本身也是一种创意产业还需要多费一番唇舌。不过, 正如所有投机泡沫都会破裂那样,风险管理的诸多技术无法 消除劳动力环节。没有劳动力,创意产业就无从生存。研究 劳动力的构成,就是针对因经济和财政的垄断地位而大力 “去政治化”的社会环境提出若干主体性构成方面的重要论 题。如果创意产业中的主体性生产力被压缩成生产财富的能 力,那么这种压缩需要哪些条件?这样的提问为我们的研究 开辟出一条新路,也有助于完成当代政治思想考察活动中一 项最为重要的任务:全球化背景之下,重新评估和定义“剥 削”这一观念。 (译/尹晟)

布莱特·尼尔森 Brett NEILSON

西悉尼大学人文与语言学院文化与社会分析专业副教 授,该校文化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跨文化批评和 政治思想两大领域。著有《百慕大三角区的自由贸易 和反全球化余事》(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2004年)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ultural and Social Analysis in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of Languag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and also a member for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Research there. He works at the boundaries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political thought. He is the author of Free Trade in the Bermuda Triangle and Other Tales of Counterglobaliz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4).

Enjoy

水却更低)并存。这些创意行业的“外来和尚”与当地的中国 人接触、熟稔和合作,积极主动地融入中国社会。于是,中国 各大城市便呈现出新一股时尚化和国际化的潮流。

43


大多数人认为,对于农民来讲,如今的土地变得很廉价;同时农民也这样 认为,因为他们没办法利用土地赚钱,于是,他们试图用土地换钱。 There’s a broad perception that land becomes very cheap for peasa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easants think their land is worthless because it doesn’t make money, so they are trying to exchange land for money.

p 外来民工聚居的集体宿舍(图/下划线工作室) [Migrant workers' collective living space (Photo/ Underline Office)]

p 城中村为民工提供了廉租屋(图/下划线工作室) [Village-in-City Provides Migrant workers with low-rent housing (Photo/Underline Office)]

p 深圳湖贝村的夜间集市(图/下划线工作室) [The night market in Hu Bei Village in the downtown of Shenzhen (Photo/Underline Office)]

p 北京奥运前期施工中的水立方(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The Water Cube under construction before the Beijing Olympics (Photo/Underline Office)]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44


2005   社会运动开始遍及欧洲,掀起反 对后福特工业时代的非固定性劳工状态 浪潮 [Social movements across Europe protest over ‘precarious’ labour conditions that characterise post-Fordist labour]

外来民工、合作研究与空间压力: 文化研究学者孟悦访谈 MIGRANT WORKER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SPATIAL PRESSURES: AN INTERVIEW WITH MENG YUE 采访/奈德·罗斯特 Interview/Ned ROSSITER

去年七月,我有幸访问了《上海与帝国边缘》一书作者、文学学者孟悦。孟悦多年来与多 伦多建筑设计师、艺术家艾德里安 · 布莱克威尔合作,与文学和建筑学背景的学生们一起 进行一项十分有趣的关于北京周边地区的调查研究。这项调查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 边缘地区的粮食生产、土地使用、资源分配以及劳动技能增殖。下文摘自2007年我们在北 京进行的一次讨论,原本很长,但其中一半内容由于IPOD电池故障而丢失,剩下的部分从 录影中译写过来。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校译/朱菲

奈德 · 罗斯特:孟悦,你现在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在多 伦多大学也兼任着类似的职位,但有趣的是,近年来你跟多伦 多本地的一群研究北京外来民工问题的艺术家、建筑师以及学 生们合作进行城市问题的调查。从严格的学科意义上讲,这一 类型的调查通常属于人类学领域。我很有兴趣知道这项计划当 初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文学类研究者会从事人类学方面的研 究? 孟悦:比较文学是我们向学生开的必修课,并同时教授文化研 究。以前,我们的教学是从巴特和德里达开始,但我发现包括 学生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太抽象了。要把那些抽象而复杂 的法国后结构主义与我们的生活、语言以及城市面貌发生的巨 大变化联系起来是相当困难的。我认为,一项好的文化研究课 程必须更为清晰地探索出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的联系,尤其是 在中国当前这个历史时刻。去探求一种理论来解释当前所发生 的一切变化需要过久的时间,并且它也无助于学生们理解彻底 改变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因此,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拓宽 学生们的思路,找出物质生活和文化氛围之间的必然联系。我 和学院领导商量是否可以把这个项目转化为对城市生活的案例 研究,他认可了我的想法。 两年前,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只有八名女学生,因此并没有作 深入的研究。不过,她们文笔很好,并且喜欢把对空间的分析 与历史著作以及人类学方法相结合。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 那并不算人类学研究——我们没有采访很多人——但是,能 够在工地上与当地人闲聊确实是一次既丰富又有趣的体验。后

来,当我考虑再次开展这项调查时,在多伦多遇见艺术家、建 筑师艾德里安 · 布莱克威尔先生。我们谈到这个构想,刚好布 莱克威尔先生准备在夏季到北京进行城市调查。他的做法是不 想让读建筑学的学生将北京当成可任意进行景观设计的空旷空 间,而是通过田野调查来进入城市空间。 很快,我们发觉这种方式拓宽了人们认识城市的方法。当然, 这自然会给一部分有传统文学背景并且与现实世界脱节的人 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由于我们习惯了读课本、研究书本知识, 所以我们很难转变学习模式。基本上,我会让学生们把物质材 料、空间以及人们在那些空间里留下的痕迹作为一种语言、课 文来阅读,然后做他们觉得对的事情。阅读是为了了解建造的 历史、了解已经构建了的空间,此外,有需要的话,还可以读 到更多信息。于是他们所进行的城市边缘的田野工作超出了研 究的预期。起初一切都是实验性的。 我知道,十年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对十三亿人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当时至少有四亿剩余人口,他们无法被农业经济吸收。 现在,当城市吸收这部分剩余人口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清晰的 思路去寻求最优方案。当然,当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 已经就进出口商品问题展开谈判。当时,由于其廉价的劳动力 和土地,农业的价值似乎并不高。但这种想法与当前的现实却 产生了差距——例如,进口农产品和粮食的成本更高。由于政 策性错误,对于某些人而言,土地变得没有用,但并没有使土 地变得廉价。大多数人认为,对于农民来讲,如今的土地变得 很廉价;同时农民也这样认为,因为他们没办法利用土地赚

45


农村外来民工的创意生活

“穿过大都市和移民城市,在城市与城市边缘地带之间,当代中国城市是一台正在毁灭自己周边领土的机器。在扩张欲望的驱动下,城市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改革的大型工 具。地球正跟随城乡地带、城市边缘带、中间地带、无人地带以及荒芜地带——巨大流动人口的临时避难所,一同被湮没。但正是这些外来的务工人员,而非本地居民推动了 这些城市的繁荣发展。人口正在持续流动,外来人员变得居无定所。按理来说,外来民工是典型的后福特主义主体:劳动与生活的模式都具备高度弹性化与不安定的特征。同 时,他们在技术与创造能力方面的程度不一,又让“创意生产者”的形象成为严重的问题。”(文+摄影/MovingCities)

正如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中国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面 临着组织上的挑战。在城市化的情况下,北京自然不是唯一需 要拓宽自身边界来容纳流动人口以满足劳动力需求的城市。但 特别的是,土地与劳动力的价值体系已经确立了农民阶级在知 识和劳动力方面的价值缺失,这一结论是与现实相反的。事实 上,在中国所有的工作群体当中,农民阶级以其对于环境和技 能需求的惊人适应力而显得最为独特。可论证的是,农民的灵 活性使他们成为典型的后福特主义主体,而不是所谓的创造性 生产者。

46

正如我刚才讲的,上至领导官员,下至农民阶级都认为农村土 地没用保留价值。但是,北京的边缘地区仍然有很好的土地。 不论是村民还是这些地区的领导都在设法把这些土地城市化。 在那里存在着拆迁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他们在城市化过程 中所从事的社会工作有关。同时,你也能发现剩余劳动力的积 累。当然,你也可以在北京中心区看到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来 的外来工当中,女性主要从事服务性行业,而男性则做地盘 工。这是北京建筑工人的特别之处,也许上海的情况也一样。 在城市边缘,你能找到农民工。他们的居住条件相当恶劣,因 为他们没有房子。但他们也不愿意租房子,因为他们认为土地 是租来干活的,而不是用来建房子的。他们想要能赚钱的工 具。这种现象导致了农业生产的紧张,意味着使用更多的化肥 和化学药品来生产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反季节蔬菜。通过这种 方式,农民可以比以前挣更多的钱。大家都知道,这些新增的 收入会被存起来寄回老家。这些农民与他们的原居地的社会生 存层面多少有些分离。这种用地方式与北京或者他们家乡的环 境丝毫不能接轨。他们在哪儿都是孤立的劳作者。 罗斯特:你认为,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研究,你的学生感受到 一种强烈的社会学或者本体论的危机吗? 孟悦:“农”一方面涵盖了农民与农耕,另一方面又指代农 村,三者加起来被称为“三农”问题。对于这三者的关系,存 在着许多争论,尤其是围绕着大的社会问题。我认为,我的学 生都知道这些问题,但直到他们亲眼目睹调研现场,他们才明 白自己对这个问题知之甚少。在他们的研究中,真正要揭露的

是在城市边缘“三农”问题的状况,这与我们对乡村农民的 研究并不互相排斥。但城市边缘不是外来农民唯一迁往的地 方。学生们学会了分辨出本地农民和外来农民。当然,很多的 外来农民宁愿离开他们认为毫无价值的土地。但也有一部分人 不想离开,因为他们跟自己的社群脱节了——他们觉得自己十 分独特,因为自己不像其他人一样离开自己的家乡,尽管这些 人在家乡可以接受更好的或者同等级别的教育。因此,农民阶 级心中也有焦虑。同时,北京周边的农民为了从外来农民身上 赚钱,把自己的房子和土地租给他们。这种做法导致了土地使 用危机。我和学生们都可以看到本地农民沿着这个思路去想问 题。我们也看到外来农民由于土地竞争而变得越来越分散,他 们经常感到很气愤,却往往没有发泄的渠道。就算是本地农民 也感到气愤,因为他们处于一种有趣的状态——有时候,他们 也知道自己在土地使用的问题上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但是他们 也不愿意多谈。这些复杂的情况促使我的学生去思考。 罗斯特:看来,农民这一研究客体的变化与中国许多经验和条 件的巨变变革是一致的。随着农民与农村的脱钩,“农民”这 个称谓也因此而变得抽象——它不再与物质条件相关。请问, 有没有新的称谓或者概念反映这种断裂和分散的状态呢? 孟悦:有,确实有。我的学生观察过一些垃圾回收工:有的人 从事垃圾回收工作已经超过十年,并且干得相当成功。他们 已经抛弃农民的身份很长一段时间了,到现在,他们熟知城市 生活的一切,所以努力去寻求自己新的身份,例如某些回收金 属的工人。在社会主义时期,新的垃圾回收工人无法维持自己 作为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他们的形象被剥夺了社会价值。然 而,他们以“钢铁工人”的形象出现,并把这个称呼来指代金 属回收行业,以此来讽刺地揭示出“劳动”一词含义的历史变 化。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抵制自己劳动的贬值。实际上, 在讽刺当中,他们在积极地维护自己的身份和主体性。 罗斯特:这个自名的过程是怎样发生的?那些在劳动部门工作 的人或者政府中管理劳动者的人知道这些新名词吗? 孟悦:我不清楚。我的学生在田野调查中获得了很好的经验。 外来民工们都很乐意跟我们交谈或者接受采访。他们会说一 些比如“我应该加工资”之类的话。但我想我们的交流并没有 真正涉及政府部门。相反,外来民工和政府之间互相存在着猜 疑。当地政府建议我的学生不要跟那些住在垃圾回收村里的外 来民工交谈,好像他们是坏人。不过,学生们还是继续调查。

p 在北京建外Soho休息的民工(图片/下划线工作室)[Workers having a rest at the Jianwai Soho(Photo/Underline Office)]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校译/朱菲

钱,于是,他们试图用土地换钱。开发商利用了这个契机,以 极为低廉的价格从农民手中购买或租用土地,然后获取极大的 利润。我们知道,那种征地的过程正是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意识 形态的关键成分。


THE CREATIVE LIFE OF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

¥

"Traversing the Metropolis and the Migrantopolis, between the urban and peri-urba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y is a machine devouring its surrounding territories. Compelled by a Will to Expansion, the city has become a megadevic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world is awash with rural-urban sites, peri-urban environments, in-between zones, no-man's land and waste-lands. These are sites of temporary shelter for the massiv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migrants. Rarely official inhabitants of the city, these workers make the city flourish. Continually on the move, the migrant’s habitat is one of impermanence. Arguably, the migrant-worker is the exemplary post-Fordist subject: highly flexible and deeply insecure modes of labour and life. Yet their diverse range of skills and capacity to invent brings the image of the ‘creative producer’ into serious question." [Photo&Text/MovingCities]

尽管这些工人把垃圾回收作为一种职业,或者说将其变成了 一种职业,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项工作当作终身职 业。“我是这一行干得最棒的!”他们高兴地说,但是,他 们都没想过要一辈子干下去。即便他们用着自己回收的金属 来美化环境,用回收的彩色纸张或海报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但他们只是需要回收垃圾的收入,他们很想去寻求自我表达 的另一种方式。我觉得要想出一个新的专业术语去表达这种 创造性的实践是相当困难的。我们需要用另外一种表达的语 言,这种语言成熟于他们已经开始用于表达的物质表现。比 如,他们不会把这片土地称作自己的家,也不认为他们的未 来属于这个地方;他们仍然希望回到农村故乡的家。接着, 我的学生发现,尽管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门职业, 也不认为这里可以接受更良好的教育,但他们还是会把家里 人带来这里。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认为也许他们试图通过 他们环境里的物质痕迹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我讲的不一定准 确,但他们利用废品,在回收的废品上留下了痕迹,而这就 是他们留下的让别人阅读和理解的痕迹。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校译/朱菲

罗斯特:我们发现在外来民工流动过程中,命名与表达成为 了自我组织的方法、媒介与机制。但同时,对于这些表达的 方式,或者如你说的“痕迹”的跨机构交流很有限,在我看 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说,政府是与人口管理 的艺术和技能相关的,就有必要为了管理外来工的流动而去 确认这些主体的身份。但你刚才提到,这些工人对于自身的 主体性存在很大的矛盾心理,那么,在一定意义上,就不存 在可以控制的外来民工主体。这是否意味着自治的可能呢? 孟悦:据我了解,现在的政府管理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的管 理,虽然我不喜欢用“管理”这个词。我认为,在当地村落 里仍然有一些政府分支部门。例如设法计算出外来人口的部 门。我们去过的地方在财产价值上有极大的利润,但这些土 地依然被政府列为农业用地,尽管它们面临着由于土地利用 的变化而需要重新被归类的压力。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对外 来民工并不负行政责任,同时,对于来自同乡或同省人员则 实行放松管理。我不确定现状如何,但在以前,比方说,同 省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也愿意互相 帮助。我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把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带 到同一个地方,但是我们现在讲的这群人的数量并不多。例 如,在北京,你依然可以找到本地人口居住的楼房,但是数 目也越来越少了。人们过去总把一个地方当做属于自己的旅 馆,如果有同乡人来了,会第一时间来这里住下,互相关

照。但如今,这种现象已经没有了。 你说得对,在这种集体群居的社区型地点会出现自发组织。 但我不知道能否把这称作“自治”,尽管自发组织相对来说 已经对自己的权利有自觉的认识,因为他们会评论自己的生 活、艰难的环境,同时,他们懂得很多东西。他们当中的一 部分人刚来的时候并不是农民。但他们来干这些工作就可以 有五万元的盈余,也不用到企业工作并且失去自由。因为不 需要过多的生活成本,所以他们会选择这项职业,同时,我 相信,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 式,不用替别人打工也不用担心年中会失业,尽管他们的生 活环境像一个住在田野间的外来农民一样恶劣——我肯定那 里有电但没有冰箱。他们没有老板,他们是自己的老板。这 一点很有吸引力。这和年轻的创业者对自己生活的看法没有 太大区别。 罗斯特:接下来,我们谈谈外来企业家。这里,你用了个新 术语“个人化”,它和那些与新自由主义相关的术语没有明 显的联系。“个人化”是个很特别的术语,它不是西方经验 下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可以解释的。 孟悦: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独特的,因为他们没有被迫的成 分。我还在思考是否应该使用“个人化”这个词,因此我更 喜欢用“自由的生活方式”去表达。他们有权选择去储钱、 盖房子等等。如果我不用“个人化”这个词,又很难说清楚 问题,因为有时他们所做像是一个家庭单位所做的事。他们 都在干同样的活儿,但是在家庭里,孩子可以到实验学校接 受小学教育。用“实验”这个词相当有趣,因为这些学校中 的百分之八十都是为外来民工的孩子所设的。这是极其不规 范的教育,因为很多学生会中途辍学去打工。 (译/官力 斯) [文稿撰写/伯德孟;编辑/奈德 · 罗斯特]

孟悦

MENG Yue

多伦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 教授。著有《上海与帝国边缘》(明尼苏达大学出版 社,2006年) MENG Yue is a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nd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She is the author of Shanghai and the Edges of Empir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6).

47


反转文化地图:北京创意生产的外围地理 INVERTING THE CULTURAL MAP: PERIPHERAL GEOGRAPHIES OF BEIJING’S CREATIVE PRODUCTION 艾德里安·布莱克维尔 Adrian BLACKWELL

内外倒转的城市 Inside-out City

在北美和欧洲的想象中,艺术家们都住在市中心年代较久的工人阶级或工业生活区。在北京,他们却住在城市边缘的村庄里。跟北美 那些新兴的正使市中心更加雅致的创意集群不一样,在北京凸现的文化地缘却是高度驱散的,倒转了对正常文化空间之构成的先入之 见。北京最重要的创意集群多数位于城市的五环路外,在这条直到最近才被视为北京城市化扩张的边界线外形成一个个岛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要的文化机构坐落于紫禁城四周,靠近中心,而高等教育机构隐蔽在城市的西北。改革之后,实验主 义艺术家热衷在这些中心机构展示他们的作品,却在边缘地带形成组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缓慢的开放在1989年“中国/先锋艺术”的 展出中达到顶峰,但是这次解冻随着之后政治形势的发展再次戛然而止,艺术家们也开始了新的一次向边远村庄的迁徙。起初这些艺 术家驻扎在城市的西边圆明园附近的地方,经过九十年代初期的压制,他们向东跳到大山村(之后被称为东村)和宋庄。2001年中央 美术学院从王府井迁到四环外的望京新村加速了798厂区新艺术空间的形成,以及不久后五环外西北方向草场地、崔各庄还有现今环 铁艺术区的创立。由于这些村庄多是非官方开发的且技术上属于非法使用农业用地,所以他们仍然处于威胁之下。 比如索家村艺术营 2005年就被政府用推土机推掉,798也直到2006年才摆脱被重新开发的威胁。

文化群岛

A Cultural Archipelago 各式各样的创意集群分布在城市的五环路外。邓锋和黄友钦(音)在其2004年的北京研究中指出,现今中国存在两种基本的城市远郊蔓延 模式:监管不力的乡村集约化和不断拓展的新开发区。对创意产业的考查显示出这两种模式间存在的张力和相互依赖关系。 如果说艺术生产和房地产开发导致的村庄经济集约化刺激了相当一部分郊区内生的发展, 那么开发区则是其反面形式最清楚的例子—— 城市一跃进入郊区空间的蔓延模式。在城市外围的新文化开发包括:艺术家村庄,艺术家在这利用当地农民低廉出租的土地作为居住和工 作空间;艺术展览馆和艺术区,被重塑、改造一新成为艺术消费空间;软件园、高科技开发区和大学,如广阔的中关村开发区;高低不齐 的居住区块,这里住着外来的创意和商业阶层;最后还有那些休闲空间、会议宾馆、温泉疗养地及主题公园,它们聚集在城市的边沿。 这些新的文化岛屿无一不在地理上和运行上与一群亚城市化个体——当地的农业村庄——相互纠结。由于农民们不拥有土地,他们无法从

n责任编辑/周溪

48

市政府在这场驱散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中央美术学院易址,在环铁修建国家电影博物馆,保留798,规划将首钢旧厂址 和大兴作为创意集群,将中关村大学区北边扩展成软件开发区,并沿成铁13号线为专业移民规划了新的居住区。对市政府来说,这些 边缘的土地比城区地块更容易开发,因为城区土地的很大一部分仍在单位体制垂直结构的控制下, 这种体制下各个工业单位直接向中 央政府汇报工作。这促使市政当局在郊区规划“开发新区”。至今,随着市政府的城市外围战略规划对艺术家们随意迁徙的促动,北 京外围的文化地缘已经建立起来。


q 回收村,北京市朝阳区来子坊,2007(摄影/斯哥特·鲍尔斯+廉姆·伍夫特)[Recycling village - Nai Zi Fa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2007(Photo/Scott POWERS, Liam WOOFTER)]

2008   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波及,

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工厂关闭 [Closure of factor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due to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技术上卖掉土地,只能通过非正式手段开发土地。虽然这种土地控制结构使得很多当地的农民成为中产阶层,他们开发的非正式性意味着 他们最主要的租户是农民工。城市的边沿吸引着这些来自落后省份的移民,因为这里的住房低廉得多,且监管不严。此外,移民们在这里 受到较少歧视,并在村庄四周的各种产业中有适合它们的工作机会。正是这些流动的劳动力支撑起这里的劳动密集型创意产业。 每个村 庄都找到了代替荒废了的城镇和村庄产业的方法:在佃农耕种农业村庄,移民工人耕种当地农民的土地;在建筑村庄和艺术村庄,移民工 人从事建筑建设或艺术生产;服务工人在远郊度假胜地提供服务;司机和技术工服务于出租车村庄,而垃圾回收人员在回收循环利用村庄 工作。 总而言之,承认移民工人的多重作用和身份是重要的,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创意产业。然而,相应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却惊人 的缓慢,且的确并未承认创意产业中这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北京周边创意产业的战略平台

The Strategic Scaffold of Beijing’s Creative Perimeter 北京外围的这些自成体系、杂乱脱节的城市化个体在为一系列城市参与者创造机会的同时也打破了城市空间,产生诸多挑战和机遇。下面 把北京创意产业颠覆性的地缘作为一个战略性展台,从其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1. 被驱散的地理位置

A Geography of Dispersion 创意产业被驱散到城市外围是由土地使用和土地价值中存在的问题所发动的。对艺术家来说,他们来到城市的边沿地带是因为这里的村庄 提供廉价的出租空间。 最初,这使得他们所占有的空间具有相对的可承担性。但是,近几年这种情况却改变了: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升 温,一些艺术家就得以利用郊区模糊的土地使用规则为自己建造大房子,并为其他艺术家开发房产和工作室。这个过程在草场地和宋庄都 很明显。因此,虽然在城市外围寻找低廉工作空间的解放性可能仍然存在,但这种可能却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兴起的奢侈住房市场压倒, 其间培养了一种以消费为导向的个性模式。同时,这种现象将创意产业与整个更大的社会隔离开来,而创意产业却需要在这个社会中运 作,结果是出现众多孤立的聚集点,里面盘踞着千篇一律的生产者,而不是一个各个领域间相互交流作用的生产空间。艺术家村庄正在越 过一个临界点;随着艺术家们从“徘徊者”——借用 2007年由皮力策划的刘韡作品展标题——变为“贵族”,他们的工作空间从远郊变 为近郊,且空间的生产也不再是自下而上的,而变为现在的被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政策掌控。虽然创意产业分散的地理位置使移民工人付 出了大量的机会成本,但它同时为这个毗邻城市的区域带来了很多东西。与其他很多国际化城市的那些不起眼的边沿空间不同,北京的外 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生产力和丰富的文化差异性。 处于城市边沿的文化产业具有潜能变革人们对城市外围区域的理解和开发模式。

2. 流动劳动力的廉价和不稳定

n责任编辑/周溪

The Low Cost and Precarity of Migrant Labour 尽管有报道说由于合格劳力的欠缺,中国的工资水平在快速上涨,但是它们仍然不到发达国家的5%。这种情况的可能存在部分是基于再 生产和食宿的低廉成本。在北京,除了城市里地下防空洞、地下室和工作地的空间,毗邻城市的村庄是为数不多的廉价居住地之一。因 此,处于城市边沿的这些村庄的存在和非法扩张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容忍,因为他们在城市经济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政府和 市场被迫提供新的居住形式,就必须提高工人的工资使其负担得起。农民工们不仅仅是城市的下级阶层,他们也是某种隔离制度的受害 者,这种制度自然而然地不仅把他们简单地定义为穷人,更是深层次地将他们划归为异类。也正因此,这些作为民工(流动工人)的家的 村庄就如同异化的器官。在这些城市化村庄里,这种劳力被空间化,使得这座外围的城市群岛变为在多种意义上成立的该城市的“构成性 的外界”。而集中于这个监管缺失的空间中的群体如何以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到创意产业中仍是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尽管该群体用廉价和 不稳定的劳力支持了这个产业。

3. 来自四面八方的国际和中国劳动力

Cosmopolitanism of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Labour Force 中国难以置信的经济发展,快速的现代化和前所未有的城市化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好奇的工作者。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寻找世界的一种新景

49


q 单人回收业,北京市朝阳区来子坊,2007(摄影/斯哥特·鲍尔斯+廉姆·伍夫特)[One Person Recycling Business - Nai Zi Fang,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2007(Photo/Scott POWERS, Liam WOOFTER)]

象。此外,在很多情况下,有一大批人离开故土是因为他们的国家不能为其教育工厂中涌出的具有熟练技能的毕业生提供可靠的就业。

相当多的这样一些外国人到中国投身创意产业。 这些记者、艺术家、建筑家、策展人、作家和电影人为变革时代的中国的集体知 识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城市边沿的新兴奢侈住宅的开发中,外国人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很多人住在西式的独栋别墅里。创意产

业从世界各地吸引工作者的同时,这些在城市边沿的村庄也驻扎着来自中国各个省份的各地劳动力:有来自河北和河南的,也有来自新 疆、四川、安徽和浙江的。这些移民有不同的语言、饮食、风俗、习惯和技能。 所以这些毗邻城市的村庄与地方省份那些偏远的山村的 极大不同就在于它们有这些新居民所积累的各式各样丰富的技能、经验和才能。它们是真正的多样群体。虽然这种巨大的变化所产生的很 多摩擦,质疑或确定这些工人为少数群体,但同时也会由于各地不同观念的碰撞产生令人咂舌的结晶。 这种环境为惊人的革新创造了巨 大潜能。

4. 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与软弱无力的监管体制相结合

Strong Central Government Combined with a Weak Regulatory Framework 一个难以渗透、高度集权的,只对其公民尽最少义务的中央政府和一个软弱无力的监管体制的并存是一个明显的矛盾结合体,这样的结 合——社会急剧转型的副产品——是中国今天局面的特质。作为首都,北京有责任表现政府对空间的权利控制。但1978年以来的权利分散 进程却使得北京对其城市空间的监管相当模糊。然而,这种集权体制和监管缺失的结合非但没有阻碍发展, 反而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国际化市场中相当高效地运作。正如汪晖所指出,中国的这种高度集权体制与西方国家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号下兴起的新集权主义完美吻 合, 并同经济和社会管理其他方面的监管缺失联成一体。

本文中对北京创意产业地理位置的观点形成于一项关于北京外围城市形式的研究。该研究是清华大学文学系的学生和多伦多大学建筑、景观与设计系的学生(曾于2007年五月和六月在 B.A.S.E.——基地工作室学习)共同合作的项目。该项目由孟悦 (清华大学 / 多伦多大学) 和艾德里安 · 布莱克维尔(多伦多大学/ B.A.S.E.)指导完成。

艾德里安·布莱克维尔 Adrian BLACKWELL

城市和建筑设计师、艺术家和研究者,其作品关注后福特时代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不均衡发展中的各个空间和各种力量。布莱克维尔与 詹 · 巴德尼合编了《走出箱子:社会空间的介入》,并与裴钊共同策划了展览“迂回:中国城市化的策略”。他现执教于多伦多大学,教 授建筑和城市设计,2004年他在多大建筑、景观和设计系发起中国全球建筑项目,并任重庆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客座教授。 Adrian BLACKWELL is an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er, artist and researcher, whose work focuses on the spaces and forces of uneven development produced through processes of post-Fordist urbanization. Blackwell co-edited Unboxed: Engagements in Social Space, with Jen Budney and co-curated Detours: Tactical Approaches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 with Pei Zhao. He teaches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where he initiated al&d’s China Global Architecture program in 2004, and has been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Chongqing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责任编辑/周溪

50

由于市、县、乡管理权限的不清晰,北京的外围特别地缺少监管。尽管如此,这些城市、郊区的边沿却被各级政府视为发展的绝佳之 地。在这里,当政政权的两个矛盾特质在城市空间中留下烙印:新开发区为城市发展重新指明了方向,而这些巨大项目工程间的空隙却放 任其随意发展。 这种失调产生了北京创造力相互竞争的景观。强势的国家体制为许多激进政策得以实施提供了可能,这是拘谨的西方政 府无法做到的:可持续建设的新政策、小户型公寓、和谐社会,还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而与此同时,正是在空隙中农民和民工本身的独 立参与者正试图强大自己,为他们创造性的劳动谋得平等的地位。 (译/龚知鹏)


2008  中国颁布新的劳动合同法,法

规中加强了对农民工权力以及生活条 件的保障 [New Labour Contract Law (LCL) strengthens rights and improves conditions of migrant works]

p 摄影/艾德里安·布莱克维尔[Photo/Adrian Blackwell]

n责任编辑/周溪

51

p 上地软件园,从Zpark上显示出半数已经拆迁的村庄已经停止了项目完工(来源/尼克·艾略特,理查德·安特西纳) [View of Zpark - Software Park, Shangdi - showing the half demolished village that has halted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Source/Nicko ELLIOTT, Richard UNTERTHINER)]


房地产开发商是否是创意劳动者的寄生虫? Are real-estate developers parasites of creative labour?

4

以房地产开发为中心的创意经济 Centrality of Real-Estate Speculation for Creative Economies

房地产开发商是创意经济最大的资助人。基本上所有创意人全年大部分时 间都处于失业状态或做些零碎工作。鉴于当下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主要 拜美国次贷市场崩跌所赐——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创意经济是否真有明天。 除去房产还能剩下什么呢?这实在称不上一种经济模式。但或许这个空间 又开辟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与决定创意生命是否鲜活的微观经济之 间关系更为紧密。房地产价格崩盘之后,艺术家就不得不寻找新的自我角 色。不久后他们的副业可能会是为毫无想象力的房地产公司做家居装修。 事实上,房产价格的崩盘反而能让房地产经纪人转变为创意先行者。当房 产价值开始缩水,城市的动态和生命就被重新激活,一切不可预见的创意 活动都变得有了可能。——奈德·罗斯特 Ned ROSSITER

五步树立你的“不拆”品牌 BRAND YOUR BU CHAI IN FIVE STEPS

u正在拆毁的街道上开一家酒吧 v安装WIFI(没有人会去拆掉它) w卖咖啡和T恤 x拆了你现在的酒吧重建一个 y酒吧重新开张,提高售价或者卖假饮料,变得富有顺利通关……或者,回到第一步 [OPEN A BAR IN A STREET THAT IS UNDER DEMOLISHMENT]

[INSTALL WIFI (NOBODY WILL DEMOLISH THAT) ]

[SELL COFFEE AND T-SHIRTS]

[DEMOLISH YOUR OWN BAR AND BUILD A NEW ONE]

[OPEN THE BAR AGAIN, RAISE YOUR PRICES OR SELL FAKE DRINKS, GET RICH AND PASS GO ... OR, RETURN TO NO. 1]

打品牌! BRAND IT!

n责任编辑/罗媛 翻译/朱菲 摄影/MovingCities

52

’T.

JUST DON’T.


t 地图来自《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皇城保护 规划2003》。这两个保护计划是相辅相成的,都 可视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的“圣经”:受保护 文物与受保护区域计划 [Maps from ‘Conservation Plan for the Historic City of Beijing and Imperial City of Beijing’ (2003). The two protection plans are to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ne another and are the ‘bible’ for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areas in Beijing: Planning of the Preserved Cultural Relics and Conservation Districts]

保护它! E IT! RV

PRESE

t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25 Historic Areas in Beijing Old City]

北京的文化遗产地图 Cultural Heritage Map of Beijing

那凯拉/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Carla NAYTON/CHP 在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以下简 称中心),我们认为,为了获得和谐与可 持续发展,当地社区必须加入到对他们自 身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之中。中心旨在 提高公众意识,并让他们认识到文化遗产 的重要性,同时提供相关知识及工具,以 帮助他们维护和传播自己的文化遗产。北 京胡同和那些散落于传统四合院之间的小 巷,就是北京文化遗产的独特组成部分。 一旦它们被夷为平地,将使部分中国历史 遗产蒙受无可挽回的损失。自20世纪中期以 来,因建设新的马路及楼房之需,北京的 胡同数量骤减。

当胡同不再,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古砖古 瓦,而是当地居民的非物质文化。非物质

我们认为,胡同文化是古建筑不可分割的 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没有人类,就没有文 化。胡同文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无 疑是相当高的。 于是,我们在中心提出了开发北京胡同的 互动在线地图的想法。老北京文化遗产地 图的设计出于如下几种考虑。首先,地图 会为胡同区域提供直观记录,比如古建筑 本身的基本信息、保护级别,以及是否正 在进行修复或者濒于灭绝。其次,地图也 会包含关于该区域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信 息,以便游客可以对这个区域的老北京文 化遗产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再者,地图 本身会成为公众添加他们自己关于遗产信 息的互动方式。最后,我们希望通过使用 这种文化遗产地图,公众以及当地社区可 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对他们自己文化遗产 的保护之中,同时去发现并防范那些非法

毁坏胡同的行为。 最终我们希望可以制作出一幅互动地图, 这样人们可以添加新的信息,同时根据 已有信息制作新的地图(就像维基百科那 样)。这意味着,地图不光是作为保护某 一地区即将濒临绝迹的文化遗产的手段, 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北京胡同受威胁状况 的关注意识。另外,地图还可以记录在文 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 就。 例如,区级文化遗产管理处计划修复一处具 有文化价值的地区。将这一举措列入地图, 就可以记录下我们在遗产保护领域所取得的 进展。我们认为,北京的文化遗产地图有助 于加强胡同对于北京社区建设的价值。通过 吸纳居民加入到保护他们自己当地环境的行 动中,我们的远景是让地图成为公众关注监 督北京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台。这将在一个公 众参与渠道非常有限的环境中起到难能可贵 的作用。 ( 译/王行坤)

那凯拉

Carla NAYTON

文化人类学者,现任职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CHP是一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从本地出发协助国内各社群保护 他们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Carla NAYTON is a cultural anthropologist working for the Beijing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enter (CHP). CHP is a Chines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working at the local level to assist Chinese communities in protecting their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ttp://www.bjchp.org/

JUST DON’T.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MovingCities

20世纪50年代,北京有胡同3000条,到2001 年,已经减少到1300条。而我们的2008报 告——《老北京之友第二阶段报告》—— 将数量确定在1100条。在《北京旧城25片历 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2)中,我们 注意到,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胡同的历史 价值,并开始划定受保护区域,这一措施 会使得600条胡同免于灭绝。不幸的是,非 法建设依然猖獗,甚至在受保护的区域之 内也是如此。我们中心的任务就是确保胡 同能够长久存留,使他们的后代能将胡同 世代相传。

文化就是活生生的遗产,它是一个社区共 同的传统、习俗、知识、口述的历史、技 术、工艺和手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2003)申言:“各 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 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 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 感。”

53

JUST DO


建构中国当代艺术的真现状与不动产: 基于2004年对798的思考 Constructing The Real (E)stat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Reflections on 798, in 2004 汤伟峰 Thomas J. BERGHUIS

我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是第一批拜访大山子地区798工厂大 院的外国人之一。那时,798正在从一个工业区转变为一个时 髦的文化区。我第一次拜访大山子是在2001年,当时是和著名 的中国艺术批评家栗宪庭一起。我们进到一个由老篮球场改建 而成的、令人兴奋的现代综合建筑里,一个设计工作室和《新 潮》杂志社的办公室安顿在这里。《新潮》杂志是由一群艺术 家和艺术批评家支持兴办的,他们当中有吴文光、邱志杰和栗 宪庭。不幸的是,时间已经在这些中国实验艺术的先行者身上 留下印记。在搬到大山子不久,《新潮》杂志就遇到了财政上

的困难,它无法再吸引到新的投资商,因为这些投资商都更愿 意去支持新一代的实验艺术家。 2001年11月,我和一群当地艺术家谈到当代艺术展在中国主要 的城市遍地开花、飞速发展的话题。当时,我们统计得出,单 是春季和秋季期间,就有大约400个展览在北京举行;当中有很 多展览是在“地下”空间或者是私人的住所进行的,这些地点 遍布了整个城市。每个人似乎都在努力工作,以便赶上起源于 1990年代初的思想的步伐,即持续性实验的精神。这种精神的 标志是强烈的态度以及希望艺术家和他们的策展团队进行改变 的渴望。以上综合在一起,他们保证了一个持续性的新艺术作 品的潮流,这些新的艺术作品将永远改变我们认识中国当代艺 术的方式。 当我于2002年秋天再次拜访大山子的798工厂大院时,事情开始 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在整个老工厂大院的大厅和 仓库住了下来,而且听说马上要有一个新的实验艺术区了。然 而,在新发展带来的兴奋中,也传来可能要在未来几年把这个 地区铲平,用于建造高层公寓楼的消息。尽管如此,很多人, 包括我自己,对这个区域可以带来的哪怕是短期的影响依然感 到乐观,其影响就在于它可以成为展示中国实验艺术真正力量

n责任编辑/吴鸿

54

2004年5月的一天夜晚,我坐在从通县回京的出租车上。通县 位于北京以东19公里远的地方,而出租车前进的方向就是大山 子。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一直在大山子协助筹备第一届大山子 国际艺术节。城市的大部分都被黑暗笼罩着,这个景象被摄入 车窗的高速公路上的灯光打断了。出租车加速把半夜行驶在高 速公路上的卡车和货车甩在身后,这些交通工具装载着这个巨 大城市的供给资源,这些供给维系着这个城市里所有的生命。 我不禁问自己,是什么让大山子这个艺术区开始变得对这个城 市那么重要?它能否代表中国的实验性艺术生产?或者它更倾 向于流行文化的提升和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地产?我的思绪 渐渐飘散在夜色里。


2007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与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发布《北京优秀近现

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覆盖北京188处建筑遗址,其 中包括798工厂[The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the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jointly released their list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designated for protection. The list covers 188 architectural sites in Beijing, including the 798 Factory]

t北京2007年,北京大山子,李宁品牌的促销活动(摄影/汤伟峰)[Brand Promotion Event of LI-NING in Dashanzi, Beijing, 2007(Photo/Thomas BERGHUIS)] p 2004北京当代国际艺术节,北京798艺术区(摄影/汤伟峰)[DIAF 2004, 798 Art District, Beijing. (Photo/Thomas BERGHUIS )]

现在,实验艺术现场已经自我更新为一个高度利益化、市场 化的商业文化产业。 These days, the experimental art scene is reinventing itself as a highly profitable and marketable, commercial cultural industry.

的橱窗。同时,我们也知道这样一种发展将与这个区域作为文 化休闲场所的贵族化潮流并肩发展,因为这里已经明显有很多 新潮的咖啡厅和旅馆正准备破土动工。 历经数年,大山子艺术区已经具备了把实验性艺术生产变为当 代流行文化时尚市场的各种因素。从现在常用来描绘这个地区 的用词中,这种感受更加明显。大山子经常被叫做北京SOHO, 它阁楼式的仓库空间里提供了中国最好的“嘻哈艺术”和“流 行文化”。因此,大山子俨然成为一个与几年前完全不同的地 方。整个区域都已变成一个文化休闲场所,允许国外和当地游 客去看看被认为处在最佳状态的新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 中国的实验艺术生产正在从地下走向流行文化领域。走在大山 子,你可以深刻感觉到这个地方已经不再是为了新艺术生产, 而变成一个当代生活方式的市场。这种当代生活方式就是在买

几幅画的同时,顺便吃顿舒适的晚餐,或者在去往机场前和几 个朋友喝杯熟悉的红酒并聊聊天。通县是真正的艺术家生活、 工作并用普通话彼此交谈的主要区域之一,而从通县回来的路 上,我越来越不倾向于认为大山子是中国实验艺术的代表。 很显然,大山子与1990年代的实验性精神没有任何关系,与2001 年北京各地组织的400场地下展览也没有关系。现在,实验艺术 现场已经自我更新为一个高度利益化、市场化的商业文化产业。 真正的实验性艺术还有希望存在吗?也许没有。除非人们愿意重 温实验艺术的这段历史,同时愿意从真正的经验主义转向中国当 代艺术新地产的这段过程中反省和自我学习。 ( 译/罗媛)

汤伟峰 n责任编辑/吴鸿

Thomas J. BERGHUIS

汤伟峰博士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洲艺术讲座教授,与新加坡索瑟比斯艺术学院的顾问讲座教授。他的专著《中国的行为艺术》于2006年 由香港的东八时区书店出版。 Dr Thomas J. BERGHUIS is a lecturer in Asian Art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and a Consultant Lecturer at the 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s in Singapore. His book, Performance Art in China, has been published in 2006 with Timezone 8, Hong Kong.

55


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进口文化/出口创新

5

ImportCultures/ExportInnovationsinArchitectureandUrbanDesign

当今建筑界经常被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调和的观念。面对眼花缭乱的 图像化手法和建筑师普遍追求标新立异的心态,调和的工作似乎已无足轻 重。“调和”即通过转变和适应的过程来收集知识和经验。建造文化似 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万能的日用品。建筑专家在这一方面的主动健忘造成了 惊人的后果,那就是与任何文化都格格不入的高楼平地而起,给予了建筑 师过多的可能性。这种对新国际主义的盲目推崇经常引起当地原住民的不 满,产生动态的紧张氛围,其后果是本土创意在世界范围内被埋没。—— 伯德孟 Bert de MUYNCK ⼪㎝

䇃⺛ 䇃⺛ ➏ⱜ㎝ ㌞⡒㋬⡕ⱜ㚰

ⳉ⺛

⡕ⱜ㚰

ⳉ⺛

⿔㲹㠶㎔ⱘ㯚 㲹㕆䄢

㗡⺛

㠅➣㏐䁨

㗽⡩⫐ ㎎㯚㸍ゴ㯚㗡⺛ 㗽⡩⫐ ㎎㯚㸍ゴ㯚 㕆㩝啗

⡒⤝㔸㧑㋬ ⿔㲹㠶㎔ⱘ㯚

㾾㯚ⰹ

ⱘ㧜㚪⫐

㾾㯚ⰹ

㚌㹘ⷈ MEXICO 㚌㹘ⷈ MEXICO

⡒⤝㔸㧑㋬

䇃⺛

㲹㕆䄢

㬖カ㸜䐤ďఢ෍ൎವĐ

㗡⺛

㗡⺛

' ' 㪉ェ䈌ⳃ䍚 㗽⡩⫐ 㗽⡩⫐ & & ェ㰄〛ⶉ䑛㪉ェ᷍ェ㰄〛ⶉ䑛䐧䋍 5 9 亷㦟䈌㬴㉖⿐ ㎎㯚㸍ゴ㯚 ㎎㯚㸍ゴ㯚 ' ' 㪉ェ䈌ⳃ䍚 01 ⹽㏎ 5 9 亷㦟䈌㬴㉖⿐ *'3 ⭹㏎㭞㈾⪇㏎ 01 ⹽㏎ 㕆㩝啗 㕆㩝啗 (1* ⹅⧭ *'3 ⭹㏎㭞㈾⪇㏎ '(7 㻙ㅻ㪉ェ (1* ⹅⧭

ⱘ㧜㚪⫐

'(7 㻙ㅻ㪉ェ

⼄⭸⺃㎣㻖㵔

⫔㚻⟝⼮㶃⟝ⴟ㹒㰚䍝⺛㚻㪛⥛䓽䐖⭥➺⳷⡩ 䑘䄋㶃⟝ⴟ㹒

㩭㹒ⴟ㹒

䑘䄋㶃⟝ⴟ㹒

㩭㹒ⴟ㹒

䑘䄋㶃⟝ⴟ㹒

㩭㹒ⴟ㹒

ェ㰄〛⼮㾦㻃ⴟ㹒 䑘䄋㶃⟝ⴟ㹒

⪌㡇

䑘䄋㶃⟝ⴟ㹒

䑘䄋㶃⟝ⴟ㹒 㩭㹒ⴟ㹒

ェ㰄〛⼮㾦㻃ⴟ㹒

㠅➣㏐䁨

ⳉ⺛

⡕ⱜ㚰

㠶㕆䄏㬓⭺ 㠶㕆䄏 ⤝ ⤝ゴ㎶㯚 ⳉ⺛㧙ⷒ㎶⤝ 㧙ⷒ㎶⤝ 㚋㯚㰟

䅃⫔㏜

䄢ⰺ䎓

㹘⟁䁡

㯚㋧㠶㏐

⡩㵱㎎

㚋㯚

䅃⫔㏜

㹘⟁䁡

㾾㯚ⰹ

㗪㲹㎸

㗪㲹㎸

㋬㎸㰟㔿

㋬㎸㰟㔿

㎎➮㯚 ㎎➮㯚

⺟⤊㔿㚻 ⺟⤊㔿㚻

C.de 㚌㹘ⷈ

ゴ㎎ゴ㯚 㬆⳧ゴ㎎ゴ㯚

ェ㰄〛⼮㾦㻃ⴟ㹒

㕔⭣㑷

⺛コ⫛㕌ᷛ⹌㯟 ⴟ㹒 ⺛コ⫛㕌ᷛ⹌㯟 ⴟ㹒

⷗䔏⫔⭥䇖䇱㩭㹒〓䎀ェ㰄〛⼮㾦㻃㒍䈓⭥㶃⟝⼮ 㚻⟝ⴟ㹒⺛コ

㶃⟝ⴟ㹒㰖㾕 㶃⟝ⴟ㹒㰖㾕

⤯㋝

㋬㔔㦶

㌞⡒㋬

䄢ⰺ䎓 ㋬㎸㰟㔿

㬖カ㸜䐤ďఢ෍ൎವĐ 㬖カ㸜䐤ďఢ෍ൎವĐ

⷗䔏⫔⭥䇖䇱㩭㹒〓䎀ェ㰄〛⼮㾦㻃㒍䈓⭥㶃⟝⼮ 㚻⟝ⴟ㹒⺛コ

⤯㋝

㾾㯚ⰹ

C.de 㚌㹘ⷈ

ェ㰄〛⼮㾦㻃ⴟ㹒 䑘䄋㶃⟝ⴟ㹒

⪌㡇

㠅➣㏐䁨

⭣⺛

➮㏉

➏ⱜ㎝

ゴ㎎ゴ㯚

⡕ⱜ㚰

⼪㎝

㚌㹘ⷈ MEXICO 㚌㹘ⷈ MEXICO

⼄⭸⺃㎣㻖㵔 ⫔㚻⟝⼮㶃⟝ⴟ㹒㰚䍝⺛㚻㪛⥛䓽䐖⭥➺⳷⡩

䑘䄋㶃⟝ⴟ㹒

ⱘ㧜㚪⫐

⼪㎝

⿔㲹㠶㎔ⱘ㯚 㕔⭣㑷 ⿔㲹㠶㎔ⱘ㯚 ⡒⤝㔸㧑㋬ ⡒⤝㔸㧑㋬ ㋬㎸㰟㔿

㶃⟝ⴟ㹒㰖㾕 㶃⟝ⴟ㹒㰖㾕

㕔⭣㑷 㲹㕆䄢

➏ⱜ㎝

ゴ㎎ゴ㯚

㌞⡒㋬

㬖カ㸜䐤ďఢ෍ൎವĐ

& & ェ㰄〛ⶉ䑛㪉ェ᷍ェ㰄〛ⶉ䑛䐧䋍

䇃⺛ ➮㏉

C.de 㚌㹘ⷈ

⺛コ⫛㕌ᷛ⹌㯟 ⴟ㹒

⡩㵱㎎

㗪㲹㎸

C.de 㚌㹘ⷈ

⺛コ⫛㕌ᷛ⹌㯟 ⴟ㹒

䅃⫔㏜

⡩㵱㎎ 㯚㋧㠶㏐

㹘⟁䁡

㋬㎸㰟㔿

⪌㡇

䅃⫔㏜ 㚋㯚㰟

㹘⟁䁡

䄢ⰺ䎓

㗪㲹㎸ ㋬㎸㰟㔿

⪌㡇 图例 LEGEND

⭣⺛㋬㔔㦶

㠶㕆䄏㬓⭺ ㋬㔔㦶⤝ ⤝ゴ㎶㯚 㧙ⷒ㎶⤝ 㠶㕆䄏㬓⭺㯚㋧㠶㏐⤝ ⤝ゴ㎶㯚 㚋㯚㰟 㧙ⷒ㎶⤝

䄢ⰺ䎓

㠅➣㏐䁨

㕆㩝啗 ⱘ㧜㚪⫐

⭣⺛

➮㏉

➏ⱜ㎝

㌞⡒㋬ 㲹㕆䄢

⼪㎝ ➮㏉

& & ェ㰄〛ⶉ䑛㪉ェ᷍ェ㰄〛ⶉ䑛䐧䋍 & & ェ㰄〛ⶉ䑛㪉ェ᷍ェ㰄〛ⶉ䑛䐧䋍

㬆⳧ 㕔⭣㑷 ⤝䄬㝖㯚➍㏜㯚 ㋧ⱜⱁ㶀

㗪⭤㸍⭥䁨 ⤝䄬㝖㯚➍㏜㯚 ㋧ⱜⱁ㶀 ㋬㎸㰟㔿 ㋬㎸㰟㔿 㗪⭤㸍⭥䁨

' ' 㪉ェ䈌ⳃ䍚 ' ' 㪉ェ䈌ⳃ䍚

56

5 9 亷㦟䈌㬴㉖⿐5 9 亷㦟䈌㬴㉖⿐ 01 ⹽㏎

01 ⹽㏎ (1* ⹅⧭

'(7 㻙ㅻ㪉ェ

'(7 㻙ㅻ㪉ェ

⼄⭸⺃㎣㻖㵔 ⼄⭸⺃㎣㻖㵔 ⫔㚻⟝⼮㶃⟝ⴟ㹒㰚䍝⺛㚻㪛⥛䓽䐖⭥➺⳷⡩ ⫔㚻⟝⼮㶃⟝ⴟ㹒㰚䍝⺛㚻㪛⥛䓽䐖⭥➺⳷⡩

㎎➮㯚

㎎➮㯚

全球建筑与工程服务外包流量图

䑘䄋㶃⟝ⴟ㹒

䑘䄋㶃⟝ⴟ㹒 䑘䄋㶃⟝ⴟ㹒

䑘䄋㶃⟝ⴟ㹒 䑘䄋㶃⟝ⴟ㹒

㩭㹒ⴟ㹒

㩭㹒ⴟ㹒 ェ㰄〛⼮㾦㻃ⴟ㹒

㩭㹒ⴟ㹒 ェ㰄〛⼮㾦㻃ⴟ㹒

䑘䄋㶃⟝ⴟ㹒

䑘䄋㶃⟝ⴟ㹒

Global Outsourcing Flows of ARCHITECTURAL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约瑟夫·格里玛 Joseph GRIMA 㬆⳧ 㬆⳧ “外包建筑”合作项目发起者:约瑟夫 · 格里玛;地图资讯与设计:法布里奇奥 · 格兰蒂 + 弗兰西斯卡 · 因苏尔萨 ⤝䄬㝖㯚➍㏜㯚 ⤝䄬㝖㯚➍㏜㯚 ㋧ⱜⱁ㶀 ㋧ⱜⱁ㶀 [Outsourcing Architecture is a collective project initiated by Joseph GRIMA; Map research and design by Fabrizio GALLANTI, Francisca INSULZA] 㩭㹒ⴟ㹒 ェ㰄〛⼮㾦㻃ⴟ㹒

ェ㰄〛⼮㾦㻃ⴟ㹒

⷗䔏⫔⭥䇖䇱㩭㹒〓䎀ェ㰄〛⼮㾦㻃㒍䈓⭥㶃⟝⼮ ⷗䔏⫔⭥䇖䇱㩭㹒〓䎀ェ㰄〛⼮㾦㻃㒍䈓⭥㶃⟝⼮ 㚻⟝ⴟ㹒⺛コ 㚻⟝ⴟ㹒⺛コ

⤯㋝

⤯㋝

㗪⭤㸍⭥䁨

㗪⭤㸍⭥䁨

n责任编辑/张哲瑞 翻译/高岩+罗媛

*'3 ⭹㏎㭞㈾⪇㏎ *'3 ⭹㏎㭞㈾⪇㏎ (1* ⹅⧭

⺟⤊㔿㚻


中国在山寨设计上的专长是进口山寨理念的症状吗? Is China’s expertise in fake designs symptomatic of imported fake ideas?

ⱎ㔿㯚

⭣⺛

㋬㔔㦶

䄏㬓⭺ ⤝㎶䄢㎎

㯚㲹

⤝㎶䄢㎎ ⤝ゴ㎶㯚㲹

㯚㋧㠶㏐ ⡩㵱㎎

䇂Ⱙ 䁨㏛㩞⫔

䇂Ⱙ

䁨㏛㩞⫔ 㾣⭣㏐

➃⤝⫐⡩ 㛂㦶㶀

㾣⭣㏐

⡒㈊

䐱⺛

➃⤝⫐⡩

⺄䐾

㛂㦶㶀

⡒㈊

㦶⡟

䐱⺛

⺄䐾

㋬㎎㋬⳧ⱜ⭤ ➓⭺⤉㔿

㋧㔸㠣

㋬㎎㋬⳧ⱜ⭤ ➓⭺⤉㔿 㕎㛂㎎ ㋇㰟

㯿㹎㬱

㋧㔸㠣 㭂⟏䊺䄓

㭂⟏䊺䄓

る㔂㠣

る㔂㠣

㦶⡟

⺄䐾䐱㶜㒛㲻㋧ゝⳃ䍚䇱㻿⹌㯟 ⺄䐾䐱㶜㒛㲻㋧ゝⳃ䍚䇱㻿⹌㯟

㕎㛂㎎ ㋇㰟

㯿㹎㬱

⺟⤊㔿㚻

n责任编辑/张哲瑞 翻译/高岩+罗媛

ⱎ㔿㯚

p 雷姆·库哈斯/OMA进口中国建筑师,而库哈斯自己被描绘成画像出口,并被 盗版图书商当作进出口产品而售卖。此处展现了建筑经济学进出口的三张面 孔:企业家、艺术、商品版权。(图/MovingCities) [Rem KOOLHAAS/OMA importing Chinese architects, himself being exported as a painted object and sold as export/import product by a counterfeit bookseller. Three faces of the import/export economy of architecture: first as commercial entrepreneur, second as art and third as copyright commodity.(Photo/MovingCities)]

约瑟夫·格里玛

Joseph GRIMA

约瑟夫·格里玛是一位在纽约从业的建筑师和学者。他是Storefront画廊的总监,该画廊是纽约的一个非盈利性的展览和事件空间,致力于促 进建筑、艺术和设计方面的革新性定位。 Joseph Grima is a New York-based architect and researcher. He is the director of the Storefront for Art and Architecture (www.storefrontnews.org), a nonprofit exhibition and events space in New York City committ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innovative positions in architecture, art and design. http://www.storefrontnews.org

57


p 第二届北京建筑双年展“协同进化”,2005年10月 (摄影/Movingcities)[CO-EVOLUTION at the 2nd Architectural Biennial Beijing, October 2005 (Photo/MovingCities)]

p Domus竞赛:城市起搏器——西四北改造,北京,2007 年5月(摄影/Movingcities)[DOMUS Competition, Urban Incubator - Xisibei Regeneration Strategy, Beijing, May 2007. (Photo/MovingCities)]

p MAD建筑事务所展览“建设中”,北京798,2006年6月 (摄影/Movingcities)[MAD Under Construction Exhibition, 798 Beijing, June 2006 (Photo/MovingCities)]

p 鄂尔多斯100,百名国际建筑师在鄂尔多斯文化创 意工业园区汇聚一堂 (摄影/Movingcities)[ORDOS100, one hundre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meet at the Ordo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Photo/MovingCities)]

p 以国外建筑师为背景的建筑基地广告牌,沈阳,2006 年7月(摄影/Movingcities)[Construction site billboards advertising foreign architects, Shenyang, July 2006 (Photo/ MovingCities)]

p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广告牌,三里屯,2006年7月 (摄影/Movingcities)[Billboards advertising Japanese architect Kengo Kuma, Sanlitun, July 2006 (Photo/ MovingCities)]

从国外建筑师到国际建筑师的进化之路 How Foreign Architects becam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伯德孟 Bert de MUYNCK

外国建筑师在过去十年里对中国城建的贡献、参与和角色已经频 频被报道。在2008北京奥运来临之前,国际媒体聚焦于北京家喻 户晓的外国建筑师五人帮:雷姆 · 库哈斯、史蒂文 · 霍尔、保罗 · 安德鲁、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以及诺曼 · 福斯特。在过去的五年, 人们对他们的项目评析发生了重大转变。最初他们效果震撼的渲 染图使人们瞠目结舌,之后话题转移到施工的建筑与人力成本 上,最终关于中国文化在设计中缺席的批评将争论推到顶峰。一 旦建造开始,对于设计的二次理解给公众提供了诠释、定位和命 名的机会——鸟巢、飞龙和巨蛋。奥运会开幕前不久的这段时间

里,随着建筑界内进口、出口和革新的融合,一次全面的国际性 评估及时展开。 当北京外国建筑师五人帮将公众全部注意力吸引到他们的作品上 时,人们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实行的一种 更顺畅的、更有远见的以及更有创意的侵略。鄂尔多斯100是个 突出的例子——这个项目是由奶业和煤矿大亨才江先生设立,艾 未未管理的。鄂尔多斯是个正在建设中的位于内蒙古沙漠中的城 市。来自29个国家的100名国际建筑师应邀在名为“鄂尔多斯文 化创意产业园”里各设计一栋1000平米的别墅。参与的建筑师由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来选定,照此而论,继鸟巢之后,瑞士 建筑师和中国艺术建筑师之间又开展了一次新的合作。他们在几 年前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了与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合作的原因: “未未是能够试验我们创意的人(雅克 · 赫尔佐格语)”。“我 们就目前中国的境况与他进行过深入的对话。一个人不能指望直 接走进中国按自己的惯例行事。我们喜欢从别的地方学到知识, 而中国拥有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与艾未未合作,使我们从中国 传统中发现了当代的能量。” 这次新的合作让100名国际建筑师在2008年上半年两次探访鄂尔 多斯。第一次是观察地点,第二次是三个月后进行设计方案展 示。2008年1月艾未未将建筑师们参与的动机解释为:“这次项 目是有关中国和世界的,有关如何将世界的当代建筑知识带进中 国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该少谈新建筑,多谈如何行动, 如何理解当代的文化。”这一项目的成果是一个高端住宅区。对 一些人来说这类似于一场世界博览会,而对另外的人来说这看起 来像比佛利山豪宅区。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关于住宅设计的

n责任编辑/吴鸿

58

中国的城市是一个混杂着冲突、混乱、拥挤、文化和工地的空 间。尽管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生长极具特色,但它们和普通城市具 有相同的计划性特征:城市、住房、办公楼、公园和街道。建设 的规模和速度使中国的城市有别于一般城市。在北京,一群艺术 家偶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都市项目,一种介于艺术和经济之间的 生活方式。几年前他们把一家旧厂房改建成实验室,但由于急切 地想将自己的创造力转化成资本,他们未能预见自己的革新行为 对创新源头——场地本身的破坏。很快,这家艺术工厂变成了艺 术市场。艺术品在城市其他区域制作生产,但仍然在这家工厂里 出售。最终一切都与场所的营造、品牌的确立以及国际策略在地 方语境中的应用有关。如今展出的内容并不重要,因为大家追慕 的都是798在创意产业中的名声。一旦这种公式被理解、验证及 掌握,就会形成模型,从北京向外传播延伸。它引领了中国城市 未来的一种公式,在此公式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创意商业区 (CBDs)和特别创意区(SCZs)在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这些地区提供 了介于创意和消费、民俗文化和外国密谋、咖啡品尝和文化评论 之间的一切。


q 英国建筑公司阿特金斯承担巴林 Durrat Al Bahrain 海上圣地规划设计(图/阿特金斯) [Image/Planning of Durrat Al Bahrain Resort by British architecture practice ATKINS(Image/ATKINS)]

2004  首届北京建筑双年展举行(9月20日-10月6 日) [First Architectural Biennial Beijing (from September 20th till October 6th)]

2006 MAD建筑事务所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获得 国际奖项的事务所,获奖项目为建于加拿大安大 略湖区米西索加的“玛丽莲梦露大厦” [MAD is the first Chinese office to win an inter­national prize outside of China, with its Absolute Towers dubbed ‘Marilyn Monroe Building’ in Mississauga, Ontario, Canada]

就这么抄! Just Fake It!

理念嫁接到中国式的建造速度、施工质量、人力技术、创意产业 环境以及投资回报之上。

n责任编辑/吴鸿

应邀而来的建筑师们的工作环境相差迥异,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只 在各自的国家工作。可想而知,这些建筑师带着成套的创意和设 计技巧而来,现在不得不把这些融入到中国的城市当中。对部分 人来讲,建筑的出口和进口并不是一个问题,正如墨西哥建筑师 胡里奥 · 阿姆则库纳 (AT103)对我解释的一样:“我们在这里发现 了很多与墨西哥相似的地方:我们交流、施工的时候听到的都是 ‘好,好,我们会按这样子办。’等到你检查最终成果的时候, 总是发现它和预想不一样。但至少他们肯担着风险去做事,他们 并没停工闲着。还有,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多人按着效果图建造, 这绝对是个大问题。”智利建筑师阿里扎多 · 阿尔瓦纳也提到在 建造一个别墅项目时,遇到类似的控制施工难的问题:“这个项 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远程控制。在我的项目中,砖是一种大家 都明白无误的材料,这就缩小了远程掌控的难度,应该能保证设 计的质量。我在施工地点捡到一块砖,很惊异地看到这块砖有多 易碎,碎了之后就露出红的外皮和黑的內芯。砖切的很不平整, 建筑工就这么弄一弄就砌在外墙上了。所以不管建筑过程中有没 有出错,质量看起来都肯定不好。” 因此,在越来越多的案例中,建筑变成一种远程管理、设计和控 制的活动。不管建筑师想到了多妙的创意,他都不得不很快地放 弃对方案的控制。鄂尔多斯100项目,以及它的“文化创意产业 园”是一次有趣的尝试。建筑界借此来理解中国创意产业的野心 带来的影响。你可以将它们看成是一个都市和文化模型,一次地 产投资(才江先生语),一个事务所管理项目(艾未未语),

或是一次政策的贯彻(鄂尔多斯当地政府语)。鄂尔多斯100因 “100名国际建筑师”(注意他们并没有称为“外国建筑师”) 而成名,同时也将这一项目定位为一次进出口实验,将其置于创 意产业争议的核心。这一项目以我们对建筑、人力、文化、媒体 和城市化领域内交流和发展的理解,做了一次建筑进口出口、适 应协调和实验检测。至于邀请100名建筑师参与此项目,这一行 为如果不够野蛮,也至少可谓创造性地粗野。就目前看来,撇 开这一项目的缺点不提,它显然是新的建筑文化产生前的一次实 验。像以往一样,我们要在失误中学习怎样建设更好的城市和升 级都市模型。或者就像鄂尔多斯副市长包崇明2008年1月对我解 释的一样:“80年代时我们以深圳为都市发展榜样,90年代我们 以上海为榜样,我希望在未来20年内,当人们寻找新的榜样时他 们会把目光放在鄂尔多斯。” ( 译/高岩)

伯德孟

Bert de MUYNCK

建筑师、作家,Moving Cities总监,2006年起在北京 生活、工作。他在全球各地进行文化、建筑和城市 研究方面的讲学和出版活动。他的文章曾发表在LOG (美国), Volume (荷兰), DOMUS (意大利), MARK Magazine ( 荷兰), MONU (澳大利亚), Urban China (中国)等杂志上。 Bert de MUYNCK is an architect, writer and director of MovingCities. Since 2006 he lives and works in Beijing, China. He has been lecturing and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ly on topics of culture,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Publications include magazines such as LOG (US), Volume (NL), DOMUS (IT), MARK Magazine (NL), MONU, (AU), Urban China (CN) and many more. http://movingcities.org

59


调和建筑 An Architecture of Mediation 大卫·布朗 David BROWN

所有关于建筑输入/输出的当代争论都不可避免将谈及“毕尔 巴鄂效应”(Bilbao-Effect)——用标志性建筑催化城市空间和 经济的更新与复苏。这种政策和城市设计的策略,在弗兰克 ·盖 里(Frank GEHRY)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汉姆博物馆落 成后,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变得格外流行。围绕着古 根汉姆博物馆的争论和随后几年该策略的泛滥,其核心都是所 谓的全球化同质效果,以及品牌设计师“一衣百穿”的设计趋 势。一般来说,这类设计问题都对特定的本土文脉欠缺考虑。 我们看到大师们的建筑品牌随处可见,设计概念和模型的“输 出”方式与未加工的原材料进出口毫无二致——运到哪里无所 谓,只要它能运转并带来交换价值。 由于这些争论,建筑师们不得不发展本土策略来减轻标志性建 筑的不可承受之重。我们可以将之类比于麦当劳和星巴克为适 应本地消费者的特殊口味,将菜单“本土化”的尝试。在食品 工业中,这个过程的结果往往是原产地原料被本地原料所取 代。比如在中国,麦当劳的苹果派变成了芋头派,星巴克的烤 饼由蓝莓换成了红豆。然而在建筑领域,全球—地域间的冲突 通常只是简单地诠释为表面的相似性。外来设计最初的那种震 撼,往往都在引入符合当地审美品位的视觉隐喻之后得以调 和。比如,FOA的日本横滨码头设计被比喻成为日本著名画家 葛饰北斋笔下的浪花,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北京奥运会体育馆 被形容成为“鸟巢”。 虽然这些本土化的尝试将会在舶来之物与当地居民之间建立感 情的联系,但全球化对本土所产生的相当多影响仍然难以预计 和表达。空间与经济的突然转型往往将导致断裂、当地差异化 全球同质化的加剧。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对这种 全球资本主义霸权力量的抵制,在他们眼中,全球化建筑作为 一种侵略性的异类,威胁到原有地区生态、文化和历史经过长 期洗炼的微妙平衡。肯尼思 · 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 ,这个最坚定的批判性地方域主义的拥护者,曾经写道: 60

“今天,只有将建筑设定为“后卫艺术”,其作为批判性实践才 能得以延续。这意味着,建筑既要远离启蒙时代的进步迷思,也 要与回归到前工业化时期的建筑形式的非理性且不切实际的冲动 保持距离。一个批判性的后卫派,需要把自己从先进技术至上, 和退让到怀旧历史主义或者肤浅修饰主义的已有趋势里剥离出 来。我主张,只有后卫派有能力在谨慎的求助于普适性技术的同 时,培养一种有抵抗力的、具有身份特性的文化。” 在进步与抵抗、全球化与地方主义、前卫与后卫这些不可调和 的看法之间所存在的过渡性空间,成为了调和建筑赖以生存的 一席之地。这样的实践者包括中国的王澍和张柯,智利的阿里 扎·阿尔瓦纳(Alejandro ARAVENA)和他的“元素化”实践(ELEMEN-

TAL),黎巴嫩的哈什米 · 萨尔克斯(Hashim SARKIS),印度的诶汝 茨(Airoots)。他们都是在一个方案应有的影响范围之内,在若干 个相互对立态之间寻求协调,比如,该方案的全球效应和地方 效应;参与者既清晰又含糊的利益对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的规划系统;正规和非正规的设计过程;以及乡村和都市的环 境文脉,等等。以下两个中国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 调和建筑的概念。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好处是让我们明白,全球化经济并不是每个 人都可以参与,本土的物质文化可以加强该地域的文化身份。 然而,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抵抗立场问题在于,它低估了全球化 进程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 标准营造/张柯设计的青城山茶舍是其中一个例子,他利用建 造技术,在本土习俗和概念设计的结合中寻求解决方案。建筑 的极简形式和平面上的几何自似性反映了当代全球化建筑的特 质。屋顶的设计和建造则是通过和当地手工艺技工紧密的合 作、修改传统建造技法后的结果。与其坚持彻头彻尾的当代设 计而诞生一个简陋施工质量的房子,不如像标准营造那样,采 取并利用本土建造知识填补和强化他们的设计思维。这展现了 调和建筑中重要的一点——用机会主义的设计敏感替代全球主 义下的决定姿态。 王澍工作室设计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校区,代表了调和建筑更 具挑战性的一面——应对的是从乡村到城市空间布局的艰难过 渡。对杭州城外的小村庄来说,这个校园起到了城市经济催化 剂的作用,功能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标志性建筑颇为类似。但与 这类建筑试图通过视觉隐喻减轻瞬间变化的方式不同,王澍设 计的校园反过来通过乡村化来产生了调和的过渡效果。这个过 程经过若干详尽的设计策略产生。比如学校的景观设计相当引 人入胜地利用农艺元素作为主要设计基调,一改以往装饰性的 景观设计策略。农艺元素的引用使村里迅速消失的农田得以复 归,并被当地农民继续使用。所以,这个方案为当地居民提供 了一个新的从乡村向城市转型的经济契机。与此同时,它提升 了校园的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创造了学校和乡村之间的共生关 系。 调和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执行过程,需要广泛的建筑视野。它 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综合设计任务,涵盖信息、媒体、研究、 冲突管理和设计议程。它要求建筑师对复杂的设计假设能够做 出具有创造性的、适应性的、响应性的、机会性的、主动性 的和反应性的解决方案。阿里扎多 · 阿尔瓦纳的“行动团(dotank)”的元素化概念提醒我们,行动是调和的一个必要条 件。最后,调和的建筑要求建筑师能够协调特定形式下的各种 利益间的冲突。 ( 译/高岩) 大卫·布朗

David BROWN

目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OMA的建筑师之一。新近 于哈佛设计研究生院毕业,同时获得建筑和城市设 计学位。目前的兴趣和研究包括城市基建,以及地 理和地质、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David BROWN is an architect currently living and working in Beijing for 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He is a recent graduate of Harvard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where he received concurrent degree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His current interests and research include infrastructural urban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y, geology,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http://archurbanist.blogspot.com/

n责任编辑/朱菲

过去数十年间,有两种路径影响了建筑师在发展中国家的建筑 实践。第一个是“后批评”“顺应潮流”、与全球化和市场经 济“品牌”策略合谋的态度;第二个是“批判性地域主义”对 全球化造成的同质化、抹煞本土文化的消极抵制态度。这两种 定义都有比较大的概念缺陷,在对普遍性物质条件的判断上 被严重误导了。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它超越上述的两极 分化而标明了具有生产性的第三个立足点。这个刚渐露头角的 新实践形式力求在各种矛盾观点以及发展中国家固有的不平衡 之间斡旋协调。当与全球化与批判性地域主义共存时,调和建 筑,或者调和的建筑,作为一种专注于过渡性地理空间未知领 域的权宜之计而得到了发展。


p 青城山茶舍,标准营造,成都(图/标准营造) [Mountain Teahouse by Standardarchitecture, Chengdu (Photos/Standardarchitecture)]

p Quinta Monroy的社会住宅项目,“元素”设计,智利(图/ Felipe De FERRARI+ 0300TV) [Quinta Monroy - Social Housing Development by Elemental, Chile (Photos/Felipe De Ferrari + 0300TV)]

当与全球化与批判性地域主义共存时,调和建筑,或者调和的 建筑,作为一种专注于过渡性地理空间未知领域的权宜之计而 得到了发展。

In the place of complicit globalism and critical regionalism an architecture of mediation, or mediatory architecture, is under development as a speculative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the uncertain terrain of transitional geographies.

61

n责任编辑/张哲瑞

200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决定与瑞士建筑公司赫尔佐格& 德·梅隆合作参与2008北京奥运主场馆——国家体育场概 念设计的国际竞标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p 中国美术学院校区(图/业余建筑工作室) [CAA Campus (Photo/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decided to cooperate with Swiss architecture firm Herzog & de Meur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National Stadium, the main venue fo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北京建筑业态解析 Mapping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Beijing 董灏 + 蓝冰可 Hao DONG and Binke LENHARDT

建筑设计实践在中国市场上的存在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本文着重介绍了还未私有化的国有 规划建筑设计院以及由这些设计院演变而来的部分或全部私有化的公司,及它们在不同时 期的地位和角色。本文也涵盖了正在发展中的小型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我们也将分析中 国境内的外资设计所,着重于政府怎样规范他们与当地本土设计所的合作。 Forms of Practices 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企业以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行政模式及财 务安排存在着。伴随着1979年开始的经济改革,由原国有设计院垄断市 场的局面面临着来自不断发展的本土私有设计公司和外资设计公司的竞 争,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原来国有设计院转型为半私有化以适应市场。 同时,政府对私营经济的鼓励造成越来越多的私有设计所在市场上崛 起。

国有建筑设计院 State owne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s 以前,中国国有设计院负责基础设施、工业和民居的设计——一种复制 了前苏联的模式。国家根据具体需要分配设计任务到不同的专项设计 院--例如,化工设计院、轻工设计院、铁路设计院等。民用建筑设计院 只是这种设计院体系的一部分。每家设计院都可以提供综合、独立的设 计,因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内部建筑师和工程师。在管理方面,这些设 计院隶属相关的政府部门,所以民用建筑设计院被纳入建设部。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所有建筑设计院都属于国有,是唯一在境内拥有合 法设计权利的机构。设计项目由中央政府根据全国发展和经济的统一计 划直接分配。当时没有任何竞争的理念存在。直到80年代末,设计费的 概念还没有被引入设计市场,这是因为以前所有设计院只需要按时按量 的完成中央政府分配的年度设计量配额即可。 如今,政府所拥有的设计 院仍担负着这个国家约95%的设计产量,而私有设计公司完成大约5%的 设计份额。但后者吸引了更多西方媒体的注意力和曝光率。

从建筑设计院到半私有化或全私有化公司企业 From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s to Partial or Fully Privatized Firms or Enterprises 这一类企业是由以前的国有设计院转型、并保留了原设计资质的设计事 务所。在所有权上,他们属于全部私有化或半私有化。这些公司拥有相 当大的运作规模和市场份额,很有竞争实力。

私有公司、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室 Private Firms, Architectural Offices, Ateliers, Studios 中国的私有设计公司直到90年代中期才出现。由张永和成立的“非常建 筑”工作室是中国第一家私有建筑事务所。2000年以来,大量的私有设 计事务所涌入市场并集中在大都市区域,例如北京、上海、重庆等地。 这些公司由一些知名建筑师或由几名合作者成立。一开始,他们致力于 以实验性质的设计理念形成特定的市场切入点。90年代末,在经历了一 个世纪之久的中国功能主义和技术化教育体系下,尽管这些实验性设计 中的大部分深受当代西方建筑趋势的影响,但他们的确刺激了中国的建 筑和设计行业。 62

部分私有设计公司初期是由接受过西方建筑教育的建筑师成立的。公司 规模可以在4到30名雇员之间不等。至于市场份额方面,很多公司在主 流市场的边缘挣扎,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多种,例如公众接受度、项 目实施能力、知名度等。尽管所占市场份额不大,这些公司却在境内境 外获得了大量的媒体关注,特别是西方媒体更将这些发展理解为中国新 前卫主义的一部分。然而这些认同、赞扬和宣传基于何物?是因为汇集 大量设计创新、建筑设计的西方创意产业大水库已经干涸了吗?是因为 中国成为新的日本了吗?或者这仅仅是西方自我扩张的另一种形式,只 不过是通过人格、习惯和设计敏锐度已经西化了的中国建筑师们的主观 行为来达到的? 很多这些新锐的建筑事务所和工作室的主要建筑师有着国外工作学习的 经历,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和国外建筑师建立联系。以前与国外建筑媒 体建立的联系使这些新锐事务所有更多的机会和“外面的世界”进行交 流。当然这些联系也帮助他们形成了比本土建筑事务所或设计院更好的

自我宣传策略。话虽如此,难道只有跨国的交流、被西方世界认知才是 积极交流思想、沟通创意的先决条件吗?或者这种境外宣传仅仅是提供 了更多的公众曝光率和认知度,而并不是提升任何思想内涵和设计能力 上的保证?

外资事务所 Foreign Practices 早自14世纪就有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工作。1949年以前,很多西方建筑师 就在中国实现了他们设计的项目。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原因,建筑环境 方面由俄罗斯的理念替代了西方建筑师的概念和思潮。和俄罗斯决裂 后,中国彻底杜绝了外界影响,造成了外资事务所存在的真空时段。这 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 90年代早期,外资事务所开始在国内市场再次萌生。这些大部分都是香 港或美国的商业公司,他们未必有很高的知名度,却参与了许多本土项 目。直到1998年,首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公开设计招标是外资建筑 事务所在中国境内的一次转机。伴随着法国建筑师Paul ANDREU在这次投 标中的胜出,一批外国建筑师涌进了中国建筑市场。之后,一些知名建 筑,包括奥林匹克国家体育场和CCTV大楼,见证了外资建筑事务所在中 国日益显著的地位。

关于“代”的问题

The Question of Generations 尽管中国境内的事务所可以按以上讨论的四种归类,还有另一种显而易 见的方式归类建筑师:年龄或者说时代。活跃在市场上的中国建筑师的 年龄群包括出生在50年代的人、60年代的人和70年代的人。不管他们目 前在哪里工作,建筑师们多多少少背负着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些表 现在他们的职业教育、思潮理念和政治态度等方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院的明星建筑师崔恺,以及麻省理工建筑学院院长张永和都出生于20世 纪50年代,两人的发展将他们带入完全不同的实践领域。大多数所谓当 代中国前卫建筑师都出生在60年代 -- 最杰出的例子包括朱锫、王辉和孟 岩 (Urbanus)。马岩松(MAD) 可以代表出生在70年代的年轻一代建筑师中 的成功者。 关于更年轻一代建筑师创造力如何的论题仍待讨论。与年长的几代相 比,年轻的一代更大程度地暴露于跨国文化交流中,拥有更多的外界资 讯;他们年轻的时代没有很多前辈所经历的众所周知的政治压力。这些 条件能否带来更早的事业成功或为他们的远大抱负提供支持?一部分人 对此持乐观态度,但是另一部分人争论说没有了前几代人的政治社会考 虑因素,年轻一代缺失了政治上的诉求,反而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获得 对公众的影响力和创造性产业内的认可。那些花哨的形式和体量在没有 对社会问题、政治人文真正理解的前提下可能只是肤浅的发泄。但话说 回来,创意产业又何曾被政治条件和经验所接受?只要想想这个行业高 度无保障、心力交瘁、自我压榨的工作行为模式,我们就能意识到创意 产业在奋力前行的进程中是排斥政治的。 ( 译/高岩)

董灏 + 蓝冰可

Hao DONG and Binke LENHARDT

董灏(中国)和蓝冰可(德国)是长居北京的建筑 师,自2003年起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工 作。为了更开放地工作,2008年在北京市建筑设计 研究院内由董灏负责成立了“国际工作室”。 Hao DONG (China) and Binke LENHARDT (Germany) are Beijing-based architects, working in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IAD) since 2003. In 2008, the ‘International Studio’ directed by Hao Dong was established within BIAD for a more open design platform. http://crossboundaries.net/

n责任编辑/吴鸿

建筑设计实践的形式


迈向创意社会 Moving Towards A Creative Society 张嫱 Shaun CHANG

以和为贵 Harmonious Society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典礼仪式中,我们看见数千名表演者排出“和”这个字。中 国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创建和谐社会。整齐划一的表演 加上超炫的高科技让人叹为观止,我们看到了壮观的集体与完美和谐的演出,但 似乎少了一点个性与多元。秦始皇留下了阵容庞大的兵马俑,古希腊留下的遗产 却是姿态多样、个性凸出的各色雕像。北京奥运留下了的记忆是后继者难以超越 的,但阵容强大的壮丽景观缺少了众声喧哗的感动。我们看见了集体,没有看见 个人。在同一个世界里,我们一起作一个同样的梦——和谐的梦。

文化创意产业 Culture-Creative Industries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加紧发展“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中国政府也于2000年 开始重视发展“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ies)。文化是集体的记忆与生活方式,是 整个民族的遗产与漫长历史;创意则来自与众不同的思考,更重视个人原创性与独 特性。面临金融风暴,政府与产业各界更加认知我们要从获利微薄的制造业向高附 加价值的内容产业转型,从没有特色的大量生产回归手工打造的创意作坊。 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在2005年举办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名的论坛,是国内地区政 府首度使用“文化创意”这个名词,是地区政府走向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 产业之路的开始。“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港台地区较常使用的名称。这个名词既 照顾了整体文化的大我,也兼顾了必须独立思考以发挥创意的小我。虽然这个称 谓中,文化还是优先于创意,不过可以相信这是我们社会迈向多元创意的开始。

迈向创意社会 Moving Towards a Creative Society

创意来自多元,我们要有容忍混乱的雅量,还要有同床异梦的空间。观看北京奥 运开幕典礼的人们不再是被动接受文本内容的乌合之众,“鸟巢世代”是有态 度、有个性、主动积极寻找媒介内容的“阅听人”。愈来愈廉价,且与使用者友 善的科技产品帮助阅听人参与文本内容创作,带来丰富多彩的自创文本与无限创 意。主动阅听人跨越媒介平台与国界,跨越虚拟与现实,不断寻找喜爱的文本内 容与偶像,只有凝聚人心的文本才能吸引眼球。 主动的阅听人有了网络,如同孙悟空有了筋斗云,可以一日行千里。博客播客以 小博大,向主流媒体抗衡。超女李宇春的粉丝可以集体要求春春上央视春晚,沉 默大众终于向高高在上的媒介发声。李宇春迷——“玉米”借由网络平台发挥集 体力量,提倡“优质玉米”活动,推动购买正版专辑以提升李宇春的形象和唱片 销量。主动的粉丝积极参与文本内容创作,在网上以李宇春为原型创作出数以万 计的短片和小说,丰富的“玉米文学”展现粉丝无限创意,粉丝的超级行动力令 人叹为观止。 网络使得阅听人如虎添翼,改变媒介由上向下的不平等权力结构。然而孙悟空究 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同阅听人仍然受到媒介机构与政府的操控。我们看 到消费者带来无穷创意,粉丝发挥集体力量,皆推动社会走向多元创意。政府面 对媒介平台裂变,更加难以主导媒介内容,但我们在庆贺阅听人主动性之余,更 要检视政府政策的扶植与管理对今日中国媒介景观带来的影响,还有如何持续发 展民间创意的课题。 面对民间自发的无穷创意,如何将创意变为好生意是接下来政府与企业共同面对的 挑战。今天国内创意园区处处,但源源不绝的创意绝非来自政府扶植与硬体建设。 我们乐见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创造更开放多元的空间,更好地结合国内外 专业资源与人才,我们要懂得众声喧哗的感动与尊重差异,我们更要有包容失败的 雅量。在北京奥运亮丽的中国金牌成绩下,我们要放下国家的包袱,在强势的政府 政策下,重新看见“人文奥运”中的个人,以及和谐社会中的创意与多元。

张嫱

n责任编辑/吴鸿

Shaun CHANG

p “为什么玛丽莲·梦露没有疯 狂?”(拼贴/MovingCities) [‘Why isn’t Marilyn MAD?’ (Collage/MovingCities)]

来自台湾的文字工作者、创意人,北京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博士。 现任国际传媒集团Infocus Asia的创意总监,兼任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 业联盟媒体顾问。 Shaun Chang is a writer from Taiwan,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New Media studies from China’s Tsinghua Unviersity. She is an adviser to the Beijing-based International Creative Industries Alliance and a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ompany, Infocus Asia.

63


艺术家如何运筹他们的“金融期货”? How does an artist engineer their financial futures?

能否将艺术家村落视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评论? Can we see the artist village as a critique on the new socialist village?

6

艺术家村落 + 市场工程 Artist Villages & Market Engineering

对应于家喻户晓的地产格言“地段、地段、地段”,在创意产业里则是“ 创意、创意、创意”。过去二十年中,中国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艺 术创造和地产投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从798的案例中不难看出,设立 一个生活艺术社区的初衷变成了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艺术展区。如今,CBD 不只代表中央商业区,也代表着创意商业区。来自市场的压力和需求,以 及一部分艺术家靠创意求利的欲望,已经在北京地图上标下了几处创意集 群。798仍然是艺术创新的震源,但是在北京北部和东部出现了子中心, 一场新的进化已经开始:被强奸的艺术集群. 难道创意工业只是一层胭脂水 粉,用来掩饰缺失的建筑文化吗?——伯德孟 Bert de MUYNCK

p 中国的再生产技术激发了荷兰艺术家Coralie VOGELAAR的灵感,他委托中国油画家陈顺正(音译)复制杰克森·波洛克的作品,厦门,2008年10月(摄影/亨德里克-扬·格里芬克)[Chinese reproduction skills pushed to their creative limits as Dutch artist Coralie VOGELAAR commissions Chinese oil painter CHEN Shunzheng for copying Jackson POLLOCK, Xiamen, October 2008 (Photo/Hendrik-Jan GRIEVINK)]

p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的境外消费”——当代中国艺术生产的三种面貌:产品(中国制造,北京阿拉里奥画廊,2006),展览(中国当代展,鹿特丹,2006)与投资(苏比富拍卖 会,纽约,2006)(摄影/MovingCities)[From Made In China to Consumed Outside Of China – three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First as product (MADE IN CHINA, Arario Beijing 2006), then as exhibit (China Contemporary Exhibition, Rotterdam 2006) and finally as investment (Sotheby Auction, New York 2006)(Photo/MovingCities)]

n责任编辑/周溪 翻译/高岩

64


钥匙的艺术:艺术村产业的得与失 The Art of Keys: Profit and Loss in the Art Village Industry 阿德里安·霍恩斯比+何新城 Adrian Hornsby and Neville Mars

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仓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建造起来非常廉 价。形式跟随功能,而仓库的功能并不多,因此建造仓库每平方 米的费用是非常低的。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如果你能拿出几个 仓库——本质上讲你几乎没有花费什么东西——在仓库里装进去 一帮艺术家,而不是货物,然后静观土地是否升值,这样你就拥 有了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项目,这就是房地产的炼金术。中国 的城市爆炸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投机活动而加速发展起来的,通过 认识这种特性,随着已建好的艺术家村,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找 到了一种新的资产分类法。的确,考虑到创意集群的商业潜力, 出于利益而建造的创意社区在北京受到推崇这个事实并不比长期 以来关于决定创意社区的形成的事实更让人感到惊讶,因为后者 认为创意社区是由有机形成的古怪概念来决定的。 大部分艺术家们都只能支付低廉租金,因此他们喜欢建筑费用较 少的仓库。适合大件艺术品创作的灯光和空间都对艺术创作实践 有利。此外,这里还蕴藏着一种古怪的、讽刺的对前工业空间的 城市乡愁(世界上接待游客最多的艺术画廊——建在废弃的发电 站上的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就是这种城市乡愁的一个缩影)。开 发商很开心,因为这种情感似乎在工业风格的空间中体现得非常 彻底,甚至在那些被专门改造成了艺术家工作室的仓库中也是如 此。在创意自身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来担心“创造” 出来的创意社区的不真实性,这似乎显得有点书生气。然而,任 何创意集群发展项目让人难以理解的问题,比如说如何吸引艺术 社区或某个艺术社区在此安顿,这都是它潜在的主要成功因素。 应付这种状况的一个显著策略就是把艺术社区带到发展过程中 来,其关键点是要与杰出的中国艺术家合作。 中国艺术界的领军人物现在经常介入到地产项目当中,担任顾 问,进行合伙,有时甚至负责新的开发项目。他们的多重身份经 常让西方人感到奇怪,因为西方人更加熟悉的是创意艺术家与资 本主义制度以及公司企业发生争执的状况。然而在中国,艺术 家—地产经纪—企业家的三位一体似乎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的现 实。成功的艺术家是现代的、彬彬有礼的、富裕的、国际化的, 事实上,艺术家已经令人吃惊地成为新中国的榜样角色。最近一 个对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调查显示,艺术家甚至位于父母为孩子 选择的最佳职业的前10名。

n责任编辑/吴鸿

西方对中国艺术家和商业机构之间的联系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毫 无疑问来源于西方的投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艺术形式是高度 制度化的,而且非常依赖国家的支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成为 填写资金申请表高手的这种艺术家模式,以及官僚决定的审美模 式其实是与产生艺术大师所需的社会土壤相背离的,而当代中国 的情况反而没有那样糟糕。在历史上,欧洲的艺术家几乎都是纯 粹的企业家,他们相信自身的技能和创新可以把概念产品卖到变 化多端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当时因为没有补贴,艺术家惯例地 把商业活动结合到他们的创作当中,将创意生产与经济项目合作 进行。很显然,文艺复兴时期伦敦南部商业财产领域最成功的地 产投资商之一——威廉 · 莎士比亚也是一个剧作家。 如果把中国创意集群崛起中突出的地产投机活动看作一种形式新 颖的事物,那可就错了。还不如说它是把艺术家的创意能量和自 力更生,把财政压力和中国繁荣的新城市环境所带来的机会结合 在一起的一种策略。这些集群更加引人注目的地方,而且也是最 有问题的地方是他们的国际化将达到怎样一种程度?如果说城市 里创意区域或者创意飞地的规划,按照他们所想象的生活社区来 讲显得目光非常狭隘的话,那么从交易社区的角度而言,这样的 规划无疑是国际化的。过去十年里,中国艺术品几乎全部被国外

经销商和收藏家购买,由此形成的狂热销售已经主导了中国的国 内艺术市场。最初的目的就是卖给国外购买者,而这个目的已经 决定了创意社区的空间设计,这些创意社区希望让西方游客在不 同的异国环境中感到舒适,从而吸引西方的直接投资。事实上, 如果艺术家—开发商能开始把他的仓库或者仓库用地出售给意大 利的画廊或者鞋店,那么这种炼金术明显已经起作用了。同时, 西方的焦点已经决定了一种创意生产,把中国艺术作品自身引向 潜在买者的趣味。而这些潜在买者处在一种奇怪的衔尾蛇式的时 尚当中,越来越倾向于买回他们西方人对中国性的幻想,即使这 种想象与中国本身无关。因为国外市场代表着一种理想,他们的 审美也就散布在了充满欲望的国内市场里。 很明显,创意社区有效地改变了中国在海外和国内的形象,于 是,它们现在已经吸引了中央政府的注意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情了。中央政府正在以严厉的政策手段和基建发展来寻求创意产 出的安全,以进一步增强国家经济和文化力量。与此同时,特别 是涉及到外币的时候,创意社区对土地价值的影响也吸引了当地 官员的眼球,因为政府拥有对不动产出售的持续性业主权益以及 影响不动产出售的权力。这对创意社区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房地产 开发商的影响在于,一旦这个地区变得抢手,那么它也可能变得 过分抢手。政府的意识形态控制和财政收入这两个目标所带来的 政治压力对创意空间产生全面的威胁,粉碎了潜在的、独一无二 的企业动力,而这个动力正是艺术区存在的原因。北京798提供 了一种早期的范式:1990年代被废弃的仓库成为21世纪繁荣的国 际艺术区,只不过土地价值被带入了连锁店和酒店中,而文化价 值则处于全面检查和引导中。798早期的头像已经撤走,而朝阳 区的政府现在通过它的商业合作伙伴七星集团开始监督该处的管 理。随之而来的,而且有着更加明确的规划的艺术村轮流引起官 员的兴趣。在新的中国城市里,正是中国艺术家—企业家的合二 为一才能把紧闭着创意集群的创新潜力的大锁打开,然而最终, 转动钥匙的还是政府。 ( 译/罗媛)

阿德里安·霍恩斯比

Adrian HORNSBY

阿德里安·霍恩斯比是跨越多种形式的虚幻小说、非 虚幻小说和半虚幻小说作家。他在城市化、宏观经 济和非法身份方面的兴趣让他创作出很多作品,包 括很多文章和故事、2008年与何新城合作出版的书 籍《中国梦》以及4部全球上演的戏剧。 Adrian HORNSBY is a writer of fiction, non-fiction and semi-fiction across multiple formats. His penetrating interests in urbanism, macro-economics, and dark identities have resulted in numerous articles and stories, the book The Chinese Dream (2008), co-authored with Neville Mars, and four internationally produced plays.

何新城

Neville MARS

何新城的研究涉及到建筑、规划、调查和艺术装 置领域,但是核心放在在描绘动态城市环境方 面。2003年,何新城在北京成立了动态城市基金 会,完成2020年中国城市化综合研究的计划大纲。 Neville MARS moves between architecture, planning, research and art installations but has a clear focus on charting dynamic urban environments. In 2003 Neville founded the Dynamic City Foundation (DCF) based in Beijing and outlined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for the year 2020. http://BURB.tv

65


在上周末的画廊开幕式上谁都是谁啊? WHO’S WAS WHO AGAIN AT LAST WEEKEND’S GALLERY OPENING?

1

2

3

4

5

这次展览超越了展览本身,是一次真正的盛会。在这我们遇到的人形形色色:对艺术(1)或者画廊(2)兴趣昂然的网络群体、艺术家和媒体人(3)、国际和国内的 策展人(4)、年轻的艺术家(5)、展览的不速之客(6)、警卫(7)、表演者(8)、DJ(9)、国际创意嬉皮(10)。 (文+摄影/MovingCities)

另外的抱负:从艺术家村到艺术区 Other Kinds of Ambitions: From Artist Villages to Art Districts 潘雅礼 Alexander Pasternack

但是圆明园艺术家的驱逐宣告了一个艺术家区的新时期的到来, 这些艺术家区既是由艺术家自发建立的,也是政策和金钱压力的 产物。当艺术家大批离开圆明园去到市中心东北部80公里外的宋庄 时,国际艺术市场突然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10年后,随着理查 德·弗洛里达有关“创意阶级”的著作在一些中国政策制定者手中传 播开来,宋庄以及更有名的798工厂这些区域开始被看作是一种温 床,不仅仅是异议表达的温床,也是可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下 一个阶段的创意产业的温床。1995年,北京政府投入1.4亿美元用于 视觉艺术和北京艺术市场的发展,免除艺术相关商务的城市税,并 且把艺术区写入其下一个五年计划报告中。 曾经被限制在北京的物理和心理边缘地带的暴发艺术村,现在成了 一个整体,就像是城市文化地理版图中不合规则的一大部分。北京 艺术家区的形成并非偶然,更多的是靠政府、国际组织、投资商、 收藏家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支持,由此,艺术家区代表了一种城市发 展的新模式并且改变了艺术生产的空间。从完全商业化的798,到 由暴发的地产业驱动的苹果社区和高碑店,再到背靠农村兴起的宋 庄或者草场地,如今的这三种模式体现了市场需求、政策压力和创 意野心之间的一种细微的平衡。 66

798工厂

Factory 798 没有哪个区域可以像坐落在大山子附近的798工厂那样更能代表北 京艺术家村的潜力和复杂性。10年的废弃之后,798工厂在1995年 成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临时工作室。到2002年,国内国外的艺 术家和画廊开始瓜分租用798工厂,把它变为工作室、展览厅、设 计公司、咖啡厅和商店。“锯齿形”高天花所营造的光线明亮的空 间,正好适于改造为工作室和展览厅。文革时写在墙壁上的罕见标 语,比如“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形成了一种对偶像进行破 坏的讽刺。 使这种讽刺意味变得更加浓厚的是一个坚定的非毛泽东主义的房地

产开发商威胁说要夷平整个地区。在快速提高租金之后,798的国 产所有者在1995年对新租约的发放进行了约束,有传闻说这个区域 将变成一个与中关村(所谓的北京硅谷)处于同一阵线的高新技术 区。圆明园艺术村消失十年后,朝阳区政府为了把798建成北京创 意集群之一以及奥林匹克文化景点而进行请愿和干预,这给这个 城市大胆的新艺术区戏剧性地判了缓刑。最终,也是最讽刺的是, 798将要消失的传言仅仅是增加了这个区域的吸引力而已。 这种吸引力为798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并非来自政府的猜 疑,也不是来自开发商的落锤破碎机,而是来自798自身的商业成 功。非常熟悉的一种说法是,798已经从一个波希米亚风格的创意 区变成一个纯粹的创意展品区,这里的租金对艺术家而言已经太过 昂贵而所有的东西都在进行出售。“我从来没有去过798”,北京 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艾未未说,“从一开始,它就是一个劣质的地 方。你们在用错误的理由使用艺术。它从来没有用艺术应该服务社 区的方式来服务社区,它只是简单地成为其他野心的载体而已。” 尽管贵族化也许削弱了这个地区的创意能量,但798也许依然可以 被视作北京城市艺术区的最佳典范。“即便艺术圈和建筑圈的人不 喜欢它,我们不得不诚实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798的确是一个令 人惊异的成功,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也是理念上的成功。”曾经 在798组织过年度艺术节的策展人黎静说,“这是一个提供表达和 展览自由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制造的艺术事件依然很难在其他地方 复制。”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与城市语境的联系,以及工厂之 间的空间对城市语境的复制,这种语境与艺术世界之外的人产生了 活跃的关联。黎静说,“不仅是我们的想法变得公开,而且我们拥 有一种面向城市的高质量的知性生活。”

从草场地到苹果社区

From Caochangdi to Pingguo 与798完全不同类型的另一种艺术区,坐落在草场地村东北几公里 的地方。两者的不同体现在主流的建筑风格上,草场地的院子由现 代的、淡灰色砖砌成,它宏伟的墙壁似乎要把旅游团和当地村民拒 之门外。很多建筑是由艾未未设计或者从艾未未那里拷贝而来,虽 然这些建筑与周围社区格格不入,但它们表达了当地艺术家的需 求,而这是798再也无法做到的。“我不想进入零售业”,草场地 北京艺门画廊的创立者马芝安说,她把798比作纽约的苏豪或切尔 西;把草场地比作下东区。画廊以及附近的动画和电影工作室看上 去跟喧闹的后巷格格不入的说法有些夸张。这依然是一个非常兴盛 的地方,服务的对象是当地人,而不是波希米亚式的游客。BoersLi、都亚特、站台中国和三影堂这样的画廊吸引游客的正是其质 量,而不是其地点。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北京现代创意的地理版图的形成恰巧从艺术家区的结束开始。1995 年,警察突击了北京西北部圆明园废墟附近的一个村子,驱散了驻 扎在那里的画家、作家和音乐家。与一年前被突击搜捕的东村一 样,在1989年之后,圆明园附近成为全中国各种创意工作者的聚集 地,即便它无法逃脱政府的视线,也至少可以逃避城市的喧嚣。方 力钧、张惠萍和岳敏君这些艺术家当时举办展览时,作品是悬挂在 树上的,而日后,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拍卖出了百万美元的价格。 “我们那时年轻,没有自我审查。”行为艺术家张念在2004年的时 候说,“一个创意点子一旦出现,我们就付诸行动。某种意义上 讲,我们觉得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

6

7

8

9

10

More than the exhibition itself, the opening of the exhibition is the true event. There we can encounter, in various densities, the following types of people: the networking crowd turning their back to the art (1) or to the gallery (2), the artist and media (3), the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urator (4), the young kid as an artist (5), the exhibition crashers (6), the guard (7), the performer (8), the dj (9) and the international creative hipsters (10) [Text & Photo/MovingCities]

2006   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十一

五”规划纲要报告》,报告中提出将北京 打造成“创意之都”[Beijing ‘11th Five-Year’ Plan

was re­leased by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which proposedtobuildBeijingintoa‘CreativeCapital’]

在艺术渐渐与上层生活方式发生联系的另一领域,地产商通过把画 廊当作他们商业和住宅项目的品牌工具,重塑了这个城市的艺术地 理学版图。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今日美术馆,它是由开发商张宝全 在他的苹果综合住宅大楼里建立起来的。这个美术馆的前身是一个 啤酒厂,经过张永和与王辉改造而成。旁边就是一个被叫做22艺术 广场的极具野心的艺术区,它可以容纳大概20多家画廊。附近的综 合住宅大楼已经成为中上阶级商人和艺术家的时尚住址。苹果也许 是北京第一家高档的“艺术村”。 月亮河当代艺术馆的策展人毕月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可以成为“促 使中国产生新事物的积极力量”。月亮河当代艺术馆花费440万美 元打造而成,与它一起的还有一个坐落在北京东部的度假地开发 项目,这个项目包涵了公寓、一个高尔夫球场以及一个“艺术俱 乐部酒店”。有酒店的收入和租金做基础,月亮河当代艺术馆的目 标是成为一个注册的、非盈利的美术馆。在北京的艺术机构中,这 种定位还属首次。毕月认为“慈善成为这些新型特色中突出的一 个”,她曾帮中国一个家具企业准备在高碑店地区成立一个新的艺 术区。她说,承诺甚至可以存在于“野蛮且具有侵略性的利益政策 当中”。

艺术城市化 Art Urbanism

但是,北京现存的新艺术区的成功也许会因投资商和政府官员对利 益的定义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毕月呼吁“以一种不同的路径通向过 程的暂时性”,这就是,“多长时间才能让你收回投资?它以怎样 的方式回报你?”这样一种发展艺术集群的耐心和“创意”方法也 许在鼓励新画廊到来之外,还会鼓励更多东西的到来,比如一种 更有活力的可以产生创意的城市空间。策展人和批评家侯瀚如说: “问题是一个人在规模经济中如何商议出新想法和创意,而不是怎 样把资产或者利益最大化。”

年,政府花费130多万美元建造了一个漂亮的2500平方米的艺术中 心,该艺术中心是由徐甜甜设计的。据报道说,政府还试图用便宜 的土地吸引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并且把土地送给艺术家。“宋庄的很 多房子都是违法的”,徐甜甜说,“现在在他们死后,这些房子将 成为一种纪念。” 当地政府最新的方案之一是支持一个独立的基金会和档案馆,旨在 培养年轻的电影制作人。既然前卫的中国电影,特别是那些触及到 中国微妙的社会问题的纪录片,将与当局发生碰撞,当地政府就选 择去利用这股地下潮流的创意及其所具有的未来市场潜力。这种主 动性暴露了中国通往创意发展路途中的紧张感,突出了艺术家村暧 昧不明的基础——政治和市场力量制衡下的灰色地带。“在某种程 度上,这是一个测试它可以走多远的实验”,徐甜甜说。如果她的 美术馆与在其周围发展的艺术家村一样,没有得到与外界赋予798 一样的关注的话,(798位于更中心的位置),它也仍然会在去中 心化的现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保持繁荣。 侯瀚如说:“政府看到这种新的复合体可以产生利益,有经济 效益,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社区以及一种社会肌理,它可以把 城市聚合到一起,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有趣。”在北京两个主 要的艺术村关闭后的10年里,北京的艺术区如今在北京的商业 野心和创意欲望的两根支柱之间兴旺发达。除了画廊和艺术家 居住地之外,新的城市发展和艺术创作模式也在这些村庄中发 展起来。这些地区孕育怎样一些其他的野心将决定下一个十年 将带来什么。 ( 译/罗媛)

n责任编辑/吴鸿 摄影/下划线工作室

67

这种途径也许是政府的特长而不是私人实体的特长。艺术区也许已 经影响到官员对城市发展的理解。把历史古迹夷为平地,负担重重 地从零开始建造大型区域,这是从毛时代开始一直到奥运会时期一 直非常普遍的做法,与之不同的是,艺术村已经开始接受新的城市 类型学:再生的工厂,混合的村庄以及高档的混合式住宅区。如果 说798工厂从1950年代开始就成为中央规划下的一个缺乏生气的产 物,那么它成为富有活力的艺术区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是因为意外, 也因为政府放任自由的鼓励政策。 老艺术家聚集地宋庄的产生,部分是因为政府在其他地方实行驱逐 制度,现在,当地政府已经改变了中国集体生产的程式,他们用税 务的激励措施和便宜的租金鼓励成千的艺术家搬到这个社区。2006

潘雅礼

Alexander PASTERNACK

潘雅礼是建筑、环境与文化议题的写作者。他为《大 都市》、《建筑与都市》、Icon、《时代》、《新闻 周刊》、Urbane、《远东经济评论》等杂志撰稿。他 曾获得哈佛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学士学位。 Alex PASTERNACK is a writer on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is articles have appeared in Metropolis, A+U, Icon, Time, Newsweek, Urbane, and th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i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from Harvard College.


边界线动态影像2007 Borderline Moving Images 2007 指导:毕月/BAO 工作室 Director: Beatrice LEANZA / BAO Atelier

边界线动态影像是一个探讨视觉生产与城市 文化的独立研究平台。它是一个膨胀的空 间,在这个空间里,艺术视觉、学术研究和 公司发展转译为创意资本,边界线动态影像 2007被构思为一个持续9天的城市重写本。 在6月23日-7月1日之间,边界线动态影像以移动影像的身份为核 心,以当代文化的混合性质为基础,在北京举行了一系列的活 动。作为一个流动学科的舞台,边界线动态影像设定为一个移动 装置,与在这个城市不同地点举行的展览、表演、工作坊、讲 座、音乐会和公共影像进行叠加。 整个活动编入由6个主要活动组成的连续框架中,包括有1.盛大 献映、2.“诱惑”展览、3.“停止就是失败”展览、4.移动实验 室、5.夜间活动、6.闭幕。由此,边界线移动影像把艺术体验看作 是适合假定空间的散漫实验室。这个影像节出现在室内和室外、 公共和私人、制度性的、教育性的以及商业性的各种场所,它把 艺术生产当作一种知识行为和共享,探讨艺术生产的力学,也探 讨“变化和并列”的理论和空间动力。 这个方法通过把艺术实践定位为一种传播装置,从而质疑它自身 的极限和潜能;而这种传播装置是在特定的城市条件下进行的, 也是有关特定城市条件的传播。边界线灵活的操作网络与新的城 市空间性和时间性联系起来,在“其不同点的相互影响下,策略 性的开场已经开始浮现(萨森语)”。

移动实验室|思考的移动性和知性漫游

The Mobile Lab | Mobility of Thinking and Intellectual Nomadism 边界线动态影像的主要行动方案之一就是移动实验室,这是一辆以 探讨艺术介入为目的的投影卡车。移动工作室在6天时间里经过3个 地点,是一个供表演、艺术家演讲、开放对话、讲座以及公共影像 播放的空间。作为一个微型的公共介入场所,移动工作室把自己插 入到城市的艺术基建、制度体系和城市条件当中,展现和增强便利 的可能性,并把这种便利当作一种集体文化机构的形式。

边界线动态影像渴望去发明新颖的传播模式,通过锻造一个知性好 客的空间来建立联系。这个空间可以替换现存的制度性模式和停滞 的市场体系空间。这个项目为基于相互关系的跨文化行为勾勒出了 可能性。边界线动态影像把公众和内容生产者以一种集体参与的流 动形式连接起来,这种集体参与与当地社团及其对话过程的空间力 学和虚构制度是一致的。边界线动态影像作为一个从未如此膨胀过 的文化网络依然是敏感的。这个文化网络不仅仅局限于北京,而是 在整个亚洲地区与前进中的艺术、文化和城市的变化建立了对话。 ( 译/罗媛)

毕月

Beatrice LEANZA

独立策展人与研究者。2002年,她获得威尼斯卡·弗斯 卡里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随后作为策展人与艾未 未一起加入中国艺术文件仓库。她定期在国际艺术出 版物发表文章,并创立了北京BAO工作室。 Independent curator and researcher, she obtained an MA in East Asian studies from Ca’Foscari University (Venice) in 2002, then she joined the China Art Archives and Warehouse (CAAW) as curator with artist Ai Weiwei. She contributes regularly to international art publications, and is founder of the Beijing-based studio BAO Atelier. www.thebao.com

n责任编辑/吴鸿

68

边界线动态影像的项目和事件放置在一系列制度性和城市消费的环 境中,包括有大学、音乐酒吧、俱乐部、购物中心、画廊和独立艺 术空间。通过选择不同的地点,边界线动态影像试图解答与当地艺 术和哲学分析、空间实践和媒体表演相关的议题如何告知一种单 一的文化生产机制,也就是“创意产业”。在这样一种跨学科的语 境中,这些项目在不确定区域中进行“表演”。这在开幕展览“ 诱惑”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对SOHO尚都新开创的地下停车场的使 用,看上去投机取巧,却把高度矛盾的状态和被商业利益及规章模 式所强调的当代公共空间的条件推上了前台。每天交换的动力连同 这些空间里的实验性实践一起创造了新的社会性领域。这个领域是 可能存在的,也是多元的。像这样的遭遇激发了身体和大脑、习惯 和欲望的空间交融,为新的主观制度开辟了可能性。


p 边界线图形设计由BAO Atelier提供,2007年 [Borderline graphics by BAO Atelier, Beijing 2007]

p 北京SOHO尚都购物中心举行的边界线开幕式,2007年(摄影/边界线)[Borderline Opening at SOHO Shangdu Shopping Mall, Beijing, 2007 (Photos/Borderline)]

p 边界线“诱惑”展览,北京SOHO尚都停车场,2007年(摄影/边界线)[Borderline Exhibition ‘Seduction’ at Soho p 露天电影院边界线艺术节,北京两个好朋友酒 吧,2007年(摄影/边界线)[Borderline Festival at Drive-in Shangdu Garage, Beijing (Photos/Borderline 2007)] Movie Theater, 2 Kolegas Bar, Beijing, 2007(Photos/Borderline)]

69

n责任编辑/吴鸿

p 边界线移动实验室,LED屏幕由BARCO赞助,北京电影学院2007(摄影/边界线)[Borderline Mobile Lab, LED screen sponsored by BARCO, Event at Beijing Film Academy (Photos/Borderline 2007)]

p 边界线移动实验室,由动态城市基金会何新城提供,北京2007[Borderline Mobile Lab, proposal by Neville Mars/Dynamic City Foundation, Beijing 2007]


家作坊系列一号:08奥运会结束了 HomeShop Series Number One: Games 2008 Off the Map 何颖雅/家作坊 Elaine Wing-ah HO / HomeShop 早在2001年北京被正式选定主办奥运会之前,北京创意产业地带的规划就曾有过一段有趣 的历史。从90年代中期对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施行强行迁移,到对中关村和798艺术区 的支持和发展,中国创意界的“官方规划”看上去像是个人(如率先开创中国硅谷的王文 京,或1990年代后期第一批搬入大山子包豪斯工区的艺术家们)和国家之间的猫鼠游戏, 而政府决定着每场游戏是否有价值。 然而,看看最近的发展,“官方划定”的创意看上去似乎因相对顺 利地呈现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而获得了后奥运的一个全面赞许,这 可以从奥运会的举办和随之而来的游客游览中体现出来,这些游客 蜂拥而至,在奥运景点大饱眼福,充满惊奇。但是,正如《纽约时 报》所言,闭幕式宛如闪亮北京的一抹余辉,闭幕式结束后,接 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很多人一直对这个问题进行着热切的预先分 析,理论家和预测者们开始了在各点间连线,把2008年发生的事件 连成一个批判性序列:从西藏到四川再到北京,我们可以审视中国 在更大的全球社会政治中日益强大的角色。 2007年10月,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的重要讲话上强调了中国文化和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得到更好保障”。然而从创意产业的角度而言,整齐划分的区域和 社会团体可以用每平方千米获得多少利润来计算,然后被打包好准 备出口——仅仅凭政府和企业把中国的“软实力”理解为由经济利 益驱使而绘制出来的这样一幅图景就足够了吗?在这幅图景中剩下 的交易、融合与隐藏的生产力是什么?标准化的描绘创意的方法削 弱了创意的力量,也把创意的力量平整地包含其中。事实是,今天 我们与实现中国创意的一系列可能性依然很远。 与其去悲叹缺少政府对创造努力的资助或在教育系统中低估了独立

思考的作用,或许去正视规划创意的企图会是更得当的。在创造 性,人类潜能和创新方面加上一种固定的观点是可能的吗?创意及 其生产的资产是基于过程以及社会交换的——这种社会交换经常是 很短暂,而且拒绝进行简单的量化。创意或者“创新”常常从 “逻 辑系统”的缺失或者其所谓的“错误”中产生。那么,又该如何去 描绘这样一些偶然出现的事情呢? 这些是家作坊在2008北京奥运会项目中考察的一部分课题。过去的 一年里,家作坊在一个由商店改装的睡觉-工作-生活空间内运 作,在此空间窗户变成了考察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商业交换与纯 粹交换之间的互嵌性的切入点。北京和奥运会的时空框架,被当作 《08奥运会系列》一个坐标方格,在这样一个方格里,不确定性开 始聚合和并再现。通过社区实践,这个系列对在城市环境里建设共 同空间投以了兴趣。家作坊坐落在鼓楼附近的一个胡同里,与全国 08.08.08倒计时的狂热期盼相反,这里我们是每一天都是从08.08.08 开始到奥运会结束的。家作坊组织了各种形式与不同尺度的活动, 从田野录音到“失败者”庆祝派对;从与邻居们一起在街头收看奥 运比赛到与之展开的即兴讨论。“家作坊”的二手衣服收购站吸引 了不少好奇的路人进来,进行空间互动。另外,合作艺术家梁越免 费派送“放心”海报以及肖恩 · 史密斯以奥运门票为奖品的Wii电子 游戏竞赛活动,都旨在从当地居民的日常套路中为我们参与社区与

n责任编辑/周溪

S WORLD

TO

一个由艺术家发起的项目 一个与世界性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社区 一本杂志 一系列将你我联系起来的活动 HomeShop An artist-initiated project A community next to a world event A journal A series of activities on the verges of you and we

70

W’S WORLD

TOMORROW’

RROW’S WORLD

TO


ORLD

OMORROW’S WORLD

p 请奥运志愿者阿姨们喝自制的酸梅汤[Homemade suanmeitang is shared with the ayis on Olympic duty.]

p 向“失败者”致意的派对将“我们其余的人”凝聚在一起。Wii电子游戏百米赛成绩最靠后的两名选手可获得两张奥运比赛门票[A party held in honor of the ’losers' brings together 'all the rest of us'. The most average scoring runner of the Wii 100 meter dash wins two Olympic event tickets.]

公共空间的各种方式挖掘出小小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艺术项目与一个批判性实验,家作坊的兴趣在于日常生活 中的创意实践,不管是我们这些艺术家和研究者的生活,还是其他 那些参加者和胡同里老百姓的生活。有意识地,家作坊与北京著名 的创意圈保持距离,也通过保持距离对给定的地图进行质疑,在北 京的社会和城市结构中寻求各种关系的不同肌理。打开日常生活 和具有创造性实践的缝隙,也就是在本地图之内挖掘更深藏,更可 操作的东西。正如乔治 · 阿冈本在回应亚里斯多德《尼可马古伦理 学》中的“功能”问题时所说“存在于行动中”或说“有效地”置 身于无遮挡的生活中,让我们直面我们是怎样相对于一个较大的政 治而存在,以及我们是怎样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而被统治的。正如 阿冈本指出,政治表明人类可能基本上是无功能性的,即幽暗的不 可操作的,这种不可操作性说明了我们作为生物存在的无用性。那 么为什么要创造性地实践?为什么要有日常生活? 建筑家、理论家多伊那 · 派特斯古指出:“一个为建筑物和城市建 设设想的更新方法不能由一个集权组织或政治实体来启动,它必须 符合公共社会空间在微观范围内的集体和个体的欲望并在这一层面 上把‘微观努力’ 包括进来”。我们从的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层面来

看这幅图景,把它看作“一个与现实相接触的实验”,而且我们是 用“小规模可以定义公共空间自身”的方法来追踪日常生活的可感 知维度。家作坊是在胡同里扎根的一个实验,在这里,地方的小规 模可以超越政府把创意编织到产业中的五年计划。我们的兴趣在于 发现“社会-文化”的可能性,不是为了绘制一个地图,而是为了 描绘每一天。 ( 译/罗媛) 更多家作坊系列项目“2008奥运会系列”以及最新的出版物,请参考 http://www.iwishicoulddescribeittoyoubetter.org/encountersleftovers

71

p 奥运赛程表(来源/家作坊)[HomeShop Olympic Schedule, 2008]

何颖雅

Elaine Wing-Ah HO

何颖雅是一位活跃在北京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她关注以设计的原理和词汇及其产品,来质询功能性、物性与社会关系、日常生活之间相 互纠结的关系。将于2009年获得欧洲研究生院媒介研究硕士学位,也曾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离开帕森斯设计学院与阿纳姆工艺设计学 院。行事风格快慢相糅,喜饮茶咖啡。 Elaine Wing-Ah HO is a Beijing-based artist and designer whose work uses the premises and vocabulary of design and production in order to ask questions about how functionality and objecthood intertwine with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everyday life. She works slowly (MA Communications, European Graduate School 2009) and quickly (left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2001, and the Arnhem Academy of the Arts, 2005), likes drinking coffee and tea mixed together. www.iwishicouldescribeittoyoubetter.org

WORLD

TOMOR

n责任编辑/周溪

TOMORROW’S WOR

p 卡西迪 · 崔的“说话”活动请朋友和路人聚在一起,聊家作坊、奥运会和这个活动本身[Cassidy CUI’s 'Speak' project invites friends and passersby to the space for short chats on home, the Games and chatting itself]


RATE

北京的艺术区:从创意中心到娱乐中心 Beijing’s Art Districts: From Creative Hubs to Entertainment Centres 玛瑙 Manuela LIETTI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特别是“西方”,艺术实践经常由个人来组织和参与;然而在中国, 艺术实践常由一些有共同特质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团体来完成,这些团体可能拥有政治上的 共同特性,也可能拥有社会上或者创意上的相互认同。在一个历史和文化上都有集体运动 传统的国家,个人表达和公共实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刻甚至会湮 没了个人的声音。当从一个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时,艺术区现象的出现可以理解成存在于 集体语境中的个人情感的集合。在过去的20年里,艺术区的崛起和变形提供了一面多面棱 镜,通过它可以分析中国艺术世界发生的改变,并可以从更加宏大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艺 术实践以及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TE

72

我作为视觉艺术领域的研究者参加的由荷兰政府发起的雄心勃勃的 “描绘北京”项目,完成于2007年春天。参与这次项目对我而言是 思考艺术区现象以及考察它们在北京的发展状况的好机会。在过去 的时间里,一种稍纵即逝的感觉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种 感觉似乎不可避免,又如此鲜明;可以说,这是当今世界当代生活 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北京的生活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 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出现了“北京时间”这样的名词。 上世纪80年代的前五年以“信息爆炸”为特点,并且在“85新潮” 的集体运动中达到高潮,至1989年又归于平静,在这之后的90年代 终于诞生了两个稳定的对以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创意艺术社区:圆 明园和东村。两者都是以具有相似艺术实践的艺术家在地域上的聚 集为主要特点——圆明园地区乌合之众的画家以及聚集在东村的中 国第一代的行为艺术家。通过参与者地理上的集中,艺术家之间的 沟通,以及艺术实践的集体行动所获取的自我保护和获取力量的潜 能,“规模经济”的高效得以出现;而这种高效率模式的综合效果 就是将这两个区域地域化和隐喻化地定位于社会的边缘。 这两个艺术家村对艺术世界和现实社会之间的不可避免的断层进行 强调,结果导致了1989年后艺术世界里渐渐内向的倾向。情愿与周 围的社会和城市语境隔离开来,并不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对暂不 存在的市场也没有欲求,这两个社区是“纯粹”的创意中心。一方 面,它们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齐全的微观世界,这个世界只会为 艺术圈的人居住或拜访。然而另一方面,它依然是自发性的,身处 其中的人可以自由往来。这两个社区拥有一种高度政治化的宣言, 也拥有从社会领域独立开来的艺术社区独立宣言,而当时的社会领 域在驱逐它们,认为这样的存在是一种危险的“过剩”。 到1995年的时候,这两个社区被警察关闭,而里面的艺术家也被驱 散了,但是这却为一个中国艺术区新纪元的到来提供了条件。新艺 术中心,比如说宋庄和通县,开始出现。虽然依然是驻扎在边远地 区,这些社区比它们的前辈多走了一步:即便艺术家依然认为自己 是社区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的社区里艺术家比以前更加分散), 他们开始强调他们的个性和对私人空间的需要。政策的转变和社会 环境的变迁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叫座都为“个 体艺术”家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并不偶然地,圆明园和东村这两个 最早的社区被驱逐之后,由参与者发展出来的艺术语言和方法从集 体的、标准化的模式转变为一种更加个人化的模式。这使得艺术领 域出现了风格上真正的分裂,并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多元

化艺术;当今世界拒绝规范化的艺术,在这里只有高度个人的审美 趣味才会被接受。 虽然通县和宋庄标志着一种强烈的变化,这些社区依然具有过高的 自我导向性。正是那些意料之外但是高速发展的新社区,比如说从 2000年开始发展兴盛的798艺术区、酒厂、草场地、环铁、黑桥和 318国际艺术村,形成了新的中心——这些艺术区开始被官方接纳 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开启了与社会的对话。这些最近形成的 中心都是组织有序、混合的社区,它们的特点是两种主导力量在其 中共存:创意(艺术家工作室)和商业(画廊和各种艺术机构)。 它们的运转由共同遵守的规则维系着,并且已经超出了最初作为 “纯”创意区域的功能,如果曾经有过这样的功能的话。它们已经 成为艺术品评估和消费的主要群体,并且已经变成时尚的娱乐中 心,吸引着专家学者和普通人。这些地方一开始很难被政府忍受, 但是后来被政府认为是适合实行特定社区和经济计划的最优机制, 随后艺术区快速地转变为一个围绕着艺术集群经济以及与之相关的 艺术家工作室的产业区。 艺术家的聚集和艺术区的形成及其不可预见的快速扩张,使得与之 相关的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这个议题依 然期待一个客观而全面的回答。这个回答在当今商业狂欢的时刻往 往容易被忽视。这种狂欢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艺 术机构。 ( 译/罗媛) 玛瑙

Manuela LIETTI

独立艺术作家、评论家及策展人,2003年起在北京 从事其工作。2003年毕业于威尼斯大学东方学院, 其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艺术。之后,在2007年于北 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取得了中国艺术史和艺术批评 硕士学位。从2003年开始,她相继参与了中国国内外多个艺术项目,其 工作范围涵盖了策展、协调、研究以及评论等多个方面。 Manuela LIETTI is an independent art writer, art critic and curator based in Beijing since 2003. In 2003, s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Oriental Studies of Venice University, completing her bachelor degree thesi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Then in 2007, she received her Master’s in Chinese History of Art and Criticism from the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Since 2003 she has been involved in various projects in China and abroad as a curator, coordin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n责任编辑/朱菲

RATE

p 中国的艺术展览不只是创意性作品的展示,也是个人施展创意性的舞台……艺术作品成为了拍照纪念的完美背景(摄影/MovingCities)['Art exhibitions in China do not solely display works of creativity, but are locations where the individual consumes creativity ... artworks becomes the perfect setting for a souvenir' [Photo/MovingCities]]


ATE

北京音乐圈,曲折中前行 Detours and Developments in Beijing’s Music Scene

六 Leo de BOISGISSON

RATE

2008  首都钢铁厂宣布在搬迁之后,公司将独立发展之前的工业区。计

划是将此处打造为未来北京多功能服务中心,与后工业、文化和创意产 业园区。(1月8日) [Capital Iron and Steel Company announced that after the relocation the company will independently develop the remains of former industrial areas. There are plans to make them future western Beijing multi-service centres and post-industri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zones (January 8)]

我们再也不能将北京的音乐简单地概括成朋克摇滚和卡拉ok两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北京的音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不断地 多样化,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复杂。如今北京有各种独 立的和全球性的娱乐场所,主要集中在海淀大学区、商务中心区和 东城老城区之间。 北京是中国摇滚乐的中心地,这并不是巧合,因为大部分的音乐家和 音乐制作人生活工作于此。尽管政治在北京缺乏柔性,但是这个城市 具有创造潜力和艺术特征。 毫无疑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很多音乐家来说是奋斗的年代。实 际上他们进行着自己的“长征”(引用崔健的歌“新长征路上的摇 滚”),路上布满了障碍:占压倒优势的中国流行音乐,强大的国有 唱片产业,猖獗的盗版业及实实在在的政治敏感性。尽管这样,时髦 的娱乐场所雨后春笋般地涌现。2005年前后,新一代的音乐家开始出 现。同时出现的,还有音乐推动者、唱片公司和音乐活动组织者。 直到最近,独立音乐还一直被隔离在那些随意分布在城市北边的所谓 C类酒吧里。位于五道口的嚎叫俱乐部是此类酒吧中的第一家且最具 讽刺意味,一直营业到1998年。随后,在2000年和2007年之间,出现 了像豪运(起初位于对外经贸大学附近,后来搬到女人街)、无名高 地(在北苑路附近)这样的酒吧,为业余人士提供了平台。不管在什 么情况下,去摇滚音乐会没那么方便,就像是在城市里玩捉迷藏,长 距离的出租车之行是不可避免的。

n责任编辑/朱菲

2005年至今,北京的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官方意识到青年文化可 以赢利,这使得随后的很多改善成为了可能。C类酒吧从地图上消失 了,取而代之的是配有更好设备的真正意义上的场所。更多的乐队出 现在这次变革中,他们发展得很快,已经超出了前辈的业余水平。

以前处于边缘地位的行业现在有了公认的地位,尽管在这些场所实 施文化性商务计划还是有困难,而且很多玩家仍然在灰色司法地带 活动。现如今,在周五或周六晚上去参加音乐会仅仅是正常的文化 活动,并不需要在地下进行。实际上我们也不再使用“地下”这个 词;音乐推动者、唱片公司和音乐艺术家谈论他们的音乐或自己时 总是说自己是“独立”的,以显示自己和主流的不同并强调DIY文化 的重要性。

p 致力于传播最新城市 声音与街头艺术的迷你艺 术节“荧光之声”,2007 年12月1日,北京(摄影 /六)[“Fluo sounds”, a mini festival dedicated to new urban sounds and street art, Dec.1st, 2007, Beijing (Photo/Leo de BOISGISSON)]

音乐推动者学会了和政府合作。要想组织大型的户外音乐节,如迷 笛音乐节和摩登天空音乐节,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 在艺术创作和人力资源方面,北京的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 然,通过采用渐进的或更具市场驱动作用的方式,还可以推动它进 一步发展。剩下的一个关键难题源自北京的政治倾向。作为中国的 文化政治中心,北京常常不能接受将创意社群和公民互动作为发展 的驱动力。 ( 译/王华玲 ) 73

Leo de BOISGISSON

曾是位汉学家,现从事音乐活动,86/83 LINK的合伙 创建人兼经理人,这个非盈利组织旨在推动中国、 法国和欧洲其它地区独立音乐的发展并在这些地区 组织相关活动。中国音乐制作人邵彦棚(Dead J)的 经纪人,闲暇时常在小酒吧放音乐。 Leo de BOISGISSON is a former Sinologist turned music activist. She’s the co-founder and co-manager of 86/33 LINK,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omoting independent music and organizing events in China, France and Europe. She’s also the agent of Chinese producer Dead J and when she has some time left she plays records in small bars. http://www.myspace.com/8633

RATE

三里屯一直是北京稀稀落落的音乐地图上的聚焦地带。由于临近大使 馆区,它是北京的第一个夜生活中心。不足为奇的是,三里屯也是北 京第一个正式的外国人聚居的地方。三里屯北街是典型的酒吧街,低 俗的音乐、霓虹灯、百威啤酒和爆米花是这里的特色。然而来自世界 各国的人群更喜欢出没在在更具有波希米亚风格的南街。后来南街的 酒吧全部被拆除,而越来越多的大型夜总会出现在附近的工人体育 馆,二者加快了北京音乐的变革。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音乐场所的多样性冠以北京中国音乐之都的称 号。波希米亚式的三里屯不复存在,新兴的音乐力量转向东城老城 区。经过彻底改造的鼓楼大街开始出现音乐活动,集中在Mao Live House 和愚公移山酒吧附近。此外,海淀区仍然是最具影响力的音乐 中心之一:D22 俱乐部脱颖而出,而它旗下的兵马司唱片公司成就了 一些新兴的本土音乐家。


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非确定性审美 The Uncertain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保尔·格拉斯顿 Paul GLADSTON 当代西方理论认为,人们对于审美体验本 质的探讨注定是没有答案的。在西方的哲 学传统中,审美体验习惯被当作一种可以 通过自身特质超越认知的感觉或品味。同 样地,人们只能通过间接地、婉转地使用 比喻或者一些表面上准确但又极为笼统的 概念,比如快乐和痛苦来解释它。因此, 我们无法以绝对的确定性来开展关于审美 体验感觉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当代西方 理论已不再认同在语言运用之外存在共享 的审美感觉(共通感)的哲学观点。这个 观点与当代西方理论家广泛认同的另一种 观点相抵触:后者认为,对于所有形式的 语言学含义来讲,隐喻性是内在的性质, 因此,语言(哲学的或者其它种类的)不 存在永恒不变的含义。 作为全球化过程的一部分,愈发凸显的文 化杂交已经进一步加强了审美体验概念不 确定性的疑惑感。在这种背景之下,文化 与文化之间的嫁接不仅是社会——经济的 产物,也是文化认同的历史形成中连续的 一面。例如,自古以来,东方文化与西方 文化之间一直存在周期性的、富于变化的 相互影响。因此,我们不应当再以绝对的 眼光,从西方知识传统和哲学传统的角度 审视当代审美体验和在此之前的文化发展 联合史。

在概念不确定性多元决定论的盛行之下, 我们该如何形成对于审美体验的当代理解 呢?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使用谱系比 较法,因为它着重于辨析话语对于审美经 验和对于理念的特定历史排序的探讨的异 同所在。然而,作为一种方法论倾向,这 种分析方法无法帮助我们彻底解决各种审 美感受话语构建中“非此即彼”的问题, 也无法解释那些构建的综合体。由此看 来,封闭的比较文化分析最终是扩大了而 不是缩小了关于审美体验的本质的概念矛 盾。此外,这需要对于话语封闭的无意识 反应——排斥“他者”有着持续的敏感 性。 对于审美体验中凸显的当代中国视觉文化 杂交特殊性问题,毫无疑问,评论家一直 试图把他们独有的、从文化上曲折反映的 审美感受概念跟特定情景、表演以及人工 制品的现象学经验准确地配对。尽管在这 方面,西方对于美和崇高也持有类似的观 点。然而,在当代中国的视觉产物中,往 往存在着一种无限的感觉不确定性。而西 方传统中,包含纯粹快感的“美”或者交 织着悲伤喜悦的“崇高”的专业用语都不 足以对这种不确定作出解释。同样地,西 方对于当代视觉文化的批评潜能的持续性 关注(不仅仅是近期关于后现代崇高理论

的争辩,也是美的战略性回归),在一定 程度上打乱了一直以来富有和谐对称感的 中国传统审美感觉。因此,当代中国视觉 文化一直处于远离中西方文化需求的危险 之中。 尽管我们很难估计这些观点间清晰可辨的 差异如何和解,但以下的观点还是有其可 取之处: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并不只是作为 持异议的各文化观点杂交的焦点,也担当 起各种文化之间的积极翻译者(重新语境 化与重新激活各种文化)。此外,我们也 不能忽视审美体验固有性质的连续性对于 中国日常生活的影响。如果没有它,体验 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媒介, 通过它,中国社会已经能够以更多的社群 愉悦、更为互动地方式为自己导航。从这 个角度上看,我们迫切需要应对当代中国 视觉文化中审美反应所具有的难以忍受的 复杂性,这样做既是对于知识探寻的体 现,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方式,参 与到新的全球——本土文化激烈协商谈判 的网络中来。 (译/官力斯)

保罗·格拉斯顿

Paul GLADSTON

保罗·格拉斯顿在诺丁汉大学从事文化研究与批评理论的学术研究工作,目前调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国际传播部部长兼比较文化研究院主 任。著有《解构之后的艺术史》(Magnolia出版社,2005年),编著《中国与其他空间》(CCCP出版社,2008年)

Paul GLADSTON holds an academic post in Cultural Studies and Critical The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and is currently seconded to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as Head of the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He is author of Art history After Deconstruction (Magnolia, 2005) and edited China and Other Spaces (CCCP Press, 2008).

真真假假

创意阶层产品广告 | CREATIVE CLASS PRODUCT PLACEMENT

74

“真真假假”记忆游戏在一个盒子里装有60张卡,每张卡都 戏谑地视觉再现了仿冒与真品的经典主题。趣味不仅在于训 练了记忆,更在于发现图形间的差异。你能发现什么是赝品 什么是真货吗?

FAKE FOR REAL

The Fake For Real memory game consists of 60 cards in a box that playfully visualises the classic theme of fake and real. The fun lies not onlyin training the memory, but even more in the illuminating encounter between the slightly dissimilar images. Can you see what’s fake and what’s real? WWW.FAKEFORREAL.COM / WWW.BISPUBLISHERS.NL

DON’T BUY FAKE COPIES BY STREET VENDORS

盗版 | PIRATED COPY

n责任编辑/吴鸿 n翻译/朱菲

COUNTERFEIT FREE EDITION


真的有创意空间吗? Is there Really Space for Creativity?

洛塔·斯伯利+乐大豆 Lothar SPREE and Davide QUADRIO

2007   根据官方的统计,北京登记的博

物馆数达到了140座,平均10万个人就 能享有一座 [Beijing has registered 140 museums, with approximately every 100,000 residents sharing one, official statistics show]

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所有事物看上去 似乎都与产品和市场有关。在与很多中 国艺术家的交谈中,我们突然冒出这样 一种特别的想法:中国的教育体制反映 出一种叫做“循环系统”的东西,一次 次地重复一种标准化了的教育框架。但 这是否就是我们要响应中国政府号召去 发展“创意”的合适的体制呢?有一系 列自发的模式正在探讨这样一个棘手的

问题,很多模式是从上海和北京的创意 集群和创意地区的繁荣景象中涌现出来 的。众多机构,特别是视觉艺术方面的 机构,已尽其所能在支持创意活动,上 海电子艺术节的出现就是一个显著的例 子。但是为了支持那些可以促进创意的 教育结构,找到让艺术产生创意的场所 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并非易事,因为大 部分场所都设计成展览空间,而非发展

或生产空间。现在,正是打造平台的时 机,专家、商人、建筑师、艺术家、学 者、政治家与基金会的邂逅可以借助这 个平台,用强烈的亚洲视角从各个方面 实现更多的创意。但是,谁将肩负起这 个重任?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将如何 同时由私人和公共机构创立,并同时获 得这两者的支持呢? (译/罗媛)

洛塔·斯伯利

Lothar SPREE

洛塔 · 斯伯利是上海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的教授和主任。洛塔目前回复到个人电影与媒介艺术创作领域,但仍以包豪 斯建筑学派的传统来教授影视编导与媒介艺术课程,特别关注创意教学。 Lothar SPREE is currently Professor and Dean for the Film, TV and Media Art Department,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 Ar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At present, Lothar is returning to his personal film and media art production, but continues teaching film, TV, scriptwriting and media art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Bauhaus, focusing on teaching creativity.

乐大豆 n责任编辑/张哲瑞

Davide QUADRIO

乐大豆所主持的上海比翼艺术中心(www.biz-art.com),是近十年来中国出现的第一家非营利性的独立创意实验室。2007年,他创立Arthub (www.arthub.org.cn),以支持亚洲新兴的艺术家。同时,他还是2008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电子艺术节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展人。 Davide QUADRIO managed BizArt Art Centre in Shanghai (www.biz-art.com), the first not for profit independent creative lab in China for a decade, and in 2007 created Arthub (www.arthub.org.cn), a platform to support artistic endeavors in Asia. Davide is the curator of public art for the eARTS festival, October 2008 in Shanghai.

p 上海创意产业基地是上 海电子艺术节组委会的办公 地点(图/下划线工作室) [Shanghai Creative Industry Base is the headquarter of Shanghai eARTS Festival (Photo/ Underline Office)]

75


创意产业政策是一个国际品牌吗? Is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a Global Brand?

创意中国、管理革新与全球品牌: 国际创意经济专家约翰·霍金斯访谈 Creative China, Managerial Innovation, Global Brand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John HOWKINS 采访/《城市中国》 Interview/Urban China

Urban China: What prompted you to bring your model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to China? 约翰·霍金斯:很显然这是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创意与创新 是全球各地发展的原动力,对全人类的发展、文化和经济的发 展都同样至关重要。他们是欧美在艺术、设计和技术领域发展 领先的原因所在。中国同样不能例外。毫无疑问,在中国人们 也想了解这种创意心态和创意技巧,并参与到全球转型的过程 中。事实上,他们希望能跻身前列。所以我很高兴能受邀为中 国政府、商界和创意个体出谋献策。 我带来了两套并行策略。第一是将全球最优秀的专业技术引入 中国,这些技术也许来自欧洲、美国甚至巴西、澳大利亚等任 何地方。第二是与中国合作,携手发展中国特有的创意与创新 道路。对我来说,中国对创意、合作、文化、版权、自由、管 理等问题的看法都非常有趣。只有将中国的创意传授到英语世 界,我才算真正地成功了。

《城》:你与哪些政府部门或组织合作得最多呢?

UC: Which governmental sectors or organizations do you usually cooperate with? 霍金斯:我合作得最多的是市与区的政府,另外也和教育机构 有很多合作,既有政府官员也有各个大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 力依赖于它的学习能力。我十分强调,是“学习”而不是“被 教”。教育旨在帮助我们学习。我相信中国创意产业最重要的 两个问题,就是教育系统的革新与新工作者管理方式的建立。

《城》:你怎样让中国政府接受你的提议的呢?

UC: How did you persuad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accept your propositions?

76

霍金斯:我提出我的理论,给出有力的证据,并进行讨论。我 的证据都是压倒性的。有时我的意见和建议会被采纳,有时则 不然。有些官员喜欢讨论,有些则不然。总体来说,政府对创 意产业的重要性非常重视。中国未来的就业与经济增长依赖于 更纯熟的创造能力,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如果中国没有提升 创意能力,那它还将继续依靠美国和欧洲。显然,这是一个危 险的战略。

《城》:中国政府如何回应你的理论与理念?

霍金斯:政府很清楚发展创意经济的必要性。领导决策是积极 的。然而,它却需在支持自由、开放的创造力与维持大局和谐 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在21世纪,自由与和谐间的平 衡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无论纽约或北京。甚至每一个艺 术家都要直面两难选择,每一秒,都需斟酌该何时遵循又该何 时打破这些规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是关乎个体、关乎审 美,甚至是关乎伦理的问题。在创意经济中,这些日常的两难 问题将被放大百万倍。整个体制可能转为内向并且停滞不前, 整体战略甚至体制本身都可能走向失控。所幸的是,内在的、 趋于平衡的倾向仍然存在。 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意味着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这非常紧 迫。现在,依赖其他国家已难已为继。因此,中国必须非常迅 速地发展自身资源。我认为,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中国必须采 取一些有力措施,这样才能在之后的五年里从容不迫。在中国 面前是一个极好的发挥领导作用的机会。但其他国家也在同样 的机会前跃跃欲试,不停盘旋,比如说日本、海湾国家、俄罗 斯,当然还有印度。今天,中国组装的iPods是在加州研发并打 上商标。如果现在政府选对了发展路向,那一个与iPod分庭抗 礼的产品,或者下一个nano-Pod则将会是在北京或深圳研发并 打上商标。

《城》:你怎么看中国现在的创意产业发展状况?你 对中国创意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有何建议?

UC: How do you see current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 China? How would you suggest China takes the next step toward evolv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霍金斯:我对中国创意产业前景非常乐观。我遇到的人都给我 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拥有想象力、抱负、技 术、勤劳、对学习的热诚和显见的个人魅力。所以我相信创意 产业在中国一定会发展得很快。我忧虑的是教育系统和某些政 府人士的态度,他们仍然认为开放讨论和竞争是坏主意。 同样,创意产业公司的国际化道路远比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艰 难,不仅因为它们规模较小、无力承担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 是还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西方公司在管理创意人才方面 经验丰富,而中国的企业才刚刚开始学习。我发现许多优秀的 中国公司仍然需要商务和管理方面的培训。英国政府和工业界 在此方面提供了大量课程。但中国还尚未开始。对我来说,这 是第一要务。我希望能在此方面与创意企业合作,帮助他们提 升自我的国际商务能力。 (译/朱菲)

UC: How di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spond your theory and conceptions?

约翰·霍金斯

John HOWKINS

约翰 · 霍金斯先生是英国林肯大学的客座教授、英国经济学家、国际创意经济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宪章》的负责人和英国创意集团的 主席及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 John HOWKINS is Visiting Professor at Lincoln University and British economist, leader of international creative economy, director of the Adelphi Charter on C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hairman and founder of Creative Group. He was recognized as the ‘Father of Creative Industry’.

n责任编辑/罗媛

7

《城》:是什么触发你将创意产业模式介绍到中国来?


有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学者张京成访谈 Creative Indust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ANG Jingcheng 采访/《城市中国》 Interview / Urban China

《城市中国》:“创意产业”是如何被纳入国家产业发 展规划的?

《城市中国》: 您如何看待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前 景?又有何建议?

张京成: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一直都是与文化体制改革同步 进行的。2004年,中国政府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文 化生产力”的概念,这表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与经济的协 调统一发展。2005年,香港、台湾、上海和北京等地,开始关 注创意产业发展。2006年,被称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元年, 也是创意产业广泛普及并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的第一年。这一 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首次在 官方文件中提到“创意产业”,表明这一新生事物已得到国家 的认同和重视。以此为指导,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逐渐形 成,发展理论不断完善,各地创意产业政策框架初步确立,产 业规模效应也有所体现,创意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张:创意产业的中国崛起,必定是一场举世瞩目的重大经济变 革,对于中国而言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事关民族生存与产 业兴旺的挑战。但是,如何在全球创意产业“集聚”化的浪潮 下,不被滚滚洪流所淹没?这就要求中国的创意产业能够勇于 开启新的思路,利用伟大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和文明,不盲 从、不盲目,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不成为别人发 展道路上的附属,走一条具有“国家个性”和“城市个性”的 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Urban China: How do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troduce 'creative industry' into the nat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城》: 中国政府如何定位“创意产业”?为什么如 此定位?

UC: What kind of position does creative industries hold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al agenda? What are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张:创意产业注重文化、科技、创意与产业的相互融合,将文 化和创意作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中国的创意产业,具有 五千年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文化是其获得永恒竞争力的源泉, 因而在“国家个性”层面上的创意产业,应着力打造“古老文 明”的文化符号,让中国的创意产业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底蕴和 厚重感。各城市的创意产业更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特色, 定位自己的“城市个性”,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创意产业的一 系列实践活动。

UC: How do you anticipate the future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Any suggestions or advice?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凝练特色化的优质创意资源,挖掘创意产业的“国家个 性”和“城市个性”,通过打造特色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完成 整个国家和城市的创意产业品牌化整体营销。 (2):改变“政府充当排头兵,企业围着政府转”的创意产业 发展现状,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功能与角色,将发展思路由“政 府经营”向“政府服务”转变。 (3):新的产业链整合思路——建立基于产业链条的创意产业 战略联盟。 (4):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寻找机遇,把文化事业单位 的体制转型和市场化作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译/朱菲)

《城》: 您认为现在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UC: 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so far? 张:中国创意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经过几年的发展,创意 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越 来越重视;创意个人和创意企业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人 们对创意产业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和 视野盲点正在逐步消除;针对创意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不断深 入相关论文著作纷纷出版,“创意产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 议论的焦点。

Mind

张京成 n责任编辑/罗媛

ZHANG Jincheng

中国国内最早研究创意产业的学者之一,2005年组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任主任;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 部《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ZHANG Jincheng is a long-term researcher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He founded the China Creative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 at the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erves as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He edited and published the first China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 in 2005.

77


想象

想象

想象

中国创意十二人像:你有何想法? Creatives of China: What’s on Your Minds?

t 绍彦棚的宇航员造型(摄影/雅泽·阿齐,北京,2008年3月) SHAO Yanpeng’s Cosmonaut Portrait (Photo/Yazer AZZIZ, Beijing, March08) pq 张巍在“人民城寨”中的第二人生和她的创意飞鞋 ZHANG Wei’s Second Life in RMB City and her creative flying shoes

2

张巍

ZHANG Wei

维他命创意空间创建人,35岁 Founder of Vitamin Creative Space, 35

Creativity is to be sensitive with anything.

Dead J a.k.a. Shao Yanpeng 音乐/声音设计师,27岁 Musician and Sound Designer , 27

好的音乐应该有气质,但不需要概念支撑。 Good music has to have style and personality but doesn’t necessarily need a conceptual support.

78

Q1  你住哪? A 1北京。 Q2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 2 地 球。 Q3  你的教育背景? A 3 本科。 Q4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4 不确定。 Q5  你的每月收入? A5 没挣过大钱,目前够吃够 花,够负担工作室的开销而已。 Q6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 因素是什么? A 6 旺盛的精力。 Q7 你讨厌什么? A 7 口是心 非。 Q8 你喜欢什么?  A 8冷静+热情。 Q9  你认为你是个音乐 家还是一个电脑艺术家? A9 两个都是,这不冲突。 Q10 你 怎么决定做电子音乐?A 10 因为当时我找不到其他伙伴一 起做我想做的音乐,除了电脑。 Q11 你在哪儿工作? A 11 主 要在我的工作室。 Q12  你主要靠音乐的什么方面赚钱?唱 片销售?表演? 其他? A 12 卖唱片已经不能算是主要收入 了。现场演出算是一部分收入,还有舞台剧、电影音乐 这些也是一部分收入。 Q13 你喜欢俱乐部吗? A 13 我可以说 俱乐部已经过时了吗?因为俱乐部不能总是单一的舞曲 文化。 Q14 你对DJ有什么想法? A 14 是一门技术,同时也需 要在意识上有改革的精神,因为他们播放的音乐会影响 世界。 Q15  你最喜欢在什么样的场地表演? A 15 工厂或者教 堂,或者看起来不那么复杂的地方。 Q16 你认为人们了解

你的音乐吗? A 16 我觉得如果真正去听音乐,是不需要理 解的,感觉好就听,好的音乐应该有气质,但不需要概念 支撑。 Q17  你明年有什么计划? A 17 明年会有好几个新的音 乐项目要开始做,很多是关于音乐、声音与视觉、环境 融合的项目。 Q18  如果你不再做音乐你会选择做什么? A 18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曾经想过当老师,后来发现音乐同样 可以作为工作,也觉得挺幸福的。 [特邀采访:Leo de Boisgisson(六)]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没有 。 Q2  你多大年纪了?  A2  35 岁,但是一直没有感觉到。 Q3  你住哪? A3   居无定所, 到处漂游。 Q4  你的教育背景? A4   策划。 Q5  你的正 业? A5   艺术与生活。 Q6  你的副业? A6   与心理治疗有 关。 Q7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7   经常24小时。 Q8  你通常 的工作地点? A8   第二人生。 Q9  你的每月收入? A9   不固 定。 Q10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的工作? A10   数 不清楚。 Q11  如何描述你平日工作的创意成分?  A11   跟 冲突有关。 Q12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  A12   不属 于。 Q13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 A13   对任何 数量的收入都感到兴奋。 Q14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是? A14   可 以是任何时候,但经常在梦里,最近是经常在洗澡的时 候。 Q15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是?  A15   对任何事 物都保持敏感。 Q 16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 答)  A16   张巍:对不起,我忘记了我们在哪里见面,是 701房吗?SAM:是,我就在门外。(我在701房,正在想 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的时候,就发生了我和我同事 SAM的短信对话。)

n责任编辑/下划线工作室 翻译/朱菲

1

创意是对任何事物都保持敏感。

Dead J又名绍彦棚


想象

想象

想象 t 张达的创意作品“指套”和“护耳”,前者可以替代戒指 [ZHANG Da’s creative work 'Finger Cover' and 'Ear Cover', the former could replace rings] q 刘治治发现的创意物品:在高速公路边卖的一种名字古怪的瓜,字 写的特别好! [LIU Zhizhi’s creative object: a melon with a weird name being sold by the freeway, with really outstanding handwriting]

3

张达

ZHANG Da 服装设计师

Fashion Designer

4

刘治治

LIU Zhizhi

平面设计师,33岁 Graphic Designer, 33

找出线索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

我喜欢有一定智商水平的人,我和“傻子”关系不太好。

It is an exciting moment to figure out the clue.

I like staying with intelligent people, but have bad relations with ‘idiots’.

Q1 你住哪? A1 目前住在北京。 Q2 你的教育背景? A2  大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是什么? A1 不能随便说。 Q2 你的教育

学。 Q3 你的正业? A3  服装设计。 Q4 你的副业? A4  没 有。 Q5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5   9am-8pm。 Q6 你通常的工 作地点? A6 工作室。 Q7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的 工作? A7   只有和服装设计相关的工作。大体说只有一 种。 Q8 一句话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如何描述 其中的创意成分? A8  比较忙碌。如果设计算创意的话, 那我的工作多数和创意有关,但不意味着每个设计都有创 意。 Q9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 A9  看怎样定义创意, 如果是指国内目前盛行的“创意”,我可能不是创意阶 层。 Q10 你和你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系有影响 吗? A10  创意水平对我和朋友的私人友谊没有影响。 Q11 你 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怎样的收入与你的 产出是匹配的? A11  应该比现在高。 Q12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 是?  A12  找出事情的线索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 Q13 怎 样的环境/情境能够刺激你的创意? A13  一个有些混乱、矛 盾、不完美的、多元的环境(当然一个整洁漂亮的环境我 也是喜欢的。唯一区别是两种不同的环境会对设计产生 不同的影响)。 Q14 什么可以令你的创意工作保持持续兴 奋? A14  喜爱,好奇和改变。 Q15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 素是? A15  质疑,改变,相信。 Q16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 意问题并回答) A16  问:如果你是一个完全不懂中文又是 第一次来中国的人,要在中国生活一年,一年后你的感受 可能会是什么?答:不知道。

背景? A2 大学毕业。 Q3 除了平面设计,你的副业是什 么? A3 写字儿、做展览。 Q4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4 八 小时。 Q5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5 工作室。 Q6 你的每月收 入? A6 也不能随便说。 Q7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 的工作? A7 没有换过工作,只换过工作地点。 Q8 一句话 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 A8 对着电脑,手不停地 点。 Q9 如何描述其中的创意成分? A9 首先我觉得“创意” 这个词挺“危险”的,在我们这里,普世层面能看到的被 描述成为“有创意”的东西大多是在耍小聪明,还有一 部分是俗不可耐的哗众取宠,电视直销的水平。我的工 作是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我不想用通常的“创意”来描 述。 Q10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你和你周围朋友的 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系有影响吗? A10 我是属于脑力劳动 阶层,不太清楚什么是创意阶层。我周围的朋友的脑力劳 动结果常常让我欣喜,我喜欢有一定智商水平的人,我 和“傻子”关系不太好。 Q11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 意产出吗? A11 不太符合,偏低,脑力劳动在我们这里缺 乏价值尊重。 Q12 怎样的收入与你的产出是匹配的? A12 当 然是越多越好,呵呵,其实这里面有一套挺复杂的计算方 法,得出的结果相对合理,碍于篇幅,就不说了。 Q13 你 的创意巅峰时刻是? A13 很难讲,不过和有趣的人聊天的 时候往往会有比较好的想法突然冒出来。 Q14 怎样的环境/ 情境能够刺激你的创意?什么可以令你的创意工作保持

持续兴奋? A14 很难讲,也许是些不健康的东西,比如香 烟、咖啡…… Q15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是? A15 这 很难讲,就个人来讲,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逻辑推导 能力,必不可少。 Q16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 答) A16   ? : !

n责任编辑/下划线工作室 翻译/朱菲

79


想象

想象

想象

p 谭红宇最近的一件作品《我的圆明园》,她强调这不是 什么创意物品

p 叶剑光的创意插画

q 谭红宇在她的工作室

[YE Jianguang’s self portrait]

[YE Jianguang’s creative illustration]

q 叶剑光的自画像

[TAN Hongyu’s latest work is My Yuanmingyuan Garden, not creative object] [TAN Hongyu in her workshop]

6

谭红宇

TAN Hongyu 陶艺家,37岁 Ceramic Artist , 37

80

叶剑光

YE Jianguang 插画师,26岁 Illustrator , 26

我是个彻底的劳动者,不属于创意阶层。

生活场景和梦中事物都会刺激创意。

I am absolutely a laborer, I don’t belong to creative class.

Both daily scenes and dreams inspire me.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昵称”这词听起来很腻歪,我 在家两三岁起就有个小名“阿鱼”,现在全世界都这样 叫,但这应该不算吧,肯定不算! Q2 你的教育背景? A2 父 亲是美术学院的教授,母亲是中学生物老师,自己是美 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 Q3 你的正业? A3 美术学院教 师。 Q4 你的副业? A4 个人创作和有报酬的社会任务。 Q5 你 每天的工作时间? A5 每天都是满的,从早到晚,但尽量 不熬夜。 Q6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6 学院的工作室和雕塑 工厂。   Q7 你的每月收入? A7 工资大约4-5000元?有吗? 止不止?分得太零碎,从没认真算过。 Q8 过去五年中你 有过多少种不同的工作? A8 教师、艺术家、艺术工程承揽 人、独立影像制作人……这五年实在太忙,不想这么忙, 但越来越忙,奇怪! Q9 一句话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 创意工作? A9 我不习惯“创意”这个词。艺术创作是我最 重要的日常工作和习惯,我以为其中只包含表达与流露, 而不是什么创意。 Q10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 A10 我 觉得我是个彻底的劳动者,不属于创意阶层。 Q11 你和你 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系有影响吗? A11 没有影 响。 Q12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劳动产出吗? A12 不符

合。 Q13 怎样的收入与你的劳动产出是匹配的? A13 无须考 虑生活来源和创作成本与我的劳动产出是否匹配。 Q14 你 的巅峰时刻是? A14 丝丝入扣的工作安排。 Q15 怎样的环境/ 情境能够刺激你的劳动? A15 兴趣与收入挂钩并取得和谐 统一的状态。 Q16 你认为劳动价值的核心因素是? A16 对价 值的判断。 Q17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答) A17 问:对你来说什么是工作中最珍贵的?答:快乐。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霸王。Q2 除了插画你的副业? A2 经

营自己的品牌p.m tea。Q3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3 8-10小 时。Q4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4 自己家里。 Q5 你的每月收 入? A5 5000左右。 Q6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的工 作? A6 2种。 Q7 一句话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 A7 在家里安静地画画。 Q8 如何描述其中的创意成分? A8 把生 活中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 Q9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 吗? A9 属于。 Q10 你和你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 系有影响吗? A10 有关系,身边的一切事物对于创作都有影 响。 Q11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怎样的收入 与你的产出是匹配的? A11 不符合,如果每个创作都能发挥 它的最大作用,我相信那时候收入和产出就会相匹配。 Q12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是?怎样的环境/情境能够刺激你的创 意? A12 晚上九点以后是每天工作状态最好的时候,生活场 景、梦中事物都会刺激创意。 Q13 什么可以令你的创意工 作保持持续兴奋? A13 把脑海中想象到的事物表现出来的冲 动。 Q14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是? A14 对生活的热爱, 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Q15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 回答) A15 问:你在梦里做过最高难度的动作是什么?答: 曾经梦到过自己浮起来离开床大约四十公分高。

n责任编辑/下划线工作室 翻译/朱菲

5


想象

7

张荐

ZHANG Jian

音乐家/艺术家,38岁 Musician and Artist , 38

想象

8

刘妍

LIU Yan

荷兰大同创意产业平台创建人,35岁 Founder of Da-Tong China Desk Creative Industry , 35

想象

t张荐的创意作品:将唱佛机改造成他的“单曲唱片”

[ZHANG Jian’s creative work: a buddha machine changed into his 'single']

p 刘妍最大的创意是她的两个孩子:温森和丹凝

[LIU Yan’s greatest creativity can be best represented on my children Vincent and Daniel]

q 张荐和他的FM3唱佛机

[ZHANG Jianand his FM3 Buddha Machine]

q 刘妍最喜欢的肖像是她陷入泥潭的一张照片

n责任编辑/下划线工作室 翻译/朱菲

[LIU Yan’s favorite portrait is one she stuck in the mud]

当一个玩笑变成事实。

跨界本身就是创意。

When a joke comes true.

Being trandisciplinary is creative itself.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我妈叫我:建建。 Q2 你的教育背 景? A2 中专。 Q3 你的正业? A3 音乐/艺术家。 Q4 你的副 业? A4 家庭厨师。 Q5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5 休息好了以 后。 Q6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6 家/舞台。 Q7 你的每月收 入? A7 不固定:2000 - 20000。 Q8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 不同的工作? A8 音乐制作人,街头音乐收集者,电子音乐 家,影视剧配乐者,产品设计者,产品推销员,FM3制 作公司董事。 Q9 一句话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 A9 自己找事,做。 Q10 如何描述其中的创意成分? A10 无法描 述。 Q11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 A11 就是。 Q12 你和你 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系有影响吗? A12 不太理解 这个问题。 Q13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 A13 当然不符合。 Q14 怎样的收入与你的产出是匹配的? A14 在 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后,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的创 意试验。 Q15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是? A15 当一个玩笑变成事 实。 Q16 怎样的情境能够刺激你的创意? A16 没注意。 Q17 什么 可以令你的创意工作保持持续兴奋? A17 当有人与我的创意 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Q18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是? A18 好心情。 Q19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答)  A19 问: 请问《爱父爱母三》是什么意思?答:就是:FM3。

Q1 你叫什么名字? A1 刘妍。强调一下,刘是我的姓,妍 是我的名,这年头名字老是被叫反。 Q2 你最喜欢的昵 称? A2 刘妍。 Q3 你多大年纪了? A3 和《城市中国》的姜珺 同岁。 Q4 你住哪? A4 正式应该是荷兰,但目前大部分时间 住在上海。 Q5 你的教育背景? A5 艺术管理硕士,市场营销 学硕士。 Q6 你的正业? A6 主要是创意管理研究与咨询, 因为比较杂,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Q7 你的副业? A7 相 夫教子。 Q8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8 每天1小时到18小时不 等。 Q9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9 家里。 Q10 你的每月收入? A10 0到好几万不等。 Q11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的工 作? A11 一个,个体户。 Q12 一句话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 工作?如何描述其中的创意成分? A12 大部分时间和电脑面 对面,或扎在书堆里,偶尔与远处和近处的朋友在WAGAS 或一茶一笙喝东西,因为那里有免费无线上网。我的工作 横跨管理学、艺术、文化、经济学、城市学、社会学、心 理学、哲学等领域,这种跨界本身就是创意。 Q13 你觉得 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你和你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 关系有影响吗? A13 没想过,但自己一直拒绝做没有创意的 工作,大部分的朋友们也是这样的一群人。 Q14 你觉得你 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怎样的收入与你的产出是匹配 的? A14 目前不符合,因为自己不够集中精力并严肃认真地 把自己的专长作为产品来买  如果自己能想清楚自己能做 什么,准备付出多少,市场接受度怎么样,或许能够回答 这个问题。 Q15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是?怎样的环境/情境能够 刺激你的创意?什么可以令你的创意工作保持持续兴奋? A15 我的创意巅峰是在我有压力的时候,时间急迫感往往可以 和大大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参加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的座

谈会,或和不同背景的朋友在一起聊天可以刺激我的创 意。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做有意思并有意义的事可 以让我保持持续兴奋,忘记吃饭睡觉。 Q16 你认为产生创意 的核心因素是? A16 离开自己的SOHO,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在一起工作。 Q17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答) A17 问:你目前做过的最有创意的事情是什么?答:在做了多 年市场咨询并读完市场营销硕士后,为自己重新选择行 业,去读了艺术管理,这扇门后面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81


想象

q 彭杨军的创意物品: “保护你”,这是我哥哥的一个空烟 盒。他女朋友在他所有的可以写字的东西上写一句话,这个 烟盒上写着: “我保护你!”

想象

想象

[PENG Yangjun’s Creative Object:'Protect you', this is an empty cigarette box of my brother. His girlfriend lefts a sentence on all of his stuff that can be written on, and on this box it says: 'I protect you!']

u 李淦的创意作品:全球最大书店,模型的做法更创意些

[LI Gan’s creative work: the biggest bookstore all over world; the making of the model is more creative]

SHAO Yanpeng

摄影师/创意总监,31岁

Photographer/Creative Director , 33

82

10

李淦 LI Gan

建筑师,32岁 Architect, 32

朋友不是用来开研讨会的。

创意机会无限。

Friends are used for seminar discussions.

There’s plenty opportunity for creation.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爸爸。 Q2 你的教育背景? A2 大 学。 Q3 你住哪? A3 上海。 Q4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4 除了睡觉 以外的所有时间。 Q5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5 八号桥。 Q6 你 的每月收入? A6 保密。 Q7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的工 作? A7 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杂志创意总监。 Q8 一句话概 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如何描述其中的创意成分? A8 花一半时间来聊天,花一小半时间来看书,花一小小半 时间来做东西。因为有时候,人的很多思考是建立在语 言的基础上的。 Q9 你和你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 系有影响吗? A0 不会有什么影响,朋友不是用来开研讨会 的。 Q10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怎样的收入 与你的产出是匹配的? A10 这是个设问句,所以要想答第二 个问题,就只能说不符合,但对于我来说,如果能有房 有车,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再多出来的钱也只是锦上 添花,没有什么目标要达到。 Q11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是? A11 晚上,家里,放松。 Q12 什么可以令你的创意工作保持持续 兴奋? A12 尝试不同的项目。 Q13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 是? A13 找到技巧,再丢掉技巧。 Q14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 意问题并回答) A14 问:如果可以,全世界,你最想像谁一 样活着?其实这是我和我老婆在吃火锅的时候,我问她的 问题,她的回答很到位:Hugh Hefner。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老公公(专用)。 Q2 你住哪? A2 北京。 Q3 你的教育背景? A3 建筑学硕士。 Q4 除了建筑师, 你的副业是? A4 泛设计。 Q5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5 10小 时。 Q6 你通常的工作地点? A6 办公室;在家动脑不动 手。 Q7 你的每月收入? A7 低于10万。 Q8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 多少种不同的工作? A8 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11年了。 Q9 一句话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如 何描述其中的创意成分?? A9 建筑师的工作跟生活直接相 关,创意机会无限。 Q10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 A10 当然是! Q11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 A11 符 合,对此没有任何抱怨。 Q12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是? A12 巅 峰时刻在睡觉前。 Q13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是? A13 创意的核心是能否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有趣。 Q14 (请 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答) A14 (没创意了)。

n责任编辑/下划线工作室 翻译/朱菲

9

彭杨军


想象

想象

想象

t

[Cairang’s Creative work: Great Offering to Tsongkhapa]

q

·

· ·

[Maren Koehler’s Creative work: Mies-locating architecture as a reference to Mies van der Rohe and the notion of copying creativity]

12

玛伦·科勒

Maren Koehler 建筑师,34岁 Architect , 34

如何衡量创意想法? How to measure ideas?

11

才让三周

Cairang Sanzhou 唐卡画师,21岁 Thangka Painter , 21

在家时心无杂念,在城市里浮躁,然后画出来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n责任编辑/下划线工作室 翻译/朱菲

I am spiritually pure at home; but in the city, the effect is totally different.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才让。 Q2 你住哪? A2 青海省黄南藏 族自治州。 Q3 你的教育背景? A3 初中肄业。 Q4 你每天的 工作时间? A4 早上九点到下午七点。 Q5 你通常的工作地 点? A5 家里。 Q6 你的每月收入? A6 高于6000。 Q7 过去五 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的工作? A7 一种。 Q8 一句话概括自 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 A8 肆意挥洒画笔,描绘万千神 佛。 Q9 如何描述其中的创意成分? A9 绘画需要创意的部分 一般来说要大过很多其他的工作,在画一副唐卡的时候 需要的创意部分有:佛像的姿态、神态,背景里亭台楼 阁的摆放,花鸟鱼虫的搭配,以及整幅画作颜色的调配 等,每一幅画都需要不同的创意。 Q10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 意阶层吗? A10 属于创意吧!基本上画每一副唐卡都有一 点创意。 Q11 你和你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系有影 响吗? A11 不包括所有的朋友,某些朋友多多少少对我有 一些影响。 Q12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 A12 觉得不是很符合,比起那些油画之类的,我们的唐卡远 远比那些要画得辛苦、细致,可是唐卡的价位远远低于 油画之类的。 Q13 怎样的收入与你的产出是匹配的? A13 觉 得应该最起码和那些画一样的一个价位。 Q14 你的创意 巅峰时刻是? A14 巅峰时刻是看到那些以前的老唐卡的时 候。 Q15 怎样的环境/情境能够刺激你的创意?什么可以令你 的创意工作保持持续兴奋? A15 不适合在城市里画,画的时

候有人在旁边说话或看。要是眼睛能一直好好的我会保 持持续兴奋的。 Q16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是? A16 对 佛祖的诚心。 Q17 (请为自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答) A17 问:你在家乡创作和在城市里创作有什么不一样?答: 在家里的时候心无杂念,在城市里浮躁,然后画出来的 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Q1 你最喜欢的昵称? A1 m*。   Q2 你的教育背景? A2 德国柏 林工大,建筑学位。 Q3 你的正业? A3 建筑师。 Q4 你的副 业? A4 学中文。 Q5 你每天的工作时间? A5 10小时。 Q6 你通 常的工作地点? A6 学校/家里。 Q7 你的每月收入? A7 目前靠 储蓄生活。 Q8 过去五年中你有过多少种不同的工作? A8 5 种。 Q9一句话概括自己在平常一天中的工作? A9 每天学5小 时中文,5小时工作,5小时休养生息、感受欣喜/忧虑( 或许相辅相成)。 Q10 你觉得自己属于创意阶层吗? A10 我很 难理解“创意阶层”这个大概念,它的定义非常含混。 不论如何,根据理查德·佛罗里达的描述我应该属于创 意阶层。 Q11 你和你周围朋友的创意水平对你们的关系有影 响吗? A11 我的朋友有建筑师、舞者、设计师、教师、失业 者、汽车工程师等等。是的,我们的友谊受到创意想法的 影响。 Q12 你觉得你的收入符合你的创意产出吗? A12 如何衡 量创意想法? Q13 你的创意巅峰时刻是? A13 不是极端无聊、 好奇,就是遇到真正大麻烦的时候。 Q14 怎样的环境/情境 能够刺激你的创意? A14 充满严肃的人但并非总有严肃问题 的环境。 Q15 什么可以令你的创意工作保持持续兴奋? A15 当 想法逐渐成型,互相交流,受到影响,经历改造,产生影 响并触发新的想法。 Q16 你认为产生创意的核心因素是? A16 在生存必须品之外,战胜某种境遇的意愿与欲望 (比如 极端无聊,好奇或遇到真正大麻烦的时候)。 Q17 (请为自 己设计一个创意问题并回答)A17 下一个是什么?

83


城市报告

注资纾困

Asset Injection Helps Relieve Crisis 发改委详解4万亿投资计划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s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4 Trillion Investment Plan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11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详解“4万亿”经 济 刺激计 划细节。当前国家 扩大内需、促 进 经 济 平 稳 较 快增 长的力度很 大,政 府在 此次的投资安排中考虑 到了防止重复

保障性安居工程

25%

灾后的恢复重建

建 设、低 水平 建 设、腐败 等 问 题 的发 生 。这4万亿元中,保 障

经济刺激计划

9%

农村民生工程 和农村基础设施

¥40000亿

性 安居工程280 0 亿元;农村民 生 工程和 农村基 础设 施 370 0 亿 元;基 础 设 施 建 设 铁 路、公 路、机 场、城 乡电 网18 0 0 0 亿 元;医 疗卫 生、文化 教 育 事业4 0 0 亿元;生 态 环 境 投 资3 50 0 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1万亿元。 没有 形成 大 规 模 生 产 能 力的 投 资,更 没有“ 两 高 一 资”的 投 资。预 测 可 以每 年 拉 动 经 济 增 长1个百分点 。发 言人 张 平 表 示,扩大 消费的问题 是 政 府在 研 究 刺激 经济增长、扩大内需 过程中需 要重 点考虑 的 一 个问题,至于民众 都关心的“大 规 模、大幅度 提高一般 群众收 入的举 措”,目前并没有考虑。各 省的投资金额也浮出水面,其中以 灾区重 建为主的四川省 将

4%

自主创新结构调整

9%

生态环境

1%

45%

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

在未来3年内投资3万亿以上。

84

湖南

广东

重庆

计划全省涨工资

率先推行国民旅游计划

家电企业抢战农村

所有城镇户籍人员都可补建养老关系,全面提高

作为首个“全国旅游 综合改 革示 范区”的广东,

参 保 人 员 医 保 待 遇,企 业 退 休 人 员 月人 均 增 加

在国家 旅 游局的 支 持下 将 在 全国率 先 推 行国民

覆盖14省市、4亿农村人口,累计拉动消费有望达 到9200亿元的“家电下乡”将于2009年2月1日起

养 老 金110元,将 在省内转 移就业的农民工全 部

旅游计划。该计划包括:积极推行带薪休假制度

在全国推广,各地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此拉

纳入医保等涉及稳定就业局势,完善社保体系,

和实行学生修学旅游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展开

动内需之举有望为外销乏力、库存过量的国产家

提高社会保障 水平,维 护职 工合 法权 益 等4个方

奖 励旅游、福利旅游,将旅游 数 量 和质 量列为人

电品牌雪中送 炭。自2007年12月起,财政部、商

面、22条 具体 措 施 最 近 公布。而最“实 在”的 政 策 是计 划 全 省企 业在岗职 工 货币平均工 资增 长

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为

务部在山东、河南和四川3省率先启动了“家电下

了民众有 旅 有游,广 东 将全面提 升旅 游魅 力,依

乡”试点工程,旨在通过农民购买试点家电产品,

8 % 。在 当前 就 业 形 势下,该 省 劳 动 保 障 部 门 仍 然 计 划 明 年 全 省 新 增 城 镇 就 业5 0万人,城 镇 登

托名城、名人、名山、名寺 和广府、潮汕、客 家 三

由中 央 和 试 点 地 区 财 政 直 补,激 活 农 民 购 买 能

大文化板块,着力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

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促 进内需和外 需协调发

记失 业率 控制在5 % 以内,稳 定农村劳动力转 移

金 海岸、美食天 堂”四大 旅 游品牌。带 薪 休假一

就业总规模1200万人。凡此种种,目的就是要尽

直难以完全实施,若然能随计划落实,广东民众

展。12月1日重 庆 启动“家电下乡”,几大 家电 连 锁的负责人 乐 观估计2009年重 庆的家电下乡市

力帮助人民群众提高实际收入,拉动内需。

真是“认真”幸福。

场规模在30亿 - 50亿元。


转危为机

Turning Crisis into Opportunity 农民工返乡潮提前 Mass Homecomings of the Migrant Rural Workers are Brought Forward 全球金融 风 暴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正 承受着一波侵袭。珠 三 角、长 三角地区不少 外向型、劳动密集 型 加工企业 受 全 球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在 外 部 需 求 减 弱 和 自身 周 期 调 整 的 双 重 压 力下,因订单 不足、生 产 不饱 和、出口受阻等原因,出现 半停 产、停产、关闭、破 产等 情况,导 致部分农民工工作 不 稳 定 或 歇岗、失 业。此外,多方原因造 城 农民工 兄 弟返乡潮提前:房 地产业 萧 条及季 节性因素 影响,导 致部分农民工歇 业 返乡; 国家强农 惠 农 新政 策作用显 现,吸引部分农民工转业 返乡; 行业 技 术 含 量 升 级,迫使 部分农民 工 退 业 返 乡。各地已 经出 台措施多管齐下对农民工进行再就业转 移安置,以 免出现总 体劳 动力过 剩影响基层 稳 定、粮食安 全,土 地流 转风险等问 题。各地 劳 动 保 障 部门纷 纷 公布 相 关 帮扶 工作 通 知,为农民 工 维 权,同时开展 返 乡农民 工的再 培 训 等工作。返 乡的民 工 同时 也是 潜在 的 创业 力量,相 对 有 着更 多经 验与 积蓄,可发 展农产品 加工、服 务业 等创业机 遇,共同推 动 新农村 建 设。 漫 漫回家 路,农民工回家前要注 意 维 权,领 取 应得的补 偿。 农村仍是温暖的家乡,来日方长过个好年!

外来务工人员提前返乡,2009年的春运压力会否降低?图为2008年春节前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回乡旅客。 图/王祥东

四川

义乌

广州

重建内需,互为表里

多元发展抵御金融风暴

早点回家过年

四川灾后重建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被赋予了

风暴来临,义乌小商品的出口销售暂时处于勉强

广州铁路部门确定2009年的春运将提前至2009

多一重的使命或意义: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地有

维持的状态。原先通过外贸订单的途径,因国外

年1月1日开始,比国家规定的春运时间提早了10

机结合,已成为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大局的重要举

订 购 客户 破 产 而 缩 减,而 转 内贸 的 渠 道 短 期 尚

天 。据 国 家 铁 道 部 的 安 排,20 0 9 年 全 国 春 运 为

措。中央明后两年4万亿投资中的1/4属于四川的 决策,以 交 通、住 房为代 表的重 建项目耗材都 将

未建立;义乌小商品城内的货运 总量、发 运 集装 箱,以及近6成的经营户毛利润率都有下降;商铺

2009年1月11日至2月19日,但由于广州地区客流 量较 大 且受金融危机影响,因此提前启动。预测

是拉动内需的大单。四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灾

流 动转 租性 加快,租铺价格下滑。义乌生 产商品

广州铁路的旅客客流将在明年1月16日至1月24日

后得到大力提升,将进一步实现建设西部综合交

种类、出口地 域的多元 性,并且 坚 持以功能型和

达到高峰;明年1月23日,达到客流最高峰,预计

通枢 纽 这一战略意 义。成 兰铁 路 等7条出川大 通

实用型结合为主导的商品生产策略,将成为抵御

发送27万人次旅客。上海方面,预计更大规模的

道建成后会形成川渝城市群并联动京津冀、珠三

金融 风险的保险杠。国内、东 南亚、南美 及俄 罗

返乡流和学生流将在明年1月出现。明年春运前,

角、长三角地区8小时交通圈。 “出川”、 “连通”

斯 等地市 场 需 求 的 升 温有 效 对冲了欧 美 订单损

铁 路上 海 站正门口将 投 用巨 大 的电子 信息 显 示

曾经举国流动的温暖语汇,将在新的全球经济形

失的风险,可见义乌市场强 大的市场应变能力,

屏,上面将清晰标出列车时刻表、是否准点、候车

势中寓含更多的语义。

仍力撑起中国“世界工厂”的未来前景。

室序号等信息,不必进车站就能获知列车信息。

85


城市报告

能源与环保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呼吸税”不应妖魔化 “Breath-tax” Should not be Demonized 中国森林 城市论坛11月18日在广州举行,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 吁政府考虑对企业和市民征收生态税,让市民每月缴税20元, 税款用于发展节能减排事业。一言既出,八方震动。全国各路媒 ㋬㔿⭹䁨

体纷纷争议此事,并将“呼吸税”之名赠予蒋氏生态税方案。蒋 院士的公开发言招致大批网民密集反对,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

㗡⺛

㚇㚪ⷈ

在 对呼吸征税是否荒谬、对 市民 征收呼吸税是否 公平、呼吸税 是否有助于节能减排、征收呼吸税是否有法理依据 等。将生态 税简 称为“呼吸税”就是 一次 妖 魔化过程,如此 炒作的媒体 将 焦点引向“人的呼吸不可征税”这一歧路,使每个公民都应承担 节能减排义务的真实主题被忽略。大部分人冲动式地反 对“呼 吸税”,是本 能 地 排斥征收 新 税,不愿 意为不 确 定的事 项付出 金 钱代价。无论是网友 对蒋院士的攻击、各路媒体评论员对蒋 氏方案的批判,乃至网络歌手紧急谱写的“讽刺歌曲”,都展示 了全社会普遍缺乏节能环保意识的严酷现实。市民们没有意识 到,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的碳 排放、废水废气 和垃圾等污染 物 的排放总量,带来的环卫、净化、节能和减排的成本,是区区每

㿉䄋ブ㝦 䄵㩰⤦㚽⫐⭞ブ㝦㚠⢋⭥⺛コ 㿉䄋ブ㝦 䄵㩰⤦㚽⫐⭞ブ㝦㚠⢋⭥⺛コ 㿉䄋ブ㝦 䄵㩰⤦㚽⫐⭞ブ㝦㚠⢋⭥⺛コ 㿉䄋ブ㝦 䄵㩰⤦㚽⫐⭞ブ㝦㚠⢋⭥⺛コ 㗜䇱㪉㻣ブ㝦㚠⢋⭥⺛コ ⤜㦰㋪᱗㈊Ⱍ䅊Ⰹ㭊᱘⭥⹅䄖⺛コ

月20元所望尘莫及。

86

➥⫔㏜䁨

䄲㈎⫐⭞᱗㈊Ⱍ䅊Ⰹ㭊᱘ブ㝦㚠⢋⭥⺛コ

京都议定书,2002减排目标图(出自21期《气候对策》)

福清

常州

福建核电棋局再落一子

盐穴储气助力西气东输

继宁德 核电 站2月18日正 式 动工 建设 后,福建省

11月23日,中国首座 盐 穴储 气 库 — — 西 气 东 输 常州金 坛 地下储 气 库工程 安 全 设 施 顺 利通 过国

国 家 环 境保 护 部 副 部 长 潘 岳 说,走 低 碳 发 展 道

工建设。11月12日,国务院 还 正 式批准了广东阳 江 核 电 工 程 和 浙 江 秦 山 核 电 站 扩 建 工 程 。作 为

家 竣 工验 收 。盐 穴储 气 是 指 利用 地下 开 采 岩 盐

究》报 告11月5日在 京 发 布,首先 拟 定了一 套 独

矿 时形成 的 空 穴 来 存 储 天 然 气,储 气 库 的 利 用

立 的 计算 方 法,用 于对 各 省 碳 平 衡 状 况 进 行 统

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能占我国能源结构中

率 较 高,有 利 于 降 低 城 市自建 储 气 库 和 调 峰 设

计。在此基础上设置省域碳排放经济补偿机制,

的比重将在未来十余年中实现明显地提升。中国

施 的 成 本。目前 有 望 建 设 盐 穴储 气 库 的 还 有 安

组建“中国碳基金”,用于补偿碳排放少的省区,

核电 装 机 容量 约90 0万千瓦,根 据《国家核电中

徽 定 远、湖北云应和河 南平顶山,其中平顶山项

长期发展规划 ( 2005 - 2020年 )》,2020年这一 数

推行 CDM 计 划,助推 节 能 减 排的创新技术 等。

目于11月24日进入二次环评公示阶段。它们都将

字 将达 到40 0 0万千瓦,甚至 可能 被调 整 到 高达

本刊 0 21期《气候 对 策》曾关 注碳 平 衡 问 题,此

配合西气东输工程,协助长三角城市的能源储备

次制度 创新方案 是 推 动“低碳 经济”发 展,实现

7000万千瓦。

和管控。

“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性对策。

的第二座核电 站 — — 福清核电 站于11月21日开

北京 碳平衡模式和盘托出 路,制度 创新是 保 障。《中国碳平 衡交易框 架 研


CITY

IN 武汉赛马,先跑起来!

Run! Horse Race in Wuhan

11月30日落 下帷幕的第六 届中国武 汉国际赛 马节,首次引入 了竞猜奖励,在今后赛事中,有奖竞猜将成为一种长期奖励方 式吸引观众参与。这比赛马节当中的重头戏,比赛规则全面复 制了香港马赛的中国赛马公开赛测试赛更为吸引。毋庸置疑, 赛马产业 对于地方经济有巨大拉动作用。雄心勃勃的武 汉期 望赛马带动相关产业形成的“赛马经济”,能成为继“钢都”、 “车 城 ”、 “光谷”之 后 武 汉 经济增长 第四极,成为这 座城 市 的经济新地标。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的回应仍是:赛马彩票的 推出时 机尚未成熟,没有具体时间表。昔日武 汉曾以3个马场 而被称为“中国赛马之都”,全国第一家“中国赛马展览馆”就 选址在东方马城内,赛马节也在这里的赛马场举行。为赛马产 业准备多年且六年来年年举办赛马节的武汉已经万事俱备, 只欠规范的彩票立法制度了。 九七香港回归时,中国政府的“50年不变”保证被生动比喻为 “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如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股 不敢炒,舞不舍得跳,试试让马就先跑起来吧!

CITY

OUT 迪拜豪华天际线将坠落 Luxurious Skyline of Dubai is about to Fall 全 世 界 都 要 勒 紧 腰 带 过 冬 的 时 候,经 济 衰 退 风 暴 似 乎 没 吹 到 迪 拜,并试 图以 耗 费150 0万 英 镑 的亚特兰蒂 斯 酒 店盛 大 开 幕 来 掩 饰 梦 幻 天 际 线 的 停 工 建 设 。焰 火 表 演 耗 费 七 倍 于 北 京 奥 运 会,五千 瓶香 槟、五千 件寿司、1 . 7吨 龙 虾……一 切都 在一年前已 经 策 划好, 当 时 谁 会 预 料 到 今 年 的 境 况?各 界 名流 云 集 星 光 熠 熠,大 家 对 未 来 生 活 依 然 有 着 美 好 的 梦 想,即 使 股 市崩 盘、财 富 之 源 的 石 油 已 经 跌 倒 5 0 美 元 以下 的 低 位 。有 报 道 指 出 迪 拜 房 地 产 市 场 已 经 崩 溃,开发 商 已 经 开 始 冻 结 招 聘 与 裁 员,包 括 世 界 最 高 塔 迪 拜 塔 等 人 工岛 的 建 设 都 将无 限 期 搁 置 。很 多项目必 须 重 新 设 计成 更低 成 本,并以较 低 价 格出售。往昔 的 光 环 实 在让 人不忍 抹去,没有人 站 出 来 正 式 承 认 以 上 的 消 息,毕 竟,未 完 全 建 成 的 迪 拜 塔 在 未 来 相 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仍是世界最高的建 筑 物。

■文字:DCM、里斯本、袁菁 ■责任编辑:董超媚 ■版式设计/图解:章晓力

87


城市眼

青浦 新桥之恋

Qingpu: Love on the Bridge ■文字:谭健宁 ■摄影:林舒

近年的青浦新区,如一处盛放新锐建筑艺术的基地,处处可见的一座座崭新建筑,大至 市政机构大楼,小至市民休闲活动的建筑小品,纷纷综合展现着国内刘家琨、马清运、章 明等一批国内杰出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手笔。 这是年末青浦新区淀浦河上,一束幻丽光线自此跨越南北两岸:这是青浦建筑的又一新 成员——由“文筑国际”设计的青浦步行桥。新桥沿袭了江南之桥曲折寻味的传统,通过 折线桥型来连接、对应50米宽的淀浦河两岸——南岸平坦安静的城市广场与北岸狭小繁 忙的街区道路。 桥面及桥顶的木板铺装,不但对应着源自浙沪地区的历史人文之风——屋顶廊桥的想法, 这还是主要的景观表现要素。入夜,当上部的景观灯反射至桥面时,桥身便通体光芒。远 望去,其新锐的建筑体与袅袅水影映照,是悦目并令人迷醉的虚实层次。



未来生活进行时

地下城 位移城市生活姿彩 ——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Underground City Displacing the Colorful Urban Lif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Underground Space ■文字:谭健宁 ■专题编辑:谭健宁 ■版式设计:冼家麟

从第一条地铁开通伊始,现代城市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这幅巨大卷轴便向着明天徐徐铺开,预示着日后城市急速发展过程 中,它将担当愈后愈重要的角色——在城市空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形下,地下空间的发展是不仅是城市立面的崭新维度,且是 全球的潮流所趋。 今日城市的地下空间,除了满足着平战时期民防工程建设、交通、市政、存储、商业等特有功能外,更成为是城市人日常生活必要场 所——地下城,一个极有吸引力的定位开启着我们的眼界, “地下城”的概念指示着地面的各种功能大规模地转入地下,如具备了四 通八达的交通、购物环境舒适的商业街、良好的通风系统及照明系统,并有各种装饰点缀和休闲设施的引入。或许将来,或就是现 在,地下城更有着与阳光、空气、温度、动植物等生态循环体系,与城市地表的一切生活皆无异处。 目前上海也正在加紧建设更完善的地下轨道交通体系,依托地铁的建设,一项更庞大的计划也正在逐一实施——一个包含有以 90

人民广场为中心中央商务区,徐家汇、五角场、真如、花木四个副中心;上海南站、静安寺、浦东张扬路、东方路、徐家汇、外滩、北 外滩、世博园区8个重点区域在内的庞大地下空间规划。当我们在这个城市巨大的地下空间中游走,穿越地下街的密聚商肆,通过 轨道作快速区间转移之时,地面与地下的心理界限或许正在逐渐消弭——香港地下步道眼花缭乱的广告海报,法国巴黎Chatelet Les Halles的繁杂喧闹、日本大阪地下街的流行时尚、蒙特利尔地下商场的堂皇华丽等城市地下影像,如快速拉动的胶片般闪现脑 海……迷失,其实并不止于地理方位。最近电视上播出一则广告,内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有时,我们需要在迷失中,才能找到真正 的自己”。当你每天如常在地下城周游、穿越、等待……你有否或是如何找到自己?


91


“深度”探寻 放眼城市地下空间未来发展 访同济大学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束昱教授 Exploration with “Depth” Prospe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Shu Yu, Vice director of Shanghai Underground Space Research Center of Tongji University ■采访 / 整理:佟鑫 谭健宁

城市中国(以下简称UC):提到地下空间,青

其次是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将城市交通的部分

年人会联想到地铁和地下商城,中老年人则会联

设施有序地转入地下,在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想到人民防空工程。人们通常认为“地平线以下

的同时,节约城市大量交通用地。交通设施地下

,地下空间该如何来界定? 的空间就是地下空间”

化的第一种方式是地下铁道。英国伦敦的第一条

束昱(以下简称束):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 表以下、通过人工开挖或自然形成的空间或洞穴。 人们通常把地表以下看成是实体,但也可看作一 种待开发的空间。人们在地面获取建筑空间的方 式是“围合”,而在地下则可以通过“挖掘”形成 空间。因此,地下也是空间,是土地空间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历史悠久。早期人类的 居住形式是洞穴,比如周口店。我国西部黄土高 原的民居—— 窑洞就是一种地下住宅。窑洞是 在土层中挖掘构筑而成,人们居住在窑洞中,顶 部可以栽种庄稼等植物,中间的天井就成为公共 活动场所。近现代城市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 危机,发明了生土生态建筑,就是从中国的窑洞 中汲取了精华。由于要解决人口高密度集聚的城 市问题,地表空间有限,就得向地下发展。人类 利用空间发展现代城市就是一个“上天入地”的 立体化过程。

UC:我们熟悉的地下空间包括地铁、地下停

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地下空

面铁路搬到地下去,与人行、马车交通实行立体 分离,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经过140多 年的发展,地铁已经成为现代100万人口以上大 城市解决中心城区通勤交通的首选方式,并成为 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二种方式是地下停车场(库)。现在城市中心区 停车已经显得十分困难,用地受到限制,地面开放 式停车的成本太高,停车场的出路只有“地面立体 化”或“地下多层化”。第三种方式是隧道及地下 道路设施。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干扰,将部分道路 从城市中心区地下穿越,是一种发展趋势。上海外 滩地区交通大改造的主要方式就是规划建设地下 快速道路系统,如中山东一路下面正在建地下道 路,浦东大道地下也在建7.0公里以上的地下快速 路,通过地下快速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来提高外 滩CBD地区的交通效率。地下公共步行通道也是 地下交通系统中的一类重要设施。通过规划建设 地下公共步行通道,可将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的 地下层连接,行人不必穿越马路即可快速到达目的

车场、地下商城等,请问地下空间适宜开发的功能

地。现今规划建设的地下人行公共步道不断加宽,

有哪些?决定其功能的因素是什么?

两侧添加了商业店铺,使地下空间的环境气氛更热

束:灾害防御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第

束昱

地铁建于1863年,就是把原来城市中心地区的地

闹,不但安全性提高了,也可获得很好经济效益。

一大功能。地下空间有岩土介质围护,提高了空

再次 是在 地下铺设市政 管线。最早 利用城市地

间结构的稳定性、隐蔽性、封闭性、和耐震性。因

下空间的功能设施就是铺设在道路地下的市政

此,近代城市的防灾、特别是防御战争灾害,就首

管线。以前采用直埋法,管线平铺并设置安全间

先考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二战中欧洲多国曾经

隔,开挖后回填。由于有安全间隔,任意一条管

利用地下空间作为防御工事,例如巴黎利用地下

线发生故障就要开挖路面,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废旧洞穴作为弹药库、掩蔽部和军火库;伦敦利

比较低。后来逐步发展成多条市政管线集约化铺

用地铁作为人员疏散、掩蔽和物资输送的设施。

设在隧道里,叫作综合管沟,日本叫共同沟,台湾

间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同济联合地

我国现在仍然在规划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

地区叫共同管沟,英文是 utility tunnel 。管线的

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兼任上

就是针对灾害防御及安全问题,一方面是备战,

海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发展中心副主

安全度提高了,铺设预留容量更大,铺设新线也

另一方面积极地防御平时的自然灾害。

更方便,道路也不需要经常开挖了。

任,上海科委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地下 空间研究室主任。曾组织编写建设部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著有《地 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城市土地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ड़ыऀ֪Ҹһऀ֪

.

ड़ыऀ֪

Ҹһऀ֪

ड़ыऀ֪

Ҹһऀ֪

ड़ыऀ֪

Ӈ‫ڐ‬Շ‫⨝ם‬

һգ㿺

.

ࡷࢋ‫چ‬

֪Ј੪ ֪ЈҠ૱֫

һգ㿺

֪୞ Јࡊଳ .

‫چࢋם‬

第四是仓储的功能。城市仓储的需求量很大、品

后,地表雨水通过管路系统排水能力有限,会形

CBD 地区、地铁车站和综合交通枢纽、大型公共

种很多:如水、油、粮、物品、机械设备等存放在

成地表的大面积积水,局部地区形成涝灾。如果

建筑等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都非常充分。我

地下,在限 定的空间中,温湿 度的变化 不大,保

建设地下河流,将积水快速排放到其中,短时间

们研究城市 GDP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性

密安全性高,虫害比较少。恒温恒湿效果对一些

可解决涝灾,雨水经过处理可以再利用。

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人均GDP大于3000美金时,

物品的储存很有好处,比如储存粮食可以减少虫 害、增加保质期。

其实,现代城市在研究编制总体规划阶段就应该 考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城市地

第五是发展地下商业设施。商业活动肯定依附于

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

交通设施,人流快速集散的过程能够带来商机,

划两个阶段。在编制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时,

因此,地铁交通往往和公共步行交通相结合。日

首先要根据城市的近、未来发展对地下空间开发

本就是在地铁车站上面道路两端的某一段距离

利用需求进行分析预测,研究城市发展进程中哪

规划建设地下商业街,行人走出地铁站后通过公

些功能性设施应该或最好转入地下,再确定这些

共步行通道进入商店街,在舒适的环境中方便地

功能设施的规模、 形态和开发时序等问题。确定 ԡ֪Ј‫ڔ‬ѻ؊

购物。后来把停车库也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地下

功能就是要围绕安全、环境、效率、协调、可持续发

2-3层地下街,地下一层是店铺和公共步行通道,

展等原则,尽可能地为现代人和未来人在地面上留

地下二层以下是车库或地铁站厅,功能合理、换

存更多开放空间和自然空间。

乘方便,商业效益显著,为世人所赞誉和仿效。

UC:地下城市开发的动力是什么?是人民防

由于商业活动的发达,可能引发其他文化、体育、

空工程向民用和商业化的性质转化,还是地上城

娱乐和展示活动。随着商业和交通的结合,公共

市日趋拥挤带来的压力?

服务的功能也会集聚。还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 设备用房、开展科学试验研究活动、安全保密用 途等。譬如,磁悬浮列车在地面架设可能会给沿

束:我认为,在中国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的根本动因是民生。其中,首先要考虑保障城市 ௎঒

城市就具备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基本条件和需 求。有不少中国城市达到或超过这一“门槛”,因 此,我国正在进入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的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城市中心区获 取土地使用权,进行建筑物规划设计时,都尽可 能建设多层地下室,把车库、仓库、设备用房、员 工服务设施等放在地下,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空间 资源,其建设成本远远低于在地面征地建设。 第三个动因是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推动了地 下空间资源的开发 利用。中国发 展 地下空间的 关键是要解决交通问题,因为,交通问题已经严 重地影响到城市的效率、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国外成熟经验启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解决

⢓؄தࢽ֘

通勤交通问题的最有效方式是大力发展轨道交

‫ן‬ஆਈ੸৥ ,地 通。21世纪以来,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很多

面公交系统效率不高,舒适度差,准点率低。 据 ૴ӱघ஼ॶ

্ࢽ

统计,我国已有四十多个城市在规划建设地铁及

安全,依法建设平战结合的民防工程,减少未来

轨道交通。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地铁就是直接开发

.6䀿 战争损失,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同时,在和平时

利用地下空间的一个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推进

期,也能为城市防灾和社会经济服务。其次是环

和扩散效应。轨道交通车站半径500米范围内会

地下不仅空间能 利用,还 蕴 藏 着丰富的能 源资

境的友好舒适。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指标很低,

逐步形成土地的高强度开发,距车站越近,建筑

源。上海年平均温度16度左右,冬季地面温度随

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城市” ,必须把有碍于地

着深度的变化会降低,夏天则随着地面温度而升

面环境、占据地面空间的、非大量人群直接使用的

高,深度超过四米时,温度变化就很小,低于年

城市功能性设施科学有序地转入地下,腾出更多的

平均温度。在掌握了地层温度变化的规律之后,

地面空间,把阳光绿地留给人们。

音等多个方面的困难,这是由于地下空间固有的

第二个动因是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下 ֪Јӎ‫ڀ‬ 空间开发的最大动因就是经济因素。出于成本因

劣势所决定的。怎样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

线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可以考虑规划建设在地下, 与地面绿地有机结合起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如果把地层当中16度左右时的能量进行置换,那 么夏天可以降温,冬天可以供暖,这就是地源(水 源)热泵技术。2010上海世博会中的世博轴和几 个永久性场馆的空调能源系统,约80%的能量是

素的考虑,当一个地区在占用土地空间时,假如可

容积率越高,从而带动建筑的立体化和地下空间 利用的多层化趋势。

UC:地下空间的发展需要克服光照、水分、声

规避这些不利因素的干扰?如何使地下城市的发 展更具生态、绿色的特质?

以低价获取土地,就不会轻易地开发地下空间。

束:地下空间环境问题非常重要。当人们进

一般来说,地下开发建设的土建成本是地面建筑

入 地下空间环 境 后,首先由视 觉 反映带来很多

此外,现在还有生态环保方面的开发需求,以及

的两至三倍。当地下空间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时,

联想。一提到地下,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陵墓”、

新的城市灾害的防御功能等。由于人类城市活动

肯定会考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城市中心地区要

“防空洞”、 “地铁”、 “车库”、 “商场”等。联想

改变了城市的水系和水渗透的状态,特大暴雨之

开发,征地和动拆迁成本很高。因此,发达国家在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地下空间的心理接受或抵

通过地源(水源)热泵置换获得的。


ड़ыऀ֪Ҹһऀ֪

.

ड़ыऀ֪

Ҹһऀ֪

ड़ыऀ֪

Ҹһऀ֪

ड़ыऀ֪

Ӈ‫ڐ‬Շ‫⨝ם‬

.

触。在地面,能见到阳光、树木、活动的人群,

һգ㿺 UC:您怎样看待地下城市的商业化与其固

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

视野很宽;进入地下,封闭在有限的空间中,这

有的人防工程性质之间的关系?中国地下城市

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我认为,

些东西都看不到了。 人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安 ࡷࢋ‫چ‬

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阻碍是什么?

权属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法规去限定和规范,关键

全状况,发生危险要怎样逃离。第二种感受是 嗅觉。地下空间的空气调节如果达不到卫生标 准,就会散发出一种“地下味”,这种怪味使们 联想到健康问题。没有光照以及温湿度的差异

.

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第三个问题是空间狭 小、 封闭使人烦躁、不舒适。我们在研究地下空 ‫چࢋם‬

间环境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要把地下空间环境 的基本特性研究透彻,把环境特性对人身体生理 和心理的影响程度及规律弄清楚。

һգ㿺 ֪Ј੪ ֪ЈҠ૱֫ 束:人防工程原来是指人民防空工程,主要

为防御战争灾害而规划建设。中国的人防工程

֪୞

经历了“人防”与“民防”的重大变革。1978年

是如何通过法规建设和政策引导,鼓励民营资本 来开发利用城市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资源,为城 市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开始逐步过渡到发展民防工程,即在城市和平 Јࡊଳ

UC:您在日本多年从事地下空间的研究,日

时期,充分发挥人防工程在防御各种自然灾害、

本的地下空间建设以使地下城市完全贯通,市民

技术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有

从住宅前往工作地点实现在地下完全穿行为目

效作用。因此,人防工程的规划建设要结合城市

标,是比较成熟和先进的模式。请您介绍一下国

交通、防灾、市政、仓储等设施,充分发挥和平时

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情况。

期的作用。我国已经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

束:我把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验归

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空

划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

间上淡化人们进入地下空间的过程,在空间营

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规定,“谁投资、谁受益、谁

造方面使人身处地下时却没有在地下的感觉。

使用” ,投资人直接享受投资收益。

要使用人们熟悉的光照、明暗、色彩、纹理、材

一 个焦点问题 是:如果民营资本介入 道 路、广

料、形体、质感、粗糙度等来改变地下空间环境

场、绿地这些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

构成。第二是改善空气质量、温热环境,注意调

就会涉及两个权属问题。第一,是 这些公共绿

节风速,使 人行 进和工作的过程中更舒 适。第

地的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如何获取。比如说在

三是改善各种信息的诱导,要让人非常清晰地

人民广场的下面,民营资本来投资建设商场和

知道所在空间位置和周边避难逃生设施,使人

车库,怎样获取广场下面的地下空间土地使用

有安全感,遇到危险时有应急准备。第四是想

权。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是政府应编制规划、

办法把自然环境中重要的要素引入地下,比如

制定政策,让开发商通过合法的手续申请办理

阳光、绿色植物、流动水体、小动物等,让人感

获取划定地块的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政府可

觉地下环境与地上的差异不大,甚至可以通过

以 赋予开发商应承担的义务。当然,地下空间

影视手段把地面的景象引入地下。我最近正在

土 地使 用权的获 取 还涉及使 用金 和登 记 手 续

ԡ֪Ј‫ڔ‬ѻ؊ 研究》的科研工作,要把环境生态化的材料、产

进行《世博地下空间环境生态化技术集成运用

问题。第二是建成后的地下空间设施的产权问

加拿大是北方国家,有持续五个月以上漫长低

题。企业拥有地下空间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没

温的冬天,人们的出行、生活、工作都不便利。

品、技术和工艺集成应用到营造世博地下空间

有地面土地使用权,按照原有法规就不能进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借助承办世

环境生态化之中,来创造示范。

权 属 登 记。上海市已经进行了研究试点,并在

博会的契机,蒙特利尔市建设了一条环状地铁

纳 成 北 美、西欧、亚 洲三种典 型模 式,由于地 域、经济、社会、文明、气候的差异,形成各自的 显著特点。北美主要是指美国和加拿大。美国 有一种创新性和先导性的发展模式:当城市发 展到一个阶段,高架道路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 因素时,就把它拆掉搬入地下去。波士顿有一段 1970年代建设的高架道路,尽管建成后的很长 时间内改善了城市交通状态,但也使沿街最繁华 的地段活力减弱,房地产使用效率下降,人气不 足,逐渐形成“空洞化”。为了使这一城市中心地 区再生,市政府下决心把高架道路转入地下,并 与周边建筑地下室连通,地面营造景观和绿化, 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தࢽ֘

半地下式住宅

‫ן‬ஆਈ੸৥ ্ࢽ ௎঒ .6䀿

֪Јӎ‫ڀ‬

૴ӱघ஼ॶ


线,并将车站与周边地 块开发互动,车站周边

UC:上海 市地下空间 的发 展 是 如何 推 进

地块通过地下公共步行通道连接形成网络,把

的?您参与了上海世博园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工

每一栋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都联系起来,在建

作,世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有哪些特点?您关注

筑之间加一个天顶,同时建设下沉式广场,营

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问题是什么?

造共享空间,贯通商业区域,形成真正的地下城 市。政府免费提供地面道路广场和绿地的地下 空间使用权,制定技术标准,要求必须满足公 共步行需要,规定开闭门时间,由开发商付出建 设和管理费用,保障安全管理,为社会承担公共 义务。这种通过政策法规引导民间企业参与城市 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束:上海已经研究编制了《上海市地下空间 概念规划》,把上海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方针、目 标、策略以及重要的发展地域、设施和近期要 建设的项目,都已经确定并通过市政府批准,正 在实施当中,重点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工 作正在逐步地展开。一个核心、四个分中心、八 个重点地区的地下空间网络就是这个规划当中

欧洲模式的典型是巴黎,拉德芳斯的“双层城

提出的,上海市将按照这个大的空间布局来进

市”非常有特色。这个现代化新城的地下空间

行开发,重点推进。

建设得非常清晰,把轨道交通、道路和静态交 通全部放在 地下,地面只有绿 地、公共活动空 间、喷水池等景观设施。建筑物有六层地下室, 各种 设 备 设 施 放 在 地下。道 路下 部 建 成 共同 沟,城市生命线铺设在其中,真正实现了“双层 城市”的梦想!巴黎的第二个案例是市中心的中 央商场大改造。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央市场旧的 功能衰退,活力降低。规划中有两条轨道交通 线路将通过此地,利用轨道交通建设机会进行 了大规模的再开发,把地面规划建设成开放型 公共绿地,把所有交通、商业、服务设施放在地 下,开发建设四层地下空间和大型下沉式广场, 外形上营造了现代、近代和古代风貌的和谐展 示,历史风貌的保护也非常好。

我认为世博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为 演绎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服务。首先 要科学地确定世博地下空间的功能,思考什么 设施放在地下能让城市的空间更科学合理。目 前已经规划了市政综合管沟、能源中心和地下 能源利用技术,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诱导系统, 使 人们进 入世 博园后 能快 速 地向周边场 馆 集 散。世博轴地上地下各两层,并且与周边连通, 而一些市政、交通、能源、环境等人们不必直接 使用的设施则放在地下。其次,在体系上,我们 吸取很多经验教训(比如浦东陆家嘴地区建筑 群没有地下连通),在世博园区中突出永久性场 馆及功能区域之间的连通,形成地下网络。在空 间的布局体系上、功能设 施之间的联系上,要

亚洲的典型是日本。日本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

多下功夫。再次,空间的形态、环境的营造、新

面最大的成就在于轨道交通与地下街。随着轨

技术的应用,应该为演绎主题服务,创造空间形

道交通的建设,通过地下街的方式整合道路地

态,把其他的概念和技术集成起来。世博轴里

下空间资源。1957年大阪地下街的名称被翻译

面的“阳光谷”就是把阳光引到地下,世博轴的

,在 成英文“underground shopping centre”

地下一层有个开敞空间,便于防灾和与外面景

国际上美名传扬。城市发展当中逐步形成了非

观的过渡。主题馆的设计也有类似考虑,原来

常成熟的一套理论方法和建设体系。因为土地

的船坞也进行了地下空间的再开发利用。总之,

是公用的,政府把这块土地的使用权拿出来,

世博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具有很多

提供解决交通问题的资金,让有名的商户品牌

创新的理念和技术,让我们期待吧!

店加入,与轨道交通公司和政府机构三方合作 成立了“地下街株式会社” ,进行系统地开发。

我最近还在进行另一个科研项目,即如何建立 一 套 地下空间使 用安 全的评 价体系 与实 施办

日本 地 下 空 间 的 相 关 法 规 很 健 全。在 上世 纪

法。上海现在已经有3000多万平方米的各类地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研究了地表下50

下空间设施在使用,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

米以下的深层地下空间利用。2001年,颁布实

用,大量的人流要进入地下形成集聚。因此,对

施了《大深度地下使用特别措施法》,把私有土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安全问题不仅要关注建设过

地地下50米以下的空间使用权无偿提供给公共

程中的安全,关注使用安全也很重要。人流密

事业使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解决了私有土地

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恐怖袭击、设备故障,

制度下实施公共工程的权属问题瓶颈。因为土

都可能引发次生灾害。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

地产权所有者的反对,日本曾有几条地铁线路

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各种功能业态下的地

1、巴黎罗浮宫是综合应用地下街、地铁、地下娱乐设施、地

耗时十几年才修通。中国应该借鉴这种法规,国

下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和安全

下道 路、地下停 车 场 等 地下综 合 体 的 典 范,是 为 保 护 地 上

有土地批租以后,变成个人或团体、民营组织来使

隐患,进一步研究提出如何来实施评价的推进

用土地,一定要提出一个空间使用权属的范围,使

办法,以及进一步改善、符合安全要求的技术策

地下空间开发通过该地块时,使用权所有者不能

略,研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 地下空间资源的

造舒适生活环境,将地下街、地铁车站、地下人行道连接成地

提出无理要求。

使用安全。

下网络;5、1955年以来,日本各地相继建造了大型地下街,

历史人文环境和建筑景观而建造于地下的代表性设施;2、3 、柏 林、伦敦等欧洲主要城市地下空间的地埋电缆建设早已接近 100%;4、加拿大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为了克服恶劣气候和创

许 多地下街 都 建 造在 主 要 交 通 终点 站 附 近,主体大部分在 公路、公园、广场等设施的地下。图为大阪市梅田地下街的 优良生态环境营造


ROVING ON THE HISTO 地铁空间之历史漫游 地铁甫一出世,就开始扮演刻录城市历史发展年轮的重要而复杂的角色,这

New York

个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沉默的接送员,却也是城市发展进程的直接受益

纽约地下空间系统,完全可将之比附为内心朴素、服务至上的仆欧:443

■资讯整理:谭健宁 袁菁

■图解:S!N

纽约

者。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各国地铁游历中,或许会缕析出属于地下空间的一条

公里的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及其504个水泥地面铺设的车站数量皆冠全

清晰掌线……

5/4的上班族采用这种经济、高效的流动方式。纽约的地下空间开发强调

球之最,每日接待510万人次,每年接近20亿人次;纽约中心商业区有 功能为主,商业区依托于地铁,行政区或居住区则是地上地下空间互动 互补的关系。其中,地下步行道系统因四通八达不受气候影响,使得人、

London

车分流,实现地铁与公共汽车的快速接驳。而地铁车站与大型公共活动 中心能够获得集束串联。典型的洛克菲勒中心地下步行道系统,就在10 个街区范围内,实现了将主要大型公共建筑在地下连接起来的宏景。除 了交通基建外,纽约地下空间还实现供水系统的突破:将之完全布置在

伦敦

1904

1863年1月10日,历史之轨以英国伦敦为起始站,首发通往世界黑暗角落的 地铁,第一天的乘客总数达到40000人,预示着人们的心理空间对“地下”本 就无从抗拒。在战争期间,该地铁系统自成一格,担负过指挥中心、工厂、避难 所以及绝密通道的功用,维护了战时国家安全和政府正常运作。在经历近150

地下岩层中,石方量130万立方米,混凝土54万立方米,除一条长22公 里,直径7.5米的输水隧道外,还有几组控制和分配用的大型地下洞室, 每一级都是一项空间布置上复杂的大型岩石工程。

1904.10.27美国 纽约

年的发展后,地铁系统成为主构伦敦城市的隐秘躯干与实在主体:400多公

纽 约的第一 条地铁线路开通,该

里营运里程,每日数百万乘客,同时伴随地下城的兴盛及其周边公共建筑与

线路从曼哈 顿下城 的华尔街,一

设施的完善。更有意味的是,伦敦的幽暗地下空间与内化的艺术紧密缠绕: 从1908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弗兰克•匹克领导艺术家们在伦敦地下举行

路向北延伸直至第42街的大中央

大规模的海报运动起,伦敦的地下世界自觉充当着艺术界的先锋角色。1931

车站,横穿时代广场,并沿着曼哈

年亨利•贝克利用电子线路图知识设计的一张伦敦地铁地图在很多年后仍然

顿西区继续北上。

1912

被全世界的地铁系统效仿,成为举世公认的标志物。地下空间业已成为伦敦历 史、时代的特出名片,亦是城市人口交流、融合的场所。

1863

Paris

London

巴黎是从诺曼时代的地下石块堆垒起来的城市——这座地表上最摩登的城市反转自地下石料,直至今天同 样如此。因深受博览会的青眼,促使巴黎地下空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巴黎首条地铁随1900 年世博会而启

伦 敦 地 铁,俗 称“ 管 子”,不 仅 是 世 界 首

用。之后,意图改变地下空间给人造成的压抑,有关巴黎地铁空间的特殊设计美学、造型和象征艺术又纷纭

座地 铁 且率先 拥有了市政设 计,包括嵌有

而起。目前,300公里长的隧道和数个已经弃用的采石场构成了这个城市热闹街道外表下的内脏——如今的

Johnston字体(Edward Johnston 1916),

地下隧道和各种各样的洞穴都由几百年前的采石场改造而成,并且地下世界的最深处还建立了很多墓穴,以

圆形纹章(Frank Pick 1918)和概略地图

纪念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起义期间牺牲的将士。在巴黎的列•阿莱地区,曾经作为食品交易和批发

(Henry C. Beck 1933)。这版具开创性概

中心的功能衰退后,它最终成为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建成的综合体分为四层,地铁、城郊铁路、公交换乘

念的地图沿用至今,并且影响颇众。

96

1896.12.14 苏格兰,格拉斯哥 地铁开通。

1897

1897.9.1 美国 波士顿 尽管 美国第一 个地 铁 站并不 面 貌 堂 皇,但1967年他们的车站内就已陈列 艺术品,且一如既往地延续到了新的 站点。车站通过捐赠、艺术比赛得到壁 画、雕刻及各门类的艺术展品。

地铁开通。

巴黎

1863.10.1 英国 伦敦

1896

1912.3.1 德国 汉堡

站、车库、商店、步道、游泳池等都被有序归置于地下,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地下城,成为世界

1900

上最成功的旧城改造范例。而最为著名的地下与地上空间的肌体互渗可能要数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扩建:利用 宫殿建筑包围的拿破仑广场下的地下空间容纳全部扩建内容。广场正中和两侧设置了4个大小不等的金字塔 形玻璃天窗,剧场、餐厅、商场、文物仓库、一般仓库和停车场等设施全被有序地安排其下。

1954 1954 希腊 雅典

1900.07.19法国 巴黎 巴黎métro的第一条线路开通。

1902

1902.2.18 德国 柏林 瑞 典 建 筑 师 A l f re d Grenander在柏林设计了 70多处地铁以 及地铁 建 筑 。在19 0 2 年 至19 3 0 年 间,他的建筑风格从装饰主 义,逐渐转向现代主义。

雅典地铁站内陈列着 艺术作品,其中一些新 建的站点 则已 经 完全 转化为博物馆。


RY OF SUBWAY SPACE Hong Kong 香港

香港地铁曾是两大轨道交通系统之一,自1979年起为乘客提供市区列车服务,并在2007

Tokyo

年12月2日的两铁合并中,和九广铁路合并成港铁,自此,它发展成为一个有7条路线,全 长91.0公里的铁路系统网络,包括超过129.1公里长的隧道所组成,共有53个车站。媒体灯 箱、平面广告、mtr-shops(地铁商店)使得香港的地下空间的基建功能正向外延伸成为现 代社会的消费空间,使得香港地下空间系统生发着新形态,成为具规模、流动、网状地下城

东京

狭小国土促使日本始终致力于延展空间的不饱和性,最终 铺筑526公里的地下城。1930年,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 通道两侧设置“地下街”。如今其现有地下街的业态模式,

1979

的雏形。并通过承担双重使命的乘客与游人,使地铁系统呈现纷繁的语义——枢纽、通道、 商场、“街”以及风景。此外,生活场景是地下空间的另一重立面:地铁站被喻为美术馆。

也已从纯商业性转向为有交通、商业及其他设施共同组成

1979.10.1 中国 香港

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地下空间与日常

在香港,地铁艺术并非那么明显,但是从1998年

息息相关: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1200万/日,占国民总数的

起,自发的港铁艺术风气将艺术展品带进了地铁

1/9。

站。有名为Open Gallery(敞开的画廊)的计划

日本是地下共同沟在世界上兴建数量居于前列的国家之

在港岛线和许多别的站点蔓延开去, “拉阔”表

一。1981年末,日本共同沟总长156.6公里,到21世纪,则

演和艺术展览亦在此间举行。

达到526公里。近年来,新建的横滨港湾21世纪及其旧城 区的名古屋,以及札幌城市中心区都实施了地下空间的规 划、利用。日本也比较重视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商

1993

业街还是步行道在空气质量、照明乃至建筑小品的设计上 均达到了地面空间的环境质量。在地下高速道路、停车场、

1927

共同沟、排洪与蓄水的地下河川、地下热电站蓄水池的融雪

1993.1.30美国 洛杉矶

槽和防灾设施等市政设施方面,日本充分发挥了地下空间

洛杉矶市在地铁建设中拨出建设

的作用。目前,日本地下城已跻身世界兴建数量前列。

款项的0.5%,用于地铁内艺术 作品原创设计,250多位艺术家

1927.12.30日本 东京

参与其中。这些艺术展品分布在

东 京的 第一 条线 路 在银 座 线

Red line全线,以及别的站点。

开 通 。这 条 由 私 人 经 营 的 很

1969

1969.10.1 中国 北京 服务 于中国北京市及其 周

短的铁 路途 经当时的市中心

Montreal

商业区。

1964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的“地下时光隧道”从1962年威力玛瑞地区“第一条地下人行通道”开始计时:其

1964.11.1意大利 米兰

时,该地区的大型商业中心上面47层的十字塔与地下的双层停车场和中央车站入口处的火车

地铁开通。

调度场以及边界行人交通,一并组成与地上面积相同的地下28.5万平方米的巨构综合空间,

边 地 区 的 地 铁 系 统 ,始 建 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 10月1日,第一 条地 铁 线 路 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 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同 年,毛泽东号召北京及其他 城市进行庞大的民房隧道和 掩体网络的挖掘。

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空间。它的成功运营,成为了后来者的效习对象。 目前,蒙特利尔已经拥有了叹为观止的“地下城” :全长30公里的室内步行街网络,独一无二的 地铁系统、舒适且宜人的地下环境。目前,地下城业已成为观光者的首选之景。地下城大约12平 方公里的该区域位处两个重要的地理景观中间,北抵皇家山脉,南达圣劳伦斯河。故而除商业 之外,亦是发达的社会文化活动之地。 而在遍布岩石的地下10到15英尺中的蒙特利尔地铁也如同蛛网般致密、丰富,且功能强大:

1954

1954.4.30 加拿大 多伦多 加拿大首条地铁在多伦多落成。

1966

能与周边作为过道、行人自由活动区域的地下一、二层的中层空间实现穿行,不仅成为交通枢 纽的亮点所在,并且也使得蒙特利尔成为由10个地铁站、2条地铁线与3万米的地下通道、室 内公共广场、大型商业中心组合成的当之无虞的“地底城市”。

1966.10.14 加拿大 蒙特利尔 1962年5月,蒙特利尔地铁动工建设, 以配合1967年的世界博览会。1966年, 蒙特利尔地铁1号线及2号线开通。

97


人民广场地下空间 未来 地下百米立体网络与生态之城 Underground Space of People’s Square Future: Solid Network and Eco-city 100 Meters Under the Ground ■文字:袁菁 ■摄影:Kurt Tang 林舒(地下空间部分)

人民广场,自始至终都是历史、城市的聚焦、转换之场阈。在不远的明日,它将不负众望 地承担起城市地下不再黑暗的使命:轨道交通枢纽的节点、地下步行系统的公共区域、

公共交通:18、46、49、108、112(包括区间车至大华新村、至管弄新村)、123(包

商业与市政设施的综合空间、活力四射的消费场所——变身为综合立体的网络生态环

括区间车)、145、201、203、217、312、324、451、518、537、584、802、916、

境,成为带动城市搏动的火红心脏。

新川专线、隧道三线、隧道四线(包括区间车)、隧道六线、隧道夜宵线

925、925B、930、952、952B、980、旅游三线、旅游五线、旅游十线、南川专线、

人民广场地下,新设的换乘大厅——用以分流、缩

业设施之外,市政设施也同构了人民广场地下之

人民广场的空间语言、街道谱系学都传达着上海

短乘客换乘步行距离,接驳1、2、8号线的交通“节

城:上海最大地下停车场,且深藏着大陆首座超

市中心的真正面目:人民大道、上海大剧院、人

点” ,来自太阳的光正穿过的吊顶花朵,照亮了以

高压城市型地下变电站。

民公园(17号出口)、上海博物馆(1号出口)、上

“读秒”的方式离近未来的2010年世博会倒计时 牌,但未来在匀速敛息静默中,却被急速的人流赶 超。大厅内的地铁生活馆(metro more)的面包房、 咖啡售卖店提供疾行中的旅人以慰安。另一侧12 号口处,全国首座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应急防范知识

所以,“空间的生产性”将在“人民广场”获得最 为生动的比喻:从地上到地下,源源不断、奔涌不 绝,如同一次生产过程——到了2020年这种“生 产性”都不会削弱,并且将形成一个景深至百米

海城市规划馆(2号出口)……但真正的“广场效 应”是历时、延续的:不仅是曾经的帝国主义跑 马厅、革命聚气场,更是人民的广场,而且这种力 度将渗透至地下—— 作为未来上海的“地下核

的地下“新上海”。以地铁、地下通道、地下人行步

心”出现。在每一个上下联动、由表及里、不断呼

道、地下停车设施为主体的地下交通系统网络将基

应的出口与入口都有着乌托邦式的空间指向:吃

人民广场的地下空间目前已具备巨型的业态容

本建成,实现六成客运人流地下穿行、六成停车场

(黄河路或地下美食城)、穿(多如星斗地上地下

量,纳含着捷运交通、安全民防、消费景观等各

将建在地下的局面。除交通网之外,地下空间还将

的Shopping mall、Plaza、商铺)、住(高级公寓

种范型类别。在各大地下消费空间中,人民广场

融入新元素,如大型地下储气设施、地下雨水储存

或城市拾荒者的地下温“床”)、行(人在愈发宽

1号出口、2号出口从地下连廊着迪美购物中心、

设施、地下垃圾站房、地下变电站等。同时,电缆、

阔的街道上飞梭般织锦,在蛛网般贯通的地下来

1930风情街(名品坊)、香港名店街。原人民路

煤气、自来水等管道将被集中于“地下市政综合管

回游走)、上层建筑 / 精神关怀(福州路文化街或

婚纱街已迁至人民广场地下空间,在9、10、11号

廊”。而未来3年中,通过制造合成土壤,铺设“地

者是未来的地下图书馆?)。未来,人民广场的空

出口之间延贯形成了华盛媚购街,将地面无法释

下花坛”等绿色科技手段,改善相对封闭、空气污

间,将实践一场今古生活地梦幻游历,成为立体

放殆尽的消费当量深深延灌至地下。在丰富的商

浊的环境面貌,实现的地下空间的生态循环。

网络的生态城域。

馆在熙攘来往中,默默提示穿梭地下的人民安全。 98

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八号线


人民广场地下空间可以走通众多场所:新 设的采光良好,疏导密聚人流且用咖啡、 面包点缀匆途的地铁1、2、8号线换乘大 厅;摆设着老式汽车模型的1930风情街 口,让人联想起“老克勒”、《良友》画报 以及怀旧记忆中的一切上海影像;而人气 鼎盛地下商城(迪美购物广场、香港名店 街)往往成为逐美追型达人们的首选之地; 华盛媚购婚纱街则是佳期将近的准新人必 逛的场所。所有这些地下空间区域,共同实 现了人民广场综合地下网络的丰盛景观。

99


徐家汇地下空间 徐汇副中心的一把金钥匙 Underground Space of Xujiahui

(整修中)

A Golden Key for the Sub Center of Xujiahui ■文字:里斯本 ■摄影:Kurt Tang 林舒(地下空间部分)

在五条马路的交点之间,分布着徐家汇商圈最主要的几家商城;在这环岛之下,徐家 汇地下空间中,随时呈现人山人海之势。 “钥匙”形贯通、 “针灸”式改造,徐家汇地下 空间追求综合性的发展。

轨道交通:一号线 公共交通:2、15、42、43、50、122、205、303、548、572、712、732、732B、 770、820、824、830、920、923、926、931、946、957、958、机场三线、徐闵线、 东坪专线、徐川专线、南佘专线、隧道夜宵一线等

徐家汇地铁站厅像一把钥匙,从北向南插入漕溪

口这七个地铁出口之间,“8”字形的站厅还容纳

错位经营,以竞拍方式淘汰一半商户,提高商城业

北路之下。华山路、衡山路、虹桥路、肇嘉浜路和

了大量小店,贩售电子产品、各类卡片、食物和饮

态质量。整修工程将于2009年初结束。作为上海

漕溪北路交织所在的五岔路口,是这把钥匙的环

品、办理信用卡、发送传单和广告,这些商家盯上

地下城的已建成地区之一,徐家汇地下空间将秉

状头部,环抱它的是多座商业广场。长长的钥匙齿

的都是在几大商场之间穿行的逛街客们。

承“针灸”式改造方式,对地上地下设施和建筑进

延伸到南丹路,两侧分布着酒店、写字楼、宗教场 所和学校。

100

除了百货商场,徐家汇地下空间还沟通了百脑汇、

行系统性整合,以达到综合发展的目标。

太平洋数码广场一期和二期,以及肇嘉浜路上的

有趣的是,这一段“钥匙齿”部分的地下空间将连

作为上海市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徐家汇区域的

百思买卖场,这些大型商场的繁盛使徐家汇区域

通一些各具特色的楼宇,包括上海实业大厦、上

魅力常在。无论是国际国内游客还是上海本地市

成为上海最受宠爱的电子产品潮流聚集地。

海建国宾馆和在建的中金国际广场等写字楼和酒

民,到徐家汇购物消费都轻车熟路。自衡山路东侧

在9号出口外,还守候着成排站齐的营销人员,专

顺时针起,在五条马路的交叉口处分别座落着上

司培训产品推销。由于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徐家

海市第六百货商场、美罗城、太平洋数码广场、东

汇区域也是各类语言、技能、考试培训机构的聚

方商厦、港汇广场和太平洋百货徐汇店。

集地。在地下空间中奔涌的人群当中捕捉潜在的

店,蒲西路上的徐家汇天主堂、天主教上海教区 主教府圣爱大厦等宗教机构,上海图书馆徐家汇 藏书楼和朵云轩木版水印画坊等文化机构,以及 徐汇区档案馆和上海市气象局等行政机关。由此

“学员” ,显然是个好办法。

可见,徐家汇地下空间不仅是商业场所的客流通

作用,逛街的市民可以不用在地面为等候绿灯花

徐家汇地铁站厅的1-7号口目前正封闭整修,新

时间,直接从各商场的负一层进入楼内。在8-14号

“地铁商城”定位为主打中档品牌,与地上商圈

联成一体。

徐家汇地铁站厅在诸多商场之间起到重要的沟通

道,还将徐汇区的行政中心、宗教中心和商业中心


由于地铁、公交、道路、机场大巴等交通 方 式汇 集,为徐 家汇 环岛周边带来 大 量 人 流,使徐 家汇 地铁 站厅来往 人群流 量 保持在极高的水平。行人的群体类别也很 丰富,市民、游客、行销人员快速通过,高 频率使用地下通道。这使徐家汇周边商业 业态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大型商场与小 店、地摊分享注意力效应,奢侈品、一般 货品和廉价品在很近的直线距离内同时展 销。整修工程结束后,地铁商场又将展现 新的面貌,届时必定又是一番新气象。

101


五角场地下空间 十里新杨浦 地下又一城 Underground Space of Wujiaochang New Yangpu; New Underground City ■文字:袁菁 ■摄影:Kurt Tang 林舒(地下空间部分)

五角场地下长廊将延绵十里,贯通环岛下沉广场与周边商场,并快速联动轨道交通,实 现一种城市的理想行走:人如游刃,在地上、地下的城市肌理间有余穿梭——那是因为 五角场正在致力打造一个超级“地下新城”,一切都有望在日渐崛起的新兴地下空间综

轨道交通:十号线(建设中)

合体中找到最后的答案。

公共交通:55、59、61、75、90、99、102、133、139、233、307、325、329、405、 538、 559、713、749、812、817、819、828、842、850、854、910、937、942、 991、大桥三线、大桥五线、机场四线

五角场历史内部生产出了某种决定了它“非主流”、

环岛的1号口分别延伸淞沪路(左出口)、翔殷路

于其间,面朝江湾体育场方向。它将与5号出口外,

“知识分子气”的空间气质,并且这种格局正在与

(右出口),百联又一城、沪东金融大厦夹矗其间

同样在建的翔殷路(左出口)、黄兴路(左出口右

形成消费资源;2号口联通邯郸路(左出口)、淞沪

转)地域间即将建造集五星级酒店、高等级商务楼

路(右出口),万达商业广场依靠5栋独立建筑承

宇和大型商业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一

城市副中心、未来商业巨舰的面貌发生重叠。 它的地下空间首先来自“一圈五线”主干道的交 汇与投射。由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和 邯郸路构成的地标性建筑中环彩蛋,其下方即为 连通综合商业区的环岛下沉广场——该地下环 102

岛空间并非封闭式的,而是采用了导光手段,在 半透明的采光天棚、中空采光区域、多层次的绿

托,形成了“微型板块经济”:人行休闲走道、影

并形成“竞技场” ,合力推动五角场商圈经济。

城、量贩式KTV、超大规模超市、上海书城分店、

及至轨道交通10号线在2009年至2010年逐步完善

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上海第一食品,以及

建设,以及在地下步行系统的开发铺设的双重辅助

广场内彩色玻璃入口可径深入至地下消费空间:在

下,五角场站点将实现与东方商厦和邯郸路、四平

温暖、明亮的氛围中,适应各种消费阶层的品牌林

路角新建商业设施的地下通道连通,而江湾体育场

化水景中让行走环廊变得惬意。下沉式广场的设

林总总,还设有拉卡啦便利支付机器,体现着这个

计仍然充分显示着传统中国的圆形喜好,也担负

“城中城”的消费链的迅捷与全备。环岛3号出口

着分流疏导人群的显在作用,但仍不啻是一个城

外,分别为四平路(左出口)与邯郸路(右出口),目

市鱼龙混杂的广场微缩:人民在汪洋中显得面目

前正在建设之中的40万平方米地段,已经被定位为

模糊。下沉的地表让摩天楼宇显得高耸,也让人

办公、商业及公共服务的商业设施建设,在日后此

群自动倒灌入垂直叠加的大厦中,去反复实践其

部分将与周边形成聚合性消费链。4号出口分别转

消费功能。

向黄兴路(左出口)、四平路(右出口),东方商厦位

站则会与万达广场和百联又一城的地下通道连通, 并和创智天地的下沉式广场互通。这些商业设施 之间也会实现地下步行系统无障碍行走,让人在其 间,犹如飞梭。杨浦区的“两站一区间”地下空间综 合工程的开发,将会形成近10公里长的地下步行系 统,“人下车上”的交通格局。五角场作为城市规划 区域的后发性部域,正在努力符合人民以及城市发 展愿景,自呈理性、向上的城市立面。


从五角场下沉式广场的五条通 路向地面 上 浮是 一 个极 其 享受的过 程,因为它本 身 也是 一 处 美 妙 佳 景:由绿色植株与清 浅 水景点 缀而成的明亮、开阔的环形 连 廊——人们在此约见闲谈,又可衍生联动 地面路径,实现消费区域、交通枢纽的复 合功能。而未来,它将成为立体叠加,更 为全备的行 走系统、公共空间与交 通转 换核心,实现较远距离内广泛、无碍地连 通,让杨浦五角场成为一个灿灿辐射,崛 起不息的“五角星”。

103


“地下花木” 公共空间的多维延伸 Underground Huamu Multidimensional Extension of Public Space ■文字:里斯本 ■摄影:Kurt Tang 林舒(地下空间部分)

世纪广场的地下商城和通道,是花木副中心主要的地下空间。在浦东新区的行政文化区, “地 下花木”的作用是步行通道和消费休闲的多维延伸,不仅将走出地铁的市民输送到临近目的 地,还容纳了多样的商业空间。

轨道交通:二号线 638、788、794、815、972、983、987、东周线、杨祝线、隧道四线等

作为上海市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浦东的花木地区 “地下花木” 也是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 主要位于地铁2号线上海科技馆站及其延伸空间, 正上方是上海最大的露天广场——世纪广场。在 浦东新区政府办公大楼、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科 技馆的环抱之下,“地下花木”和世纪广场一同构 成了花木行政文化区的“心脏”。 花木地区以住宅、行政办公和文化休闲功能为主,

小商品市场移植的范例,业态均系方 格式小商品店铺。相邻的上海科技馆 能提供源源不断的低龄消费者资源, 对 亚 太 盛 汇 广场 形成 强 力 支 撑。此 外,商家们还盯住组团游客这一“移动 市场”,大量国际游客到访,促使店主 们都掌握了简单的英文会话,无论成

“地下花木”便成了区域内的交通中心。从地铁2

衣、面料、首饰、礼品,一切带有中国

号线下车的市民,在地下通道中步行可以直达上海

元素的商品都能找到合适的买家。

科技馆、浦东新区政府办公大楼和世纪公园,来到 地面后可很快抵达东方艺术中心和陆家嘴金融贸 易区行政办公区,并且能够快捷地换乘地面公交车 辆,前往浦东新区的其他地点。 在靠近浦东新区政府办公大楼一侧的地下空间, 有亚太新阳服饰礼品市场,从前的襄阳路市场搬迁 到了这片商业空间当中,仍以售卖服装、日杂、礼品 104

花木地下商业空间资源充足,有成熟

为主。与上海科技馆门前的下沉式广场相接的亚太 盛汇广场,包括浦东董家渡面料市场和亚大珍珠 市场,以出售工艺品、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主。通 往世纪公园的长通道中则是世纪大道生活广场。 突出文化、生态以 及 居住 定位的花 木副中心建 设,也是“地下花 木”开发 建设的指导原 则。为 附近居民提供交通、消费和休闲服务,并与地面 开阔的广场共同组成花木区域公共空间的核心 地带,“地下花木”成为多维延伸的公共空间。


巴黎之网

地下城私游记 Private Travel Notes on the Underground City in the World

在巴黎的时候,其实不喜欢坐地铁,出门宁走路,一来巴黎本就不大,道路 规划对行人友善;二来是巴黎地铁显旧,车厢走道大多又脏又臭,冬闷夏 热,车程稍长绝不叫人好受。 离开巴黎后,隔着距离,减去贴身不适经验,才想起它好。从一个现代大都会 的流动空间来看,巴黎的轨道设计堪称范本。 那张地铁图摊开便是一道蜘蛛网,一百年前开始编织,不停维修不断扩建, 幅射式全景全方位(panorama)张开,把整个巴黎连接起来,野心勃勃意图

Paris 尘翎

原名陈宁。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社 会学硕士。曾任记者、编辑

覆盖每一区每一街角。 每一街每一角总有一个地铁站,而每一个站又总会辗转连上地下庞大交通 网。这样,就教人安心:一个都市旅人懂得,只要找到一个微微发光的入口, 就可以走进像迷宫一样充满歧义的地下空间,哪里都可以抵达。游戏的趣味在 于,拿着地图,光是想想从A到B有多少条路径,绕这边还是走那边的好多衍 生方案可以等着你选择。 但这个空间不会让人迷路,除非你刻意流连。我常是因为耽溺于某些卖艺者

Tokyo

的演出,而几乎忘了地上的约会。散布于走道与车厢内的各类卖艺者,是巴黎 地铁最迷人的一道流动风景。巴黎人的日常生活底色,便是如此层层递递丰 富多元起来。

Montreal

彭永坚 城市生活漫步者,每十年转换一 个城市生活,至今。现居广州

东京地下•非妄想的日常 山手线在新宿车站的月台停下,走下车厢快步通过验票口,不自觉直接走到地下街,眼

唐凌洁

前一切变成了一个MINI生活空间:穿着黑色短裙的OL坐在这里不是在等地铁,而是等

大众传播学研究生,

着“墨绘西餐厅”的空位;MUJI×UNIQLO永远都是门当户对,无需跑上百货公司的MY

城市文化自由撰稿人

CITY或者小田急;到TOWER RECORDS的子品牌“TOWERmini”选一张平井坚最新的 单碟;在旁边的JTB预定一泊两日的行程,准备周末和女朋友去热海泡温泉;一路向前,大 概30分钟不到的路程,就能走到丹下建三的东京都厅下面;JR线和京王线之间走道两边的

Pedestrian Only: 蒙特利尔的地下世界

墙壁上,贴满了今期美术展的海报,从奥塞美术馆印象画展到希治柯克电影回顾展,一点也

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市(the underground city)网络沿着地铁线路铺设开来的,如人体的毛细血管般四通八达,附

不让眼睛休息下来;经过“木村屋”买盒包装精美的洋果子给客户做手信;西装骨骨的男上

着于城市的皮肤表层之下,因此其重要性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购物场所,成为了城市最富生机的文化灵魂。在地下,

班族就站在“箱根荞麦”门内,端起热腾腾的乌冬面;店的前方,个性打扮的女子大生拿着

大大小小的走廊通道总长30公里,内有超过1700个店铺和商户,每天供超过50万人穿梭其中。地下城市的广阔性

与体型不相称的大袋子匆匆而过,肯定是赶文化服装学院的某堂设计课;看到时间还早,进入

使其区域划分更为明显。现代城市文化所推行的全方位消费体验在这个人造空间里显露无疑。无论春夏秋冬,生活

BOOK1ST翻了一下杂志,买了本刚出的《TOKYO WALKER》,然后到四季咖啡呆上半小时。

在地铁线西端富人区的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去公司上班,去高档购物中心吃饭购物,或是漫步到著名的Place

用“四通八达纵横无尽”这八个字来形容东京的地下型都市生活,一点也不为过,这不仅仅局限

des Arts艺术中心听一场交响乐。坐落在蒙城较北面大学区的两个地铁站:2020和2001 University Street是供普

在新宿车站,以车站为无限扩散点的都市消费形态,已经成为生活中东京的重要部分,除非是个

通人购物休闲的区域,并连起了Eaton’s和The Bay这两个城市最大的百货商店。2003年建成的国际区的地下城连

家门不出的OTAKU。

接着各式艺术画廊,美术馆,成为城市向游客展示其艺术与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当地面的街道环境寒冷到不再适

记得设计师佐藤卓曾将东京的24小时便利店称为家空间的一种延伸。只要在东京,迷失方向

宜行走,地下的世界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道路不再笔直,却呈现出了一种忽而曲径幽深忽而豁然开朗的感性与调

的空间,肯定不会是地下,想象一下,同样的地上区域,很多时候真的需要地图的指引。这,并

皮,直到凌晨2点最后一班地铁驶去,整个地下城市也随之关闭的时候,美丽的蒙特利尔市方才沉沉睡去……

非妄想而为实存,在东京。

New York

纽约地铁迷踪

Beijing

北京地铁,“自卑”的地下空间 北京,它的地下似乎从来都是属于平民的——因为地下室 的低廉租金,因为地铁的2元通票。这些典型的地下空间,

朱康

纽约的地铁仿佛永远都停留或奔驶在“漫长的十九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世纪”。在那里,如果你不携带自己的钟表,你将不

博士生,曾于2006年

知道你处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仿佛时间的问题永远

于纽约游学一年

是个人的,而地铁和地铁站早已经进入到了永恒之

的地——而这段旅程可能并不短,上班族从家里到公司,

中。特别在那些Local的车厢里,缓慢的节奏最适合

随便二十多个站,并不少见,而中间也许还需换乘三次不同

慢慢睡去,只等你醒过来,为自己错过了要下的车

的线路。由于过于平民与廉价,要阐述北京的地下空间,也许

站沮丧,或者为自己刚好到达或还没有到达自己要

需要想象力,也许需要贴近土地的视觉。因为它从来与时尚、

去的地方而意外地欢喜。但大多数时候,纽约的地

消费、浪漫等词语毫无关系。而它,体现的是贫富悬殊的分

铁仿佛是一个阅览室,人们摊开报纸,或是翻开杂

层,毕竟,2元的地铁票价,几乎最底层的人也可承担得起。

志,或是打开厚厚的小说,而有人在做填字游戏。在

所以,北京地铁是自卑的,特别是当你试图拿它与其他大都

那些节假日里,太多的地铁与地铁工人在休息,你站

市相比较。你极少能够在这里看到手捧小说静静阅读的乘

在地铁站里,无法预知下一列地铁什么时刻到来,

客,如巴黎;也不常遇到从名牌店里血拼回来的消费阶层,

或者它们像是永远都不会来了,你只能和越来越多

如东京、香港。你无法把它与大都市的骄傲气息想象在一

的人一起,看轨道深处的黑暗,或者看枕木间那些

起,但,如果你认为那些蹲在地铁站内、身边放着大包小包

奔走的老鼠,仿佛那就是站在站台上的空虚的你。

行李的民工的身影足够让你思考生存的意义,或者……你认

纽约的地铁平静、冗长,但纽约毕竟是爱伦•坡的城

为这些流动的为生存奔波的人们,让你懂得谦逊为何物。

市,因而潜伏着惊险的故事: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对

所以,北京地铁有着让你抗拒的各种可能性,你可能嫌弃

学生情侣,在子夜的地铁车厢里看到除了他们,就

它的破旧,嫌弃它的拥挤,嫌弃它容纳了太多的人体气

是对面的一对,其中的女人一动不动,而第二天他们

味,但是在这种灰色的想像里,它最本能的生存气息,却

才知道,那是一个人带着一具尸体。

是可以大于其它。

谭争劼 北漂,记者

成为低消费人群的集散地。 因为廉价。所以,北京地铁是与消费毫无关系,它是纯粹 为速度而建立的容器,把来来往往的人运输到他们的目


十六铺老码头 南外滩城市视线 The Cool Docks Urban Sight of South Bund ■文字:董超媚 ■摄影:林舒 ■版式设计:冼家麟

当年见证老上海商业经济繁盛的十六铺码头已经功成身退,新建的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将与外滩观光平台 融为一体。原十六铺码头区域内,同属黄浦江滨江核心区的上海油脂厂旧厂房,如今经过保护性开发,引入了 世界美食餐饮、酒吧、艺术工作室与创意零售办公等业态,成为沪上又一新锐创意园区——老码头。 由车水马龙的中山南路转入近江的497弄老码头餐饮时尚休闲广场,顿生豁然开朗之感。江风穿堂而过,另 一边出口正对临江码头停车场,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相望。沿江的外马路作为世博配套工程,部分路段 将规划成为“外滩老码头风情街”,除沿江绿化景观带、游船码头以外,弹格路、当当车等老上海风情都将完 整再现,城堡酒店、精品弄堂酒店也将在此区域内诞生。届时那堪当上海城市名片的城市天际线就是风情街 的绝妙背景,两岸起伏延绵遥望至世博园区。

百年水果市场成历史 十六铺地区是上海的著名集贸区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商业活动风云变 106

幻,杜月笙水果行学徒出身的传奇曾经在这里口口相传……据上海市地方志资料 显示,自清代中叶起,十六铺依托江海航运的发展,成为南北货、海味、水果、粮 食、禽蛋等大宗货物的上海集散地,货物经各行家分级整理后,转批给上海市内 和邻省县镇上的商店销售,长三角居民的粮油柴米就靠这里供给输送。又因粮 油豆米业的发展,这一地区的豆市街、油车码头街、王家码头街等和码头航运有 关的街名由此得来。奠定了重要航运中心地位的十六铺地区,到1947年共拥有 大小48座码头,并繁荣发展到1980年代,走南闯北的温州人在这里稍事停脚便 奔赴海内外。随着水路客运衰落,十六铺客运码头于2004年12月被拆除,将改建 成水上旅游集散中心,上接外滩风景区,下启南外滩观光旅游功能。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十六铺水果交易区,主要在自复兴东路轮渡口至董家渡渡口

的外马路上进行,外马路全长1293米,水果年集散量约50万吨,约占全市消费量 的三分之一。2006年底,黄浦区对位于外马路及周边道路上的十六铺水果批发 市场展开大规模综合整治,外马路上曾经汽笛轰鸣不断、人群熙攘的水果码头、 市场,在今天日渐式微,只剩下一些零星业务。

老码头繁盛复兴 退尽繁华的外马路,目前是一条仅供行人和非机动车出入的岸边道路。漫步在 铺上绿化带修葺一新的黄浦江边,从竹行码头街等数条交汇于此的码头街路牌 上,仍可想象往日盛景。走过一个门前冷落的旧盐业招待所,收款处挂着掉漆的 “水果接待处”牌子,证明这里曾经“款待”来自周边省市甚至远至广东等地水 路而来的果品。正是橘子飘香的季节,还敞开门做生意的果行堆放着各式箩筐, 坑洼的地面散落几只遗落的橘子,被踩扁了汁液泻地,浓郁的果香溢满一路。两 年前这里还是喧闹的马路水果批发街市,连防汛墙边人行道上都搭满了简易棚


南外滩 南外滩一般是指沿江的延安东路到新开河路段。北接著名的老外滩,南至南浦大桥,西 连豫园商城,东沿黄浦江,长达2.2公里。随着2010年世博会临近与外滩一体化的推进, 延续了百年外滩商贸传统,沉淀了文化风貌的南外滩板块将一跃为城市焦点。复兴东路 隧道和南浦大桥架起到浦东的通途,无疑是陆家嘴和世博会两大戏台的最佳观景点。外 马路(半淞园路~复兴东路)道路目前在改建中,作为世博配套工程,建成后为世博提供 交通保障,疏解区域交通拥堵。

整体呈船型的黄浦江边五栋仓库建筑,听尽千帆过,坐看陆家嘴天际线的悄然拔起,这 幢圆弧外墙的仓库最具特色,将改建为超五星级酒店

“上海粮油商品综合贸易市场”几个大字还能依稀从建筑外立面上认出,门头的装饰风 格和当时的租界建筑一脉相承

舍,货如轮转的水果可能来不及卸载便已发往各地,空气中各色异香混合分不清 腐烂还是熟透。那些刻载了岁月痕迹的旧仓库厂房、贸易行、石库门弄堂现在几 乎动迁完毕,静静等待着世博配套工程的开发建设。 107

隔着外马路与黄浦江相望的老码头项目,同是为了配合世博会召开,在黄浦江沿 线实施的一个重点商业开发项目,也是黄浦区首批创意园区之一。项目总面积 约2万平方米的老码头引进业态与新天地类似,但上世纪老上海的繁华风貌将是 “十六铺老码头”有别于其他创意园区的最大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南路和 外马路之间的地块除将改造完的上海油脂厂厂区成为创意园外,一座紧靠江边 60余米长的6层砖木结构房子——“黄金荣老仓库”将开始动工建造成为超五 星级酒店。可以预见,外马路尤其是老码头这块由餐饮时尚休闲广场与风情街、 酒店服务联动构建起的区域将辐射南外滩乃至带动黄浦区的商业发展,往昔老 上海的繁盛将在此点燃星星之火燎原复兴。 随着动迁接近尾声,董家渡码头近旁也越来越静寂


项目北靠毛家园路,南临新码头街,东隔外马路望黄浦江,西临中山南路, 由22栋风格各异的建筑组成,其中广场区域建筑物11幢、办公区域建筑物8 幢,另有2幢精品酒店建筑物,广场中央有新建的石库门建筑“壹号会所”

厂房的改造大多运 用玻璃或者钢来 做一个整合或者围

滨江飨宴基地 老码头里有很多传统的建筑,大部分老的具有纪念性的构件被保存下来。设计

合,地 砖 回 用当 时

者运用大量玻璃或者钢来做一个整合或者围合,让新与旧在同一个建筑中反复

拆掉 的 青砖,将历

出现,新与旧共融,让传统特色进入现代生活。一般的商业广场只会考虑广场中

史脉络延续下来

心的景观设计和场地应用,而忽视了周围观看点的设置。开发商弘基地产将建 筑物二楼的通道设置得非常宽,二层的交通空间不仅用来做交通,还用作是室 内商业活动的延伸。这种俯瞰广场的观景气氛烘托出来以后,广场周边二楼的 商业的价值无形中得到提升。 在老码头内,无论处于22幢建筑物的哪一座,都有其专有的视觉赏味之处。广场 中央的壹号会所在改造后既传承了欧式立面装饰风格又将现代海派元素融入其 中,吸引每一个观众的视线焦点,水池T台长26米,两侧喷泉交相辉映,是时尚 发布或各式盛典的创意之源。来自德国、希腊、加拿大、印度、美国……等地风味 的各国美食只准许入驻一家,分据479弄各楼,共建世界饕餮美食城,而创意小 铺、创意办公、设计院在稍安静的505弄安得其所。此前伴随着上海旅游节的开 幕,“时尚 · 饕餮”老码头的世界美食文化沙龙也曾隆重登场。

108


●风景味道独好

●拼布缤纷秀

这是印度境外少有的能提供上乘餐饮服务的印度餐馆Kebabs On The Grille。现代简洁的内部装修

拼布这个手工艺活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上海每年都有拼布展,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这种DIY。

与印度风格的工艺品相得益彰。二楼的就餐景观独好,可俯视壹号会所的水上T台。该餐馆提供正宗

手工织布作品是体恤家人的最好方式,精巧别致的布料更让人一见倾心。Quilt House内驻店的两位

独特的印度烤羊肉,每张桌子上都预留了烤肉架,客人可以自己动手用烤肉棒烧烤,别忘了涂上印度

老师来自台湾,有着十多年的拼布经验,店内专门开设拼布兴趣班和串珠兴趣班,将手工制作的乐趣

风味的调料、调味品哦!

散播开去。

●咖啡in Life

●地中海风情

窗明几净的Caffe in紧靠外马路,除了采用Intelligentsia极品咖啡豆研磨成的意式浓缩咖啡,还有

白外墙蓝窗框的Mythos希腊餐厅四楼天台俯瞰黄浦江,胜景尽收眼底。这里可以说是整个老码头景观

独家代售来自英国的秘密花园英国茶,意大利手工制作低脂美味的Gelato圣代冰激淋等众多选择。

最好的一处。店主将爱琴海的蓝天白云带进餐厅之内,浪漫的地中海气氛、精致的美食样样别出心裁。

●尊享会馆 中西合璧的三癸堂一边厢“PURE”是雪茄、红酒会所,那边厢“TEAHOUSE”是名贵茶品专赏,巴 洛克式的奢华与东方神韵的典雅在此分庭展示。无论会 馆的青翠庭院还是丝绒包厢,都带来耳目 一新之感。

109

●手工乐园

●中西交汇的壹号会所

店主盛先生独具慧眼,先前在进贤路的格子店已经容不下各路设计新手施展拳脚,于是在老码头觅

壹号会所内场面积940平米,一层面积410平米,挑高10.5米,二层200平米,地下一层330平米,主要

了一个宽敞的店面,除展示区外还增加了一个小酒吧和开设讲座的空间。展示区内陈列的是Box in

用于高端时尚发布会、新品展示、时尚走秀等,平时用于高级新创海派菜中餐西吃之场所。会所外围

代理的设计师原创作品,有创意市集上冒起的新秀,“半路出家”的手绘圣手,还有来自印尼的T恤设

空场地约2200平米,可容纳3000到5000的客流量,整个广场采取半敞开式,可以很好的控制人流并

计。至于售出物品的包装设计也独辟蹊径,全部采用画家、设计师婴野赋的包装设计。

且保持一定的私密性。


社 会政策微观分析 影像城市

和谐共生

地下幻梦

Fantasy of Underground ■文字:徐展雄 ■版式设计:章晓力

被资本认 定为“有用”的被重新定义为“非有机化的地下”,而被资本认 定为“无用” 的则被作为“有 机化的地下”沦陷于荒 废。于是,现代 都 城 的地下世界被分裂离析为两个 部分: 极 度理性化的工业 运作空间和具有末世情 调的废墟空间 — — 那些被“非有机化”的地下空间中 的“压抑”总是会在那些废墟之地浮现而出:死亡、毁灭与腐败。

徐展雄 笔名tarkberg,自由撰稿人,《青年电影手 册》执行主编。

110

1 9 0 0 年,随 着 巴 黎 世 博 会 的 到 来,现 代 都

路 线 面 世 了。就 在 短 短 的 几十 年 间,巴 黎 地

市 地 下 世 界 最 终 成 为了 这个 城 市 景 观 的 一

铁 发 展 成 为16 条 线 路 的庞 大 系 统,几乎遍 布

个 部 分 。在 特 洛 卡 代 罗 广 场 下 面,成 立 了

城 市 的 每 一 个 角 落,并 被 誉 为 世界上 最 好 的

两 个 别 具 一 格 的 展 览 馆:“ 地 下 世 界 ”(L e

地 铁 。资 本 在 这 场 地 下世界 的 改 造 运 动中显

Monde Souterrain)和“地下矿物展览馆”

然 有着至 关的作用。其中,被 资本认 定 为“有

“地 (L’Exposition Miniere Souterrain)。

用”的 被 重 新 定 义 为“非 有 机化 的 地下”,而

下世界”所 陈 列 的 是 考 古 发 掘 与 古 文明 遗 物

被 资 本 认 定 为“ 无 用 ”的 则 被 作 为“ 有 机 化

的 复制品 — — 腓尼 基 矿 藏、美 锡尼古墓 和孟

的 地 下 ”沦 陷 于 荒 废 。于 是,现 代 都 城 的 地

菲斯公墓等等。不过,真正能够使新世纪的巴

下世界 被 分 裂 离 析 为两 个 部分:极 度 理 性 化

黎人体 验 到 奇观 效 果 的 则 是“地下 矿 物展 览

的工业运作空间和具有末世情 调的废墟空

馆 ”:一 个可乘 坐 多达 八 人的电 梯,会把参观

间 — — 那 些 被“ 非 有 机化 ”的 地 下 空 间 中 的

者带入到真正的矿藏之中,并观看到真正的开

“压 抑 ”总 是 会 在 那 些 废 墟 之 地 浮 现 而出:

矿全 过程。但 是,仅仅 是 几 年之 后,当摄 像师

死亡、毁 灭与腐败。

Emile Gérards 深入此地为他的巨作《地下巴 黎》收集素材时,这个地方早已一片荒芜。

对 非 有 机化 地 下 空 间 最 为 著 名的 描 写,当 属 弗朗 兹 • 朗 的《大 都 会》。在 此 表 现 主 义科幻

其 时,世 博 会 的 其他 部分 — — 电 影首 次 亮 相

电影中,朗把纽约的垂直都市空间、巴黎迷宫

在 人 群 中 造 成 新 的 恐 慌 与 惊 呼,可最 震 惊 的

般的地下世界 与 其时 柏林 的政 治焦 虑 结 合在

效 应 还 是 属于 该 时代中 最 为 新 鲜 的 事 物:巴

了一 起 。生 存 于 地 下 的 工 人们 毁 坏 了维 系他

黎 地 铁 一 号 线 。经 过 了几十 年 的 争 论,这 条

们地下生活的机 器,冲出他们的地下公寓,向

地下管道 终 于 作为贯穿世 博会东 西的交 通

地 上 的 资 本 主 义世界发 起 冲 击。而 在 这个 年


代中,《大 都会》仅仅 是 地下想像中的 一 例。 在 现 代 主 义都 市 建 设 的 浪 潮 中,在 两 次 世界 大 战 对 地 面 世界 的 无 穷尽 毁 灭中,地 下成 为 了最具刺激性的想象空间。电影《到来的事》 (Things to come,1936)与《跨 大西洋隧 道》(Transatlantic Tunnel,1935)恐怕是 那 个 混 乱 时 代 最 具 表 征 性 的 地 下 文 本 了。在 这 两 部 电 影 中,地 上 的 都 市仿 佛 都 被 生 生 地 抹平 了历史,到 处 都 是 柯 布 西 耶 式 的 理 性 住 宅,人 类 的 历 史 只 能 在 地 下 重 新 开 始,而 和 平的希望也只能 通 过 地下世界 的大 规 模 改 造

国,尽 管 地 面 军 队 网 络 密 布,这 些 幽 森 的 管

也许,对于 我们中国人 来说,对 地下最了然于

完 成 。不 过,所 有 一 切 都 会 在 最 后 被 自 然 世

道 可以带 领哈里 来 到 城 市的任 何一 个地区。

心 的 指 涉 便 是《 地 下 水 道 》的 乐 观 版 本:地

界非理性的报复一 击所摧毁。

但 这也 是 哈里 最 后 的 宿 命 所 在,当 脚 步声 在

道战。如果说在我们所 熟 悉的《地道战》中,

这个 地 下 迷 宫中 弥 散 开 来,当巨 大 倾 斜 的 人

游击地下战展现的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声

影 在 污 水 的 反 射 中 侵 袭 而 来,哈里 的 地 下 王

东击西各个击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略思

国走到了尽头。

想,那么,建国之后大规模的城市地下改造工

用未 来 主 义 式的想象图腾 来弥合战争的创 痛 显 然 维 持 不 了 多 久— — 很 快,所 有 这 些 仿 佛属于 都 市 生 命 本 身 的 悲 剧 在 卡 罗 尔•

程体现的,则是冷战时期第三世界都市现代化

里 德(C a r o l R e e d)根 据 格 雷 厄 姆 • 格 林

就 在 同 一 时 期,离 维 也 纳 不 远 的 华 沙 却 是

(G r a h a m G r e e n e)小说 改 编 的 黑色 经 典

另 外 一片景 象 。在 安 杰 依 • 瓦依 达(A ndr ze j

《第三个人》(The Third Man,1950)中冲

Wajda)的 著 名作品《地下水 道》(Ka nal,

决 而出。如 果 说 这 部 震 撼 人心 的 作 品 是 片 中

19 5 6)中,地 下水 道 成 为了士 兵 们 最 后 的 抵

了寰宇内巨型的地下工程:在北京和其他城市

主 人 公 哈 里 的 悲 剧 的 话,那 么,这个 悲 剧 同

抗空间。可是,他们在 地下世界中找到的却不

地下挖掘庞大的防空洞和掩体网络。这些防空

样属于与 他 休 戚 相 关 的 维 也 纳 。这 座 曾 经 养

是 希 望 。所 有战 争废 墟 的 残 余 都 流 落 此 地,

洞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显露首尾。在北京的许多

育了弗洛 伊 德 的城 市 如今在电影 镜 头中被 充

死 亡 的 气 息在 到 处 蔓 延,每 一 个出口都 是 陷

小商店里,或许卷起一层铺垫便可以看到地下

分 地 弗 洛 伊 德 化 了。维 也 纳 的 都 市 表 层 犹 如

阱。饶 有 趣 味 的 是,无 论是 在《第三个人》还

的迷宫世界。如今,随着冷战的远离和市场经

一 个 分 裂 的 自 我,被 英 军 、美 军 和 苏 军 等 各

是 在《地下水道》中,打开地下水道出口往 上

济的到来,这些防空洞变成了“北京地下城”

种 国 际 势 力所 划 分 割 据占领 着;在 俯 视 维 也

爬 的 动 作 都 被 高 度 地 象征 化 了:没有人 能 够

景点,在空洞的历史回音中等待着来参观的人

纳 的 摩 天 轮 上,哈里 犹 如 上帝 般鸟瞰 芸 芸 众

逃 遁 出 地 下 的 束 缚,地 下 是 完 全 非 理 性 的,

们。而在更为商业化的上海,也已有好些防空

生,这个 撒 旦 般 的 隐 形 杀 手用 凌 驾 于凡 人 道

而它的 这种非 理性 并非来自于自然 与 文明 的

洞 被 改 造 成 时 尚 酒 吧 与酒 窖。所 有这 些 都 仿

德 标 准 的 说 辞 来为他 血 腥 的 资本 机 器 证明;

对 立,而 恰 恰 来自于文 明 的 过 度 发 展 与 文 明

佛印证着本雅明的名言:“每个时代不仅梦想

不过,本片 最 为 经 典 的 一 幕 还 是 发 生在 结 尾

的 残 酷 遗 忘 。这 里 的 死 亡 气 息 只 属于文 明,

着下一个时代,而且还在梦想时推动了它的崛

处 的 地 下 追 逐 戏 中 。这 里 是 维 也 纳 的 地 下

而 正 如 本 雅 明 所 说 的 那 样,只有当 这 些 城 市

起。每个时代都 在自身中包含着它的终结,并

排 水 系 统,这个 幽 暗 而 无 人管 辖 的 所 在 才是

的 肌 理 死 亡 之 时,只有当它们 如 同 骷 髅 般 的

且——正如黑格尔早已看到的—— 都狡猾地

哈里 的 欲 望本 我,这 里 是 真 正 属于 哈里 的 王

结构现形之时,它们的意义才会悄悄展现。

完成了这个终结。”

的焦虑,与忧惧具有强烈国家色彩的现代化进 程骤 然 轰 毁。而 在“文 革”时 期,毛泽东 启动

111


社会政策微观分析 平行世界

和谐共生

水下社区, 风暴美学与虚拟世界再实践

Underwater Community, Re-practice of Storm Aesthetics and Virtual World ■文字:张安定(zafka) ■图片提供:RMB city、HiPiHi ■版式设计:章晓力

水下世界里面,有未 来已经被淹没的东方明珠的遗 迹,还 有纪念 博 物馆。当然也有对 应水下生活的未 来风格的新 生存空间。环 幕外的现实世界,周遭 是高楼、仅存的湿地,看不到星 星的星空,还有高楼间穿梭而过的晚风。观众就在虚拟和现实之间体验这一切。

刚过去的周末(注:20 08 -10 -17),我 参加了

张安定(Zafka)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SOAS)政 治学硕士。曾担任《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 资深编辑。是国内最先关注、研究和报道虚 拟世界的一批先觉者之一,并创建了国内第 一个以虚拟世界观察为主题的博客站点,从 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不同角度全方位探讨以 Second Life 、HiPiHi为代表的虚拟世界, 带给现实生活、网络经济以及未来社会的影 响与冲击。

112

边自然 形 成 的 湿 地 旁,露 天 搭 建了一 个高15

第 二 届 e A R T S 上 海 电子艺 术 节 的“风 • 水全

米,直径 3 0 米 的户 外 3 6 0 度 全 景视 频 墙,作

知 ”浦 东 户 外 跨界 展 演。H i Pi H i 虚 拟世界 居

为 大 型 视 频 音 频 装 置与 现 场 演出平台。策 展

民创建的3 D 在 线 水下社区,被 投 射 在 露天的

方 希望利用 大 型 全 景视 频 墙 的 放 大 效 果,唤

360度巨 型环 幕,远 处高楼环绕,我顶着星空

醒 观 众 的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意 识,呼 吁更 多城 市

现 场配乐。

“生态风景”的回归。

演 完 回 到 北 京,收 到 了 曹 斐 的 E m a i l 。她 在

重 头 戏仍然 是 传 统的新媒体互动艺 术领域作

Second Life 上 庞大的 RMB City 计 划将于

品。龙 二使 用 微 型 摄 像机 拍 摄 附 近 湿 地 的 水

11月参加美国新奥尔良的国际 双年展。RMB

下风景,再 投 射到环 幕,现 场实时 调制,和音

Ci t y 的 领 地 里,已 经 虚 拟了三年 前 新奥 尔良

乐 互 动。Ca r l - Emil Ca r lse n 使 用 风 速仪,

城 市遭 受 飓 风 灾 难 的 现 场 一 角,很快 就 要 邀

把自然 界风的信号转换 成 现 场演奏的声响

请世界各地居民访问。

和音乐符 号。冰岛的 Kira Kira 在 夜晚 放飞了

又一次巧合。几个月前的一次专栏,我曾谈到过 虚拟实践的意义。当时写到了曹斐的RMB City 作为艺术家的社会实践和实验,对比 HiPiHi 居

风 筝,采 集 高 空 的 气 流 与 地 面 的 演出 相 映 成 趣 。观 众 躺 在 场 地 中 央 的 垫 子上,可 以 仰 望 星空和环 幕。

民的原点镇计划作为草根Netizen的自主实践。

HiPiHi 居民 应 邀参加 这 次 艺 术 节,基 于对 全

现在,两者的话题同时与环境有关。

球 环 境问题的思考,创作了未 来 水下社区。在

风• 水全知 应该说 演出 的 场 地 颇 费心 思 。上 海 科 技 馆 旁

我演出的时候,观众 正在舞台下操控电脑,骑 着 鲨 鱼 、戴 着头 盔,或 者 有 些 嘲 讽 地 骑 着 汽 油桶,腰里 别着二锅头,在 线上的水下世界穿


剧场与记忆 某 种 程 度 上 来说,HiPiHi 居民 的 水下 社区和 曹斐的新奥尔良,又一次同样点击了相似的话 题。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虚拟世界的实践,对 人 类 身边包括 环 境在内的各种社会 和政 治问 题进行模拟,试图形成公众的集体认知,寻找 超越之道。以前我曾经写过 Second Life 中的 艾滋病防治协会活动,还有虚拟世界居民反对 法国左派总统获选人勒庞的虚拟社会运动。 3D虚拟世界对时空的整体操控能力,远超过2D 梭。水下世界里面,有未 来已经被淹没的东方 明 珠 的 遗 迹,还 有 纪 念 博 物 馆 。当 然 也 有 对

新奥尔良风暴美学

网络。这使得人类的集体记忆投射和集体认知 想象,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手段。对于记忆来说,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2005年飓风登陆美国新奥

这是一种不可以经历的重新经历,曾经发生的

尔良 造 成 的 悲 剧。今 年 3月,曹斐 应 展 览 策 划

现 场可以 变 成 人 人参 与 的 剧 场。对于 想 象 来

人 邀请访问新奥尔良。在 她的博客中,曹斐拍

不 到 星 星 的 星 空,还 有 高 楼 间 穿 梭 而 过 的 晚

说,这是未曾经历的正在经历,理性与狂欢并

摄和描述了仍在废弃中的家园,一个仍然待建

风。观众就在虚拟和现实之间体验这一切。

存。就环境问题而言,曹斐的虚拟新奥尔良把灾

的鬼城,还包括一些惊心动魄的细节。2005年

难的自然逻辑和政治与经济逻辑,抽象而富有

水下 社区 的 设 计 和 修 建 具有 相当 的 水 准 。当

飓风之后,展览希望重新定位新奥尔良作为文

美感的混合在一起。用这样的形式集合公众,

边 演出边 注 视 环 幕,我甚 至 怀 疑 这 是 某 部 未

化之城,期待艺术在这座城市的大规模展现,

来 重 新 认 知、反 思 环 境 和 人 类 行 为之 间 的关

带动城市的复生。

系,都不是电影或者其他视觉艺术能做到的。

景,或 是 后 期 剪 辑 过 的 影片片 段 。H i Pi H i 居

这 次 曹 斐 和 M a p of f i c e 合 作 的 虚 拟 新奥 尔

从安舍钟登陆商业周刊封面算起,虚拟世界的

民“上 星 空 ”、 “ 玄 氏”、 “天 才 ”还 有“ s n a _

良,在 R M B C i t y 城 市 一 角 , 以 一 种 素 描 笔

第一个全球浪潮其实已经过去。眼下在伦敦,

r v 4”,算得上 是中国 虚 拟世界诞 生 的 第一 批

触,极简的黑白风格塑 造。"What Happens

刚结束两个全球虚拟世界大会,得知产业的成

居民艺术家。

Here, Stays Here"是 作品的 标 语。每隔 两

长、商业化的应 用,仍 然需 要时间。但 是 对于

分钟,程 序会 通过脚本启动乌云密布、电闪雷

虚拟世界平台的社会性和艺术性应用,已经逐

鸣、洪水来 袭,同时房屋和树木倒塌。现 场还

渐成为一 种值得关 注的现 象。对 3 D 虚 拟世界

有 跟 新奥 尔良 密 切 相 关 的 一 些 公 众 人物,他

的早期使用者(early-adopters)来说,最大

们通过脚本,可以自动跟随访问者移动。如来

的吸引力还是其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和自由度。

自新奥尔良 的美国著名黑 人 女主 持人Oprah

冲击由此产生,被虚拟世界改变的现实认知和

“变暖的气候 摧残 着地 球 极 地 的冰雪,我们

Winfrey,飓风之后,她赞助了1000万美元给

现实本身,才刚刚开始。

的圣洁世界已经只能流传于影像之中。过程是

居民修建新居。还有目前红极一时的美国总统

缓慢的,结果是残酷的,无数的人们抛弃了自

候 选 人奥巴马,作为黑人,他在 新奥尔良也被

己的家园走向曾经望而生畏的高原,但是水面

看成是希望所在。

会再次升高么?谁都不知道。终究还是有人不

登陆进入,首先触动我的是颜色的对比。场景

会屈服,他们开始 适 应水下生存,开始建设水

我在想,针对已经过去的四川5 .12大 地震,我

如同记忆,而每一个在线重新进入这个记忆深

下社区,开始倡议人类全力保护环境。重新生

们是不是也可以采用一些别样的形式,来重新

处的虚拟形象是现场唯一的色彩,也就是生命

活在地面上将一直是他们的梦想,恢复地球的

塑造我们的记忆和想象。

的痕迹。这是基于记忆的抽象剧场,打破了时

水陆比例是他们研究的课题。”

空,冷静不着痕迹,但也留下了温暖的出口。

应 水下生 活 的 未 来 风 格 的 新 生存 空 间 。环 幕 外 的现 实世界,周遭 是高楼、仅存 的 湿 地,看

来 科幻片 拍 摄 完 成 后 遗 留的 高昂造 价 的 场

在创作完水下社区之后,上星空在论坛里写了 个帖子,完善了关于环境恶化与水下社区的想 象和阐述。这是虚拟世界居民对于环境变暖与 人类生存思考的虚拟实践。我摘录一段如下:

新奥尔良 的双年展11月1日开幕,远 在中国 的 我们可以登陆 Second Life,和新奥尔良的人 们一起重新经历过去和展望这个城市的未来。

113


社 会政策微观分析 中国小旅行

和谐共生

搜神

Anecdotes about Spirits and Immortals ■文字:邹波 ■版式设计:章晓力

《山海经》的语言更像中国古代的数学语言— —也就是,一个抽离了数字而化为文字 叙 述 的 数学题,充满 了可以合并 却没有合并的类项,和重 复 的 结 构,却保 持 着自在的 结 构 — — 摊开在那里— —这就是地图的特征:冗余的项,因空间分布的状态阻碍了统计与合并。

邹波 1974年生于武汉,《生活》杂志记者,做过 警察,程序员,电视台娱乐节目工程师,平面 设计,业余从事写作,已出版随笔集《书与 画像:一部个人化的阅读史》,它表达了作者 “通过误读接近写作”的决心。28岁之后开 始刻意地旅行,想了解中国的全貌和自己个 人感情的源泉,步伐由快而慢,由轻率地掠 过大片国土到谨慎思考才会挖上一小锹,正 在完成的旅行记《19次国内旅行》也由对斯 文·赫定的模仿,逐渐变成真正的文学。

我听说庄子天马行空地狂言,是为了避免自己

历代的人 对 探 索本书倒也 乐 此 不 疲。首先 是

成经典,使读者听了故事之后,反而清醒过来,

续 写者 —— 还 是 那 些 敢于 修改 经典的人,尤

意识到语言这媒介的可疑,不再相信。

其是继承了孔子的汉朝儒家。续写也正是中国

庄子对 语言更 无 情 地反省 : “以 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然后)得意而忘 言”— — 那能无限 发 挥的其 实是醉酒时随口 说 的 话 ;而所 谓真 相 只 是 被 无 限 重 复 的 道听 途 说 ;能 流 传 的只不过 是 用形 象 来 寄 托 的虚 构故事。一切都只是语言的效果。 庄子蔑视常识外的故事,视古老神话如随口编 造的寓言,庄子与惠施辩论,既承认惠施用语 言造出的“鸡三足”,“龟长于蛇”逻辑成立,

114

古书的特点,没有印刷术去固定原本,便可篡 改增补,并自由解释——每个人对本书的解释 并非混淆真相(因为从 没有过公 认的真相), 而是 使他人的解 释显得毫无意 义——其中也 包括地理学印证,但都不能完全自圆其说—— 只是中国古代探险家很少实践——相比之下, 西方人倒敢于在大航海时代按假说旅行。 按假说旅行,重要性不在能意外发现美洲,而 在于确实发现了许多意料中的地方。

又认 为是 无 意 义 的 言 辞。他 从不 会 在 旅行中

汉 武 帝那次 旅行 却截然 不同。那次国内地 理

考察这些东西的真实性。

考察毁灭性地破坏了《山海经》研究的现场,

“鸡三足”让人想起《山海经》中的意象— — 精卫填 海这 类合乎感 情 的 故事反而极 少出现 ( 屈 原 一 个人 就 将 它们 讲了个 遍, 并 加 入 自

对后代人认识它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使我们丧 失了许多田野考察的机会。 大考察的前半部的实地求证充满沮丧,找不着

己),多是一山有肢体数 量奇 特的动物。这些

昆仑山,后半部却充满了皇帝征服的满足— —

意象对五感毫无触动,似乎是生造的。

皇帝停止了寻找,开始按照《山海经》命名山


川河流,甚至命名了一些动植物。 他修改现实山河的名字 — — 甚至在 未找到吻 合 处 方 圆 几百里 之 内, 生 硬 寻 找 替 代 物, 包 括 现 在 叫 做 昆仑 山 的 山 脉, 也许 并 不 是 昆仑 山— — 这 对现实的改写使得神话从 此在现实 面 前,永无 错 误可 言— —汉 武 帝 像 现在的旅 游局 一 样,使 考 古 变 成 了空 对 空 地 生 造 旅 游 点,并且循环相训,真相就成了经典和权力的

极为亲切,竟使我再读到《山海经》会有故乡 的幻觉,可我又怀疑这些小地标的历史是否足 够久远); 《山海经》中许多山被对应为祭祀台 地以及非常小的山坡(这样小的地貌,又靠近 居民区,根本无从考证历史上发生过怎样的改 变),《大荒》中的 海 被确 认 为洱海 — — 因它 曾是 方的 ;古昆仑被确认为横断山,而“冬夏 有雪“的姑灌则被确定为玉龙雪山。

牺牲品。矛盾的是,汉帝国一面按《山海经》

当然 这 样 的 探 索 还 是 在彼 此消 解,某一 猜 想

命名现实,一面却又仍然视其为神话。

一旦被接受,会残忍剥夺他人的学术生命(所

汉以前集中产生了中国的经典,汉又是一个急

以最好不 要 得势)……我不知该相信谁,然 后

于霸占释经权的时代,他混淆了后人的视听。

开 始 怀 疑 是 因为 语 言 的 模 糊 所 致,可大自然

董仲舒领导的今文经学(汉朝也有古文经学,

本身难 道不正与语言一样 模 糊 — — 现实里的

专事训诂,不脱离原文字义,让古人意思明了,

土地并不是平坦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微观

恢复 历史 文 本的文 献 感。但在 那急 功近 利标

的起伏,因此要有山就能看见山,要有水就能

榜自我的时代并非主流),一面承认诗无达诂,

找到水。关键是不知本书按什么比例写成,神

不 求 诗 经本义,一 面 按 儒 家 框 架 误 读 各种 经

话到底如何镶嵌在现实里……比例的模糊使一

典,包括五行学说— —这一点继承了孔子。他

切惊喜的发现永远无法证实。

们甚至冒充古代之人写伪经,这更污染了历史

地 理探索的失望使我 转向非地 理的研究— —

事实,并使中国古代社会在书本中呈现为一个

张岩在《山海经与古代社会》中认为那些僵硬

早 熟 的民 族。这 是民 族 后 代 的 虚 荣,使 我 几 乎无法想象天生文明的中国人穿兽皮的样子。

的 怪 物是 部 落 图腾。他认 为 一山内的 一至 二 种动物或 植物的记 录方法显然 是 想记 录 部落

因此我敬佩后来重新出现的实地测量者,他们

的 徽 章 特 征,而 非 现 实。它 描 述 的 是 图 腾 的

无视中国皇帝按图“吻合”疆土而重新探索,

分布。

包括美国女学者亨丽埃特 • 墨茨,她试图证明

他 发 现书中拼合 的图腾呈 现 从零散 细 碎趋向 整 齐划 一 的 形 态,以 及 无 序 向 有序 的 趋 势。 他说 : “可能意味着某一强大部落正逐渐统一 零散的部落……这其中也有抗争的老部落,企 图保 持 独 立……”— — 他 继 续 说 : “这 就 是 我 们在书中看到最 怪的动物的根源— — 这表明 一个部落文明正在边缘化,明显失势,但它顽

《山海 经》的语言更像中国古代的数学语

强保 持高贵的方 式 是 使自己的图腾 越 来 越 古

言——也就是,一个抽离了数字而化为文字叙

怪,无法复制,无法拼,无法成为别人图腾的

述的数学题,充满了可以合并却没有合并的类

枝蔓,为了精神和政治的独立,他们甚至使用

项,和重复的结构,却保持着自在的结构——

最 繁复 的 手 段 创 造 并 固 定 住 他 们 的 图 腾,按

摊 开在 那里—— 这 就 是 地图的 特 征 :冗余的

图书馆分类学的经验— —如此无法分类的东

项,因空间分布的状态阻碍了统计与合并。

西,总能跻身最高级的分类。

距离考察,查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

但在完全没有地理考察的情况下,张岩合并了

《山海 经》可能 是 一 个大部 落逃亡时 散 失民

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与《东

这些项,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前他参考了世界

间 的 古老政 治 地 图,某一 衰 落王 朝 对鼎盛 时

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完全吻合……

各地部落图腾的分配机制,主神老鹰如何分裂

统 一局面的记 录 — — 在 上古记 录 里,朝代 将

为不同颜 色 的 飞 马,飞 马又 如 何分 裂 成 五 种

亡 时,内史 的 确 会 携 带 国 家 地 图典 志逃 去 远

颜色不同的蜥蜴以及三种颜色不同的狸猫……

方,夏、殷的史官都是如此,夏的遗民去了周

如此 构成部 落 联 盟的金字塔:部 落 — 胞族 —

地,殷的皇室难民去了海 外,先去台湾,台湾

氏族……

自古是 一 个 避 风 之 地,但 更 大 的 风,将 殷 人

《东山经》是北美大陆,奥德赛曾到过北大西 洋,试图证明亚特兰提斯就是北美大陆东部, 后 者因柏 拉 图 的 说 法 太 过 坚 定而遭否 定,前 两种说法却因没有办法证伪而得以自存,尤其 是中国人的足迹— —在北美,一段段地依《东 山经》所 记 的山系 走向、河 流 流 向、山间 的

另一本是 扶永发 先 生的《神州的发现》。他是 一名倔强的新中国地图测量员,曾实地考察滇 西,发现这缩微的局部与《山海经》的全局吻 合,扶永发的研究异常微观,小到一个村里的 台地,和渔塘(比如雷泽,就是我去过的宾川

远古 部 落同近 现代 部 落 相 比,更 多的 通 过 拼

县的一个小池塘 ;而即翼之泽,竟是我采访过

合而形成 世上并不 存 在的图腾 动 物。鸡三 足

的祥云农民诗人 吴奎南先 生 大 跃 进 时 期劳 动

就符合这一分析。而书中草木没有拼合,因植

过并曾追 逐 爱 情与性 的 湖泊。这一 切都 看来

物都直接献祭,是低贱的实在之物。

从北方的海,卷去了美洲。 图腾说也许解释了为何《山海经》中的怪物如 此 不自然,它是 一 个民族 脆 弱的武器 — — 标 语和偶像。

115


想想城市

城市从体验到访寻 我们游历城市、解读城市,个人的一呼一吸与城市的一方一寸均构成每人独有的城市经 验。 “City Thinker”是各位创意界名人的一份城市速写。这每期的10问,无论谈及的是建 筑、街道、新老店铺还是邂逅的路人,只要是有所触动的事物,都将成为我们下“ 1”次城 市漫步的指引。

1、最爱的城市是,为什么?

7 、请 列 出 你 认 为 这 城 市 最 有 趣 的 一 空 间

北 京 。北 京 是 一 个 可 以 选 择 很 高 质 量 生 活,同

(建 筑 、街 道 、广 场 、博 物 馆 、店 铺 ……)、人

时也可以极低 成 本生活的城 市,包 容性很强,充

和食物。

满奇妙、特异的混杂性。而北京作为中国的政 治

798艺术区,最喜欢的,也是最厌恶的一个地区。

和文化中心,拥有 高速流 通的信息量,却也存 在

喜 欢 的 原 因 是 来 北 京 就 一直 在 这 里 工作。围 绕

了更 大弹性和意义的讨论空间。

着 艺 术 行业,你 能 想 到 的“方便 之 处”是 应有尽 有:这 里 有 全 北 京 最 好 的 、最 专 业 的 非 赢 利 艺

2、最 怕去的城市是,为什么? 去过两次的新加坡,每次去都是几乎窒息的感觉。 新加 坡 是 名符 其 实的“法 律 之城 ”,任 何的不遵 守 规 则 行 为 都 会 受 到 极 其 严厉 的 惩 罚,可 想 而 知,这 些 规 则 包 括 了你 能 所 想 象 到 的 所 有“ 约 束”和“ 规 范 ”,即 便 是 从容 地 享受 城 市风 景 也 成了奢望。 3、最喜欢参 与的公共活动是? 足 球 。最 可 以 表 现 自 己,而 又 被 迫 和 他 人“ 合

本月 THINKER 董冰峰

作”的一种活动。

2 0 0 6 年 创 立 于 北 京 的《 艺 术 与 投 资 》

4、目前主要生活在那个城市?

(ART&INVESTMENT)和《当代艺术与投资》

北京

(CONTEMPOR ARY ART& INVESTMENT) 双刊执行主编,策展人和艺术家;1999年毕业于 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至2008年曾先后

5、它的可爱 处在于?

就职于广东美术馆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 览

印 象中 最喜 欢 的 就 是 北 京 的 书店 和 几处 文化设

部,现居住在北京。研究领域涉及音乐、电影、当 代艺术历史和策展实践等。

施;有几处书店,可以得到想象到的享受,非常全 面和专业化。在北京,大家都很尊重知识。

从20 0 0年至今,合作策划展 览经历包括“中国 新影像”、“首届中国独立映像节”、“首届北方 独立影像节”、“社会学影像”、“视觉/视像/视 野”、“第2届广州三年展”、“染:当代艺术展”、 “从极 地 到 铁 西区:东 北 当 代 艺 术 展 1 9 8 5 —

116

2006”、“消失的现场”、“放大:当代艺术展”、 “’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 、“迷宫” 和“迷宫2”等。

术 机 构 和 商 业 画 廊,和 一 些 最 有创 造 力 的 时 尚 品 牌,几 乎成 了北 京 旅 游 指 南 上 除 去 长 城 和 故 宫之 外 的“第三景 点”;不 喜欢 的原因是它 也 逐 渐 被 快 速 地 商 业化 和 庸 俗 化 所 侵 蚀 和 影 响,结 果 是 整 体 园区 的 水 准 同 样 飞 速 下 降 。政 府 大 力 提 倡 创 立 文化 产 业 园 区 的 同 时,也 应 该 更 注 重 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和规划。 8 、从个人 角 度 来 看,你 认 为 一 个 怎 样 的 城 市 才 能为你提 供好 生活? 在中国,我对“好 生活”毫无想象 力,大部分时 候 这个 概 念,就 等 同 于 一 种 类 似 购 房广告 中 的 “虚假承 诺”。我 对 城 市的感 觉 和印象 是,只 是 它可以 维持你的基 本物质生活 和精神“需求”, 这 些 需 求 包 括 好 的 人 脉 网 络 和 研 究 资 源,而 且 还 有 可 以 做 事 的 空 间 。真 实 的 自 然 环 境,是 最 不敢奢望的! 9 、本 月 你 最 关 心 的 一 件 城 市 事 件 和 一 项 生 活内 容。 对我来说,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刚接手的《当代艺

6、它 的 难 以 忍受 处在 于?如 果让你 重 新 改 造,

术与投资》双刊的全 新改版的工作;正 如在经济

你会怎样设 想?

危机下,对中国当代艺术普遍性的信任危机而言,

最难以忍受的就是空气质量,尤其是每年春天。

如何在下年度来展开一些更有实际意义的艺术历

如 果 要 阶 段 性“ 改 造 ”,最 嘲 讽 的 就 是 重 新 开

史的研究、展览策划和组织,与最有创造性的艺

一 届 奥 运 会,即 使 这 个 举 动 是 反 潮 流 和 反 人

术家进行讨论,这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杂志作

道 。因为即 使 关 闭 所 有 的 工 厂 和 非 常 规 地 限 制

为纸媒,它应该承担更为立体和多线索的工作。我

机 动车出行 等 有限 措施,也是 无济 于事。

更愿意把艺术杂志看作是“纸本的美术馆”。 10 +1、你本月的出行 计划。 无


20 08 年1月,北 京,在 董冰 峰 策 划的展 览“迷宫” (Labyrinth)上,新加坡艺术家 Jason Lim 应邀 带 来了他 刚 在 07年“威 尼 斯 双年 展 ”新加 坡 馆 的 正 式参展的装置作品《只 是 达 摩而已》。 这件 作品的意 义在于,艺术家修正了关于“作品” 的定 义:它大模 大样的、经过精心创作而诞 生(批 量的、繁复的陶瓷 烧 制),保留一段 时间 的陈列, 而又被故 意地、甚至 是卤莽地“毁坏”。 这个 过程令人 想 起,观 众 所 熟 悉的 Jason Lim 的 绝 大 部 分 行 为 表 演 作 品 一 样,充 满 偶 然、刻 意 的 思 维 过 程 、不 停止 的 可 能 性 假 设,一 个 随 时身 陷 其中,随时又面临新的出路; 由此,艺 术家、艺 术作品和观 众(潜在的批评 者) 构成了一 个复 杂的、互为证言的关 系。

117


R eport

城市报道

2008-11-11/11-14 上海 高品质城市交通系统研究及实践

2008-11-23 上海 喜马拉雅中心内两豪华酒店亮相

由法国生态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规划部、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

坐落于上海浦东,由证大集团斥资超过24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喜玛拉雅中

建设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法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

心,将于2010世博期间开幕。喜玛拉雅中心由凭借设计巴罗那奥运体育馆与

中法中心内举行。此次论坛是中法两国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的具体落实与执

洛杉矶现代美术馆而蜚声国际的日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中心不

行,是中法两国在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继续推进。目前中

仅设有两间豪华酒店,更包括能款待1,650名观众的多功能展演厅——“大观

国城市发展中暴露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交通规划自身尤其是面向

舞台”、“证大美术馆”、“喜玛拉雅商业中心”、以及“喜玛拉雅创意中

出行服务的交通系统技术及应用等多方面问题。发达国家中尤其是法国,

心/艺术馆群楼”。 水疗是证大•大隐精品酒店的精髓所在,所有的水疗设

在改善城市交通过程中的丰富且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本次论坛针对快速公交

备和酒店客房完美结合,在宽敞的水疗套房中,房客可以随意选择传统中式

BRT、综合交通数据管理平台等议题进行了中法专家学者的经验交流和案例共

及亚洲特色的各式疗程。而五星级的“证大艺术酒店”位于酒店大楼地面至

享,并对现有的中法合作项目进行了介绍。论坛举办得到全球领先的安防电

14楼,以当代中国风格设计并配备顶尖通讯设备与完善服务。酒店引入大堂

子和系统提供商法国泰雷兹集团(THALES)的支持,其全新的中国集成中心

剧院的概念,大堂酒廊将成为浦东新区的社交中心,举办高雅艺术的传统文

最近正式组建完成。泰雷兹集团是活跃于中欧交通领域政府合作和科技交流

化演出。

的代表型企业,与国内多所高校和地方政府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变动的一个主要变化,而且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 深刻变化,是中国人所谓的“改天换地”。对于空间的改造与生产,既直接 展现了历史的变化、社会的变迁、权力的运作,也反映了各个时代中人的空 间意识与空间意志的变化,以及加诸于空间的权力志向以及时代欲望。在如 今资本与权力竞相以空间为最终筹码的时代,曾力以北京为他的空间考察的 视觉取样,以开阔的景象和细腻的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北京这个经过历史 与权力的反复“捏/造”——“捏”合、制“造”出各种建筑与空间形态的缠 绕纠结的空间呈现了出来,将北京的改天换地从空间生产向度给出淋漓尽致 地呈现。展览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开展并举行《空间生产、社会变动与 视觉表征》为主题的研讨会。

2008-12-08/12-13 香港 国际级荷兰设计大师出席 “设计营商周 2008 ”启发创新思维 标志着创新、设计及品牌概念的“设计营商周”,已被公认为国际设计 业界最举足轻重的活动之一,亦是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会议及研讨会,每年 均吸引全球最优秀的设计精英汇聚香港。2008年的“设计营商周2008”于12月 8-13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的大会伙伴国家为荷兰。届时,十多位当 地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师将莅临香港启发创新思维,分享他们在设计方面创新及 大胆的方向。活动主要项目包括长达三天的国际论坛及香港设计中心周年颁奖 晚宴,还有连串专题研讨会,探讨亚洲设计教育、国际品牌策略、创新科技、 知识产权及营商智能等议题。本届设计周还针对四川的灾后重建问题而特设了 “设计与地震”论坛。想知道本次参与设计周的众设计师、行业专家有哪些启 发性思维火花,请继续留意《城市中国》相关栏目的报道。

118

■资讯/谭健宁、董超媚、罗媛、吴鸿 ■责任编辑/董超媚 ■版式设计/章晓力

2008-12-21/2009-02-21 深圳 空 间 生 产 考 察 报 告·北 京


2008-10-11/10-16 西安 西安当代艺术十年回顾 回顾展的范围锁定在1999-2008年这10年间,相比其他,这一条线索至今仍是 保持旺盛活力、持续参与西安城市活态文化建设的力量。尤其是考虑到2007年纺 织城艺术区的崛起这个事实,可以看到这条线索全面参与了国有企业的转制、城 市创意产业的建设、城市更新与复兴、当代艺术生态的建设、培育媒体和教育机 体对当代艺术的消化能力等方方面面。展览设计了主题展、建造单元、纺织城、 国际驻地、分水岭、文献空间、村镇集市、搬家公司八个单元。主题展试图从清 理文化坏帐和建立优质知产两个角度来重建艺术家和环境的关系。展览系列论坛 之《纺织城创业产业园区的艺术生态》、《东方主义与西安》在西安么艺术中心 举行。该艺术中心(XCOMA)由美国思班艺术基金会出资建造,由思班艺术发展 有限公司(SPAMART)管理营运,是西安第一座由私人基金在西安出资建造的大型 公益性当代艺术机构。 马清运院长策展的2007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影响力,通过分展 场和城市串门论坛等方式介入到西安纺织城艺术区的建设,“城市再生”和“艺 术在城市再生中的作用”等论坛分别在纺织城艺术区发生。其作为奠基人的5X [XCOMA(西安么艺术中心)、XFORM(西安塑造中心)、XHOOL(西安么教 学中心)、XOTEL(西安么旅站)、XMART(西安么集市)],从艺术、建筑、规 划、教育、生活、市场等多个维度构成纺织城创意产业园区的完整五脏目前也已 经初步建立。

2008-10-25 北京 城市圆桌对话: 中 国 都 市 化 与 当 代 建 筑 文 化生产 近期出版的两本刊物——由英国《建筑设计》杂志(AD)出版的《中国新都市 化》与由MAD出版的《疯狂晚餐》于10月25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了一场 城市圆桌对话。两本刊物所关注的城市建筑议题构成了本次圆桌对话的交界线—— 中国都市化进程与当代建筑文化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城市圆桌对话由AD杂志 的特约编辑廖维武以及《疯狂晚餐》的作者马岩松主持,与会嘉宾有刘珩、周榕、 刘晓都、史建、王明贤、朱小弟、梁井宇以及《城市中国》杂志社主编姜珺。 AD出版的《新中国都市化发展》发表了由《城市中国》杂志总编匡晓明和主 编姜珺撰写的文章《当代中国都市分类学—建造都市》。杂志展示了都市现在是如 何在中国建造,亦可能影响都市未来在世界其它地方如何建造;研究并讨论在建筑 上、地理上、政治上、社会上、文化上、经济上、生态上、技术上、全球化上和本 土上,中国的城市对整个世界代表着哪些“危”和“机” 。 你觉得著名建筑师对城市 建筑的贡献更大一些吗? 中国的城市还 是乌托邦吗?

我们如何在 未来二十年里生产 出两百座新城?

如何更好地 在城市化过程中 保护自然环境?

你觉得在北京生活疯狂吗?

119 你认为城市地标建筑如何 影响我们的生活?

你信任未来吗?

什么是参与这个有史以来 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的 自由与局限?

还是人民城市吗?

中国之后是什么?

Urban Roundtable Talk \ 城市圆桌对话 China’s Urbanization vs. Contemporary Architectrual Culture and Production \ 中国都市化与当代建筑文化生产 Host 1: Liauw wie Wu, Laurence \ AD Guest Editor, Associate Professor CUHK 主持人一:廖维武, AD 客座主编,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Host 2: Ma Yansong \ Architect,co-founder of MAD office, Author of MAD DINNER 主 持人二:马岩松, MAD office主持建筑师,疯狂晚餐作者

Panalists 1: Shi Jian, Zhou Rong, Liu Heng Doreen, URBANUS\ Panalists 2: Wang Mingxian, Zhu Xiaodi, Liang Jin Yu, Jiang Jun 发言人一:史建,周榕,刘珩,都市实践 \发言人二:王明贤,朱小地,梁井宇,姜珺

Date: Sat 25th, October 2008

时间:2008年十月二十五日,下午两点至五点

Time: 2pm-5pm

地点:UCCA报告厅,798, 免费入场

Place: Auditorium, UCCA@798, Free Entrance


R eport

城市报道

2008-11-01 北京 “ 景 观•地 域 • 文 化 • 生 态 ” 引发的思考与交流 第六届《景观设计》杂志理事会议于11月1日拉开帷幕。演讲嘉宾针对 会议主题“景观•地域•文化•生态”为参会人员呈现了精彩的演讲:北京林 业大学园林系苏雪痕教授《师法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维思平建筑设计事 务所董事兼主设计师陈凌《无边界设计》;北京观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首席设 计师、 《景观设计》杂志执行主编孔祥伟《“伦理化美学”——一场新世纪美 学运动的猜想》;EDSA Orient总裁兼首席设计师李建伟《城市的母亲河》;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李存东《设计的回 归》;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庞伟《危险景观——从 视觉走向社会的内在》。随后在座嘉宾热烈讨论了2009年杂志的发展方向以

2008-11-08/12-21 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 2008作品展 中国当代艺术奖由Uli Sigg 创立于1997年,是一个旨在提升中国当代艺 术国内、国际地位的非营利机构。今年评审团由多位重量级的批评家、策展 人、艺术家组成,评审委员以“在已达到白热化程度的艺术市场下,什么是 艺术的价值?”为主题,对各位艺术家作品中的原创性和独特性进行考量, 最后艾未未因“深邃而精准地展现出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发展的历史”、刘韡因 “撼动了我们对当代艺术的界定以及展览在此体系中角色定位的认知”、曾御 钦因“充满着深刻而敏感的人文主义情怀”而分获终生成就奖、最佳艺术家 奖以及最佳年轻艺术家奖。此次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即是对这三 位艺术家最新完成的艺术作品的一次集体展示,也是对当代中国杰出艺术家 们的一次致敬。

及“2009年西班牙、葡萄牙地中海沿岸之旅”的考察计划。

2008-11-08 北京 “这 个 店 ”开 幕 由维他命艺术空间构思制作的“这个店”展览,11月8日在北京建外 SOHO开幕。此次展览诉诸于艺术生活化的概念创意,将有限的展览空间布 置成生活中人们日日必经的公共空间——“商店”,通过展览空间的置换, 使置身于其间的“艺术”品也如店中的商品可以随意买卖,从而消弥艺术与 日用品之间的距离。 “这个店”成为了哲学与现实生活、创作行为与日常生 活关系的转化场。作为“这个店”开幕的第一期,人们在这里会与曹斐、李 杰、棉棉、田中功起、徐坦、颜峻、郑国谷等艺术家的作品相遇。还可以与 颜峻分享他的声音计划“虫洞旅行纪念”,可现场聆听或预定“这个店”的 某根管道在某段时间所发出的声音。

2008-11-15/16 北京 聚焦“国家形象传播”和 “城市形象传播” ——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 2008年11月15、16日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的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 通过“国家形象论坛”与“城市形象论坛”两个分论坛的交流研讨,第一次 以学院立场,从学术理论的高度全面、系统梳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城市形象 建设。同时,亚洲传媒论坛集聚泛亚洲地区及世界顶尖的学者,以国际化的 视角阐释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与城市形象传播。此次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 的200余人参加论坛,其中, “城市形象论坛”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研究城 市形象的专家学者、城市形象推广公司、各城市外宣部门主管,共同对城市 形象的议题进行研讨与交流,回顾、梳理、探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 的发展之路。 《城市中国》副主编曹恺予先生在“城市形象传播”分论坛上最 后互动环节带动专家跟各城市外宣主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让会议达到高潮 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20


黄页

Yellow Pages

英文版《城市中国》(部分)

English Version of ‘Creative China: Counter-Mapp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selection)

CREATED IN CHINA (abstract)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of a Great Country in Industrial Transition [Prologue] Text/JIANG Jun Culture & Science

Among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 Gunpowder, Paper, Printing and the Compass Sinan –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exists that most people are unaware of: while gunpowder and the compass sinan are inven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and print technologies largely belong to the realm of culture. In other words, while the former two inventions lay stress on terrestrial and naval rights, the latter two share an intimacy with cultivation and absorption into everyday life. The tendency for these Four Great Inventions to be associated with political governance and military achievement has polarized debates on the periodiza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modalities of creative forms according to division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Planning & Market

Because of the centralized monopoly of 'creation rights', the Planned Economy restrained individual initiatives with regard 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state-determined forms of specialization are highly restrictive when it comes to transversal flows betwee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cultural practices, epistemological interests and business practices. Indeed, the governmental division of sectors restricts inter-industrial blending, and the inflexibility of the dominant industrial system is hostile to flexible transformation (which, paradoxically, is also the precondition of neoliberal, post-Fordist economies). Combined, these forces are opposed to mobility, cross-fertilization and the unforeseen potential of crea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creativity is remarkably adaptable to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market does not function especially well as the catalyst of cultural

innovation. The over-specialization and division that underscores market competition tends to consign the outputs of creative practice as generic and trivial. However,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markets select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results in little more than 'renovation' of already existing forms, based largely on symbolic content – how the 'object' is advertised – without any essential alteration. The convergence of Planning and Market registers precisely the polarization of 'creativ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reativity'.

Foreign-oriented & Self-renovation

Developing over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process of opening-up, and in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specializing in single products and parts, "Made in China" performs in quite an ordinary way in terms of product innovation. However, it is amazing and dazzling in terms of the scale, diversification and flexibility of industry,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stage of primitive accumulation for 'Created in China'. Establishing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conomization of culture – embodi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gimes – the move to 'Created in China' is notable for the conventions and regulations by which knowledge is not 'open' so much as constrained by the borders of control. Progressive technologies both fail and flourish, either through silent submission or willful refusal. Paradoxically, 'Made in China' can be viewed retrospectively as potentially creative because its limits inspired instances of virtuous self-education precisely despite the unsupportive and frequently punitive social circumstances. With the help of 'Creative Commons' and the 'Learn and Practice' spirit of Copyleft and open source movements, acts of creative liberation have continued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regulation of inventive practices since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in 2001. More than anything, an in-built understanding of creativity is without doubt the inherent mechanism that drives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being export-oriented to independently driven.

Industry & Space

If one cares to look with precision into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flexibility and cross-pollination of creativity condition the possibility for a more extensive context for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concept of 'multi-dimensional creativity' should become the default for thinktanks wishing to traverse disciplinary and organizational borders. Such a mode of engagement should be able to integrate knowledge from various fields so as to diagnose and pl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fering targeted plans for new modes of work and mechanisms with which to explore creative production. The need for creativity reflection destines its absence from a conventional environment, and only the comprehensive cultural context can be the incubator of lower-technical but higher-reflective creativity. Culture presents its complexity in even more unquantifiable ways t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reative city brings culture, the element once located at the periphe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ack to the core of metropolitan values, and conversely shifts the more attractive and energetic cultural capital into more sustainable and internal economic capital. In so doing, the modern city once kidnapped by the obsessions of power and capital regains its freedom thereafter.

Counter-Mapping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Introduction] Text/Ned ROSSITER In the past few years China has joined the international rush to creative industries. While the policy discourse on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is similar to that in othe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Australia-Pacific and Europe, it would be incorrect to assume that China’s engagement with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s simply a case of derivative behaviour. The special qualitie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are not, however, to be found in policy discourse, which tends to reproduce the international hype around spectacular growth rates associated with digital ICTs and the ‘new economy’. For example, the institution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the media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dvertising, music, and urban development – some of the key sectors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 does not correspond with the conditions that lead to such boosterism in the case of the UK and US in the late nineties. With a prehistory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early nineties and the ‘Creative Nation’ policy agenda of the Paul Keating led Labor government,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became formalized as a policy discourse in the UK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 Blair government. Between 2001-2005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became excited by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s a solution for post-industrial unemployment, most notably in Australia, New Zealand, East Asia, western Europe and Brazil. The United States had its own policy variations, but maintaine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creative classes’, cluster developments, urban gentrific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generation underscored by service industries and ‘free labour’.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obtained formal status in China in 2005 with documents from the 11th FiveYear plan outlining models of development. This migration of governmental reason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centre which then became repackaged for global consumption resembles the colonial-era cartographies of resource ext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Unlike the economic logic of depletion that underscores the ravaging of material resources,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was born in the time of dot.com mania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To this day,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largely remains a discourse of hype disconnected from material conditions. Of course, this is far from the reality.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Some Maps Make Money, But Not for the Masses

Broadly understood as a ‘value-adding’ process generated through the economization of culture and its attendant costs of labour, much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by governments on ‘mapp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scholar-consultants’ along with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ink-tanks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much of this mapping work in an effort to capture the elusiveness of creativity. More often than not, these maps hold little resemblance to the idea of a visual registration of geographically situated relations (which in itself functions as a geopolitical, imperial technology). Nonetheless, the imperial logic of control and containment figures largely in what are better understood as lists of statistics whose econometrics operate as persuasion devices for government,

potential investors and insecure populations. This issue of Urban China is framed around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platform that set out to conduct a counter-mapping of Beijing’s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summer of 2007. Based on preliminary fieldwork in Beijing in 2005 and 2006 and follow-up discussions at the MyCreativity convention of international creative industries researchers held in Amsterdam, 2006, the project adopted the model of a mobile research laboratory as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The project finds inspiration in a range of cartographic experi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Makrolab –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temporary sustainable laboratories mobilized around the world – brings small groups of scientists and artists together for up to 120 days to research aesthet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imensions of local environments. Another key point of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is the work of Dehli-based media lab Sarai, who have long engag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urban change, socialaesthetic experience, inter-cultur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platforms and media-cultures. And as for amazing counter-cartographies that regist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war machine, the collaborative maps produced by Bureau d-Études are singular in their incredible design of detail.

Counter-Cartographies and Collaborative Constitution

This issue of Urban China sets out to critique and redefine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mapp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Foregrounding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constitution, 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multiple idioms of expression that make creative industries intelligible beyond the blandness of policy discourse. Activist researchers, artists and writers in Europe, Brazil and India have been particularly inventive in combining collaborative techniques of production with social-political critique via media of communication. We see this work as part of the prehistory and global dialogue around how to create new spaces and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s able to negotiate the complexities and politics that attend the economization of culture. In bringing the idea of counter-mapping to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the question and problematic of translation is quickly established. Understood as a social practice rather than search for linguist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registers the conflictual dynamics of the encounter between different knowledge and social systems. Rather than adopting a defeatist logic, we instead see the conflictual processes of translation as constitutive of new social assemblages and knowledge systems. As a method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translation inevitably questions the ‘cluster’ model that has come to define government policy and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concentrations of creative sectors – high-tech parks, cultural precincts, film and new media production centres, etc. – and their spin-off

benefits for property developers, this issue of Urban China investigates what might be understood as the ‘constitutive outside’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We identify six key thematics or vectors of inquiry that, in our minds, make visible and bring into relation that which has become ‘partitioned’ from discourses on creativity (e.g. experiences of creative labour, service workers, information geographies of open source networks, etc.). Unlike the usual mapping documents o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which are typically derived from compilations of statistics o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ector, this issue of Urban China sets out to produce an alternative map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Transdisciplinary Urban-Media Research & Organized Networks

The project thus undertakes an anthropology of creative indus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producers and those displaced by urban developments. By undertaking a collaborative anthropology of new institutional forms – what we term ‘organized networks’ – this project identifies the transdisciplinary dimens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Transdisciplinarity can be understood a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pedagogy that emerges within the logic of networks as they traverse diverse institutional forms. To this end, transdisciplinarity is a practice interested in the educational capacities of network cultures. This project investigates how the formation of organized networks illuminates some of the material qualities and tension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and China more broadly. Urban China is a magazine interested in tes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policy initiativ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urban conditio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t considers this tension as key to the production of new proposals that open initial policy perspectives to the complexity of contemporary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How do counter-cartographies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fluence our idea and 121 experience of what a city is? It’s clear that property developers benefit from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eme, and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speculative capital has impacted in massive ways on the social-urban transformation of Beijing and other Chinese cities. Districts are re-arranged, populations mobilized, programs are implemented in specially demarcated zones. But how does this stealth-like approach to urban change conflict with the more volatile, elusive, fleeting forms of creativity? What are the cartographic dimensions of this ‘urban sensorium’ and how is its conflictual constitution shaping understanding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These are some of the questions this issue of Urban China sets out to address.

Acknowledgements

Special thanks to all contributors to this issue: authors, image-makers, designers, Urban China production staff, and especially the translators – without whom there would be no issue. Jiang Jun deserves a special mention – he supported the idea of this issue from the start, and has been an ongoing source of inspiration.


Collusion and Collision of Cities within Cities Text/Shveta SARDA All of us live in different cities, cities in which we carry with us different senses of anticipation of its tomorrow. The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s, technological enmeshment and change of scale compel us to continuously re-work the co-ordinates of our ways of thinking urban life. It is said that ‘Mumbai dreams of Shanghai’. A total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other city, without malformations. The textile mills in Mumbai, where an 80 year old industry that was in the doldrums in the late 80s rediscovers itself as a part of global economy of entertainment and creative technologies, and is now redrawing the way culture and leisure will be produced. After you’ve walked 30 minutes at a slow pace in a straight line along the road, you’ve barely touched the two ends of the mills. A large shopping complex has been constructed, where thousands throng everyday. Signs painted in red on the now defunct chimneys of the mills announce names of new restaurants, malls, discotheques and art galleries. Somewhere, construction continues and entry is denied. Elsewhere, the old buildings made of stone are still being pulled down. You can see a vast expanse of land that has been emptied out, and in one dense corner, a tall chimney, the inside walls of what was probably a warehouse and a lone wall that doesn’t contain space any more. This part of the mills seems haunted by the city’s future. As you watch and walk, the emerging city landscape comes in the way. The city continues its battle over the remains of the mills. Concurrently, the city generates its fresh crop of what are officially named ‘PAPs’. The two Ps in PAP stand for project and persons. ‘A’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relationship ‘A’ can be generic, and there are a few words in our dictionary for it. The ‘A’ in ‘PAP’, the hyphen between ‘Project’ and ‘Persons’ could be anything – PAPs could mean project associative persons, project affective persons, project arranged persons, project augmented persons. There is in fact a world of PAPs around us. The city is a strange landscape of PAPs. There is also something called the ‘PAP smear’. It’s a test to detect cancer. When a body and its cells get into an antagonism, the test determines whether this antagonism is bearable or aggressive to the body. And here we have two more PAPs – the project aggressive persons and the project antagonistic persons. However, PAP has its own designated full form in the city – it stands for Project Affected Persons. Persons – working class

persons – moved, relocated, removed for new developments. The city gives them share money for new houses, or it builds houses for them which announce Hiranandani (builders) building 8304 houses for project affected persons. The fact remains that the contemporary situation is increasingly about the ingenuity, innovativeness or failures of these PAPs. Let’s return to Beijing, where I have now been for a week. There is a central axis that runs through the city which forms a kind of organizing principle. The Games City (engendered by the Olympics), the Forbidden City (survives primarily as a heritage city) and the upcoming Media or Film City (the space for the emergent economie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located along this axis. It is possible to sense many cities wrestling inside this one city. They all have their own morphologies, temporal rhythms, world of things, spatial practices and projected futures. Is there a growing speculative city that cuts across these constitutive elements? Buildings with apartments that no one lives in. Apartments that lie vacant for those who will purchase them at a higher cost next year, another time. A making of ghost structures in anticipation of wealth. A kind of alchemy with buildings – the conversion of concrete into gold. It’s a story similar to Gurgaon in Delhi. Gurgaon is a satellite city built to accommodate factories, build call centres, malls and gated residential colonies. It’s a kind of ‘security city’. A city afraid of its many millions. Once I wandered onto the roof of my grandfather’s apartment in a 15 storied building in Gurgaon when my grandmother was very unwell. From the roof, I remember seeing a vast landscape of concrete, where the incremental, ordinary city tussled with the belligerence of the anticipated city. In our cities,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lifestyle city’ is also underway. Compression and dispersion are played out producing various effects. In Delhi, a riverfront that gave home to a million in 30 years can disappear in 4 years, to give way to something in 3 years. The memory of the erasure of slowly made dwellings will lie dormant and fade, and be replaced rapidly within a few years by high and luxury apartments with ‘secured’ environments. The transfer of the evicted dwellers to various edges of the city opens up the city’s frontiers. All expanding cities produces their ‘frontier city’. These are zones of administrative ambiguities and relocations, disruptions. They are spaces in formation, with a deep ambivalence to what their future can

be. These ambivalences are administratively contained through various strategies of legal seizure, rhetorics of welfare and promises of projected possibilities. Edges are not the only frontiers of a city. There are various other frontiers: Frontiers of illegibility that have to give way to prescribed ways of life. The old, inner city of Delhi has built a life around recycled economies and old crafts-based economies. Here, the old meets the recycled. This old city was legally designated a ‘slum’ very early into the history of independent India because of its density and illegibility. Embedded in and around it are markets that transact in second-hand hardware, low-end electronic goods, copied music, pirated software, etc. These feed into far away localities, their cultural life and livelihoods. For instance, all night musical recitals and performances, and perhaps in them, the making of the bards of these visible yet unuttered cities. This ‘pirate city’ of practices, which falls outside representation at the moment, is part of an exuberant and proliferating culture of the copy; access to technology is arrived at through innovation and defiance of the established rules of the game. This city – the pirate city – is volatile and open. It borrows from the traditional and both transforms and relays it through encounters with emerging techno-spaces. What it has to negotiate is the harsh reality of legal reprimands and threatening admonish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contemporary moment remixes, it recombines and it also throws away, at times with surgical violence, a lot in its acceleration. What happens when the dispersed, tenuous, fragile, sites interfere with the imagined cartographic stretches of the industries and plans of the new accelerated economy? Sites which produce and tune in to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the sound of the future, along with and sometimes in antagonism to or with aggression towards the emboldened newer economies? There are multiple ways in which we encounter our various cities. Our imagined city is a contour drawn from various interfering lines of many cities, not knowing when they will override the other. Each of these multiple cities holds many lives embedded and yet dispersed in the city. Edited version of a comment in ‘Mobile Research Laboratory’, Beijing, July, 2007.

Section 1: Network Ecologies of Creative Waste [Introduction] Text/Soenke ZEHLE The notion of 'network ecologies' is introduced to explore ways in which debates on creativity and the economy of culture resonate and connect with ecopolitical concerns, especially those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an (emergent) transnational network of organizing around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justice issues in the global networks of electronics production.

A reappropriation of 'sustainability' as conflictual dynamics giving rise to alternative forms of agency serves as point of departure. Building on earlier work on environmental justice as a minority social movement signalling the rise of new forms of organizing, these explorations draw on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environmental debt, environmental/resource

rights, social ecology, and resource conflict, but also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pproaches to a 'just transition', etc.) to bring into views actors and agendas often considered separately, and thus deprived analytically of possible encounters that could facilitate a joining of forces

e-waste, with an estimated 98 per cent working in the informal sector. The nation’s two major recycling centers are Lùqiáo Qū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Gùiyu in Guangdong Province, our principal focus here. Gùiyu (population 155,000 in 2003), was once a farming town. That changed in the 1990s with the arrival of e-waste from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of the West. Today, more than 80 per cent of local families work in e-waste recycling alongside rural migrant workers (100,000 in 2003). The latter undertake some of the most hazardous work, and lack the security offered by family businesses (Manhart 2007: 19-20, 22).

competition if you want to be an ideologist, we imagine. While you’re at it, you might also turn to advocates for the precariat and ask them where the population of Gùiyu fits into their vision of theory and action. Nothing like a bit of cross-class collaboration if you want to be an ideologist, we imagine.

E-waste has transformed Gùiyu in three ways: 80 per cent of local families have left farming for recycling jobs; soil and water contaminants from recycling saturate the local human food chain; and the pollution of land and water with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has prohibited the safe return of affected agricultural lands to future generations (Manhart 2007: 20; Wong et al., 2007). Dioxin has been found at levels 56 times higher tha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s (Human Rights Advocate 2008: 5). Twenty per cent of recycling workers are estimated to use no basic protection against exposure to toxic metals – and exposure to 50 times the ‘safe’ level of lead has been reported – while many others carry toxic dust residue on their clothing and into their homes. Contaminants from incineration and landfill of residual waste saturate local dust, soil, river sediment,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and air. Much of this has spread to surrounding villages, where it will persist in the environment (Leung et al. 2008; Manhart 2007: 16, 19).

Leung, Anna O. W., Nurdan S. Duzgoren-Aydin, K.C. Cheung, and Ming H. Wong. (2008).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e Dust from e-Waste Recycling and its Human Health Implications in Southeast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2, no. 7: 2674-2680.

So next time that creationists lecture you on the supposed virtues of their brave new post-industrial world, ask them to pause a moment and consider facts like the ones presented above. Nothing like a good bit of

Wong, Coby S. C., S. C. Wu, Nurdan S. Duzgoren-Aydin, Adnan Aydin, and Ming H. Wong. (2007).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 of Sediments in an E-Waste Processing Village i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45: 434-42.

on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Creative Industries or Wasteful Ones? Text/Richard MAXWELL+Toby MILLER post-manufacturing utopias. The by-products are electronic code rather than sickening smoke. That sounds nice, doesn’t it? But what about electronic waste (e-waste) from televisions, computers, cell phones and so on – the fastest-growing element in First-World municipal dumps? Aren’t they part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E-waste recycling poses severe health and safety risks, including bone disease, brain-damage, headaches, vertigo, nausea, birth-defects, diseases of the stomach, lungs, vital organs, and disrupted biologic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because of exposure to heavy metals (lead, cadmium, mercury, among others), dioxin emitted by burning wires insulated with 122 polyvinylchloride, flame retardants in circuit boards andplastic casings containing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or newer brominated compounds, and poisonous fumes emitted while melting electronic parts for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copper and gold (Leung et al., 2008). And China is a major player in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A typical trajectory is for computers made in China to be sold, used, and discarded in Australia; disassembled in the Philippines; sent back to China for partial reassembly; then returned to Australia for the extraction of valuable metals (Tong and Wang, 2004). Because imports of e-waste have been illegal in China since 1996, there are no official figures on the amount being smuggled into the country’s ‘informal’ e-waste recycling economy. Estimates range from one to fifteen million tons annually, and volume is growing steadily (Human Rights Advocate 2008: 5; Manhart 2007:18).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olved in e-waste recycling is also hard to pin down. There may be over 700,000 people working throughout China in the collection and disassembly of

References

Human Rights Advocates. (2008). “The Human Rights Impact of the Illicit Transfer and Dumping of Toxic Wastes and Dangerous Substances: E-Waste, Sham Recycling, and the Need for Effective Regulation.” Report to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 <www.humanrightsadvocates.org/UN%20interventions%20list1.htm>. Manhart, Andreas. (2007) “Key Social Impacts of Electronics Production and WEEERecycling in China.” Freiburg: Institute for Applied Ecology (Öko-Institut e.V.). Tong, Xin and Jici Wang. (2004). “Transnational Flows of E-Waste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Recycling in China.”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45, no. 8: 608-21.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The much-acclaime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supposedly clean and green


Section 2: Information Geographies vs. Creative Clusters [Introduction] Text/ Ned ROSSITER The cluster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prevails across cities in China, just as it does around the world. In principle, this model provides businesses and experts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crossfertilizing ideas and expertise. Beijing is as good an example as any, with its dozen or so creative clusters that function to quarantine creativity in a very programmatic way: Zhongguancun's High-Tech Parks, 798 Art District, Songzhuang Art & Animation Industry Cluster, China (Huairou) Movie &

TV Industry Zone (CMTIZ), Beijing DRC (Design Resource Cooperation) Industrial Design Creative Industry Base, China New Media Industry Base ... and on it goes. Such concentrations of creativity are supposedly in the business of produc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pyrights, trademarks, patents). But they would seem best suited to driving up local realestate prices. Indeed, there is rarely much creativity happening in the creative cluster. For that, you need to search out the informal relations

that underscore the daily rhythms of metropolitan life. The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geographies provides one technique for registering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open information flows and processes of collaboration. Drink your café latte with free wifi connections, and you're more likely to discover some genuine creativity in the making.

creative clusters are inclined to high-tech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and rather than sourcing knowledge from universities, they associate heavily with street fashion.

ultimately depends on the kinds of cluster model, the industries located there, and the kinds of innovations sought. Sometime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the catalyst for new development (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area or district); other times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fter the cluster has been developed organically. For example, disused factories are often occupied by artists; industrial spaces become popular venues for hip-hop concerts. Government can assist in ensuring that there is ‘responsible management’ of such spaces, although there is a danger that the original creative spirit moves elsewhere as a result, as has occurred in Beijing’s 798 art district. In some models, governments have partnered with corporate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there is a balanced mix of participants, in turn facilitating a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environment. However, while policy-led ‘top-down’ creative cluster development is important, ‘planning’ and ‘creativity’ are not necessarily opposites or mutually exclusive. There is a need for new models to allow planning to productively engage with creativity.

Creative Clusters: Out of Nowhere? Text/ Michael KEANE Chinese cities are currently undergoing extraordinary transformation. Much urban land, particularly on the fringes of cities, has undergone rezoning in the past decade. Three spatial manifestations of development have dominated: these are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zones, industrial parks, convention centres, etc.), spaces of elitist consumption (shopping malls, supermarkets, five star hotels and golf courses) and spac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gated communities, urban villages and migrant enclaves). The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driven by multiple forces but in particular by local bureaucratic entrepreneurs who are embedded within ‘growth coalitions’. These bureaucratic entrepreneurs hav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s with government officials, developers and investors and other ‘movers and shakers’. The re-valuing of urban spac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is no more evident than in the recent fascination with creative clusters, which aim to be both spaces of globalization and spaces of elite consumption. By the late-1990s, industrial clusters had overtak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s the default economic setting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Clustering is currently a policy panacea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ssions and local governments looking to create new enterprise and wealth. An important benefit of clusters is the trade-off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Firms locate in particular regions or centres to gain benefits of labour, knowledge and ideas. When they are co-located, firm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create an excess of services and knowledge; the former is used in creating more specialised services (e.g. expansion) while knowledge is diffused, acquired by people working in the milieu. This is the ideal cluster scenario. These days the economic logic of clustering is distilled into creative parks, bases, incubators, industrial districts, creative cities, and creative regions. In China, as elsewhere, the term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and this in turn affects the way creative clusters are imagined. Both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occur in cluster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creativity i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novelty and human capital, whereas innovation is the ability to utilise, exploit or adapt someone else’s creativity – improving on a design, for instance. A creative cluster is a place for creative enterprise: a geographically defined area in which there is a linked group of creative industries, businesses (predominantl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r cultural activities. Such clusters have historically tended to includ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R&D agencies; governmental agencies or public bodies; public and privately financed arts and cultural venues and facilities; entertainment, leisure and shopping facilities; and accessible public spaces for socialisation and even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multiple dimensions means that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s come in a great variety of different shapes. Most creative clusters hope to be knowledge clusters,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creative spark, where there is a flow of ideas. From this perspective

In reality, some self-styled creative clusters are best defined as cultural quarters,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not-for-profit activity (museums, art galleries, libraries) and fragmented production or consumption (artists’ lofts and markets). While these clusterings of activity may engage with street fashion they are often complicit in perpetuating the sale of shabby mass-produced tourist artefacts containing little or no creative input. In places where cultural and arts policy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national discourses, particularly Canada, France, China, and to some extent Australia, there are strong preservationist attitudes underlying a belief that 'arts and culture' are somehow beyond the realm of the market. Because of inherent market failure an obligation is placed on government to support and determine best policy, and because of the power of influential elites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to promote high culture forms over popular culture. From this perspective, cultural quarters are less about innovation and more about tourism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

Clusters in China: Real Estate or Real Creativity?

The question of what makes a cluster creative is centr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reative future, as it seems the government’s current Five-Year Plan (2006 – 2010) has determined there will be a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reative cluster-led renaissance. Indeed, the term ‘creative cluster’ (chuangyi jijuqu) was only coined in 2006. The question in the current climate of enhancing Chinese soft power is: just what makes a cluster creative? The first key idea that China needs to embrace is ‘boundary spanning’: that is, people from outside –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fields of endeavour – should be included wherever possible. Boundary spanning also implies there is value in integrating international ideas and personnel into projects. This ‘boundary spanning’ is different from established ‘knowledge communities’ where researchers, developers or R&D personnel have similar interests. The importance of breaking out of the knowledge community is revealed in communication. Within a group of individuals flanked by a boundary we more often than not observe similarities in skills, attitudes,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and subsequently in norms and values. This leads to a tension between efficiency and originality. In the animation industries, for instance, we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making profit from merchandising (bottom-line efficiencies) and creating new original content that has potential export markets. As I have argued elsewhere, this is currently a huge problem in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ies because the lack of value in the content market drives businesses back to manufacturing.

The idea of the ‘learning region’, one in which knowledge is absorbed and readily transferred, is often advanced as a reason for governm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luster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knowledge transfer under such policy environments, and these certainly apply to the creative cluster fever breaking out in Chinese cities. Many poorer regions that are currently pursuing the cluster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have ‘thin’ knowledge bundles when compared to global benchmark regions like Silicon Valley, which are 'thick' in the areas of exploration (research), examination (testing and trialling) and exploitation (commercialisation). The problem is that fear of being left behind pushes the formation of clusters. As clones, they are incapable of producing what is called ‘generative growth’ – growth that interacts with the surrounding system or ecology of sociable, creative, collaborating and competing agents. New cluster models should look closely at ‘soft infrastructure’; in doing so they can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articular networked interactive platforms for creativity. A further problem is associated with catch-up learning. To achieve generative growth, knowledge needs to act on existing knowledge: in other words, discovery involves a process of ‘unlearning’; it entails stepping beyond codified knowledge. It is imperative therefore that both creative regions and creative clusters avoid unnecessary duplication and ‘follow-the leader’ strategies. Moreover, they need to identify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through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This then needs to be customised to regional assets and needs. If thes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the pay-off from clustering will be here for all to see; if, however, clusters are conceived as real estate developments, there is unlikely to be any real creative ‘added value’ in the long term. And such a scenario seriously brings into question the idea of a ‘creative economy’.

Planning is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creative clusters. However, planning

Frida V. in Beijing and OpenStreetMap’s First Leaps in Beijing Text/Luka FRELIH About Frida V.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Frida V. is a rugged and comfortable bicycle equipped for efficient, safe and enjoyable exploration and mapping of public urban spaces. The optimized-for-bike interface enables easy creation of location-tagged media, automated mapping of open wireless networks and opportunistic synchronisation with a server on the Internet. The current version of the Frida V. system is based on a consumer available wireless router running Linux and the Arduino microcontroller system. Custom firmwar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both, integrating them into a seamless interactive devic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needs access to power and open (no password) wireless location should be accessible to bicycles to enter from and leave to the street The project was initiated a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Ljudmila and the _ V2 Society in 2004. It has since been in development as an open source

hardware solution, producing two versions of the system. Among the cities explored so far are Rotterdam, Ljubljana, New York City, Maribor, München, Zagreb, Bergen, San Francisco, Manchester and Beijing. Besides being a tool for individual exploration and mapping of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it has also been well received for grass-roots mapping of cities like the community-developed OpenStreetMap project. http://twiki.ljudmila.org/bin/view/Luka/FridaV http://www.ljudmila.org/dat/Frida_V/

Frida V. in Beijing

In 2007 Frida was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the OrgNets project on countermapp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Beijing. The new system based on a usb router was used. Aside from some failing batteries and overexposure on the camera it was all working pretty well. The experience was unforgettable. Riding one of the ‘nine million’ bicycles trough Beijing was eye-opening not just for me, but it seems for all who rode along – hong lai wai, Chinese co-researchers and local Beijingers. We went exploring the huge city grid and countless contrasts lurking inside

its cellular structures. On the leather seat of the bike, we glided with, against or across the swaying sea of taxis, tried uncommon paths and 123 serendipitous detours. The overpowering engagement with the city left little spare attention for the blips of open wireless we stumbled upon on the way. The group ride, where everyone took along cameras (later edited by missumi into a movie), is definitely a model to be used again. Looking at recorded pictures, videos and mapping tracks I can access the buzz and smells of Beijing again. Hopefully some of them shine trough these pages to you too. I am glad that I was not harassed or arrested for either GPS logging or operating my makeshift electronic device on these travels, as some people have recently been. I even got my bicycle lock back from the land of lost baggage. Lucky, I guess.

OpenStreetMap's First Leaps in Beijing

The OpenStreetMap (OSM) is a collaborative map of the whole world. The


data and maps made by the contributors are shar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Share Alike license. This means anyone is free to print or use them as a base for original mapping without payment, as long as credit is given and the right to reuse is left open.

Get an account for yourself at http://www.openstreetmap.org/ Set your home location appropriately. lat: 39.9 lon: 116.4 Get an account for yourself with the wiki (optional)

someone anytime after the initial drawing, feel free to trace the shapes even if you do not know the names.

When I visited last year, the OSM had barely sketched the outlines of Beijing. I hope our two-week effort gave it a bit of a push and publicity in some right circles. In any case, looking at it now it seems to be in excellent shape. The map is growing, free and unauthorized. This huge city will take a lot of work from many people, so this writing intends to document the first steps you will have to take to start contributing.

Potlatch

This easy-to-use flash editor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main OSM map pages anytime by clicking on the edit tab above the map. You have to be logged in to the website to actually use it.

The more capable editor, JOSM, is a Java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installed on your computer. It works on all platforms. Besides drawing ways over GPS traces, JOSM also supports adding and tagging single points (nodes), needed for marking landmarks or linking to geolocated media. Don't let the look scare you, this is a powerful and versatile mapping tool, developed and optimized by and for the thousands of OSM mappers worldwide. Unfortunately, its site is blocked by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There is a working mirror in the UK: Larted JOSM mirror, where you can download it from.

Sign up with the project:

It is very easy to draw linear features like streets, roads and railways, or area features like lakes with it, tracing over the satellite imagery supplied. You will need local knowledge of the area to correctly assign street names and split ways where the name changes. But as these can be added by

JOSM

Section 3: Migrant Networks and Service Labour [Introduction] Text/Brett NEILSON In China the intersec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migrant networks occurs on three fronts. First, the renewal of urban districts as creative clusters leads to the displacement of populations and threatens their established cultures. Second, the inflow of rural migrants to China's urban centers provides much of the workforce that fuels growth in the creative

sector. The real estate speculation that accompanies the expansion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requires rapid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 This is made possible by cheap migrant labor. Third, the creative workforce has become more cosmopolitan with an influx of young people from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seek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adventure, or just the chance to build and partake in a hip scene.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titution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t necessary to ask how these three forms of migration, which often are seen as separate, interrelate and shape each other.

Labour, Migration, Creative Industries, Risk Text/Brett NEILSON While debates on migration often focus on culture and identity, there is a need to supplement these perspectives with an attention to changing labour regimes and 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controls on labour mobility. Research o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brings these fields of investigation into contact. The processes of production in this sector undoubtedly involve the deployment of creative and communicative capacities in the service of profit generating activities. They also signal a number of important transitions in the organisation of work: the growth of cognitive or immaterial labour regimes, the growing reliance on service labour, the increasing insecurity of employment, job creation through unpaid work, friendships, social networking, etc. A focus on labour conditions cuts through much of the hype that surrounds creative industries discourse by focusing attention on one of their most crucial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In the case of China, the cost of labour is often cited as a key contributing factor to a thriving cultural entrepreneurialism. As regards migratory movements,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developments. First, the renewal of urban districts as creative clusters has led to the displacement of populations and threatened their established cultures. Second, the inflow of internal migrants from rural China has supplied the labour to construct the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 essential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he real estate speculation that accompanies them. Third, the creative workforce has become more cosmopolitan with an influx of young people from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seek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adventure or just the chance to build and partake in a hip scene. What ar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three forms of migration, which are usually considered as separate, and what do they tell us about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titution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displacement of urban populations due to modernisation, renewal and gentrification has been a key concern for cultural geographers. But it is 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study what becomes of displaced people since they tend to disperse. This means their communities and the cultures they sustain become susceptible to disbandment. In China these dynamics have been accelerated due to the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of which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an important driver. Much of the debate in Beijing has focused on the demolition of the hutong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cultures that thrived in their courtyards. The retooling of factories as art galleries is another story that has clear effects upon the texture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kinds of work available within it.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 necessary for the expans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he real estate speculation that accompanies them has been enabled by the presence of a cheap labour force comprised of rural migrants to China’s cities. The regulation of these population flows through the hukou syste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There is a sense in which this labour force constitutes a new working class in China just as the language of class is at once subsumed and appropriated in invocations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at favour individualism, professionalism,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the open market. Furthermore, the projected drying up of this migrant labour force and expected emergence of a labour shortage in China is a factor contributing to an increased realization that the country will be forced into further economic restructuring. Not surprisingly,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a key factor and hope in restructuring narratives that promote the notion of a transition from ‘made in China’ to ‘created in China’. The growing expatriate population of young North Americans, Europeans and Australians who have flocked to Chinese cities is another development that effects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reative workforce. These architects, writers, curators and web developers are often cultivating expertise in China but are not yet recognised as experts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Indeed, many are fleeing the precarious labour regimes that have investe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Western cities. Here there is at once an economy of opportunity (as valuable expertise is garnered in the whirlwind of Chinese capitalism) and exploitation (as ably trained individuals accept lower wages and longer working hours than those available in other world citie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presence of these creative workers is the production of new forms of subjectivity in the interactions, intimacies and collaborations that unfold between them and Chinese locals. This gives rise to new forms of hipness and cosmopolitanism in Chinese cities. There is certainly a sense in which these three kinds of migratory movement are linked in a causal and linear manner. The cheap labour of rural-urban migrants enables the real estate speculation that feeds money into creative enterprises. This opens up opportunities for foreign ‘expats’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 to build new and profitable scenes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urn, there is displacement of long-standing urban

populations. The circle is closed in an irresistible and doubtless accurate narrative. But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sk what the neatness of this story hides. One way to introduce new qu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s to read this narrative across the more general tendencies of financializ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that characterize the forms of neoliberalism that have taken root in China (and link them to a wider global system that is currently suffering a credit crisis). The speculation that has invested the commercial real estate sector in Chinese cities, frequently lea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ffice blocks that remain empty for months or years, is one manifestation of this tendency. Likewise, the ‘land-banking’ that sees companies scouring China to buy up leases on outlying districts or interior cities yet to be developed is another aspect of these processes of financializatio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also implicated in these ‘futures’, not least because they feed into the remaking of the urban fabric and supply a dominant exit narrative for a China that may be forced to restructure due to financial pressures (e.g., devaluation of the dollar,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that would make it no longer the factory of the world. To approach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hrough financialization is to begin to read urban change through a seemingly groundless manipulation of risk that creates value through speculation. Perhaps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said for understanding financial creativity itself as a form of creative industry. But just as all speculative bubbles burst, so the technologies of risk management cannot eliminate the moment of labour.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cannot do without their workforce.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workforce is to raise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constitution of subjectivity in a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has been largely depoliticized due precisely to the dominance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If the productive power of subjectiv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s reduced to the power to produce wealth, what are the terms of this reduction? Asking such questions opens a new line of research and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furth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the need to reassess and redefine the concept of exploitation under current global conditions.

Migrant Worker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Spatial Pressures 124 - An Interview with MENG Yue In July last year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view Meng Yue, literary scholar and author of Shanghai and the Edges of Empire (2006). Meng Yue has been collaborating with Toronto-based architect and artist Adrian Blackwell for a number of years, with their students from literature and architecture undertaking highly interesting research on the peripheral zones of Beijing. Questions of peri-urban food production, land use,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the multiplication of labour skills have framed these investigations. The interview below is extracted from a considerably longer discussion we had in Beijing during the late summer of 2007, half of which was lost to the faulty battery of an ipod (the rest remains to be transcribed from video…). Ned Rossiter: Meng Yue, you are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hold a similar po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yet, very unusually, you

have been involved in recent years in an urban research project with Toronto based artists, architects and students that investigates migrant workers in Beijing. In a strict disciplinary sense this type of research is usually the domain of anthropology. I’m interested in how this project came about: why have literature students doing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Meng Yue: There is a course call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at is a combined course with cultural studies and regularly offered to students. Our teaching used to start with Barthes and Derrida but I felt that many of us, including the students, found it too abstract. It was really difficult to connect those abstract and complex ideas of French poststructuralism with the big changes happening in our lives, language, and in our urban landscape. I felt that a good cultural studies course needed to find a more clear connection with what is going on around

us, and particularly at this moment of China’s history. To find a theory that explains all of this takes too many years and doesn't help students make sense of the intense changes that define their lives, and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open student’s minds to the possibilities of connecting with their material and cultural surroundings. I talked with my department’s chair to see if we could shift the program to accommodate case studies of urban life, and he thought it was a good idea. When we first started this new program two years ago, there were only eight female students at the time, so we didn't get very far. But they were able to write pretty good papers and were interested in combining spatial analysis with historical work and anthropological typologies. Although I wouldn't say anthropological in a strict sense – we didn't interview too many people, but being there on the site and talking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Interview transcript/Bert de MUYNCK. Edited/Ned ROSSITER


with local people in a casual way was a very enriching and interesting experience. I was thinking of doing it again and then I met the artist and architect Adrian Blackwell in Toronto and we were talking about the idea and then it turned out he was running urban research courses over summer here in Beijing. His approach was to start out by saying architectural students are not to come here and see Beijing as an empty space upon which they can start their landscaping, but rather to begin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in order to enter the urban space. Very quickly we found this sort of approach expanded the range of ways of understanding a city. And as you can imagine, this creates quite a bit of tension of course for somebody with a traditional literature background, and used to a little bit of distance from the world. We are so used to dealing with the text and studying what has been written, so it will often be very difficult to switch from this mode of engagement. I basically tell students to just try to read materials and spaces and the traces that people left in those spaces as a kind of language and text, and then do whatever you feel is right. Read something because it is part of built history, built space, and if you want to read more there is information out there, so they went and did more than they expected, basically fieldwork on the margins of the city. At first, it was all pretty experimental. I know the urbanization has had a big impact on more than 13 million people, and at least 4 million people are surplus, they cannot be absorbed by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That was ten years ago, and now when the city absorbs this surplus there’s no clear idea about how this might best be done. Of course when China entered the WTO there were negotiations about what to export and what to import, and agriculture wasn’t seen to be worth much because of the cheap cost of labour and land. But this doesn't quite match up with certain realities – for instance, it’s more expensive importing agricultural goods and grains. That was a failure in the making, and the land becomes worthless for some, but that didn’t make it cheaper! There’s a broad perception that land becomes very cheap for peasa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easants think their land is worthless because it doesn't make money, so they are trying to exchange land for money. The developers exploit this opportunity and buy or rent land from the peasants at a ridiculously cheap rate and then turn it into a big money pot. We know that kind of process of expropriation is a key ideological compon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ike every country, China has its own distinct set of problems and organizational challenges. In the case of urbanization, Beijing is of course not the only city having to extend its borders in order to absorb population flows associated with labour desires and demands. But quite specifically, the value system of land and labour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the peasantry as worthless, both in terms of their knowledge and labour. This is despite the fact that of all worker-subjects in China, the peasantry is the most unique in terms of its incredible capacity to adapt to a range of circumstances and skill requirements. Arguably, the flexibility of the peasants makes them the exemplary post-Fordist subject, and not the so-called creative producer! As I’ve said, from the top officials down to the peasantry, rural land is not viewed as worth keeping any more. Yet on the margins of Beijing there is very good land. Even the villagers and the heads of these districts seek to change this land into urban settings. There are a lot of relocation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 work they are doing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at is where you fi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rplus labour as well. Of course in downtown Beijing you find surplus labour; migrant workers come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do mainly work in the service sector for females and construction for males. This is typical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er in Beijing in particular, and perhaps in Shanghai as well. At the city’s margin you find the agricultural workers. They live in pretty bad situations because they do not have a house, and they do not want to rent a house because they rent land to work, not to build a house on. They want something they can make money out of. And this results in an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ich in turn means using a lot of fertilizers and chemicals to produce vegetables out of season that can be sold easily on the market. With such activity, the peasant is able to earn more than before. It’s well known that this increase in income is saved and returned back home to support family members. This type of peasantry kind of disconnects at an existential and social level from wherever they might have migrated from. This new use of land doesn't connect in any clear way to the environment of Beijing, or their home. They are isolated working in the fields.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NR: Do you think your students get a sense of the strong social or

ontological crisis experienced by the peasantry workers? MY: The peasantry is called peasant and agricultural in one word (agricultural-peasantry) and countryside in another. Together, these are called the three nong questions. There are many discussions about these relations, particularly around big social issues. I think my students are aware of these issues, but until they visited the sites of investigation, these issues were understandably pretty remote for them. What they really revealed in their studies was how this kind of three nong peasant question exists at the margins of the city and is not exclusive to what we associate with the countryside. But the city’s margins are not only a site of rural migration. The students were abl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local peasant and the migrant peasant. Of course, many migrant peasants willingly left their land, which they think is worthless now. But some of them are not so willing. Because they were isolated from their community – who thought they were odd precisely for not leaving like the others – they moved to a new place, even though they receive better or the same type of education in their home town. So there is a lot of internal anxiety in the peasa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local peasants on Beijing’s margins wanted to make money from the migrant peasants, so they rented houses to them as well as the land. This lead to a sort of crisis in the situation of land use. My students and I could see the local peasantry thinking along these lines. We could see the migrant peasantry becoming really fragmented around the competition over land, and they were angry a lot of the time. Yet they do not have a channel to express their anger. Even the local peasants were angry because they are in an interesting situation and they know that sometimes they are making the wrong decision about how the land is used, but they will not talk about that. So these kind of complicated situations got my students thinking. NR: It seems, then, that the object of the peasant corresponds with the experience and condition of the massive changes in China. With this decoupling of the peasantry from the countryside, the name of the peasant in turn becomes abstract – it no longer refers to the material condition. Are there new names or new concepts starting to emerge out of that rupture, that fragmentation? MY: Yes, there is actually. My students observed some of the recycling workers. Some who have be doing that sort of work for more than a decade have become very successful in the profession. They have ceased being a peasant for a long time and now they understand everything about the life of the city – they were trying to find new identities for themselves, like those collecting recycling metals, for example. The new recycling workers by no means hold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the socialist era. Their image is deprived of social values. Yet they draw on the image of the ‘steel worker’ and apply it to the labour of recycling metals, so as to ironically reveal the historical change in terms of the meaning of labour. It is in this way that they reject the devaluation of their labor. Indeed, they are ironically positive about their own identity and subjectivity. NR: How does this process of self-naming operate? Do people working in the ministry of labour, or those looking after the workers in government, do they know these new names? MY: I do not know. My students had good experiences doing research in the field. The migrant workers were happy to chat and be interviewed and were easy to talk to. They would say things like ‘we deserve a raise in our salary’, things like that. But I think the communication has not been really connected with the government apparatus. Instead, there is still a lot mutual suspicion going on. Local administration advised my students not to talk to migrant workers in the recycling villages, supposedly they were not good people. But of course my students still went. None of these workers really planned to do recycling as life-long work even though they take it up as a profession, or turn it into one. ‘I am the best in the profession’, they’ll happily declare, yet they still do not think it is a profession for their whole life. They want to use the money and find other means of expression for themselves, although they are using the recycling materials to beautify their environment and they collect colourful papers or posters to decorate their room. I think it is quite difficult to come up with a new term for this sort of inventive practice. You really need another language of expression, something that matures from the material expression they have already started to express. For example, they do not call this place home or think of their future as belonging in this place; they still want to go back home to the villages. And then my students found they manage to bring their families

here, even though they do not think of their job as a profession or necessarily a place for better education. I don’t know why. But I think they try to express their life through the material traces in their environment. Perhaps this is not a statement as such, but they leave traces on the recycled waste, they make use of the waste and that is the way they leave traces for others to read and understand. NR: We have an instance here where naming or expression becomes a device, the media, the mechanism of self-organization within the movement of migrants. But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re is limited trans-institu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se forms of expression – or ‘traces’, as you put it – it seems to me that this a significant political problem. If government is about the art or techniques of managing populations, there is a need to identify the subject in order to regulate its movements. But as you indicated, there is a high ambivalence held by these workers in terms of their subjectivity. In a sense, there is no migrant subject available for control. Does this open the door of autonomy? MY: So far the management, as far as I can see, of the government is restricted to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ough I do not like the word management. I believe there are government sections in the local village, for example, that are still trying to work out what people do not belong to the original community. The places we went to had strong interests in property values, but this land was still classified by government to remain as agricultural land despite the pressures it was facing for reclassification due to changed land use. The local governments or work units do not have the government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se migrant workers and there was a loose kind of regulation of those who either come from the same village or province. I’m not sure how it works now, but before, for example, there were strong connections between those who came from the same province. You tend to know and help each other, in such instances. But I do not know if these people can introduce family and relatives to come to the same site. But the amount of people we’re talking about here is still not that big. For example, in Beijing you can still find buildings with native populations, though it is increasingly rare. People used turn a place into their own hotel and if people are coming from their village or province, they come first to that place to stay and then they help each other out. This doesn't seem to be the case so much any more. You are right about the emergence of self-organization in the case of these community-style sites of collective gathering. I do not know if I would call these autonomous, though it might turn into something that is relatively more self-conscious about their rights, because they do have comments about their lives and conditions and they have knowledge about a lot of things. Some of them were not even peasants when they first came here. But when they do this sort of work they might get 50,000RMB left over, for example, instead of working in the company and losing their independence. They do not have to spend so much money on living and so they choose this profession sometimes, I believe, for a reason and then they figure out even though the living condition is as worse as a migrant peasant living in the field – there is electricity but I am sure there is no refrigerator – you can decide your own life-style, you do not have to work for someone else, or worry that might you loose your job in the middle of the year. You do not have a boss, you are the boss of your own life. That can be attractive. And hey, not so different from how the young creative entrepreneur views their life. NR: The migrant entrepreneur, then! Here, you have a new idiom of individualisation that is not so obviously connected with the type often associated with neo-liberalism. Here we have an unique kind of individualization at work, one that is not accounted for within literature on the western experience of neo-liberalism. MY: It is unique in the sense that they are not forced into it. I am still hesitant to use the word individualization, but I like to use the word free life-style. There is choice, they make their own choice to save money, build their own businesses, and so forth. Without using the word individualization, it is hard to say, because sometimes what they are doing is similar to what the family unit does. They are both doing the same labour, but in the family the kid can get an education in an 125 experimental school, which is the school for primary school. Eighty percent of these schools are for the children of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that is where the word experimental is used in a very interesting way. Though it’s also a pretty informal schooling, since many will not finish their education and leave for the world of work.

Section 4: Centrality of Real-Estate Speculation for Creative Economies [Introduction] Text/Ned ROSSITER Property developers are the primary benefactors of creative economies. Your average creative producer spends most of the year either un(der) employed or juggling-jobs. With the current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 driven largely by the failure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 you have to wonder if there’s a future for creative economies.

Subtract property and what's left? Not much of an economy. Or perhaps the space opens up for new economic models to develop, models that hold a closer affinity with the micro-economies that define the proliferation of creative life. When real-estate values collapse, artists will have to discover a new role for themselves. No longer will their side-job

be one of home-improvement for unimaginative real-estate companies. Indeed, the collapse in property values may turn real-estate agents into creative visionaries. Once the value of property is diminished, and movement and life in the city is remobilized, all sorts of unforeseen acts of creativity are possible.


Constructing The Real (E)stat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 Reflections on 798, in 2004 Text/Thomas J. BERGHUIS One night in May 2004, I was in a taxi on my way back from Tongxian, 19 kilometers east from Beijing and head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Dashanzi, where I had been working during the previous three months to help realize the First Dashanz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Most of the city was covered in darkness – a view that was interrupted by waves of highway lights pounding through the windows. The taxi speeded through the midnight traffic of lorries and trucks that were carrying the resources that supply all life in this gargantuan city. I couldn’t help asking myself: What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rt district at Dashanzi so important for this city? Is it able to represent experimental art production in China, or is it more geared towards the promotion of a trendy popular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new real (e)state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My thoughts wondered off in the night. I consider myself lucky to have been amongst the first foreigners to visit the 798 Factory compounds at Dashanzi, as it made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an industrial zone to a trendy cultural district. I first visited Dashanzi in late 2001, together with the prominent Chinese art critic Li Xianting. We entered an old basketball court that had been turned into a thrilling modern complex that hosted a design studio and an office space for the New Wave (Xin Chao) art magazine, which was supported by a group of artists and art critics including Wu Wenguang, Qiu Zhijie, and Li Xianting. Unfortunately time had already caught up with these pioneers of experimental art in China, and soon after moving to Dashanzi the magazine got into financial trouble when it failed to attract new sponsors who were willing to support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xperimental artists. In November 2001 I spoke with a group of local artists about the tremendous growth of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s that where

held across major cities in China. At that time we counted around 400 exhibitions had been staged in Beijing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 alone; many of which were held in ‘underground’ spaces and private residences spread across the entire municipality. Everyone seemed to be working hard in keeping up with the spirit that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1990s – a spirit of constant experimentation, marked by a strong attitude and a desire for change on the part of the artists and their curatorial cohorts. Together, they ensured a constant flow of new art works that would forever change the way we conceive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Moving back to the 798 factory compounds at Dashanzi – a place that I came to visit again in the autumn of 2002 – things were starting to change. A growing number of artists had started to take up residency in more of the old factory halls and warehouses spread across the entire complex, and there was talk of a new experimental art district. Yet, amidst the excitement of new developments there was also talk about the possible demolition of the district in a few years to make room for high-rise apartment blocks. Nonetheless, many, including myself, seemed optimistic about even the short-term impact that this district could offer in becoming a place to showcase the true might of 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same time, we knew that such a development would go hand in hand with the rapid gentrification of the district as a place for cultural leisure, which was already apparent with the number of trendy cafes and restaurants that started to be built. Over the years, Dashanzi Art District managed to encompass all aspects that allow the recent district for experimental art production to become a site for fashionable marketing of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This becomes further evident in the terms that are now commonly used in describing this district.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Beijing’s Soho, offering ‘loft-style’ warehouse spaces that accommodate the best of ‘hip art’ and ‘trendy culture’ in China, Dashanzi is clearly a place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it was a few years ago. The entire area has turned into a site for cultural leisure, allowing foreign and local visitors to gaze at what is thought to be new Chinese culture at its best. Experimental art production in China is working itself away from the underground scene, and into the realm of popular culture. Walking through Dashanzi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this place is no longer aimed at the production of new art, but rather becomes a market place for contemporary lifestyle that mixes buying a few canvases with a comfortable dinner and a chat over a familiar bottle of red wine before heading back to the airport. Travelling back from Tongxian, one of the main districts where real artists live, work, and talk to each other in Chinese, I feel less and less inclined to consider Dashanzi as being somehow representative of experimental art in China. Clearly, Dashanzi has nothing to do with any of the experimental spirit that was evident in the 1990s, nor with the 400 underground exhibitions that were organized across Beijing in 2001. These days, the experimental art scene is reinventing itself as a highly profitable and marketable, commercial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re still hope for real experimental art to exist? Perhaps not, unless people are willing to educate themselves of its history, and the move from true experimentalism to the new real (e)stat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ection 5: Import Cultures/Export Innov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troduction] Text/Bert de MUYNCK An important and often overlooked aspect of today's architecture is the concept of mediation. With an enormous range of possibilities for image making and the ubiquitous demand on architects to 'make a difference', it seems as though the work of mediation has been sidelined. Mediation gather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rough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The culture of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commodity where one size fits all. This self-inflicted architectural amnesia among professionals has many surprising results –great buildings are erected and designed in absence of any cultural legitimation, providing architects a plethora

of possibilities. This global euphoria with neo-internationalism has frequently been controversial for local inhabitants, producing a dynamic tension in which local creativity precipitates on a global scale.

How Foreign Architects becam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Text/Bert de MUYNCK

Much has been published about the contribution, involvement and role of foreign archite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ity during the past decade. Leading up to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international press focussed on the notorious Beijing’s Gang of Five Foreign Architects: Rem Koolhaas, Steven Holl, Paul Andreu, Herzog & de Meuron and Norman Foster.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 major shift happened in terms of how these projects were analysed. Starting with numb reactions to their shock and awe renderings, debate then moved into a discussion about costs of construction and labour to culminate into a critique of the absenc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designs. Once construction started, a second reading of the designs provided the public elements of interpretation, appropriation and naming – Bird's nest, Flying Dragon and The Egg. In a timely manner shortly before the Olympics, a full international appraisal followed of the architectural marriage between import, export and innovation in architecture.

While the Beijing Gang of Five Foreign Architects forced all the attention to their work, one can see on a different scale a more comfortable, visionary and creative invasion of foreign architects in China. Ordos100 is one prominent example of this – a project set-up by milk and coal tycoon Mr. Cai Jiang and curated by Ai Weiwei. In Ordos, a city in the making located in the desert of Inner-Mongolia, 100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from 29 countries were each invited to build a 1000-m2 villa in a neighbourhood called the ‘Ordo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The selection of the participating architects was undertaken by Herzog & de Meuron, and as such, after the Bird's Nest, a new collaboration ensued between the Swiss architects and the Chinese artist-architect. In an interview some years ago they explained the reason to work with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 as follows: ‘Weiwei is someone who tests our ideas’ (Jacques Herzog). ‘We have lengthy talks with him about how things work in China today. You cannot just walk into China and do what you have always done. We like to learn from other places, and China is the oldest civilization on the planet. With Ai Weiwei, we find contemporary lines of energy from that tradition’. This new collaboration made it possible for 100 architects to visit Ordos on two occasion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8. The first time to see the site, three months later to present their design proposals. In January 2008 Ai Weiwei explained one of the motives for the involvement of the architects as follows: ‘This project is about China and the world and how to bring in the worl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knowledge into Chinese practice. Thi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ere should be less talk about new architecture, but more about ac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oday's culture’. The outcome of this project is a high-end residential setting, to some akin to a World Expo, while to others it looks more like Beverly Hills, where international ideas on housing can be tested under Chinese conditions of speed,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labour skills, a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ext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The invited architects all operate in vastly different conditions, most work exclusively in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Unsurprisingly, these architects travel with a set of ideas and design skills that now have to incorporated within the Chinese City. To some this import-export aspect of architecture doesn't pose a problem, as Mexican architect Julio

Amezcua (AT103) explained to me: ‘We find a lot of similarities here to Mexico: the way we interact, build and communicate in terms of “yes, yes we are going to do it like that”. When you check the final result it always looks different, but at least they put the risk to do it, they didn't stop it. Also, in our culture a lot of the people start building based on the rendering, which can really be a problem’. Chilean architect Alejandro Aravena talks about the same loss of control when he explains the way his villa should be constructed: ‘A key issue in this project is how to manage distance. In my project, brick is the common language that shortens the distance and guarantees a quality of the design. I found a brick on the site and it is fantastic to see how easily it breaks, showing red on the outside, black on the inside. The breaking is very rough, construction workers can do it and place it on the outside. So it has this rough quality, independent if mistakes are made or not’. Increasingly, architecture is becoming a profession of managing, creating and controlling reality at a distance. Whatever creativity the architect gains, he soon has to relinquish in terms of control. Ordos100, and i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is an interesting test case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hina’s Creative Industries ambitions, both as an urban and cultural model, as a real-estate investment (Mr. Cai Jiang), a curatorial practice (Ai Weiwei)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Ordos). Ordos100 is branded and legitimated by the involvement of ‘100 International Architects’ (note that they aren't called ‘Foreign Architects’), positioning this project as an import/export experiment at the centre of the debate o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t is a project that imports, exports, adapts and experiments with our understanding of ex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labour, culture, media and urbanism. There is certainly an element of creative roughness, if not brutality, in inviting 100 architects for this project. As it currently stands, this project is clearly is an experi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a new architectural culture, irrespective of its shortcomings. As always, it is only through mistakes that we learn to make better cities and update urban models. Or as Bao Chongming, vice mayor of Ordos, explained to me in January 2008: ‘In the 1980s we looked at Shenzhen as a model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 we looked at Shanghai and it is my hope is that in the coming 20 years when people look for a new model they will look at Ordos’.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The Chinese City is a space of conflict, confusion, crowds,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sites. Despite its exception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e Chinese City has the same programmatic characteristics as the Usual City: city, housing, offices, parks and roads. Scale and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distinguish the Chinese City from the Usual City. In Beijing, a group of artists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a new urban program, a way of living in-between art and economy. A couple of years ago they transformed an old industrial factory into an experimental laboratory. Eager to capitalize on their creativity, they failed to foresee how their act of innovation would destroy the source of this creativity: the place itself. The art factory soon turned into an art market. Art was produced in another part of town, but still consumed in the factory. In the end it was all about place-making, branding and imposing international policies upon a local context. Today it doesn't matter what is on display, as it is about a brand, 798,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Once that formula was understood, tested and controlled, it served as a model radiating from Beijing outwards. This led to a formulation of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City, a city where Creative Business Districts (CBDs) and Special Creative Zones (SCZ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urban planning. These areas 126 offer everything in-between creativity and consumption, folk cultures and foreign intrigue, coffee and cultural critique.


Moving Towards a Creative Society Text/Shaun CHANG The Quest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thousands of performers formed a large Chinese character – 'harmony' –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printing tool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current mission is to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face of social changes and globalization. The opening ceremony was a spectacle with elements resembling the Mass Games of North Korea. In the world of one dream, we dream the same dream of a world of harmony. As China rapidly embraces market socialism, Chinese society has started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ity and individual expression. However, the terms 'crea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are not neutral terms in China. 'Creativity', or chuangyi, is associated with artistic sensibility and practice in China. Breaking the rules and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do not fit well with what the government wants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or with traditional conservative values of a patriarchal society. In contrast to most other countries who have chosen to adopt the terminology 'creative industries' – from the 'Mapping Document' issued by the UK government's 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efers the term 'cultural industries', emphasizing 'culture,' or wenhua, over 'creativity'. The mission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ies is necessarily for the enhance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ts ultimate goal is not only to resist the consumption and dominance of Hollywood or Western cultur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but to export its own cultural products overseas and spread its influence. Thus put in terms of political economy,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hina can be understood as a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a form of nascent cultural imperialism.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ies involves a process of 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manding a whole series of economic, legal and socio-urbanistic structures within which these industries can thrive. And as we have seen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the opening up of the market to foreign cultural industries not only allowed a wider relaxation of content control in the home country, but also an overall relaxation of authori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contrast, is determined to develop a Chinese model without relinquishing its ultimate monopoly over content.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can be regulated in online settings, however, is open to debate, no matter how secure the so-called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may be. The languag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cultural industry reforms has not, however, been uniformly embraced by local government. Examples of this can be found in a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the Chaoyang District of Beijing in 2005 entitl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aoyang District' – the Shanghai government adopted the term 'creative industries' while the Beijing government often uses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Wenhua Chuangyi Chanye). But again, the word 'culture' was placed ahead of 'creativity',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rmer over the latter.

From Harmonious Society to Creative Socie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ies' 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15th Central Committee in 2000. With the help of a series of cultural industry reforms, China is gradually shifting to a more creativity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structure. The reform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have created a more open environment for local cultural entrepreneurs to provide creative content to their audience. But the process of partial privatization of cultural institutions has resulted in intrinsic contradictions, with a party-control framework trying to function in today's market environm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an no longer fully control the content the public is allowed to access, thanks to the convergence of media. The explosion of short video clips available online reflects the Chinese audience's growing dissatisfaction with government-approved content. Political ideology can no longer dominate today's consumer market; Chinese audience's behaviors and tastes drive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new market. Fans of a television reality show winner demonstrated the emerging consumer power by changing the unbalanced power structure between audience and government. Tens of thousands of a Chinese pop star's fans, nicknamed as 'Corn', demanded to see their idol Li Yuchun appear on Central China TV's annual

spring festival program, the most-watched television show in China. Despite Li's popularity, their request was turned down. Instead of remaining passive, the 'Corn' demonstrated their collective power by telling the mouth-piece of the government what they want to see, giving voice to the once-invisible masses. The 'Corn' are cultural producers remixing images and texts of their idol, creating a popular online 'Corn field' with endles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ese 'textual poachers' produced tens of thousands of fiction stories and video clips with images of Li. Online and offline fan practices have strengthened group ties and helped producing a spectacular 'Corn culture’. They further demonstrated their creativity and deep involvement with media through self-produced 'Corn literature'.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and user-friendly technology, the audience is gaining more control. 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 'giving wings to a tiger', the internet helped the audience become a tiger with wings. Fans of Super Girl Li Yuchun told state-run media what they wanted to see. The 'Corn' search for Li cut across different media platforms and between offline and virtual spaces. Online fan clubs are a home-base for 'Corn' where their collective power is demonstrated by the highly effective 'high quality Corn' campaign. Urging members to buy legitimate albums to demonstrate the popularity of their idol is one example. The collective power of an active audience change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ediascape. As content is playing a more influential role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aces a difficult task of maintaining a balance between creativity and control while trying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he main concepts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ere 'Hi-tech Olympic, Green Olympic and People's Olympic'. We witnessed the speed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t the Games. The Chinese society has since set on the path of a more diverse and creative future with the help of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As a tiger with wings, Chinese people are able to advance a creative society while the government tries to maintain a harmonious society based on social stability.

Section 6: Artist Villages and Market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Text/Bert de MUYNCK The well-known real-estate property proverb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has found in 'creation, creation, creation' its creative industries' counterpar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rt market during the past decade has blurred the border between artistic creation and real-estate speculation. As one can see with

the case of 798, the attempt to establish a living art community turned into an economically-driven district of art display. Today, CBD not only stands for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but also for Creative Business District. The pressure and demands of the market, and the desire of some artists to cash in on creation, has dotted

Beijing's map with several clusters of creativity. 798 remains its epicentre, but with subcentres to the North and East of Beijing, a new evolutionary process has begun: the creative-cluster-fuck. Have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become a cosmetic layer added to an otherwise bland building culture?

Other Kinds of Ambitions: From Artist Villages to Art Districts Text/Alex PASTERNACK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Beijing's modern creative geography began, fittingly, with the closure of its artist districts. In 1995 police descended upon a village near the ruins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at Yuanmingyuan,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city, to evict the painters, writers and musicians that had taken up residence there. Like Dong Cun, or East Village, which had been raided a year earlier, the neighborhood had become a refuge for creative types from around China after the events at Tiananmen Square in 1989, a place to evade the bustle of the city if not the eyes of the authorities. Artists like Fang Lijun, Zhang Huiping and Yue Minjun, who would later command millions of dollars at auction, held exhibitions in which paintings hung from trees. ‘We were young, had no self-censorship’, performance artist Zhang Nian said in 2004. ‘The moment a creative idea popped up we put it into action. In a sense we felt we had found the destination of our ideal and faith’. But the eviction of artists from Yuanmingyuan would usher in a new era of artist districts, built as much by the spontaneity of the artists as by the pressures of policy and money. The artists' exodus to the village of Songzhuang, 80km northeast of the city centre, coincided with a burst of interest in China by the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 A decade later, as Richard Florida's book on the ‘creative class’ circulated among some of China's policy-makers, areas like Songzhuang, and more famously, the Factory 798 area, came to be seen as hotbeds not for dissent but for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hat could drive the nation's next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1995, the Beijing government would dedicate USD$140 mill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arts and the art market in Beijing, exempt art-related businesses from city taxes, and include art districts within its next Five Year Plan. Once restricted to the city's physical and psychic peripheries, Beijing's upstart art villages today are an integral if largely unchartered part of the city's cultural geography. Formed less by accident than by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vestors, collectors and property developers, the city's artist districts are presenting new pattern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altering the space for artistic production. Three present models – from the fully commercialized (798) to the upstart real-estate driven (Pingguo, Gaobeidian), to the village setting (Songzhuang or Caochangdi) – indicate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the demands of the market, policy pressures and creative ambitions.

Factory 798

No district represents the potential and complexities of Beijing's artist villages better than the former factory 798, located in the neighborhood of Dashanzi. After decades of disuse, the factory became a temporary studio space for the sculpture department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95. By 2002, artists and galleries from China and abroad began to divide and rent out the factory spaces, converting them into studios, exhibition halls, design firms, cafes and shops. Tall ‘saw-tooth’ ceilings created welllit spaces that were ripe for studio and exhibition space conversions. The rare Cultural Revolution slogans that still linger on the walls, like ‘Chairman Mao is the red sun in our hearts’, lent an iconoclastic irony. Adding to the irony has been the spectre of a decidedly un-Maoist property development that threatened to imperil the whole area. After raising rents dramatically and rapidly, the state-controlled owner of 798 curbed new leases in 2005, amidst rumors that the district would be turned into a high-tech zone along the lines of Beijing's so-called Silicon Valley, Zhongguancun. Ten years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Yuanmingyuan village, a flurry of petitions and intervention by the Chaoyang district government, which designated 798 as one of the city's creative clusters and an Olympic cultural site, gave the city's bold new art district a dramatic reprieve. Ultimately, and most ironically of all, the prospect of 798's extinction – a threat that still lingers on if only in rumor – has only added to the area's allure. That allure has fostered a new challenge to 798 – not the government's suspicions nor the developer's wrecking ball but its own commercial success. In a familiar narrative, 798 has shifted from a bohemian creative zone into a mere display case for creativity, where rents are too high for artists and everything is on sale. ‘I never visit 798’, says Ai Weiwei, the influential Beijing-based artis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t was going to be a shitty place. You're using art for the wrong reasons. It never really served in the way that art should serve a community. It simply became a carrier for other kinds of ambitions’. Though gentrification may have choked the area's creative energy, 798 may still be seen as Beijing's best example of an urban art district. ‘Even if people don't like it within the art and architectural circles, we have to be very honest with the fact that it's an amazing success, not just in terms

of the commercial side but in terms of its idea’, says Berenice Angremy, a curator who used to organized an annual art festival at 798. ‘This is a site that provided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exhibition. The art events that we produced here are still difficult to produce in other spaces’. One reason for its success was its relation to – and between its factory spaces, replication of – an urban context, which generated dynamism and connection with people outside the art world. ‘The idea became’, says Angremy, ‘not only are we public, but we have a quality of intellectual life that is urban oriented’.

From Caochangdi to Pingguo A distinct alternative to 798 lies a few kilometers northeast in the village of Caochangdi. The difference is signaled by the prevailing architectural style: modern, sober grey-brick courtyards whose imposing walls seem to turn their noses to tourist groups and local villagers. Though the buildings – many designed by or copied from Ai Weiwei – bear a scant connection to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y, they speak to the needs of the local artists in a way that 798 no longer can. ‘I don't want to be in the retail business’, says Meg Maggio, the founder of Caochangdi's Peking Fine Arts gallery, who compares 798 to New York's SoHo or Chelsea, and Caochangdi to 127 the Lower East Side. That is an exaggeration: the galleries and nearby animation and film studios seem alien next to the neighborhood's bustling back alleys. The area is still very much a thriving village, catering to a local population, not bohemian tourists. It is the quality of galleries like BoersLi, Do Art, Platform China, and Three Shadows – not their location – that draws visitors. On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spectrum, where art is increasingly linked with upscale lifestyles, real-estate developers are reshaping the city's art geography, using galleries as a branding tool for their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projects. One stand-out is the Today Art Museum, established by developer Zhang Baoquan at the site of his massive Pingod (Pingguo) apartment complex. The museum is housed in a former brewery that has been converted by Yung Ho Chang and Wang Hui. Nearby, an ambitious art district called 22 Art Plaza is set to contain some two dozen galleries. The neighboring apartment complex has become a fashionable address for upper-middle class businessmen and artists. Pingguo may be one of city's first upscale ‘art villages’.


Real-estate developers can be ‘a positive force making new things happen in China’, says Beatrice Leanza, a curator for the Moon River MOCA, a $4.4 million museum connected to a resort-development project east of Beijing that includes apartments, a golf course and an 'art club hotel’. Through hotel revenues and venue rentals, the museum aims to become a registered non-profit museum, a designation that would be a first for an arts institution in Beijing. ‘Philanthropy can come out of these new personalities’, says Leanza, who previously helped a Chinese furniture entrepreneur consider founding a new art district in the Gaobeidian area. Promise, she says, may even lie in the ‘barbaric, aggressive politics of profit’.

Art Urbanism

Yet the success of Beijing's new and existing art districts may hinge on a shift of how investo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define profit. Leanza calls for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e temporality of the process’. That is, ‘how long it takes to get back your investment, and in what kind of forms it can come back to you’. Such a patient and ‘creative’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rt clusters may encourage more than just the arrival of new galleries: it could mean more dynamic urban spaces that help generate creativity. ‘The question is how one can still negotiate new ideas and creative ideas within an economy of scale’, says curator and critic Hou Hanru, ‘not how much one can maximize capital or benefits’.

That approach may be the forte not of private entities but governments. Already art districts may be affecting how officials perceive the city's urban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razing historic areas and building oppressively large neighborhoods from scratch, as has been common from Mao until the Olympic era, art villages have led to an acceptance of new urban typologies: the reused factory, the mixed village, the upscale residential hybrid. If Factory 798 began its life in the 1950s as the sober product of central planning, it has become a dynamic art district due largely to accident, and the lassez-faire encour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opted to seize upon the creative and future market potential of this underground current. The initiative exposes the tensions in China's drive for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s the ambiguous ground on which artists' villages are now situated, in the grey area between political and market forces. ‘In a way it's an experiment to see how far it will go’, says Xu. If her museum, like the artist village growing around it, has not received the outside attention paid to the more centrally-located 798, it has thrived nonetheless with the support of decentralized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work with existing conditions.

At Songzhuang, the old artist colony born partly out of government evictions elsewhere,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updated China's formula of collective production, encouraging thousands of artists to move into the community using tax incentives and cheap land. In 2006, it spent more than $1.3 million on a smart 2,500 square-metre art centre designed by architect Xu Tiantian. It has also reportedly tried to entice Paris' Pompidou Centre with free land, and given land to artists. ‘Many houses in Songzhuang used to be illegal’, says Xu. ‘Now they're going to be memorials after they die’.

‘The government sees that this new complexity can generate more interest, have economic effects, somehow create a community and a social texture’, says Hou. ‘It can bring the city together, make the city more interesting’. Over a decade after the shutdown of its two major art villages, Beijing's art districts now thrive between the twin pillars of Beijing's commercial ambitions and creative desires. Aside from galleries and artist residences, new mode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art creation are growing in these villages too. What other ambitions these districts nurture will determine what the next decade will bring.

On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latest initiatives is its support for an independent foundation and archive meant to nurture young filmmakers. While avant-garde Chinese films, typically documentaries touching upon tender social issues, tend to fall foul of the authorities, in this case

* All quotations are from interview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quotation of Zhang Nian

The Uncertain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Text/Paul GLADST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temporary western(ised) theory, enquiry into the natur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inescapably problematic. Within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aesthetic experience has conventionally been regarded as a matter of feeling or taste that, by its very nature, exceeds cognitive thought. As such, it is something to be approached only indirectly through the circumlocutory use of metaphors, or the application of ostensibly precise, but ultimately generalising concepts such as pleasure and pain. Consequently, what each of us feels in relation to aesthetic experience cannot be communicated with absolute certainty. More importantly, contemporary western(ised) theory no longer supports philosophical beliefs in the existence of a shared aesthetic sense (sensus communis) beyond the play of language. Such beliefs are simply inimical to what is widely seen by contemporary Western(ised) theorists as the immanence of metaphoricity to all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ification and, therefore, the inability of language (philosophical or otherwise) to give outright fixity to meaning. This problematic sense of conceptual indeterminacy in relation to question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has, of course, been compounded still further by the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 hybridisation of cultures, which has taken place as part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isation.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we have come to see the grafting of one culture onto another not just as a product of recent socio-economic events, but also as a persistent aspect of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Consider here, for example, the periodic and highly variegated influence of Oriental culture on that of the West and that of the West on the Orient since antiquity. As a result, 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to view in any convincing manner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e combined histori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that precede it, from a position informed solely by the Western intellectual/philosophical tradition. Given the prevalence of this overdetermination of conceptual uncertainty, how then should we seek to frame our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Genealogical comparisons are arguably useful insofar as they serve to highlight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discursive approaches to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well as particular historical orderings of ideas. However, analysis of this sort does not – as a matter of methodological predisposition – help us to fully resolve questions of ‘eitheror’ in relation to differing discursive constructions of aesthetic feeling, nor, by the same token, does it provide justific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those constructions. Arguably, close comparative cultural analysis ultimately serves to amplify rather than to curtail conceptual inconsistency with regard to the natur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Moreover, it requires continuing sensitivity to unconscious acts of discursive closure – the exclusion of the ‘Other’. To turn to the specific ques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relation to the conspicuous cultural hybrid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it is no wonder, then, that commentators have often struggled to fit their particular, culturally inflected conceptions of aesthetic feeling precisely with the phenomenological experience of particular texts, performances and artifacts. Although Western notions of beauty and sublimity have a certain purchase in this regard, there would often appear to be an unfolding indeterminacy of sensation in the fa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production that cannot be encompassed satisfactorily by the conventional

western association of the term beauty with unalloyed feelings of pleasure, or, indeed, that of sublimity with a sequential relay of pain and pleasure. Equally, the sense of harmonious reciprocity conventionally attached to Chinese aesthetic sensibilities would seem to be somewhat out of kilter with a continuing western(ised) belief in the critical potential of contemporary visual culture (not least in respect of recent arguments relating to the notion of a post-modern sublime as well as a strategic return to beauty).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thus stands in constant danger of falling short of the cultural demands of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see how this apparent slippage of views might be reconciled, there is perhaps something to be taken from the notion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acts not simply as a focus for the hybridising of differing cultural points of view, but also as an active translation (re-contextualization and re-motivation) of those positions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Moreover, it is also important not to overlook the continuing immanen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everyday life in China. If nothing else,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astes can be understood to act as a medium through which Chinese society has been able to conduct itself both more reciprocally and with enhanced communal pleasure. Seen in this light there is an urgency in engaging critically with the impossible complexity of aesthetic responses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both as a matter of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as a way of taking part in the active negotiation of new global/local cultural networks.

Section 7: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Creative China, Managerial Innovation, Global Brands - Interview with John Howkins Interview/Urban China UC: How did you persuad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accept your propositions?

John Howkins: It was the obvious next step for China.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re the drivers of development worldwide. They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human developm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are the causes of Europe and America’s lead in art, design and technology. China could not stand aside. Understandably, the Chinese people want to understand this creative mindset, these creative skills, and take part in this global transformation. Actually, they want to take a leading part. So I 128 was delighted to be asked to advise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creative individuals.

JH: I lay out my theories, backed up by hard evidence, and have a discussion. The evidence is overwhelming! Sometimes my ideas and suggestions are accepted, sometimes not. Some officials like a discussion, some do not. In general, the government is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t knows that China’s future jobs and economic growth depend on China becoming more skillful at creativity. If China fails to be creative it will remain dependent on US and Europe. Obviously, this is a risky strategy.

I provide two parallel strategies. The first is to bring the best of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to China. This might be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or it could be from Brazil, Australia, anywhere. The second is to work with China to develop the Chinese way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For me, this is very interesting: China’s ideas about creativity, collaboration, culture, copyright, freedom, management and so on. I will not have succeeded until I can teach Chinese creativity to the English! UC: Which governmental sectors or organizations do you usually cooperate with?

JH: The government is very aware of the need to develop the creative economy. The leadership is positive. However, it faces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supporting free and open creativity and maintaining overall harmony. This balance between freedom and harmony is the major challenge facing us in the 21st century, whether we are in New York or Beijing. Every artist faces a quandary, every second, about when to follow the rules and when to break them. For each of us, it is a personal, aesthetic and even ethical matter. In a creative economy, these daily quandaries are magnified a million times. The whole system can turn inwards and stagnate or it can run out of control. Fortunately, there is an inbuilt tendency towards equilibrium.

JH: I work a lot with city and district governments. I work a lot with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both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universities. A country’s capacity for creativity is dependent on its capacity to learn. I emphasise, to ‘learn’, not to be ‘educated’. Education is only useful if it helps us to learn. I believe th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China’s creative economy are the reform of its education system and a new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of workers.

The collaps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means the government has to act quickly. It is very urgent. Now, it is difficult to rely on other countries. So China has to be very quick to develop its own resources. I believe that China has to take some radical steps over the next 12-18 months that it probably expected to take more leisurely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It has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to seize a leadership role. But other countries are circling: Japan, the Gulf States,

UC: How di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spond your theory and conceptions?

and Russia and of course India. Today, China assembles iPods that are developed and branded in California. The next equivalent to the iPod, or the next nano-Pod, will be designed and branded in Beijing or Shenzhen, if the government takes the right steps now. UC: How do you see current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 China? How would you suggest China takes the next step toward evolv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JH: I am optimistic about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I am impressed by the people I have met, especially the young people: their imagination, ambition, skills, hard work, and willingness to learn. And their sheer personal likeability. So I think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will develop very fast. My concerns ar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also the attitudes in some government circles that open discussion and open competition are a bad idea. It is also true that creative companies will find it harder tha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to make international alliances, both because they are smaller and cannot afford the necessary preparation and also because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more significant. Western companies are very experienced in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but Chinese companies are only just beginning to learn. I have found many excellent Chinese companies that need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In Britai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provide lots of courses. China has hardly begun to do this. For me, this is the main priority. I want to work with some creative companies in this way to improve thei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kills.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Urban China: What prompted you to bring your model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to China?


上期回顾 [Review of the Previous Issue] 1964年,英国建筑组合“建筑电 报”(Archigram)在其同名杂志上以科幻漫画的形 式发布了名为“行走城市”的方案:一组长着机械 长足的城市巨构物,顶天立地地行走在人类世界的 地表,它们的自由游牧使其超越了传统城市的驻地 性,从而也跨越了城市的固有边界,成为一个自由 民主的社会单位。“行走城市”的庞大幻想显然建 立在无限能耗的假设上,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西方 世界自工业革命之后就逐步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科技 文明;“行走城市”充分展现了这种文明通过“全 自动”获得“全自由”的乌托邦蓝图。然而不到 10年之后,一场空前的能源危机宣告了这个底特 律机动神话终极版本的搁浅,从而暴露出这种建立 在无限能耗基础上的科技文明的不可持续性:“全 自动”令人类社会的人力、物料、资本和信息可以 通过汽车、航空、通信或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更为高 效地循环,然而当这种机动循环超过了它所依赖的 水、氧、碳等自然循环,以及能源生产和环境自净 能力时,“全自动”体系便会因为环境恶化和动力 缺失而失灵,从而释放出隐藏在科技另一面的全部 风险。 “行走城市”如同希腊神话中从大地母亲中 汲取能量的巨人,它的全能形象建立在它必须脚踏 实地地立足于地球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之上——一个 由无数生命要素以极其偶然的方式在浩瀚宇宙中完 成的精妙组合,它成为为整个人类世界提供基础和 动力的“终极基建”。原理上,地球上的一切能源 起源于宇宙爆炸释放出的能量,它转化为天体内的 反应和天体间的运动,并进一步在地球上激起大气 运动、洋流循环和光合作用等次生反应,这些反应 及其蓄积在生物、化石中的变体,成为“终极基 建”的主要能源形态。尽管理论上任何物质都能转 化为能量,从利用效率上看,目前只有为数极少的 一组以化石形态存在的物质形式成为了“能源物 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化石能源在 “终极基建”中的血液作用、以及它们在总量上的 短缺状态,则进一步令之成为了与国家安全性命攸 关的战略资源。

2008.12

2008.12

n责任编辑/朱菲 版式编辑/张哲瑞

129


[主管] 中国出版集团

[Authorities in Charge] China Publishing Group

[主办]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Sponsor] China Translation&Publishing Corporation

[出版] 中国出版期刊中心

[Publishing] The Center of China Periodical Press

[协办]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ssociate Sponsors] Shanghai Tongji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Shanghai HuaDu Architecture & Urban Design CO.,LTD.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奥丰达数字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专家顾问] 徐波(建设部) [国内顾问] 冯原(中山大学) 胡昉(维他命) 匡晓明(同济大学) 李少

PowerMedia China LTD. [Expert Advisor] Xu Bo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Domestic Advisors] Feng Yuan (Sun Yat-sen University)

云(广州) 梁成锦(香港) 刘家琨(家琨建筑) 欧宁(别馆)

Li Shaoyun(Guangzhou) Leung Shingkam (Hongkong ) Liu

史建(一石文化) 孙施文(同济大学) 童慧明(广州美术学

Jiakun (JiaKun Architecture) Ou Ning (Alternative Archive)

院) 王富海(深圳) 徐敏(中国传媒大学) 杨小彦(中山大

城市中国

Tong HuiMing (GAFA) Wang Fuhai (Shenzhen) Xu Min

健(广州美术学院 ) 周榕(清华大学) 周洵(市长培训中心)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Yang Xiaoyan (Sun Yat-

朱锡金(同济大学) 朱大可(同济大学) 邹兵(深圳市规划院)

sen University) Yuan Qife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ang

顾敏琛 匡晓明 吴艾宁

[总编审]

萧歌

总第33期

[总编辑]

匡晓明

栏目专案组 [栏目负责人] 谭健宁 [责编统筹] 谭健宁 [栏目编辑] 董超媚+林舒+佟鑫+袁菁 [平面设计] 冼家麟+章晓力 [本期特别感谢/Special Thanks to] Alejandro C. Camprubi [土人设计-北京] 古毅睿 / Stuart Cooke [上海] Pauline Doutreluigne [柏林] Gabrielle Marks [阿姆斯特丹] Gabriel Monroe [北京] Kyong D. Park [加利福尼亚] Diego Grass Puga [0300.TV-圣地亚哥] Francisco S. Sebastião [6co.fr-北京] 邓帼馨 / Crystal Tang [维也纳] Coralie Vogelaar [阿姆斯特丹] 徐建 / Xu Jian [四川工业学院] 阿尔斯特大学传媒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Media Research, University of Ulster 宁波诺丁汉大学比较文化研究学院 /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西悉尼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Cultur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130 《城市中国》指定网络合作平台

[执行副主编] 曹恺予 桑格格 苏运升 [首席主笔] 冯原 杨小彦 [特约观察员] 杜鹃 方铁英 高岩 何勇 黄小璐 刘宇扬 林桂光 马斌 石岗 孙乐 魏皓严 王远 张念 邹宏楷 [编务主管] 韩彦 梁笑媚 张哲瑞 [主编助理] 梁笑媚 罗媛 郑岩 [栏目主持] 谭健宁 董超媚 [课题组长] 吴鸿(北京) 赵思奇(上海) 萧微(广州) 季瑾(深圳)

[International Advisors] Ole Bouman(Archis/NAi) Chang Yung-Ho (FCJZ/

Mark Wigley (Columbia/Studio X)

[Editorial Committee] Gu Minchen Kuang Xiaoming Wu Aining [Senior Editor]

Xiao Ge

[General Editor] Kuang Xiaoming [Alternative Chief Editor] Jiang Jun [Associate Chief-Editors] Cao Kaiyu [Associate Senior Contributor]

Zhu Ye Sang Gege

Feng Yuan

Su Yunsheng

Yang Xiaoyan

[Associate Observer] Du Juan Fang Tieying Gao Yan He Yong Huang Xiaolu Brendan LAM Kwai Kwong McGetrick Shi Gang Sun Le Tang Miao Wei Haoyan Wang Yuan Zhang Nian Martin Tzou

[图片摄影] 林舒 王祥东

[Editorial Directors] Han Yan Liang Xiaomei Zhang Zherui

[英文编辑] 朱菲

[Chief-Editor Assistant] Liang Xiaomei

[文字编辑] 李萌 佟鑫 袁菁 曾帆 周安安 周溪

[Column Director] Tan Jianning Dong Chaomei

[版式设计] 陆佳 冼家麟 章晓力

[Photographers ] Lin Shu Wang Xiangdong

[网络主管] 林健(广州) 盛刘申(上海) 赵力群(北京)

[Senior Translator] Zhu Fei

Luo Yuan

Zhengyan

[后期主任] 屠斌

[Project Directors] Wu Hong(BJ) Zhao Siqi(SH) XIAO Wei(GZ) JI Jin(SZ)

[合作课题组]

[Format Designers ] Lu Jia Xian Jialin Zhang Xiaoli

[Text Editors] Li Meng Tong Xin Yuan Jing Zengfan Zhou Anan Zhou Xi

AMO(鹿特丹) / 动态城市基金会(北京)/ 马达思班(上海)/ MovingCities [Network Administrator] Lin Jian(GZ) Sheng Liushen(SH) Zhao Liqun(BJ) (北京)/ 地图署(香港) / 南沙原创 (广州南沙)/ 嗯工作室(重庆) / 大众 名堂(纽约) / 城市调查平台(阿姆斯特丹) /同济规划六所(上海) /下划线 工作室(广州) / 单元(伦敦-广州)/ 维他命艺术空间(广州)

[Production Executive] Tu Bin [Project Cooperators]

AMO (Rotterdam) / Dynamic City Foundation (Beijing) / MADASpam

[智慧资源] (Shanghai) / MovingCities (Beijing) / Map Office (Hongkong) / Nansha NODE 伦敦AA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 / 重庆大学 / 伦敦戈德史密斯学院 / 哥伦比 (Guangzhou Nansha)/NOffice (Chongqing) / People’s Architecture (New

亚大学 / 广州美术学院 / 哈佛大学 / 伦敦政经学院 / 麻省理工学院 / 荷兰 York-Beijing) / Platform for Urban Investigation (Amsterdam) / Tongji Urban 建筑师学院 / 北京大学 / 南加州大学 / 中山大学 / 同济大学 / 清华大学 Planning Studio 6 (Shanghai) / Underline Office (Guangzhou) / Unit (London/

[营运总监] 杨偲

Guangzhou) / Vitamin Creative Space (Guangzhou)

[营运机构] 上海华都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Brain Trust]

[地址] 中国上海市中山北二路1121号同济科技大厦309

AA School London / CAFA / Chongqing University / Columbia University /

[电话] 8621-65989799 8621-65980904

University of Goldsmith / GAFA / Harvard University / LSE / MIT / NAi /

[总经理] 曹恺予 010-65263057

Peking University / USC / Sun Yat-Sen University / Tongji University / Tsinghua

[北京总部] 张沐屹 顾燕竹 010-64238585

University

[上海] 方俊 021-62412029

[Operation Director] Yang Cai

[广州] 章可林 佘玉虹 刘蕾(深圳) 020-84017137

[Management] Shanghai Huadu Advertising and Media Company

[重庆] 魏皓严 郑曦

023-89055010

[发行部] 邓欣 杨碧瑶(北京) 010-65263057 张扬(上海)

[家电、建材广告战略合作伙伴] 广州市壹串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020-84202090

《城市中国》特约图片库-fotoe.com

Zou Bing

(Urban Planning Institute of Shenzhen)

Qingyun (MADASpam/USC)

[执行主编] 姜珺、朱晔

上海传世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 021-62451894-12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5日

Zhou Xun (National

Mayor Training Center) Zhu Xijin (Tongji University)

Koolhaas (OMA-AMO) William Lim(Asian Urban Lab/AAAsia) Ma

021-65985606 贺径舟(广州) 020-84017137

RMB 20 HKD 25 USD 12 EUR 10 GBP 6

Zhao Jian(Guangzhou Academy of

Zhu Dake (Tongji University)

MIT) Hou Hanru (Curator) Hans Ulrich Obrist(Serpentine) Rem

[华东区及上海区域广告战略合作伙伴]

《城市中国》指定手机发布平台

Fine Arts)

画廊) 马克 · 威格利(哥伦比亚大学/X工作室) [编委会]

[封面设计] 亨德里克-扬·格里芬克

Hong (Tongji University)

实验室/AA亚洲) 马清运(马达思班/南加州大学) 汉斯(蛇形

创意中国

《创意中国》专案组 [本期执行主编] 姜珺 [本期客座编辑] 奈德·罗斯特 + 伯德孟 + 莫妮卡·卡瑞苏 [责编统筹] 朱菲 [课题主持] 朱菲 [版式编辑] 亨德里克-扬·格里芬克 + 张哲瑞 [课题组员] 李萌+罗媛+吴鸿+周溪

Bing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 Zhang

瀚如(国际策展人) 库哈斯(OMA -AMO) 林少伟(亚洲城市

Urban Wisdom, Advancing with China

[Creative China]

Shi Jian (IS-Reading Culture) Sun Shiwen(Tongji University)

学) 袁奇峰(中山大学) 张兵(中规院) 张闳(同济大学) 赵

[国际顾问] 奥勒 · 鲍曼(Archis) 张永和(非常建筑/麻省理工学院) 侯

Urban China 城市智慧,与中国俱进

Hu Fang

(Vitamin Creative Space) Kuang Xiaoming (Tongji University)

ISSN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9-7163

[Add] Room 309, Tongji Science and Technolongy Building, Second North Zhong Shan Road 1121#, Shanghai, 200092, China [Tel] 8621-65989799, 8621-65980904 [General Manager]

Cao Kaiyu

[BJ Tian’anmen Headquarter]

020-84017171 Xiong Mingzhong 010-64238585

[SH Office]

Fang Jun 021-62451894

[GZ Office]

Yuan Minghong 020-84017137

[CQ Office]

Wei Haoyan 023-89055010

[Circulation Manager]

Zhang Yang Deng Xin Yang biyao

CN国内统一刊号: CN 11-4557/G0

Mo Dongjie 021-65985606 020-84017137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京朝工商广字D8041号

[SH AD Agency] Shanghai Chuanshi CI Planning Ltd. Co.

[版权声明] 本刊发表的文字、图片、地图、光盘等资料的版权归中国出版期刊中心所有,凡未经授权以任何方式转载、复制、翻印及传播,本刊将保留一切法律追究的权利。 [特别声明] 本刊刊载的作者言论并不代表本刊观点。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